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励志歌曲 > 正文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在《人性的枷锁》中的体现: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5 04:53:24 点击:

      关键词:人格结构自我本我超我   摘 要:本文通过细读文本,利用奥地利精神病医生、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详细、深入地阐述了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杰作《人性的枷锁》中的主人公菲利普在成长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阐释了毛姆作品的含义,分析了人格结构理论在毛姆的杰作《人性的枷锁》中的体现,是新批评理论在实践中所做的新的尝试。
      
      引 言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著名的心理学家,但是他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他沟通了文学与心理学的联系,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在一九二三年出版的《自我和本我》一书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由三部分构成:伊德(id又译为本我),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伊德完全是无意识的,基本上由性本能组成,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代表理性,它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要求,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本能冲动,按‘至善原则’活动。伊德和超我总是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中,自我总是试图调和这对相互冲突的力量。”
      这种人格结构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作品中人物关系特别是人物自身心理活动的分析。人格结构理论对于分析人物形象本身的心理活动是一种理想的工具,它有助于我们更加细致地把握人物心理活动中压抑与冲突的复杂关系。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杰作《人性的枷锁》中的主人公菲利普在成长过程当中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内心充满了冲突。从人格结构的理论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他内心与经历中的各种冲突实际上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撞击。主人公菲利普幼年失去双亲,脚有残疾,这造成了他压抑的本我,人生经历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是通过自我的调整得以解决和发展,最后实现了超我的最终胜利。菲利普的心理和行为体现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一、压抑的本我
      
      弗洛伊德在《自我和本我》中把本我指定为本能的冲动,它是人类自然天性的流露,不受道德、社会和法律的制约,按照快乐原则活动,不考虑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由于文化的差异、法律的不同,压抑本我的外部影响差别很大,相同的是多数人都会压抑自己的本能冲动,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标准和法律规范。一个健全的人格不会过分地压抑本我,他总可以找到调节的方式正常生活。但是《人性的枷锁》中主人公菲利普在本我的压抑上比常人更加突出。由于自己幼年失去双亲,脚有残疾,双重的不幸使他在心理上与正常孩子不同,他敏感、自卑、压抑。在作品中他的“本我”就表现在渴望得到母爱、友谊和爱情。小说以主人公菲利普的妈妈去世开始,那时他年仅九岁。从此他就被剥夺了世界上最纯真最伟大的母爱,对于一个只有九岁的孩子来说这是最大的不幸。此前他的父亲已去世,他成了一个孤儿。母爱和家庭温暖的缺失对菲利普的影响很大,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尤其是当遇到挫折或者困难的时候,他时常回忆起自己幼时依偎在母亲的怀里那种幸福的感受:
      
      此时他感受到了生活道路上的凄风苦雨。他忽然想起那个寒冷的早晨,埃玛怎么将他抱到妈妈的床边。此刻他似乎又感受到依偎在母亲怀里的那股暖意……
      
      从这段描述我们不难看出菲利普在妈妈的怀抱里曾是多么的幸福、舒适和满足,以至于这种美好的记忆会经常在脑海里浮现。作为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来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得到母亲的爱抚和疼爱,享受正常的家庭生活。这就是他儿时的本我。母亲去世后,他被送到伯父家里和伯父伯母一起生活。他的伯父是一个牧师,自私、爱慕虚荣、吝啬小气,根本不懂得理解和疼爱他的侄子。伯母虽然心眼好,但由于她自己从未生养过孩子,也不知道如何疼爱、关心菲利普。日常生活中在父母看来最正常不过的孩子的玩耍也经常会招致伯父的责骂:
      
      “我敢肯定你那位好妈妈决不会允许你干这种坏事的。你这个孩子真淘气,想想你那天国里的可怜妈妈,你现在使她多伤心。”
      
      幼年寄宿在伯父家菲利普也没有得到过真正母爱般的情感,伯父的挑剔和责骂使幼小的菲利普生活在自卑、压抑的环境中,孩提的天真烂漫和快乐也被剥夺殆尽。每当此时他内心无比羡慕那些和亲生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对母爱的渴盼和冰冷寂寞的寄宿生活常常使他非常伤心和痛苦,在失去母亲的辛酸和悲伤中度日。特殊的生长使童年的菲利普不得不压抑着自己渴求得到母亲爱抚、关心和疼爱的愿望。
      同时由于他的左脚有残疾,这让他也不得不压抑着自己和同龄人一块儿玩耍、一起去享受生活乐趣的欲望。在上学前他的残疾只是使他在人前有些不自然、敏感,他时时刻刻都在留神别人是否牵扯到自己的跛足。在被送到坎特伯雷公学上学后他的同学们因此经常嘲笑、欺负他。其他孩子玩的游戏他没法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也没有他的份儿,只能在一边做一个看客。他感到在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之间似乎有一道无形的墙,这道墙把他隔在了正常人的生活之外:
      
      只要能不跑他就尽量避免奔跑,因为他知道自己一奔跑就越发瘸的厉害。即使平时走路,也扭捏作态,步履奇特。在人前,他尽可能地伫立不动,把跛足藏到另一只脚的后边,以免惹人注目。他每时每刻都在留神别人是否在牵扯到自己的跛足。其他孩子玩的游戏,他无法参加,所以对于他们的生活他始终很生疏。他们的各种活动也没有他的份,他只能自个儿站在一边观看。
      
      对于一个幼年失去双亲的小孩来说,和同龄人的友谊也可以排遣寂寞,温暖心灵。但现实恰恰相反,他无法和其他的伙伴融到一个集体中去,无法和他们交流,由于身体残疾只能压抑他和其他孩子正常交流的愿望,在孤单寂寞中度日,只有通过读书来逃避生活中的忧患苦难。渴望理解、渴望友情的本我也被压抑。
      右脚残疾的现实是他压抑本我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这也同样影响了他和其他几个女人的交往。尤其是和米尔德利德的交往,更是如此。米尔德利德是一家点心店的年轻女招待,他竭尽自己所能来讨好她,但她对他一直很冷淡。他也认为他和米尔德利德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但他对她却陷入了强烈的情欲而不能自拔:
      
      只有使米尔德利德成为自己的情妇,才能摆脱卑劣情欲的折磨。他的痛苦乃在于肉欲得不到满足。
      
      菲利普对本我的压抑从米尔德利德与格里菲斯的关系也可以得到证实。格里菲斯是菲利普的好朋友,他在照顾菲利普生病期间认识了米尔德利德。米尔德利德被格里菲斯的英俊外表所迷惑,于是她请求菲利普同意她和格里菲斯去牛津度一周假。虽然他从内心深处不愿意他们同去,但考虑到自己和格里菲斯相比没有一点儿优势,为了不失去米尔德利德,最后他违背自己的意愿,压抑本我,同意了他们的外出。他甚至给他们资助经费,在米尔德利德离去的那段时间里他每时每刻都在想念她,在压抑自我的煎熬中度日,他的自我也扮演着一个可怜的角色。
      
      二、可怜的自我
      
      弗洛伊德在《自我和本我》中曾经这样来阐述自我和本我的关系:自我(ego),按照现实原则活动,既要对付现实世界的需要,又要努力协调本我(伊德),的冲动和超我的需要。自我企图用外部世界的影响对本我和它的趋向施加压力,努力用现实原则来替代在本我中自由地占支配地位的快乐原则。自我代表着可以称作理性和常识的东西,它们与含有感情的本我形成鲜明的对比。自我在与本我的关系中,它就像一个骑在马背上的人,它必须牵制着马的优势力量;所不同的是:骑手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牵制,而自我则借用外部的力量,所谓的外部的力量就是超我。
      菲利普在被送到学校上学之后不久,学校里就掀起一股信仰宗教的热潮,由于好奇心菲利普入了教。有一天晚上他在诵读圣经的时候看到基督耶稣的这样一段话:“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的事,就是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你们祈祷,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马太福音》,21章22节)他在请教了大伯之后以为只要心诚,那么他的跛脚就可以得以治愈。他认为只有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做祷告,才能博得上帝的欢心,他常常脱光了衣服在寒冷的卧室里祷告。这样的行为在成人看来非常愚蠢,但是对于一个身有残疾又父母双亡的孩子来说,幼小心灵所经历的无助不禁让人泪盈双眼。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当一个人不得不放弃他的性对象时,他的自我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从另一个观点来看,可以这样说,从性对象的选择到自我改变的转变也是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自我能够获得对本我的控制,并加深与本我的关系。菲利普在与米尔德利德的交往中屡遭失败,最后他不得不放弃了她。他的自我暂时获得了对他的本我的控制,他也把自己的精力转移到了其他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他的学业、与其他朋友的交往,他一度觉得自己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温暖。但是多数时候他的自我不能控制他的本我,强大的本我和可怜的自我常常让他做出一些常人难以想象和接受的事情来。比如他明明知道米尔德利德爱金钱、讲虚荣、头脑平庸,把嫁人作为终生的衣食之计,但就是无法早些放弃她。开始的时候米尔德利德为了和一个叫米勒的人约会而放弃了他们之间的约会,为了满足他的本我的需求,他甚至企求她不要和米勒外出。事后他也觉得自己这样做很丢面子,所以他常常觉得自己非常可怜。在米尔德利德和米勒走后,他遇到了诺拉。诺拉的身上有一种因把自己的爱倾注在菲利普的身上而得到满足的做母亲的本能。她深切地同情他的残疾,并且以柔情脉脉的方式来表达她对他的怜爱之情,这让他感到非常愉悦和幸福。有时在回想起过去的日子时,他的内心充满了对米尔德利德的厌恶和对自己的憎恨。但是在米尔德利德被米勒抛弃之后,他居然莫名其妙地又接受了她。他也知道米尔德利德和诺拉不能相提并论,但在她们两个之间选择时,菲利普的观点让人惊讶:
      
      纵然她无心无肝、堕落腐化和俗不可耐,纵然她愚蠢无知、贪婪嗜欲,他都不在乎,还是热恋着她。他宁可同这一个结合在一起过痛苦悲惨的日子,也不愿同那一个在一起共享鸾凤共鸣之乐。
      
      在米尔德利德面前他总是低三下四,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屈辱。他常常和米尔德利德争吵,之后他再去向她道歉并企求她的原谅:
      
      情欲把他的骨气全折磨光了。只要能见到她,不论叫干什么,他都愿意。
      
      菲利普对米尔德利德的情欲如此强大以至于他的自我在本我面前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他的自我最后可怜到可以接受她的任何行为。在米尔德利德成为街头的妓女后他依然痴心于她。为了满足他的本我,他在米尔德利德身上花的钱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支付能力,因为他明白只有礼物才能使她对自己流露出一些爱意。他也知道他和她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但这是唯一的能和她呆在一起的方法。到最后他经常没有钱买饭吃,缴不起房租,睡在公园的长椅上过夜。他自己也弄不懂为何会落到这般凄惨的境地,甚至到最后脑海里常常掠过自杀的念头。
      
      三、超我的最终胜利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超我代表着社会的道德准则,它压抑本能的冲动,遵守着道德原则。父亲、有权势的人、宗教、良心和负疚感、责任感都是超我的代表。在菲利普不同的人生阶段,超我有着不同的代表。
      人的自我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就像儿童曾被迫服从其父母那样。所以儿童时期一个人的超我代表是他的父亲。菲利普幼年失去了双亲,父亲不存在,在他被送到伯父家后,他的伯父扮演了父亲的角色,也就是他幼年时超我的代表。伯父对他非常严格、苛刻,他渴求得到母爱、和伙伴正常交往这样的愿望很难实现。在超我和本我的冲突中,作为超我代表的伯父始终处于劣势,因为菲利普很少听从伯父的教导。
      当一个孩子成长起来以后,超我的代表由父亲转变成教师或其他的权威人士。在上学期间校长和老师就发挥着超我的作用,在这一时期超我也未能胜利,因为菲利普最后没有听从校长和老师的规劝,半途辍学。
      超我的另外一个代表是宗教,一开始他对宗教非常信仰,他曾经把治愈自己残脚的希望全部寄予上帝:
      
      他跪倒在地,双手掩面,整个身心都在向上帝祈祷,恳求上帝能使他的跛足恢复正常。
      
      但是当他虔诚的希望落空后,他内心对上帝极其失望,他开始怀疑宗教,怀疑自己的信仰,他曾经一度想摆脱宗教的束缚,认为“信仰是外界强加给他的,这完全是环境和榜样在起作用”。“抛弃童年时代形成的信仰,毫不费事,就像脱掉他不再需要的斗篷一样。”在他自认为自己摆脱上帝的日子里,他的思想发生过一些变化,他常常觉得“他可以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自由地呼吸”,他认为“他终于摆脱了一切羁绊,成了自己的主宰”。 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发现,多年来一直强加在他身上的那一套宗教信仰并不是如他所想,能够摆脱得干干净净。“尽管他把基督教的信条扔到了一边,……他还是接受了基督教倡导的各种美德。” 把作为宗教重要组成的道德观念完整无损地保留了下来。这些道德观念和责任感演变成了超我的代表。它们对菲利普的行为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经历了各种情感的磨难,经历了超我与本我的冲突和斗争后,菲利普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尽可随心所欲,只是得适当留神街角处的警察”。这句话体现的是菲利普终于没有能够完全摆脱超我的影响作用,他认识到只有在遵守超我所体现的伦理道德和责任感下,发挥自我的调节作用,人才能够实现自我。在小说的结尾菲利普放弃了去西班牙游学的理想,决定和莎莉结婚,他终于认识到:
      
      一个男人活在世上,干活,结婚,生儿育女,最后悄然去世。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然而却是最完美的人生格局。
      
      和莎莉这样一个充满母性特质的女性结婚,是菲利普情感历程中超我的最后的胜利:体会早年失缺的母爱;尊重伦理,结婚生子,体现男人的责任感,实现男人的价值。
      
      结 语
      
      毛姆的小说《人性的枷锁》的题目出自斯宾诺沙的《论理学》。斯宾诺沙认为:人屈从于感情,犹如套上了枷锁;只有运用理智,人才能自由。在这部小说中,毛姆笔下的主人公菲利普的座右铭是:“尽可随心所欲,只是得适当留神街角处的警察。”在斯宾诺沙和菲利普的话语中我们看到枷锁和警察就是弗洛伊德理论中所指的“超我”,而人的理智则是“自我”的作用,而所谓的“自由”和“随心所欲”则说明人只有在“自我”的调节下,尊重社会道德、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这些“超我”的存在,才能在现实中实现“自我”。从《人性的枷锁》的主题到贯穿整个作品的主人公菲利普的人生经历无不体现着“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无不体现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用精神分析批评理论来阐述毛姆的作品不仅是文学批评的新尝试,也必将为文艺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有力的实践保障。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段建军,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教师。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柏然,张增健,倪俊 译.《人生的枷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 杜婷婷,李渝风 译.《 弗洛伊德》.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
      [4] 钱青. 《文学批评方法手册》.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 Sigmund Freud, translated by Joan Riviere. The Ego and the Id ,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1974.

    推荐访问:弗洛伊德 枷锁 人格 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