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读后感 > 正文

    编者寄语_编者附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6 04:46:54 点击:

      本刊今年二期刊出沈鹏年《黄裳:爱书不能这么爱》,三期刊出韩石山《黄裳:这样的藏品也肯卖》之后,在文化界引起了相当的反响。赞同者有之,诋诮者亦有之。这都是正常的。刊物是个平台,要务之一就是明辨是非,引人向善。偏执于一家之言,从来就不是为善的态度。有鉴于此,四期我们刊发了励俊的《给韩石山先生的公开信》,是为黄先生辩护的。五期刊发了沈鹏年的《一个老“黄迷”的倾诉》,韩石山的《可怜天下黄迷心》。这一期,又刊发了刘绪源的《也给韩石山写封公开信》,荆时光的《将“保黄”进行到底》,也是为黄先生辩护的。看来,在中国文化界这场不大也不小的讨论要成个阵势了。本刊愿意辟出相当的版面,将这场讨论进行下去。考虑到话题过于宽泛,讨论难以深入,是非无从明辨,特提出两个话题,供讨论者参考。
      一是,黄裳当初借沈鹏年巨款,是真的要“抢救”郑振铎《纫秋山馆行箧藏书》,还是先就打下了买嘉业堂散出的善本书的主意?买了那么好的书之后,既不通告对方钱作了何用,又长期延宕不还,而一次一次地以旧书抵充,是对还是错?对,对在什么地方,错,错在什么地方。
      二是,本年3月23日《文汇读书周报》上张晖《黄裳早岁题跋一瞥》中提及的《荇溪诗集》,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又是怎样入藏社科院文学所书库的。是黄裳卖给该所的,还是如张晖所言,“黄先生的可存之书,最终仍不免散出的命运”?若是前者,黄裳题跋中说,这是个“精刊本”,乃“嘉业堂旧物”,“刘氏书悉散出,唯清人集部尚堆置故里,此本不知何以在市上见之”,且“有旧人据原本校迹”,这些话是真的据实考订出来的,还是为了自增书价而妄加的。
      以往,为了表明态度的公允,对“黄迷”的文章,不管说的有没有道理,我们都全文刊发了。此后,我们的态度是,既不因是“黄迷”而格外照顾,也不因立论过苛而曲意回护。不管是不是“黄迷”,愿意参与讨论的,都来就这两个话题发表意见,摆事实,讲道理,弄清事情的原委,最终给出一个较为接近真实的结论。大是大非我们弄不明白,这么两个小是小非,我们也弄不明白吗?
      真诚地欢迎你参加这场讨论,真诚地期待着你的摆事实讲道理的文章。栏目仍叫《黄迷心语》,以示对黄先生之尊崇也。讨论将严格限定在学术研究(含人物研究)的范围内,不得作人身攻击,不得揭发隐私。著名作家属公众人物,应当允许公众说三道四。若黄先生能出来说几句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来稿请径寄本刊编辑陈克海先生。这次讨论,由他主持。

    推荐访问:附记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