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励志歌曲 > 正文

    巧妙把握课堂尺度,提高课堂有效性:把握设计要素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7 04:54:22 点击:

      创新教育提了很多年,但是很多课堂只是形式上的创新,在质的创新上,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营造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构建高效课堂。可时下一些课堂,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出现了一些无效的讨论、无效的活动、无效的课件展示等环节,导致了课堂的高耗和低效。我们知道,在有限而宝贵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研究质量,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我们必须把握好课堂活动的度,消除教学过程中的无效环节。
      一、把握好课堂探究活动的度、消除无效的学生活动环节
      课堂教学让学生“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这无可非议,也应该这样。但时下有些教师上课,无论教什么内容,无论有无必要,都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酷似“圆桌会议”似的,一堂课,学生很长一段时间自由活动、动手操作。如一位老师上小学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一课,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带上小石子和装有水的瓶子。课堂中,教师让学生个个在自己座位上做实验,往有水的瓶子里装小石子。结果呢?由于学生年龄小,教师又缺乏及时认真的辅导,有的学生的瓶子的水已经溢出来了,还在继续往里面装石子;有的学生毛手毛脚,将自己或他人的瓶子绊倒,水倒在课桌上,地上,甚至学生身上,将课本、衣服等沾湿,整个课堂,看似气氛热烈,实是五花八门,其收效自然甚微。
      为消除这种无效活动,我们可以事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准备小石子和装有水的小口瓶子,轮流操作往瓶子里装小石子的实验,观察瓶子里水位的变化。在课堂上,让一个同学上讲台动手操作,讲述结果,让大家谈体会,谈认识就行了,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带小石子和装有水的小口瓶子在课堂中做。这样,既能避免石子到处扔、水倒在课桌、书本上的现象,又能节省时间,引导学生集中观察思考,探究课文内容。
      二、把握好课堂讨论活动的度、消除无效的学生讨论环节
      课堂教学要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很有必要。但有些教师,一上课就叫学生看书,自己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教师则站在一旁东张西望,无所事事。于是学生自己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看似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除极少数学生能紧扣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学有所获外,而相当一部分人对课文内容不感兴趣,也找不出什么问题,即使找出一些问题,也与课堂内容无关,有的则利用这个时间“吹牛聊天”。结果,这花费了一、二十分钟的讨论,是一盘散沙,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课堂讨论,无目的不行,一盘散沙不行。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情景,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步步设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在老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情景的启发下,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其思维,在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中学有所得,学有新得,学有提高。
      三、把握好教学辅助手段使用的度、消除无效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环节
      我曾经到一所学校参加小学语文研讨活动,听一位老师借班上了一节《坐井观天》的示范课,下面是这堂课的教学片段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齐声):喜欢。
      师:你们知道“坐井观天”的故事吗?
      生(齐声):知道。
      师: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是谁?
      生(齐声):青蛙和小鸟。
      师:回答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故事中的青蛙和小鸟。
      (接下来老师展示了两组多媒体课件:第一组,小鸟飞过高山、河流、大海、工厂、农村、雪山、草原等的画面。第二组,青蛙由蝌蚪长成大青蛙的过程(“小蝌蚪找妈妈”画面的再现。这个展示过程,画面五彩缤纷,加上音乐、配音等,花去了近10分钟时间。)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青蛙和小鸟,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坐井观天”的故事。
      以下的教学过程,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都会配上一幅或几幅投影画面,整个课堂,学生在眼花缭乱地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度过。
      下课后,学生议论纷纷:今天的课太带劲了,我看动画片看够了,平时老师从未给我们看过……听到这些议论,我陷入了沉思:多媒体课件展示充满整个课堂,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哪有心思思考课文内容呀。这哪是在课,完全是在展示(或者说是炫耀)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把纯朴的教学课堂变成了电影院。诚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但如不考虑教学内容是否需要而泛用、滥用,既花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又收不到什么效果,得不偿失。课堂不等于电影院,我们不能只停留于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享受。为了提高课堂探究的有效性,我们应根据课文内容,适时,有效的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有效参与,让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拓展思维,增长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切忌为展示而展示,切忌在课堂上做秀。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之“旅行”,要让学生在“旅行”中有收获,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愿学、乐学、思学,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达到合作、探究的目的。在教学中,课堂活动的开展,要回归本色,根据课文内容确定,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为讨论而讨论,不能玩课堂花哨,不能做秀。我们要摒除那种盲目的、无意义的、纯粹为了活跃气氛而安排的无效环节。课堂各种活动的开展,要放得开,收得拢。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自主、合作中进行有效探究,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启发思维,增长能力。
      只要在课堂中把学生当主体,把学生的未来当主题,把学生的知识、智慧收获当目的,认真提炼好每个问题,认真备好每个环节,课堂就不会只是形式上的有效。

    推荐访问:课堂 尺度 巧妙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