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励志歌曲 > 正文

    从“,�”\“�”\“(开火)”等字的流行看网络用字 开火是什么字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1 04:31:26 点击:

      摘要“”、“”、“”等生僻字近两年风行网络,它们大部分都是古汉字,在网络上除表示其本义外,更多的是表示新的意义。它们之所以迅速火爆网络,是由于其自身形体结构的特点和网民求新求异的社会心理,而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则要理性辩证地看待这些网络用字。
      关键词:网络用字
      中图分类号:H102文献标识码:A
      
      在刚刚过去的两年,中国的互联网飞速发展。单就网络用字来说,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是,一些生僻字不断涌现,最火爆的就是“”,它曾被戏称为“21世纪最牛的汉字”,
      “”、“”、“”、“”、“”、“”、“”、“”、“”等也频频亮相,刚刚出现不久的“”似乎又有赶超“”之势,在其出现仅五个月的时间里,百度搜索中与之相关的网页就有约711,000篇。这些生僻字是何义,又源于何处,它们有何用法,为何能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它们的未来又将如何?本文就这些问题做如下论述。
      一来源、意义及用法
      (一)来源及其本义
      上述十几个字看似非常怪异,除“”外,其余汉字都是由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从未见过,但它们却是早已有之,并非网民的首创。从源头上看,这些汉字主要有三个来源:
      1古汉字。例如:
      (1):jiǒng,明亮貌。《说文・囱部》:“,窗牖丽
      明也。象形。”本义指窗户明亮,引申指光明、明亮。
      (2):méi,同“梅”。《集韵・灰韵》:“梅,或作。”很明显,它是“梅”的异体字。
      (3):《汉语大字典》中有一个字和“”很相似,只是上面的“开”是分写的两个“干”,下面是“火”,读音为“yín”,释义为“光明”,并指出它首次出现在《集韵・侵韵》中。按“yín”的读音用全拼输入法在电脑上打出来的字就是“”,可见它和《汉语大字典》中双“干”一“火”的“yín”是有渊源关系的,“”是一个新的变体。
      (4):tiān,同“天”。《改四声篇海・八部》引《了部头》:“,古文天字。”
      (5):nì,同“溺”。沉没、沉溺。《字汇・水部》:“,与溺同。”
      (6):①qiǎng,a.强迫。《说文・力部》:“,迫也。”b.强悍。清・邵瑛《说文解字群经正字》:“,此为强悍之。”
      ②jiàng,倔强,固执。季仲《深山里的“鬼火”》:“可冬桂嫂是个女子,不愿沾别人的光。”
      2方言字。例如:
      (7):biáo,方言,不要。
      (8):jiào,方言,连词,只要。
      3外来字。例如:
      (9):pū,韩用汉字。功夫。
      (二)网络意义及用法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些网络用字大部分属于古汉字,早已存在于我们的汉语言文字之中,但很多字在网络上的意义已区别于本义,甚至与本义已大相径庭。综合考察这些汉字,其在网络上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依旧表示本义。例如:
      (1)决战下
      例(1)即“决战天下”,是一个网络游戏的名字。这种情况主要见于一些博客、论坛和网络游戏中,它们通过借助
      “”等的独特形体结构,给语言表达带来一些幽默和搞笑的色彩,也容易引起网民的普遍关注。这些汉字在网络上用作本义时其用法依意义而定,如“”即为名词,这时就需要我们了解其本义,否则会不知所云。
      2直接表示该字的两个构字部件所组成的词。例如:
      (2)《龙骑》口味重欧美,引国外玩家关注。(《网游先锋》2009-8-4)
      此种情况下,这些网络汉字的意义和用法就是组成该汉字的两个构字部件所组成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例(2)中的“”即“强力”之义,是形容词。本来是用两个字表示的意思改用一个字表示,这样既节省了网络空间,又提高了输入速度,对那些急于求新求异的网民来说,何乐而不为。
      3根据其特殊的形体结构引申出新的意义和用法。例如:
      (3)阔别赛场398天的刘翔奇迹般归来,并迈出复出成功的第一步,这也正代表着中国人永不服输、斗志昂扬的“”精神。(《新浪博客》2009-9-21)
      (4)尽管网络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网民反对汉字整形,王宁教授就公然了一下网络民意,声称他们的调查显示民众大部分都支持汉字整形。(《东方早报》2009-9-16)
      “”的出现始于2009年9月初,本月初开始的2009联想IEST大师赛预选赛中,出现了一支自称“队”的比赛队伍,向某冠军团队“开火”宣战。整场比赛中,“队”表现出极其无畏的精神风貌,尽管最终落败,但依然被粉丝们看作是一场十分经典的赛事。从此,“”字便迅速在游戏玩家中流行起来。“”拆分开即为“开火”,既传神,又达意。在网游的特定环境下,它表达一种特殊的竞技心态,成为玩家们形容“遇强则强,斗志昂扬,热血沸腾,你越厉害我越要找你挑战,希望在竞争或对抗中一比高下”的流行语。随着“”在网游中的传播使用,它也迅速蔓延至其他的网络话语中。例(3)中的“”为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斗志昂扬、热血沸腾、敢爱敢恨的精神状态,用以表示“霸气”、“彪悍”等诸多意思。这是“”字在网络上最常见的意义。例(4)中的“”则用作动词,表示“挑战”、“打败”等意义。
      (5)春运怎么才不那么?(《网易》2010-2-1)
      “”在网络上可以表达郁闷、悲伤、无奈、无语、失望等诸多意义,表示这些意义时“”是一个象形字,它就像一张脸,里面的“八”像下垂的眉眼,“口”就像张开的嘴巴,于是这一表情就被网民赋予了以上诸多含义,而具体意义要结合语境去分析。例如:例(5):春运怎么才不那么?很明显,说的是春运中乘客无奈及郁闷的心情,用作以上意义时
      “”均为形容词,这是它在网络上的主要意义和用法。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用作动词。例如:
      (6)有时候会碰到一些莫名其妙无可奈何的事情,大家就来去。(《华龙网》2008-9-23)。其中的“”表示“做出无聊、无奈的动作或事情”的意思。
      (7)她笑起来很。(《江南都市报》2010-1-14 )
       “”,从结构上分析,它是由两个“呆”构成的,因此,网民称此“比呆还呆”,于是在网络语言里它被用来形容人很呆,很傻,很天真,是形容词。例如:
      在上述这些字的网络意义和用法中,以第3种情况为最多,即大部分网络用字已表示一个和本义相区别的全新的意义和用法,这种旧瓶装新酒的现象进一步彰显了汉字形体表义的灵活性。
      二流行原因
      这些网络用字为何能被网民赋予以上诸多新的意义和用法,并迅速风行网络?综合考察,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1自身因素
      这些网络汉字都具有较独特的形体结构,从传统“六书”的角度分析,它们要么象形,如“”,要么会意,如“”、“”、“”等,网民能从对其形体的肢解中获得灵感。它们可以表示本义,如“”,可以直接表示构字部件组合后的意义,如“”,更可以改头换面表示全新的意义,再如“”、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等,皆如是。这种表义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使其意义更加丰富,具体意义都要结合语境去理解,但有时,即使是有了语境,其意义似乎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大家才是真的”,其中“”可以表示失望、无奈、郁闷等多个意义,而具体是什么,就要依人而定,有的人失望,有的人郁闷,反正大家心里都是不舒服,具体又说不好是哪种情绪,这时用“”就是最好的概括。另外,这些汉字除“”之外,几乎都是合体字,能将丰富的意义浓缩在一个方块字之中,这样既节省了网络存储空间,又加快了输入速度,这种表义的简洁性完全符合网络语言追求简明经济的特点。总之,语义暧昧而高度浓缩是这些流行单字的共同特点,也是受网民热捧的内在动力。
      2心理因素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网络用字的流行是网民求新求异社会心理的主观需求。网民以年轻人居多,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其不甘于普通的语言表达。“网游中的新人、新手”,这样的语言表达在年轻的网民看来过于普通,甚至是老套,于是他们创造了“菜鸟”,“菜鸟”用多了又觉得乏味,就又创造性地运用了“”。他们认为,只有这样的表达才更能彰显个性,更能表现出他们特立独行的一面。同时,强大的从众心理也促使这些年轻的网民紧随其后,一人发现并创造了某种奇异的用法,其他人便云集响应,只有这样,他们才感觉自己没有落伍,才算是时尚和另类。于是,埋藏已久的古汉字再一次熠熠生辉,在网民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前提下,借助于网络的传输,再一次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
      3社会因素
      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上看,2008年和2009年是非同凡响的两年,从国家到个人都经历了太多,有让我们刻骨铭心的痛,也有让我们欢欣鼓舞的笑。雪灾时,地震时,甲流时,金融危机时,寻求工作时,我们“”着,我们“”着;而当所有的灾难和不幸成为过去,我们在奋力抗争后又恰逢盛世,成功办奥运,举国庆华诞,经济快增长,我们的心态开始变得平和。这时,“一个声音高叫着‘中国人起来!’”我们的国人开始变得更富有竞争和拼搏精神,同时也更理智和清醒。这也是最近“”字悄然蹿红网络,“”字变得稍显寂寞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近十几年来,电脑网络迅速普及,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28.9%,这就为网络用字的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条件;社会环境更加开放和包容,网民可以选用丰富多彩而充满个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此,人们不是去一味地指责,而是多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这就更加促进了网络用字的繁荣发展;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世界范围的“中国热”、“汉语热”持续升温,这种“热”不仅体现于华侨华人社会,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也对华文教育给予了理解和支持。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世界有超过3000万人在学习中文,有上百个国家的2300多所学校开设了汉语课,这种语言的国际大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也加速了网络用字的流行和推广。
      三评议及思考
      尽管这些网络汉字有其上述存在的合理性,但人们对此也是褒贬不一。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这些生僻字是“垃圾汉字”,是低级、庸俗、哗众取宠的用字行为,它们的大量出现会冲击规范用字,是对传统文字的“洗牌”,甚至是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也有人认为,这些网络用字就像流星一样一闪而逝,不会对汉语体系产生影响,它们只是这个时代特有情绪的表达,一旦时过境迁,它们就会自然消失。而一些专家和学者多持较宽容而严谨的态度,如王宁教授表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也是时代的产物,生僻字的流行并不能说明文字的进步或倒退。四川师范大学教授熊良智认为,在看待“生僻字走俏”这一问题上,不能单方面地判断是好是坏。
      笔者认为,我们对网络生僻字的流行应该理性辩证地看待,既不能盲目吹捧,也不能一概扼杀。网络语言本身具有随意、简约、多变性等特点,网络上出现和使用这种特殊用字,属于网民间的自娱自乐,可以容忍;而在目前的书面语中,我们则要按照规范,严谨使用这种特殊用字。至于这些字能否被全社会认可和接受,则需要经过网络和日常生活更大范围、更严格的筛选。网络用字能走多远,只能交给时间去检验了。
      最后,“网络文字学”这一称呼的出现,是对“”、“”、“”等网络用字的新思考。这一学科能否真正确立并继续发展,要看类似网络汉字的发展前景。就目前而言,它的出现至少首先拓展了语言文字工作者的新视野。
      
       参考文献:
       [1] 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2] 吕明臣:《网络语言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马晓晨:《“ ”――从汉字修辞作品到网络新词》,《汉字文化》,2009年第4期。
       [4] 刘艳:《让人发“ ”的“ ”》,《语文建设》,2008年第11期。
       [5] 曾智:《网络词汇“ ”及其陌生化效果分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作者简介:汪梅枝,女,1978―,山东乐陵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工作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用字 开火 流行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