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读后感 > 正文

    【项宗西《春色秋光》序】 秋光春色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0 04:30:45 点击:

      项宗西同志原籍浙江乐清,六十年代从杭州“上山下乡”来到宁夏。打倒“四人帮”后,大批知青返城,宗西同志却一直留在宁夏,相继在企业和县、市、自治区担负领导工作。据“夫子自道”,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受到传统诗词的熏陶。上小学的时候,曾在杭州得过少年儿童诗歌一等奖。来到塞北后,一直笔耕不辍。九十年代末,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这本项宗西诗词作品自选集《春色秋光》是作者从四十多年来的业余作品、特别是近作中筛选出来的,有近体诗、长短句,还有少量新诗、散文、楹联。
      写诗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我国古代,士农工商、文武百官、三教九流都可以赋诗。自从隋朝创立科举制之后,诗歌一直是国家录取人才的一个重要考试项目。古代官员几乎都能写上几句诗。近一个时期以来,旧体诗词从复苏走向复兴,各行各业都有人参与到诗词写作的队伍中来,官员写诗的传统也在一定范围里得到恢复。一个尽心尽责的国家干部,他要心系社稷苍生,他要深入体察民情民意,他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建功立业。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也就是积累创作素材的过程。如果一个干部迷上了诗词创作,乐此而不疲,那么.一来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艺术素养,二来可以丰富周围的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文艺大厦增砖添瓦。这是一件于己于人都有益的事情。宗西同志不以诗为职业。起初只是喜欢诗词,遇到动心动情的事,在日记本笔记本上写下几句韵文。正如作者自己讲的,开始是“出版在笔记本和信笺上,发行在亲朋好友之间”。后来得到亲朋好友的肯定与鼓励,才拿出来公开发表。他的诗都是有感而发,心有所动就写上几句,工作忙了,就搁笔考虑其他问题,诗歌只是生活和工作的副产品。他的创作经历,反映了许多从政而爱诗者的共同历程。
      诗乃心声,诗如其人。作为在西北高原拼搏四十多年的江南书生,作为自治区的领导人,宗西同志魂牵梦萦的首先是亲自耕耘过的脚下这片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这片土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宗西同志用他的满腔热忱,讴歌了他的第二故乡,讴歌了这个大变化。他的诗绝大部分和宁夏有关,是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再现与艺术记录。如《硒砂瓜》、《塞上行・爱伊河》、《固原返银途中遇雪》、《祝捷》、《凤凰城新歌》、《春到六盘山》……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他有一首《雨中遐想》,既是写他的故乡杭州西湖,也是写他的第二故乡宁夏:
      翻墨跳珠势卷洪.水天一色浪排空。
      西湖借我三巡雨.塞上迎来一岁丰。
      使我惊叹的不仅是翻用苏东坡的旧句写出新意.更是那股浓浓的宁夏情结。回到故乡,仍深深牵挂着塞上那片热土。“西湖借我三巡雨.塞上迎来一岁丰。”多么自然、多么朴素、多么深情!这样的句子朴实无华,却让人一眼记住.并深深铭刻在心。
      作者的故乡乐清是雁荡山所在地,也是我国山水诗的发源地。作为山水诗之乡的诗家.免不了用诗词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如果说,古今有许多山水诗透露出一股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情绪.那么宗西同志的山水诗则洋溢着另一种情绪。作者不图“出世”,而是非常“人世”,他把自然和社会结合起来,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在山水诗中凸现出一股鲜明的时代精神。譬如他的《登庐山》:
      南来庐岳觅诗踪,直上葱茏百二重。
      雾漫香炉隐飞瀑,云移鄱口现危峰。
      美庐空剩萧萧竹,仙洞还萦郁郁松。
      犹诉兴衰千古事,涛声日夜大江东。
      自选集中有好几篇写亲情、友情的诗章。作者对四十多年前一同上山下乡的“贫贱之交”怀有很深的感情,这使我颇感惊奇。卷首的五律《塞上重逢》含情而内敛,平平道来,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况味:
      少小结同窗.漂泊各一方。
      难能西北旅,相见鬓飞霜。
      归雁长河歇,疏林大漠黄。
      韶华虽易逝,秋色胜春光。
      长短句《水调歌头・送友之沪》,作于1973年,改定于2004年,大概是上山下乡期间送给提前回城朋友的歌章。“无边秋色,应是浩志胜离情”,这样的佳句令人神往。诗中有离愁,更有壮志,是一首很出色的送别诗:
      酒应今日醉,月是故乡明。送君望远
      桥畔,云淡晓星沉。此去浦江激浪.洗却
      烟尘塞北,风雨任平生。海阔碧空净,万
      里壮行程。
      长河落,渔帆起.雁南
      征。无边秋色,应是浩志胜离情。更遣生
      花妙笔,写尽风云百载,银汉自天倾。北
      国知音在,何时会群英。
      从宗西同志的诗,我想起一个人们很熟悉的话题:诗词如何同新的时代相结合?现在,诗词新作的数量很大,精品力作却比较少。人们经常见到两种情况。一是作者很熟悉传统诗词和诗词格律,但跳不出传统的窠臼.其作品虽有些许新生活的影子,骨子里仍是唐风宋韵――被摹仿的唐风宋韵。这样的作品也许很工整、很像诗词,却欠缺一件最重要的东西――新的生命,新的生活气息。二是作者有表现新时代的主观愿望,却缺乏新鲜而独特的生活感受,缺乏营造诗歌意象的艺术功力,在诗里写过程、写口号、记历史流水帐、发大而无当的空论。这样的作品干瘪无味,不可能打动人心。宗西同志和上述两者都不同。他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诗词素养,更难能可贵的是,有大视野、大胸襟。写起诗来不矫揉造作,不故弄玄虚,用的是古典的艺术形式,说的是当代人的话语,倾吐的是当代人的心声。所以,自然而然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集子中的诗数量不多,却有不少对同行有启迪意义的东西。

    推荐访问:春色 项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