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励志歌曲 > 正文

    [是性爱与宗教还是挣扎与救赎] 自我救赎是什么意思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7 04:38:10 点击: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去世已经一年有余,他的离去无疑是世界文学界的一大损失。从盖棺定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对其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作品)的研究可以更进一步。从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便开始了对厄普代克作品的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兔子四部曲”看美国社会的变迁;二是对小说中性描写的评价;三是对哈利的人物分析:四是对小说中的意象评论:五是对小说中反映的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分析:六是对小说的文化解读。国内对“兔子”系列小说所反映的思想主题的评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围绕厄普代克自己的一句评述展开:“中产阶级的家庭风波,对思想动物说来如谜一般的性爱和死亡,作为牺牲的社会存在,意料之外的欢乐和报答,作为一种进化的腐败――这些就是我的主题。”加之翻译家们译介的影响,厄普代克创作中的“三大秘密”,即性爱、宗教和艺术,被后来一些国内学者想当然地认为是厄普代克主要作品的思想主题,而笔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所谓主题是作者对现实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以及对材料的处理、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它既包含所反映的现实生活本身所蕴涵的客观意义,又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理解和评价。笔者在重新瞻阅厄氏的一部分代表作之后,认为对性爱、死亡、道德和宗教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关系的困惑等美国中产阶级所面临的尴尬现实,只是作者观察、体验、分析的对象,而不是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灵魂的救赎和精神的依靠才是作者孜孜寻找的终级目标。于是面对令人尴尬的现实,作者始终围绕着灵魂的挣扎和救赎这一主题来描写美国中产阶级对待婚姻、家庭、性爱、死亡、道德和宗教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灵魂的挣扎和救赎才是厄普代克作品真正的思想主题。下面以厄氏几部代表作为例,进一步印证笔者的论断。
      
      一、肉体的欢愉难解精神的空虚和道德的负罪――灵魂的挣扎
      
      婚姻家庭以及由此引出的婚外恋,身体欲望,一直是厄普代克小说的主要内容。《兔子》系列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厄普代克历经40年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兔子”哈利在对家庭的一次次出走与回归的同时,灵魂也在性(有时甚至是变态的)与道德、伦理、宗教之间挣扎。哈利在中学时代是篮球明星,这使得哈利觉得世间万物都平庸不堪,毕业后工作的平凡和家庭生活的平庸与琐碎使他深感孤独、窒息,加之当时流行起来的“个人自由”的思潮,给了哈利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于是哈利屡次抛妻别子、离家出走,与妓女同居以求满足和解脱。但是他的行为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和满足,反而招致了更多的灾难和失望。在第一次出走后,由于酗酒妻子的疏忽,他新生的女儿在洗澡时溺死了。在《兔子归来》中哈利无路可走,迷途知返,打算重新回归“传统”生活,可社会动荡使得他的生活雪上加霜,妻子简妮丝受他出走的伤害,也愤然弃家与情人同居。而在另一次出走时,哈利的情人吉尔在火灾中丧生。背负着道德谴责的哈利灵魂在挣扎,但挣扎得很无力,只有再次逃避。在女儿的葬礼上,哈利说:“不是我杀了她。”他想寻求灵魂的安宁但却引来所有亲戚的怒目而视。而哈利在看着情人吉尔的尸体运走后,他的灵魂再一次挣扎,“他明白他就是罪犯,却从未落网。恶心就像油烟透过他的身体往下沉。”
      但女儿和情人的死亡并没有停止哈利对所谓个人自由和性爱的执著追求,在第三部《兔子富了》中,他与妻子握手言和,并继承了岳父的家业,并在随后的能源危机中乘势而起,掘得“第一桶金”,步入中产阶级行列。从此,哈利委身于经济之道,混迹于与自己社会地位相符合的俱乐部,并实践着《共产党宣言》所深恶痛绝的行为:“我们的资产者不以他们的无产者的妻子和女儿受他们支配为满足,正式的娼妓更不必说了,他们还以互相诱奸妻子为最大的享乐。”但这时的哈利,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锐气,精神空虚,落落寡欢,尤其是与儿子纳尔逊之间的代沟难以填补。尽管他最后乔迁至布鲁厄的名人居住区,但他少了许多东西,像“被截了肢一样”,世界在他眼里也小了一半。这时的哈利对性的理解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变态的性享乐没有使他更加快乐,而是更加空虚,他灵魂的挣扎让他选择再一次逃避。到了第四部《兔子歇了》,哈利对性到了痴狂的程度,和性相关的意念在他脑海里不断地翻腾,也许是哈利进入老年的标志。寻找“浪漫的感觉”的说法不复存在,都是很直接的性意象的回忆或者对年轻女性的觊觎。而书中描写唯一一次性行为,确是惊世骇俗地和他自己的儿媳,哈利却说“反正我们又没有血缘关系”,但他还是被来自内心的精神枷锁束缚住了,他的灵魂在挣扎。哈利又一次选择了逃避,逃往佛罗里达。但这次逃避哈利再也跑不动了,倒在年轻时给他带来光荣的篮球场上。当然这些情节都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厄普代克想让读者看到的是现代人想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个人意愿和自由,但结果是个人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想要逃避,但最终无处可逃,还要面对由此带来的道德困惑,灵魂在享乐主义和宗教伦理、道德传统之间痛苦挣扎。
      厄普代克的另一部小说《夫妇们》更是在描写性与宗教、道德的纠葛过程中突出灵魂挣扎和灵魂救赎这一主题。《夫妇们》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个小镇上,十对中产阶级夫妇时常在一起举办家庭聚会来打发无聊的生活,后来换妻游戏、偷情和滥交,改变了其中一些夫妻的生活。这部小说中有大量华丽而细腻的性描写,甚至《时代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通奸社会》的文章,专门介绍和评介了《夫妇们》和厄普代克的作品。但是作者并不是为性而写性,《夫妇们》中主人公的一句话揭示了该小说的主题“我们的问题是我们生活在旧道德的黄昏期,有足够的东西折磨我们,但是又没有足够的东西约束我们。”在性解放的60年代,这些主人公的灵魂就在身体的欲望和旧有的道德观中挣扎。
      不只是《兔子》系列中的哈利和《夫妇们》中几对偷情的夫妇,厄氏几乎所有代表作品的主人公在违背传统道德的激情欢愉之后都逃脱不了灵魂的挣扎和道德负罪感,这正是厄氏要着意表达的思想主题。
      
      二、道德沦丧、宗教式微的年代――灵魂如何救赎
      
      无论《兔子》系列中的哈利、《夫妇们》中几对偷情的夫妇,还是厄氏其他作品的主人公灵魂的挣扎过程其实也就是他们探寻如何救赎灵魂的过程,他们或是寻求宗教的庇护或是选择虚无主义或是选择逃避,但这些能真正救赎他们的灵魂吗?
      哈利选择了宗教和逃跑,但是宗教只成为他为自己开脱的工具。传统的教义都是教人“像爱自己_样爱你的邻居”,到哈利那里变成了“上帝不在场时,爱你自己”,成了自我中心的极端凸现。他们打着上帝的名义证明自己行为正确,哈利在女儿的葬礼上仿佛看到一点光,他把女儿的死亡看做是上帝的旨意,而不是谁的过错。宗教是他们卸载精神负担的工具,而在每一次逃跑之后,行动自由还是导致了一个副产品――精神的枷锁。传统的宗教观对他们还是有根深蒂固的影响,无论是对妻子的歉疚,还是对女儿和情人死的愧疚,道德包 袱始终重重地压在他身上。
      《夫妇们》中的主人公同样也信仰上帝,但他们的上帝也救赎不了他们的灵魂,《夫妇们》中描写的一次聚会上福莱迪说过一句话:“我们互相间形成了教堂”。言外之意,厄普代克要在《夫妇们》中讲述性是如何在塔伯克斯镇成为类似宗教的东西,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对象。一方面,这种方式的“性崇拜”自然是个体欲望的极端表现,而另一方面,如果说宗教曾经(在很大程度上现在依然如此)给人们带来了乌托邦的想象和体验,那么替代宗教的性也指向了同样的想象,带来了类似的体验,不同的是宗教给予的是精神解脱和超验追求,而性所能赋予的是当下身体的快感和摆脱了制度束缚的自由的感觉。这个性成为宗教的暗示不仅道破了宗教对于救赎灵魂的无奈,还颇有反讽意味。
      另外,《s,》中主人公莎拉为了摆脱不忠的丈夫和寻求精神与肉体上的解放,毅然投入邪教教主的怀抱,用邪教麻痹自己。在识破邪教,梦想破灭后,她又逃避到加罗比海的一个小岛。她经历了一次圣徒式的心路历程,但前途仍然一片茫然,灵魂依然没有得到救赎。而《圣洁百合》则讲述的是20世纪才刚刚开始,一位曾对上帝笃信无疑的牧师失去了信仰,于是开始了四代人跨度近百年的找回信仰、救赎灵魂之旅。这四代人经历了怀疑上帝――拒绝上帝――彻底堕落――宗教狂热,却都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救赎灵魂之法,而旧的宗教外衣又无法再穿,因此以他们为代表的美国人,都始终生活在困惑和挣扎中,只有把希望寄托给未来。还有厄普代克早期的小说《马人》是取材于当中学教师的父亲的经历,描绘了儿子眼中的父亲那种背负生活之累的悲剧形象。小说用某种冷静、客观化和悲悯的语调,细致地描绘了一个男人、一个中学老师在三天时间里要面对的各种来自生活的威胁:失业、欠账、被学生嘲笑,感到死亡逼近的困惑和恐惧,对生命意义和空虚感的思索,等等。这个可怜的中学教师既没有放荡的生活也没有放弃信仰,但在命运的捉弄下灵魂依然在挣扎中度过,最后只能靠儿子的想象,借神话的意象得到灵魂的救赎。而在厄氏后期的小说中,灵魂救赎这一主题仍然困扰着作者和他笔下的人物。小说《巴西》虽然把场景移到了异国他乡,主体看似反映的是种族问题,但我们从中看出了作者的暗示。故事里伊莎贝尔和特里斯陶互换了肤色后,表面上看来,两个人的社会地位、机会,甚至生活方式都互换了,做了白人的特里斯陶终于出人头地,但两者的本质还没有改变。在小说的最后一章里,特里斯陶意识到自己根本没有从本质上变成白人,而自己原来的那个阶层的人因为他的肤色又仇视他,他心中只觉一片茫然,决定去海滩走走,找回真正的自己。结果,他在海滩被三个和自己一样血统的黑人男孩杀害。正如该文译者所说“下层人渴望提升本身的文化地位,上层人渴望获得精神自由”,主人公的灵魂依然没有得到安宁,救赎的努力再一次在作者的笔下失败。可见厄氏的小说中的主人公无一不是在苦苦救赎着自己灵魂,但无一不是以失败告终,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就不一一介绍。
      在这个道德沦丧、宗教式微的年代,旧上帝已经彻底地死掉了,而假的上帝也注定要灭亡,个体的渺小更没有力量自救,厄普代克的疑问“如何救赎灵魂”必然成为其作品的恒定主题。
      有人说宗教思想贯穿约翰・厄普代克半个多世纪的创作,但他本人和作品中的宗教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美国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分析厄普代克各阶段的作品,一方面,能够清晰地梳理出这样的层次:巴特的唯信论――信仰和自我存在的关系――传统宗教的衰落,怀疑上帝的自我中心论――宗教世俗化――精神荒原中的美国人对信仰的探索与反思,逐步走上精神复归之路…。这种说法笔者是赞成的,厄普代克正是在其宗教思想不断变迁中不断挣扎、不断感悟、不断创作的。但另一方面,厄普代克思想变迁又是滞后的,他是美国新教伦理的维护者,戈尔・维达尔曾讽刺厄普代克是美国的“好儿童”,厄氏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表明了他维护传统价值的种种努力。厄普代克在作品中不动声色地追问着金斯堡的诗句:“亚美利加,你何时才变得像天使那般模样?”但兔子们(美国中产阶级)的思维模式早已在20世纪60年代被制度化,尽管厄普代克企图反抗这个制度的社会,但他生于这个社会长于这个社会,这个社会始终与他的宗教观严重的对立,他只有在自己的作品中宣泄灵魂的挣扎,探寻救赎灵魂的办法。灵魂的挣扎与救赎是厄普代克作品不变的思想主题。

    推荐访问:性爱 挣扎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