•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励志歌曲 > 正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感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08-15 18:25:05 点击:

      摘 要:《教学课程标准》在学习内容部分明确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数感是指学生对数的感觉,对数的敏感性,是学生对数学公式、定理、性质等数学概念的直接反应,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方式有意识地观察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事物,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学习素养的重要标志。在教学中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最首要的任务。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关键词:学生 数感 培养
      一、体验生活,启蒙数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源于生活,并优化生活。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主动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周围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样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
      例如在认识“0”时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电话上有0”;“在超市里见过0”;“我的格子上有0”……使学生直观体会“0”,甚至理解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在尺上表示起点;在电话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有些同学不理解2-0=□,我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2-0=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被充分调动了起来,纷纷举手:生1:我的想法是:比如说有2个棒棒糖,吃了0个,也就是一个都没吃,所以还剩2个,2-0=2。生2:今天妈妈给了我2元钱,我现在一点也没花,还有2元钱,列式2-0=2……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明确了不管2个苹果,2元钱还是其他物品,只要减去0,就都是从2个东西里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都没去掉,所以2减0还是等于2。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中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理解数的意义,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二、结合教学内容培养数感
      我在教学长度、长度单位时,就安排学生测测自己一扎的长度、自己手指的宽度,自己走一步、十步的长度,两臂伸直的长度,测测黑板、测量课桌的长、宽、高;数学书的长、宽、字典的厚度。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到室外操场上进行跑步比赛,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长度;教学重量单位时,可以让学生称一称自己的东西,如:一袋盐巴、一个苹果、书包的重量、一本书、一袋土豆或自己的体重等等,再让每个学生亲自掂一掂,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来感悟数量的大小、单位的大小,从中学生也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是多么密切,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周围。
      三、巧设练习,培养数感
      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的时候,他便会自然直观显现。如在简便计算25*32*125时,学生对4和8的敏感就是在平时的练习中获得的,因此在教授新课以后,安排一定的练习对数感的培养非常有意义;再如,一所学校的阶梯教室有22排,每排有18个座位。这儿教室大约能坐多少人?通过学生进行这样的估算练习,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学习的兴趣,使原本枯燥的计算练习不在是呆板的,单调的,令人厌烦的。在轻松的尝试练习中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四、动手操作,发展数感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认知规律正是“从直观的动作思维到具体的形象思维,最后达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可以说,动手操作活动就是关注知识的形成,是经验不断内化、提升的过程,数感的培养与发展,又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例题24+16=□时,我让学生摆小棒(同桌合作),看哪一小组摆得又好又快。结果出现这两种情况:(1)整捆整捆放在一起,一根一根放在一起;(2)整捆整捆放在一起,一根一根放在一起正好是10根,他们捆成了一捆。针对这两种情况,我慢慢地引导,使学生明白:满10根,就要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来是40,4个十。使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初步的强化。紧接着让学生在計数器上拨算珠加,个位上刚好是10粒珠,引导学生要拨去个位上的10粒珠子并在十位上拨1粒珠子,这样十位上就有4粒珠子,是40。最后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明白“满十进一”。学生从摆小棒到在计数器上拨珠子到列竖式计算是对数的认识的飞跃,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五、实际应用,升华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同时,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如在教学:“连加、连减”一课时,当学生通过共同探究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我设置了一个购物情景:学校要组织一次秋游,请你用10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让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设计购物方案,秋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都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巩固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较长时间的充分感知、体验和感受中逐步建立起来。因此,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巧设教学环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中去。另一方面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明坤.漫谈小学生的数感培养[J].吉林教育,2017(33):63.
      [2]曾永记.数感培养当从“数手指”开始[J].学苑教育,2017(05):45.

    推荐访问:培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