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读后感 > 正文

    纪登奎之子回忆中南海往事 纪登奎 纪连坡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4 04:30:03 点击:

      上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身居中南海的中央领导人的日常、工作生活是怎样的情形?与普通百姓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以下为纪登奎长子纪坡民的回忆。纪登奎1969~1980年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常务副总理,1988年病逝。
      
      “华国锋刚到北京时,老老实实地交了150元房租”
      
      纪登奎的长子纪坡民,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室工作,现已退休,居于北京灯市口附近胡同深处一座略显落旧的院子里。
      据纪坡民介绍,1970年底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前,这个院子一直是华国锋的家。他当上中央主席后才搬走。纪登奎辞去职务前夕,中央发文限制高级干部生活待遇,当时纪登奎住在西单附近的一座两层西式洋房里。纪登奎见到这个文件,就主动提出不住在那里。
      1980年,纪登奎的家即搬至现在的院子。原来四个院子是一个单元,当时华国锋住了三个院子,纪登奎住的是其中一个院子,其他两个院子后来被改为宾馆。
      提起父亲刚到北京工作时,纪坡民说住房的租金曾让母亲大发火气。“我爸刚到北京时,中央后勤干部告诉我爸说一月房子租金150元。我妈脾气大,说我们一共才160多元的工资,交了房租还怎么吃饭。吵了一架,后来改成30元。”
      纪坡民回忆,“华国锋刚到北京时,老老实实地交了150元钱房租。华国锋的工资级别和我爸差不多,属于9级干部。”纪坡民说,“父亲当时定级工资是200多元,母亲是13级,工资160多元。我爸1988年去世时工资375元。抚恤金为10个月工资,家里落了3750元,我领回来的。回来我说,买个大立柜吧。到现在还是没买,都是50年代的家具。”
      纪坡民透露,1954年干部定工资后没再涨过,之后甚至还发生了“减薪”的插曲。据史料记载,当时中国实行24级干部工资制。后来,毛泽东又提出“降薪”建议。在这一建议的影响下,196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通知:三级降12%,四级降10%,五级降8%,六级降6%,七级降4%,八级降2%,九至十七级降1%。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人的工资由此降为“每月人民币404.8元”。
      这样的工资标准,曾让一些家庭负担重的干部感到生活费用“吃紧”。
      中组部的一位工作人员曾跟纪坡民讲,有一回,纪登奎和李先念等人在筹备四届人大,忙到凌晨1点多了,李先念说,还得说一会儿,给大家提提神,每人一杯咖啡。30个人,一杯4角,这12元钱是从李先念的工资里扣的。
      “李先念工资高一些,400多元,他敢这么干。”纪坡民说,“我爸从来不敢张这种嘴,他扣不起,这么个扣法,家里回头没法吃饭了。”
      
      政治局委员家里住一个警卫班
      
      当然,严苛之外,国家领导人还是有许多和普通百姓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虽然纪登奎家里的伙食费均要用工资承担,不过买菜渠道与一般人不同。炊事员买菜都去领导人特供的地方买,东西好一点儿。米面油都是一样的价钱,肉比外面稍微便宜些,另外就是外面买不到的东西,那里能买到,种类丰富一些。
      刚结婚时,纪坡民有一次回家,妻子上街看到山楂糕不错,买点儿回来想做汤,炊事员不给做,说街上买的东西不准吃。“这种特供仅限于国家领导人,省委书记就没有。当时的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家里是自己雇的保姆,自己上街买菜。”
      在安全保卫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级别也比较特殊。“政治局委员家里住一个警卫班,我们家是这种情况,常委和副主席以上的家里面是一个警卫排,像小平那时候的家里。”纪坡民说,家里的秘书、警卫员、司机、锅炉工、炊事员等也是公家派遣。
      粮票之类跟普通人一样。至于服装,在军队任职的免费发军装,出国的国家发置装费,其他的都是一样。“公家出600块钱,在指定的店里做。”纪坡民说,“我爸爸没有西装,有一套中山装,只出了一次国,是去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出访时给他做了一身衣服。”
      纪登奎刚来北京时,国家给配了电冰箱;1971年纪坡民回家的时候,家里已经有黑白电视,1974年换了彩色电视;1975年,中央统一给领导人的办公室配备了空调。那之前,所有办公地方都没有空调。
      除了国家配备的,纪坡民回忆说,家里也没有什么电器,收音机没有,自行车没有,有一台50年代买的缝纫机,已经坏了,“我们家也不全是没有钱,我妈是出名的土八路,不是会过日子的人,他们不讲究吃穿用。”
      
      “叶帅说话了:总理,你给大家放半天假行不”
      
      在纪坡民的印象里,父亲没有礼拜日,也没有逢年过节,经常是“两眼一瞪干到熄灯”。
      “有一年过春节,政治局还在开会,叶帅(叶剑英)说话了:总理(周总理)你给大家放半天假行不。最后放了半天假,我爸晚上10点多回来的。”纪坡民说。
      除了超强的工作时长外,当时中央领导人的作息时间差不多都是“黑白颠倒”。纪坡民透露,这大约是顺着毛主席的工作习惯,基本上中央领导人都是这个习惯,到华国锋的时候才变。
      “我爸起床时间是中午12点到1点,第一件事解手,盥洗室内秘书准备好了各种报纸,《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文汇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就在那儿看报。”纪坡民说,之后在家里的办公室处理各种文件,写批示,“这些文件都是后半夜和早上爸爸睡觉时,车一趟趟地送家里来的。”
      纪坡民记得,爸爸戴个眼镜,趴在桌子上,要用一个多小时处理这些文件,然后才吃“早饭”,此时大致下午两三点。饭后,有10分钟空闲,就打两局乒乓球。这中间,司机和秘书早就准备好出发,他坐上车就出去上班了,直到夜里12点到1点回来。这中间家里又送来一大摞文件,又得办公,估计要看2到3小时。夜里3点多,才吃“晚饭”。
      “之后躺上床,床头柜上放着安眠药和水。接着看文件,这些事不需要处理但需要看的,如驻外国大使馆发回来的电报,国内的内部参考,包括一些刑事案件的情况等。看到一多半,吃安眠药。药劲上来时,估计文件也看完了。关灯睡觉。这时候就差不多是早上5点多。”纪坡民说。除了工作,中央领导人的文化娱乐生活非常少。仅国庆节有官方仪式的招待会,元旦和春节都没有活动。
      日常娱乐能数得上的算是不定期地看电影。1971年中国已与很多国家建交,一些外国大使馆有电影胶卷,“我们的外交部就跟他们商量,借来看,叫过路片,因为国内只有八个样板戏,没什么电影可看。”纪坡民说,影片都是没有翻译的,外交部就派人现场边看边翻译给大家听。
      看电影的时候一般是中央领导人开会到夜里12点多,忙完休息时就支摊儿放电影。“中央内部有几个小电影摊子,基本上是军队一摊,‘四人帮’一摊;国务院这一摊,是李先念张罗着,主要是邓小平、吴德、陈锡联,还有我爸。”纪坡民说,“主席、林彪、叶帅、王洪文家里可放电影,有小电影院,他们不来。”
      这种活动经常也会惠及领导人的家属。“我看过几回那种过路片,他们去了以后,秘书通知家里面,我妈就领着我们去。领导人在前,我们家属在后,前后隔20米。”纪坡民说。
      纪坡民说,他的母亲前不久刚刚过世,享年89岁。在华国锋曾经住过的屋子,他刚过世的母亲生前亦住在这里。就在这间尘封的房子里,华国锋作出了粉碎“四人帮”的重大决定。

    推荐访问:中南海 之子 往事 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