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财务工作 > 正文

    托马斯・品钦:熵的世界观|托马斯品钦 熵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2-04 04:26:11 点击:

      熵的概念      当今在世的小说家中,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1937~)的作品可能是最晦涩难懂的了。到目前为止,他一共出版了六部长篇小说,几乎每一部都是大部头,《V.》(1963)、《拍卖第四十九批》(1966)、《万有引力之虹》(1973)、《葡萄园》(1990)、《梅森和迪克逊》(1997),最新一部是200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抵抗白昼》,英文版厚达一千零八十五页。此外,品钦在1984年还出版了一部短篇小说集《缓慢的学步:早期小说》,这构成了他至今为止的全部小说创作。就是凭借这几部小说,品钦成为20世纪后半叶最复杂和最重要的英语小说家之一。眼下,他被美国读者和如哈罗德・布鲁姆那样挑剔和傲慢刚愎的哈佛大学教授都看作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小说家,实在是不容易。品钦也是所谓的“后现代派小说”群体的领军人物。
      品钦1937年3月出生于纽约长岛。1953年,他中学毕业之后,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工程学专业,后来,又根据自己的兴趣,转到英语文学专业。在大学读书期间,他还到美国海军服役了两年,之后,又回到大学继续自己的学业,最终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品钦很早就开始文学创作,他的处女作《细雨》是一个短篇小说,1959年发表于大学内部文学刊物《康奈尔作家》上。这篇小说的笔法很平实,但是略显幼稚,讲述在美国海军服役的一个年轻士兵的成长经历,从一些细节呈现主人公迷茫的内心世界。我猜测这篇小说的素材一定取材于他自己的从军经历。据说,品钦大学期间还听过纳博科夫的文学写作课,算是纳博科夫的学生――那个时候,纳博科夫正在康奈尔教授文学写作,他的讲义后来被整理成《文学讲稿》、《俄罗斯文学讲稿》和《堂・吉诃德讲稿》出版。本来,他们也许能够成就一段文坛佳话,但是纳博科夫后来说,他对品钦没有一点印象,只是他的妻子薇拉在给丈夫的学生的作业评分时,说看到过品钦那与众不同的笔迹――同时包含了印刷体和草书的英语书写方式。
      从康奈尔大学毕业后,品钦不愿意从事固定的工作,他到纽约的自由艺术家们喜欢聚集的格林尼治村住了一年多,当时,正是1960年代美国即将兴起的各种社会反叛运动和艺术运动的前夜,我想,在那里,品钦一定接触了不少活跃的美国先锋派艺术家,尤其是对现代音乐和美术的理解和掌握,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这些生活的影响,隐约出现在他后来的长篇小说《葡萄园》里。
      品钦在大学毕业之后发表的一些早期的短篇小说中,《熵》是最重要的一篇。我觉得,这篇小说埋藏了他后来小说的全部主题,是一把进入他的小说世界的最好的钥匙。这篇小说将热力学第二定律运用到对人类社会的观察和描述上,其敏感性十分超前。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而熵,指的是物质系统的热力学函数――在整个宇宙当中,当一种物质转化成另外一种物质之后,不仅不可逆转物质形态,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能量不能转化为功。表面上看熵在增加,但是其功则在耗散和消失。就好比人类大量制造的化工产品和能源产品一经使用之后,就很难再变成有用的东西一样――宇宙本身在物质的增殖中反而逐渐走向“热寂”,走向一种缓慢的熵值不断增加,功却在消失的死亡之中。你看,眼下我们的人类社会不正是这个样子吗?大量的产品和能源被转化成不能逆转的东西,电子垃圾、信息垃圾、塑料和建筑垃圾甚至是太空垃圾越来越多,人类本以为生活起来越来越方便和舒适了,实际上却在逐步地走向一个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的热寂死亡的状态。因此,“熵”的概念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概念,也是品钦作品中的核心概念,他的小说大都和这个概念有关,除了那部《梅森和迪克逊》。到2006年他出版长篇小说新作《抵抗白昼》的时候,我发现他仍旧以他的方式在不断地阐发这个核心概念。
      1960年2月,品钦忽然对在格林尼治村和艺术家们一起浪荡的状态感到厌烦,就去了美国的西雅图。从这一年到1962年9月这段时间里,他都在著名的飞机制造公司波音公司工作,为公司撰写一些宣传性的稿件,等于是被波音公司雇佣为专业写手,这很像现在我们一些企业内刊的编辑。他还为美国空军专门为波马克导弹基地创办的刊物《波马克军队新闻》撰写军事技术方面的文章。这家杂志很专业,类似我们的《舰船知识》、《兵器知识》、《坦克》一类军事知识杂志。就是这些早年的就学、从军和工作的经历,影响了品钦一生的写作。可以说,在他后来的很多小说中,他在美国海军短暂的服役生涯,在大学中所学的工程学、物理学,在格林尼治村与艺术家的交往经历,在波音公司工作中获取的当代科技新知识尤其是军事科学的知识,成为他后来创作的取之不尽的素材。
      品钦显然是志在文学。1962年9月,为了能尽快完成一部构思很久的小说,他辞掉波音公司的工作,去墨西哥呆了一段时间,在那里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V.》,从此走上了文学写作道路。
      
      神人与“天书”
      
      品钦是一个文坛“神人”,他似乎一开始就打算做一个神秘人物,对自己的身世和生平一直讳莫如深,不像其他作家那样喜欢在作品的封套或者内页上刊登自己的照片。据说,品钦在大学的新生登记表上都没有照片,康奈尔大学所保存的他的成绩报告单后来竟然也不翼而飞(我怀疑是他自己偷偷拿走的),他在部队的服役记录也因海军一处办公室的离奇爆炸而被焚毁,自此,他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基本上就是一片空白。即使他后来暴得大名,也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在一些报纸上也看不到他的照片。从他开始发表作品的四十多年以来,他始终为读者和文坛所关注,但却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家伙。平时,他很少与人交往,尤其不怎么和美国文坛的同行来往,特立独行,天马行空,我行我素,自我放逐般地游离于美国“主流社会”之外。他有意使自己神秘化,但他所写的作品却都取材于美国的历史和当下的社会现实,作品所关心的,又是人类的基本状况。其实,据说后来他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纽约这个大都会中,甚至就住在曼哈顿那高楼林立的中央商务区的一间高层公寓里,一边看着这个世界最繁荣的万家灯火,一边勤奋地写作,是真正的“大隐隐于市”。有人曾经碰巧在纽约的餐厅里认出他,他马上逃走,不予承认。
      品钦离开波音公司之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V.》。《V.》于1963年出版之后,很快获得美国笔会的福克纳小说处女作奖,这给他很大的鼓励。《V.》虽然是品钦的第一部小说,但已呈现出和传统小说迥然不同的面貌,故事情节繁杂,并不好懂。小说一共有十六章,塑造了两个主人公,其中一个叫普鲁费恩,他似乎是个一无所有的流浪汉,喜欢过自由的生活,并和一些女人保持着暧昧复杂的关系。小说中,他和纽约一群号称“全病帮”的前卫艺术家们混在一起,这些艺术家中有画家、音乐家、演员、舞蹈家等。他们主要的活动就是喝酒和搞聚会,虽然艺术家们个个都性格鲜明、十分活跃,但是,他们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以嬉皮士的方式,躲避着时代的平庸和麻木。我想,品钦早年在纽约格林尼治村那一年多的浪荡经历,使他成功塑造了小说中的“全病帮”这个艺术家群落。而称他们“全病帮”,就是比喻这群家伙实际上都是病人。品钦在描述这个艺术家群体的时候,还带有熵的观念――这部小说,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现代主义惯常使用的意识流和内心独白、时空倒错和复调叙述,但是,他很善于描绘一种混乱不堪、没有什么意义的生活状态,来表现人类在一种“后现代”状态下的混乱和无序。
      小说中的另外一个主要人物叫斯坦希尔,是一个对二战期间的历史十分感兴趣的人。他在翻阅当过英国情报局特工的父亲死后留下的日记时,忽然发现,在那些发黄的日记中,父亲经常写到“V”这个符号,可这个“V”到底指的是什么,父亲并没有说明,只是隐约指向一个控制整个20世纪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小集团。于是,斯坦希尔萌发了猜谜的巨大兴趣,他开始根据父亲的日记,来寻找“V”在世界上、在历史中的蛛丝马迹。最后,斯坦希尔有些灰心地发现,这个“V”,可能指的就是一个不断地乔装打扮的女特务,她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出现在国际政治危机的现场,改变了政治和历史的走向。在这条线索的结尾,斯坦希尔在马耳他的大海上,神秘地被海龙卷风席卷后消失了,而那个神秘女郎最终没有被他抓获,谜底也没有被揭开。《V.》可以说是一部带有黑色噩梦性质的小说,两条线索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像两个声调的咏叹曲那样平行发展,最终也没有重合。但是,这两条线索又互相映衬。在小说中,熵的观念隐约透露出来:“V”这个不断变换身份的符号,导引我们进入20世纪纷乱的人类历史中,并进一步表现了人类的全部历史其实就是在逐渐走向缓慢的死亡和热寂的过程――我看这就是品钦通过“V”这个神秘符号来曲折表达的中心主题。
      1966年,品钦出版了第二部长篇小说《拍卖第四十九批》。从书名看,小说就很令人费解,似乎有意让人掉到迷惑人的陷阱里。有时候我就觉得品钦喜欢玩花活儿,喜欢故意和读者捉迷藏,喜欢逗引读者。什么叫“拍卖第四十九批”?是讲述一个拍卖公司的小说吗?不是,这是一部从篇幅、情节到结构上都相对短小紧凑的小说,描绘一个名叫马斯的美国家庭主妇的生活。
      小说中,马斯和丈夫关系紧张,因为丈夫得了忧郁和自闭症,不和她交流,因此,马斯感到十分孤独,两个人过着行同路人的生活。有一天,马斯忽然收到一个律师的信,信中告诉马斯,她原先的一个恋人后来成了腰缠万贯的地产商人,最近去世了,留下遗言让马斯作为他的遗嘱执行人。马斯感到又奇怪又兴奋,于是就去找那个律师询问,两个人在酒吧里相见,但是律师似乎没有把问题讲清楚。马斯去洗手间的时候,忽然发现女厕所的墙上画了一个奇怪的图案,图案下面还写了一句话:想要玩的人请和我们的信箱联系――在这句话的上面,画了一个被堵住的喇叭,和一辆美国历史上的邮政驿车的号码。马斯迷惑了,她为那个符号感到困扰,从此开始不断地调查和研究那句话,以及那个符号。最终,她搞明白了,那个符号原来是过去出现的和政府部门的邮递系统展开竞争的美国地下邮政系统的暗号。于是,马斯开始调查这个隐蔽的邮递系统,逐渐进入迷宫一样的环境中。她发现,在二战期间,美国兵的尸骨竟然被一些公司用来制造香烟的过滤嘴。她最终揭露了这个可怕的事实,可即使如此,那个古老的邮政系统的秘密也没有被完全揭开,成为小说中的谜。和品钦的前一部小说《V.》一样,这部小说也大量涉及到20世纪的科学技术知识,并隐藏着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挖掘,包含对历史的陈述和反思。可能是为了增加读者的阅读趣味,或者纯粹就是为了炫耀自己的音乐知识,《拍卖第四十九批》引用了很多当时的美国通俗歌曲,在看似不经意的叙事中,将时代的大众流行通俗文化,尤其是音乐文化流布其中。《拍卖第四十九批》也呈现了熵的世界观,还包含对几何学中的微积分学、哲学中的芝诺悖论的探讨。
      我第一次阅读这部小说,就感觉依据《拍卖第四十九批》的情节,很难描述出它要传达的意义和主题。因为,那迷宫似的情节有着很多岔路,意义是分歧的,是不确定的――小说中有太多的十字路口,每个十字路口的四个方向都是对的,就看你怎么走了,于是,小说就这么不断地在推展开来,你就被带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境地里。小说里描述的这个叫“特里斯特罗”的古老的邮递组织,像是神秘的黑社会一样,和美国社会对抗,让马斯觉得奇怪,也会使读者感到害怕。小说还有些侦探小说的诡异气氛,有专家说,这部小说从情节上看,是对英国近代一出走红的戏剧《送信者的悲剧》的滑稽戏仿。由此看,品钦很喜欢在莫衷一是的情节之间;在一些并不怎么连系的事件之间,暗示着一种本质的思想。因此,有时候,我觉得每个读他的书的读者,都像是书中的女主人公马斯一样,必须要自己去面对品钦的挑战,去找到他设置的谜语的答案,尽管也许本来就没有答案。
      品钦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当属他的第三部小说《万有引力之虹》,这部小说出版于1973年,是一个大厚本,翻译成中文约七十万字左右。这一次,品钦在大学所学习到的工程学专业知识,和在波音公司担任内部刊物编辑的科技知识的积累,给他写《万有引力之虹》提供了许多灵感和背景知识。如今,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20世纪有两部奇书,这两部奇书就是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尤利西斯》比较好懂,但是我觉得,乔伊斯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芬尼根守灵夜》和《万有引力之虹》都算得上是“天书”,“天书”也许是上帝的造物,无法卒读,更是很难解释。尽管如此,“天书”也有进去的门径,没有一本书是没有“芝麻开门”的暗语的。小说《万有引力之虹》的情节也是拉拉杂杂,但主干还算清晰,这就是它的“芝麻开门”。小说叙述的是1944年12月到1945年9月之间“二战”最后时期的故事。“万有引力之虹”所形容的,是一道火箭和炮弹在空中划过的抛物线的痕迹,虽然如彩虹一样美丽,但却是死亡的永恒象征,因为火箭和炮弹带来的是死亡。因此,这部小说主要的着眼点,也在战争和死亡带给人类的一切后果的分析上。《万有引力之虹》的故事发生在伦敦和欧洲一些地方,以展现和描述一个个当时的片段场景来展开叙述,形成小说无尽的、连绵的类似电影的画面。这部小说运用的材料也十分庞杂,线索众多,出场的次要人物也很多,既有盟军,也有德国纳粹。小说从化学、数学、物理、文学、音乐、美术、历史、宗教和电影等人类知识系统中汲取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和材料都驳杂地出现在小说的场景中,显示了品钦那独特的、简直令人抓狂的博学。
      小说的情节叙述是从二战中德国向英国频频进行疯狂的V-2火箭袭击开始的。英国情报部门希望发现这种火箭的秘密,但是,他们根据火箭落地后在地图上显示的结果发现,火箭的落点很奇怪,一般都和美国中尉斯洛索普的行踪有关系。只要中尉在某个地点和一个女人做爱了,那么,几天之后,那个地方肯定要遭到纳粹火箭的袭击。于是,英国军事情报机构感到困扰,对此开始了密集调查,中尉本人也被派到法国去搜集这种给英国和盟军带来巨大威胁的火箭的情报,同时,又派遣一些特务暗中跟踪监视中尉,尤其是要监视他的性生活情况,并随时向情报机关汇报――在这里,小说就显得荒诞不经和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后来中尉发现,敌人打算除掉他,而自己人也在监视他,他感到万分不安和恐惧。而且,尤其令他感到奇怪的是,那些跟踪和监视他的情报人员在身份暴露之后,很快就失踪或死亡了。于是,中尉就更加害怕了,他一鼓作气跑到中立国瑞士,最终,发现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他父亲将他从小具有的特异功能卖给了德国的一个火箭专家,现在,纳粹就在利用他的性生活规律发射火箭,袭击盟军军队。中尉了解了真相,却感到更加困惑,他继续在欧洲大陆寻找那神秘的火箭。小说结尾十分离奇:主人公忽然感到自己要解体了,他在追寻火箭的过程中,慢慢变成了空气一样不存在的东西,这等于说,他永远消失了。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感到有些不满,觉得品钦无法给出谜底,最终只好把主人公以写没了的方式给解决掉了。难道品钦故意以这种开放式的结尾,来强调自己要表达的“世界是一片混乱,本来就没有逻辑,因此更没有有逻辑和结尾的故事存在”这样的文学观吗?难道,是在强调他的熵的世界观吗?可以说,这是一部十分复杂的、带有神秘复杂的寓意和象征性的小说,再次阐发他早期作品的一些主题,包括对战争、物质的增殖、种族主义、帝国主义、熵等主题和概念的探讨。由于这本书的晦涩和复杂,它在问世之后的几十年里;在蓬勃发展的大学体制内,衍生出大量的分析论文和评论著作,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这本书而获得了学位;评上了教授职称;保住了自己的饭碗。
      《万有引力之虹》被认为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在小说第一节中有一段描述主人公斯洛索普吸了大麻之后去上厕所,结果口琴掉到了马桶里,引发他进入马桶后在脏水里遨游的幻觉和想像。多年之后,这个情节被英国电影《猜火车》中作为一个场景给使用了。而美国电影《黑客帝国》中,主人公尼奥吞吃红色药丸的细节,也是在向《万有引力之虹》致敬,可见这部小说造成的巨大影响。小说中还有纳粹军官喜欢虐恋和吃屎、喝女人的尿的情节展现,这些性虐待、嗜粪癖和嗑药的描写,读起来令人大喷鼻血、叹为观止。《万有引力之虹》曾经与美国作家辛格的小说《羽毛的王冠及其他故事》一起分享了1974年的英语小说布克奖。当《万有引力之虹》被提名美国普利策奖的候选小说之后,一些评委展开了激烈辩论,最终,有人所说的它“无法卒读”和“伤风败俗”成为致命理由,使它功亏一篑,大败而归,毫无斩获。
      品钦的第四部长篇小说《葡萄园》出版于1990年,大部分读者和评论家都认为《葡萄园》是他最失败的一部小说。可我觉得,在品钦的小说序列里,这是一部至少达到及格线的作品。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984年,讲述1960年代的嬉皮士索伊德的故事。他有个女儿叫普蕾丽,已经十四岁了,父女一起住在加州葡萄园县的乡下。女儿为几乎从来都没有见过母亲而暗中难过,正在这个时候,母亲过去的一个情人、检察官冯德得到线报,前往她家搜查大麻,结果,抄了她的家,父女无家可归,在美国到处漂泊。于是,普蕾丽开始根据各种线索了解她母亲的情况。最后,她母亲被检察官冯德引诱、操纵和控制,最终又被抛弃的情况逐渐浮出水面。在小说的结尾,疯狂的检察官冯德想要绑架知道真相的普蕾丽,但是,他离奇地落到别人的圈套里,在一个偏僻的村落里,他被一种叫做“类死人”的人给处死了,最后,普蕾丽和自己养的小狗意外重逢。
      从小说的情节上看,融合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很多元素和表现手法,像是一个大杂烩,因此,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有些逻辑混乱,不过,这恰恰是品钦所追求的效果。评论家们诟病这部小说,主要还是它的意义模糊,情节夸张和碎裂,我觉得,它的总体水平确实在《V.》和《万有引力之虹》之下。但是,它依旧保持了品钦的一贯风格。
      
      “来路不正”的人
      
      1997年,品钦出版了他的第五部长篇小说《梅森和迪克逊》。据说,品钦早在1975年就已动笔写这部小说了。小说主人公是英国天文学家梅森和土地测量员迪克逊,这两个人接受美国政府的委托,在马里兰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之间开始测量美国的南北分界线,最后,这条线被称为是“梅森―迪克逊线”。两个主人公一边测量分界线,一边通过交谈、自述,把他们的生活和事业都展现了出来。小说的叙述细密、结构多层,构成一部对美国历史深情回望的历史传奇。《梅森和迪克逊》把美国历史中的科学技术、宗教文化及社会风貌三者结合起来,在不断迂回的叙事中,将这两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放一起,把18世纪的美国风貌以一种粗犷之美呈现了出来。小说中,品钦使用美国18世纪流行的英语语言来写作,这就相当于一个现代派小说家用中国古文写小说一样令人吃惊。可见,品钦有着令人信服的、强大的语言功力,也有着对18世纪美国的全面了解和概括。可以说,小说的主题是对美国失落的伟大历史的重新确认,是对美国这个没有什么历史的国家的光荣历史的一次文学认证,因此,带有鲜明的“美国梦”色彩。小说获得广泛的好评,出版当年就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最佳小说”之一。
      品钦的小说往往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特点,他的第六部长篇小说《抵抗白昼》出版于2006年,英文版就是一个大厚本,多达一千零八十五页。为推销这部小说,一向不喜欢抛头露面的品钦忽然现身在网站,亲自写这部小说的介绍:“世界性的灾难将在几年内迫近,这个时代的上层人士中间充满了普遍的无限制的贪欲、虚伪的虔诚、白痴般的软弱和罪恶的意图……”不过,他的小说介绍写得云里雾里、语焉不详,有着一种暧昧的感觉,使人觉得更想一睹为快。
      《抵抗白昼》继续呈现出他过去的那种大杂烩式的叙事风格,时间跨度大,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直到198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世界博览会,出场人物众多、事件纷纭,主题丰富,涉及战争、种族冲突、资本主义的困境和20世纪的宗教。小说中尤其鲜明的是,当代西方通俗文化的符号被广泛地使用,连环画、动画片、漫画、平装小说、商业电影、电视节目、烹调、性产业,这些符号抹平了传统意义上“高雅”和“低俗”文学之间的界线。翻阅这部小说,不知怎么使我想起来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的那部长篇小说《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那部小说和品钦的这部小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埃科的小说把二战之后大量意大利连环画、漫画、电视、电影和报纸版面,都作为小说中的符号加以利用,使小说的文本非常庞杂,显示了当代杰出的小说家在把握越来越复杂的当代世界的时候,不得不运用更加复杂和多文本夹杂的手段,去囊括和表现整个时代的努力。《抵抗白昼》中还显示出品钦对爵士乐和摇滚乐的偏好,小说中可以看出他对很多美国以及欧洲的乐队和曲目都如数家珍。其实,现在看来,不光在《抵抗白昼》中有大量的音乐元素,在他的其他小说如《V.》、《拍卖第四十九批》、《万有引力之虹》、《葡萄园》和《梅森和迪克逊》中,都有很多流行音乐的大量信息,显示了品钦欣赏音乐的专业水准。他甚至头脑发热地说,“摇滚乐是最后硕果仅存的几个值得尊敬的行业之一”,说明他对流行音乐的重视。
      总结起来,可以说“熵的世界观”贯穿着品钦的全部小说创作。他总体上是悲观的,认为人类社会正在走向热寂,走向垃圾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糟糕、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越来越对抗的年代。品钦似乎有些来路不正,来历不明,不知道他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很难确定他受到哪些作家的影响。比如,他的老师纳博科夫在他的作品中完全找不到痕迹,在品钦为小说集《缓慢的学步:早期小说》所写的自序中,他说欣赏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群,尤其喜欢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对于这部小说,美国另外一个作家杜鲁门・卡波蒂尖刻地说,“那不是小说,那是打字”。品钦对20世纪美国小说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亨利・米勒、索尔・贝娄、菲利浦・罗斯和诺曼・梅勒的作品评价很高。同时,他对一些写科幻小说的作家,比如艾萨克・阿西莫夫也很欣赏,对写《残杀》的卡波蒂和写《名利场大火》的汤姆・吴尔夫等新新闻主义小说家很喜欢,按说这几类作家之间的差别很大,但是他们都在品钦庞大的胃口里被消化了。
      品钦的小说还被定义为“后现代小说”的模范和样本,被大学教授们反复研究和阐释。一般认为,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包括品钦、约翰・霍克斯、库尔特・冯内古特、约瑟夫・海勒、唐纳德・巴塞尔姆、约翰・巴思、威廉・加迪斯、堂・德里罗等等,这等于把“黑色幽默小说”和“后现代小说”一锅煮了。但是,到底有没有“后现代主义小说”这么一个东西,实在是众说纷纭。我想,假如真的有“后现代主义小说”这么一种东西,那么,也可以被广义地看作是“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美国评论家詹姆斯・伍德根据品钦小说中出现的古怪人物、狂乱行为、插科打诨和文本混杂,将之归类为“疯狂的现实主义”,把品钦和萨尔曼・拉什迪、扎迪・史密斯等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诞生的作家相比较,有一定的道理。
      品钦肯定是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在他的小说中,包含当代人类社会的丰富信息,其小说风格混杂、独特,很难模仿,主题广泛,内容极其复杂,涉及到美国以及欧洲的历史人文,也涉及到数学、天文学、机械工程学、军事科学、信息学、人种学、统计学、经济学、化学、空间物理学等不同的知识领域,以全新的视野和莫衷一是的复杂表达,成为当代世界最独特的小说家。
      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因为《万有引力之虹》所做的对人类进入新阶段的复杂性的描绘和对20世纪的绝妙观察与理解,一些美国文学教授提名他角逐诺贝尔文学奖,但却接连失利。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说,瑞典文学院的那些老朽们是很保守的,他们往往会觉得文学真正的创作中心在欧洲,而不在美国。但是,1960年代的“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和1980年代兴起的“无国界小说家”群体,不断打破瑞典文学院评奖委员们的预想,使他们不得不重视世界文坛的新动向。最近十五年,他们似乎对美国作家不太感冒,原因十分复杂。我想,假如他们给品钦颁发了这个奖,只会给他们自己加分。因此,我很希望品钦不要像约翰・厄普代克那样突然撒手西去。著名文学批评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哈罗德・布鲁姆把品钦与堂・德里罗、菲利浦・罗斯和科马克・麦卡锡一起,评为是20世纪后半叶美国的一流小说家,也就是一个“F4”,我觉得,这个评价十分恰当。

    推荐访问:托马斯 世界观 品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