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读后感 > 正文

    [田园风韵润山乡] 山乡风韵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9 04:40:55 点击:

      每逢周末,有“美韵渡寨”之称的乌当区新堡乡渡寨布依族青年农民,都自觉地聚集到村头的剪纸艺术创作基地,在省剪纸研究会艺术家的指导下,将手中的剪刀像挥锄种地一样,运用自如,精雕细刻,剪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走进东凤镇头堡村文化活动中心,随着阵阵激越的锣鼓声,16名身着红装、举着帅、将、像、士、车、马、炮、兵、卒灯笼的村民,正欢快地排练棋子灯舞。这种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间,将古代战法逐渐从军事演变为文艺、喻示天下平安、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的独特表演形式,赢得了观看村民的喝彩。
      把文化工作的着力点切实放在百姓身上,正如乌当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郭琳所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千方百计满足农民群众对多种文化需求,努力为群众谋求更多的文化权益,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进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成果,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乌当区从经济惠农逐渐转向文化惠农,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民生工程,把文化公共设施建设的着力点向农村倾斜,文化服务向农民倾斜。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十一五”期间,乌当区投入了1亿多元用于乡镇、街道和村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地建设。迄今,全区10个乡镇、街道建起了200平方米以上、具有多功能综合性的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其中1200平方米的有4个;全区76个行政村均建起了综合文化室和农家书屋,有藏书20余万册,并购置了音响、DVD等文化娱乐设施,其中有64个村已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点,25个村建起了数字农家书屋,农民可从网上阅读各种图书3万余册。自2004年以来,区政府投入6000多万元,为全区40户以上自然村寨铺设了远程教育宽带综合信息网,全区76个行政村和20个社区建起了远教接收点和村居民上网点,广播电视入户率达100%,其中有线电视人户率达80%以上,率先在全省实现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终端点、宽带互联网全覆盖。通过机构改革,10个乡镇、街道成立了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了专职文化干部57名,80%以上的行政村配备了专兼职文化管理员。实现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农家书屋、村村通、户户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基本形成了覆盖农村的文化公共服务网络。
      随着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完善,为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搭建起了平台,催生了文化自觉,开展了形式多样,健康有益,格调清新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民间节日为载体,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了新堡三月三布依歌会、阿栗杨梅文化节、偏坡六月六、新场杜鹃节、下坝樱桃节、百宜梨花节、东风石头寨苗族跳场等民族风情节等,参与的农民群众达100万人次之多。同时引导农民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和农闲、节日集会等,组织文艺汇演和竞赛活动,既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中康体怡情、获益受惠、长智增识、明德积善,展示了农村和谐生活,又传承和发展了民族民间艺术,让农民享受自己的文化成果。
      依托宣传、文化部门组织文艺团体到农村巡演,组织放映队进村寨巡映,送文化到基层在乌当区虽已成为常态,也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但送文化是季节性的,也是单向性的暂时的,也不能天天送,村村寨寨都能送到,仅此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乌当区文化局局长耿礼元如是说:“要把‘送文化’逐步转向‘种文化’,把文化的种子植入乡村泥土,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农民真正成为文化的主人。”
      乌当区坚持资源下移、重心下移、服务下移,把引导农民自办文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通过组织艺人下乡传授、集中培训、组织文艺汇演、交流学习等方式,为农村培养文化人才队伍。同时,多措并举,鼓励并吸引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文化建设,鼓励农村创作,发掘和培育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乡土文化,农民自办文化十分活跃。全国文明村、布依族聚居的新场乡王坝村将闲置的罗家祭祖祠堂改建成“农家书屋”,藏书2000多册,成为村民的文化娱乐场地。村民罗金友自己出钱购买器械,办家庭广播近30年来,每天除转播中央、省、市电台新闻节目外,还自办文艺、新闻节目,向村民播送法律、科技知识及市场信息。新堡布依族乡渡寨村民组民间艺人韦富忠,创办了布依文化艺术博物馆,免费向村民开放,向村民传授绘画、民间工艺品制作技术,如今这个仅有82户的布依山寨,无伦大人小孩均会绘制簸箕画,不少人家学会了根雕、木贴画、竹编等工艺品制作,其独具民族特色的布依书画、民间工艺品扬名省内外。今年11月中旬,渡寨与贵州省剪纸研究会联手,创办了全省首家“布依剪纸艺术创作基地”,基地培训的15名布依农民剪纸能手已顺利结业。
      羊昌镇黄连村25名能歌善舞的布依族农民组建的“好花红艺术团”成立10余年来,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唱演身边的事,赞颂身边的人,用群众看得见的典型鼓舞人、引导人、教育人。在乌当区象黄连“好花红艺术团”这样农民自办的文艺演出队、歌舞队、秧歌队、腰鼓队等民间文艺组织有70余个,队员发展到6000多人,活跃在山寨院落、田间地头,经常性地开展自娱自乐文化活动,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黄连村还成立了“濮越书会”,在100多名会员中,有年过八旬的老人,不满10岁的儿童,他们义务为村民书写对联,对外开展书法艺术交流,传承中华民族书法艺术,成为贵阳市书法第一村。
      乌当区农民自办文化迅速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欣欣向荣,形成了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办文化,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多元文化发展格局,充满了勃勃生机,让农民的生活更加多彩多姿。
      在今年九月贵州省承办的“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期间,乌当区由卡堡苗族花棍舞、小尧苗族花鼓组成有100人参加的演出队,分别在闭幕式上和民族大联欢活动登台表演,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称赞,充分显示了民族文化品牌的无穷魅力。
      有27个民族共同生活的乌当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民族风情古朴,多姿多彩,特别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缤纷奇异,特色鲜明。下坝乡的苗族花棍舞、长棍舞,新场乡小尧苗族花鼓舞、可龙布依红灯戏,东风镇的文琴座唱、棋子灯,偏坡布依民族乡的铜鼓舞、板凳舞、竹竿舞、布依长号、布依刺绣,新堡布依民族乡的簸箕画、木贴画、根雕,香纸沟的古法造纸术、竹编艺术,羊昌镇黄连村农民书法等民族民间文化,犹如一颗颗珍珠散落在乌当农村村寨院落,异彩纷呈,这是乌当区打造特色民族文化品牌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
      如今的乌当,民族民间文化不但在广阔的农村遍地开花,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档次、品味越来越高,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已成为乌当特色文化的最大亮点。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农民画之乡”的新堡布依族乡人才辈出,传统技艺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民间艺人韦富忠创办的民族工艺制品厂,生产的簸箕画、布依木贴画、竹编、根雕、石头画、刺绣产品,远销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台湾等地区,以其民族特色受人青睐。民间艺人罗远仁、罗开源等创作的木贴画、簸箕画等作品,曾获西南民族民间绘画一、二、三等奖,还选送日本展出受到称赞。在从2006年开始举办的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和能工巧匠大赛中,乌当区有26名民间艺人创作的作品分获区、市、省特等及。一、二、三等奖,其中一幅竹编作品被专家标价30万元。被外国友人称之为“东方迪斯科”的卡堡苗族花棍舞,在参加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中,不仅分获区、市一等奖、省原生态舞蹈铜奖,而且曾走出国门,荣登国际舞台,享誉国内外。香纸沟古法造纸技艺、可龙布依红灯、偏坡布依族宴盘古歌等24个项目分别列为区、市、省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作者单位:乌当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龙菲

    推荐访问:山乡 风韵 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