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财务工作 > 正文

    [刘向东的艺术精神]都市龙组上将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7 04:33:01 点击:

      自“八五”美术运动以来,始终存在着为数不多的独立于群体、流派、代群之外的艺术家,实际上独立的姿态在当代艺术中并不稀奇,而作为个体主体性的独立精神却越来越显得可贵。疏离权力和世故,质疑一切未经理性审理的价值,坚守先锋艺术精神并不懈探求精神救赎之路,以及激情、信念、天真、热诚构成了1980年代的一份遗产,那个年代虽然短暂、脆弱却富有特质。尽管近年来一些回顾性的展览和评价对“八五”美术运动陈义过高,掩盖了启蒙现代性带来的个人主义膨胀、政治浪漫主义的轻浮,但依然可以寻觅到一些西西弗斯式的踪迹。1990年代中期之后,商业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引发了形形色色的精明、变脸、发迹、得道、出局、失忆、转向、分化,我们见证了这一切,然而我们在言说、表达的同时,也不幸被语言所洞穿。白云苍狗、物是人非,而对于恪守精神纯洁的艺术家,一个正常的自我定位则意味着其人格、才华、品性的过硬,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也经得起艺术史底稿的存档和重写。上述感言来自我最近阅读刘向东的著作《象象主义艺术》(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1月出版)。细读《象象主义艺术》,发现这里没有可以一言以蔽之的“流派”或“风格”。虽然刘向东将自己的艺术概括为“纽式艺术”和“象象主义”等几个实验阶段,但可以看到,他思考的这些问题远不像艺术界某些流行的“主义”一样可以简单的符号化。刘向东长期以来独立的对艺术问题的思考,和他出于个体信仰对艺术理想的坚持,以及他在“跟风”时代对多种艺术可能性的探索,这些,都与我们对“八五”精神的想象相契合。
      十八岁以前的刘向东(1964-)尝试过当时刚刚流行的诸种西方现代派风格,我看到刘向东带有印象派和表现主义色彩的十五岁作油画,还有十七岁带抒情意味的水彩画和对画面构成的研究。这些大概是1980年代艺术青年共同的生命记忆。1980年代中期以来,刘向东的作品开始具有个人力量,1985年间的数幅油画在技巧上基本都属于表现主义风格的,但与很多注重画面效果的表现主义作品不同,这些作品引人注意的往往不是艺术家注入其中的感性情绪,而是它们背后暗示的哲学层面的思考。比如一幅犀利的自画像《智慧与力量》和抽象油画《我不是太阳》仿佛都指向艺术家的身份和自我认同问题;《红楼梦》、《红记忆》中的红色主题显然是对历史和记忆的隐喻;《我们的列车》、《背与手》、《芒盲》、《爱之岛》中反复出现的蜡烛、太阳、灯泡、光芒等将我们引向对于爱情和两性关系的思考,尤其是蓝色调的《背与手》和黑色调的《我们的列车》,这些画面完全像没有谜底的谜面。在这里,他涤除了漂浮于表面的视像取媚,以不确定性瓦解问题的定论。在这一时期,重要的是对问题的思考,是对风格之外的视觉规则的探索,是对艺术语言的尝试和实验,把绘画变成批评艺术的手段,而不是建构定向的风格。刘向东这一时期的作品成为他以后的“纽式艺术”和“象象主义”的前奏。
      1986年,刘向东提出了“纽式艺术”的概念,他给出了“纽式艺术”的哲理性定义:“用衣服中起维系作用的老式纽扣形象暗喻事物之间的关系,并用极端的手段使‘关系’发生变化,让新物态在变化中显现”。简言之,刘向东的“纽式艺术”是一种关于“关系”及其变化的探索与尝试。此后,刘向东以双层、大圈套四个独立小圈的“纽扣”为主体符号,创作了一系列行为、装置、绘画作品。我之所以认为“纽式艺术”的意义超越其符号表象,是因为刘向东的这一符号并未停留于表面的可辨识价值,而更具有哲学层面的启示意义。一方面,这一符号并没有束缚此后艺术家的创作风格,而是为基于此的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我很认同刘向东对于“关系”及其变化的研究,在我看来,“关系”(或“纽式”)实在是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关键词。中国自古以来既没有一个足以强大到可以维系国族的宗教信仰,也没有形成一套可作为全民伦理准则的法律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儒家以宗族伦理为基础进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网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第十二》),每个人都是这个关系网络中的一分子,因此中国千年来的主流文化并不像西方文化那样强调人的个性,也不关心对内在自我的探究,每个人的身份和相应的行为都要按照他所处的家庭和社会关系来定义。刘向东1995年的油画《纽式中山装》中出现了这样的文字:“世界存在于关系(纽式)之中,或世界即关系(The world exist in interrelation/buttoning or worl is relation.)”,应当是对这个理解的澄清。因此,我认为,与某些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伪中国式艺术相比,刘向东的这些“纽式艺术”是真正中国式的,虽然它们并不讨巧,也难以使一些叶公好龙式的西方人理解。
      说刘向东是“最后”的“老八五”,就不能不提他在“八五”期间曾组织过的一次重要活动。1985年4月,正在准备毕业创作的刘向东组织了“福建M现代艺术研究会”,同年6月又在福州组织举办了“闽沪青年美展”。这次在艺术史上并不出名的展览却有着极为“豪华”的展出阵容,蔡国强、黄永�、陈箴等在当时初出茅庐、如今活跃在国际艺坛的艺术家都有登场。刘向东为这次展览写了简短的前言:“要得到历史的承认/就要创造历史/于是/我们都行动起来/面对传统我们认为/路不一定是相连接的/也不一定是交叉的/它更多的是启发我们更加努力地/去开拓光辉灿烂的未来。”这样的宣言在当时是常见的,洋溢着青年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坚定的探索精神。
      2007年,刘向东又提出了“象象主义艺术”(Visualizationism Art)的概念并发表宣言。在已经少有“宣言”问世的今天,这显得有些不同。刘向东认为“象象主义艺术”是既非抽象又非具象,更非已经不能对当代美学问题提问的“意象”,其实他借此提出了一种观念性的视觉理想,一种反规则、反概念化的无界寻思。1997-2007年间,他创作了探索“象象雏形”的大量水墨和油画作品,而对于这种“象象主义艺术”的兴趣,又可溯源到艺术家童年时代对于自己名字汉字的图像加工。结合作品的历史语境,不得不说,刘向东的许多艺术实践在当时是十分超前的,比如对现成物的使用(1985年)、对汉字的实验(修饰、叠写、拆解、变形,1987年)、对衣服和人的关系的思考(《纽式衣服穿人》系列,1987年)、对中山装的兴趣(1995年)以及很早就开始的对威尼斯双年展后殖民倾向的反思(《中国馆Ⅰ/Ⅱ》,1996年)。也许有人会遗憾,如果刘向东当年沿着他的这些实践中的任意一条“经营”下去,也许这些艺术符号在如今就会成为使他扬名的“标志”作品。但刘向东没有“经营”,他坚持着做一个纯粹艺术家的份内之事。这也正是我说的“最后”的“老八五”的一层涵义,纯粹的艺术家对问题的思考往往是想到了 就做,而不是出于商业或其他投机的目的。由于这可贵的一点,他的这些实验性作品无一成为限制他发展的风格桎梏,也使得他的这些作品更具历史价值。正是无界寻思,保持了其独立思考和个性化表达的自由。
      检索刘向东十五岁(1980年)以来的艺术资料,如果要做一个总结,我想可以这样概括:1、刘向东是至今仍坚持着“八五”追求的“老八五”艺术家之一;2、刘向东的一些作品不应被历史埋没;3、泉州在当代艺术界的声名使我在了解到刘向东的履历后再次振奋,尤其是面对像刘向东一样,始终坚持生活在那里的艺术家,而“坚持”是一种力量,值得我们为之感动。所谓坚持,必有一种不可变异的神圣本源在内心奔腾、涌动,如同伟大的属灵诗人R.M里尔克所说,没有成功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刘向东艺术精神本源中,始终隐含着属灵的神圣渴求。对于20世纪中国主流艺术来说,一个艺术家信靠基督教即使不是异端,也是一种“偏源”。而我坚持认为,恰恰由于宗教信仰维度的缺失,导致了艺术灵性的普遍缺失。现代性的整体指标是审美维度、伦理维度和神圣信仰维度的有机融会,百年来的中国艺术只有前两个维度在反复摆荡,即形式实验和社会批判的周期性轮回,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和为“社会而艺术”。因此建立在个体信仰之上的属灵艺术,无疑是对于世俗的审美和社会伦理的双重救赎。
      不难看出,刘向东精神结构中存在着一个“偏源”,一个隐形的原子逻辑,那就是对十字架上的真理的认信和追求。无论早期的“书法里的十字架”“纽式艺术”或后来的装置作品《交流》,其主要作品都寄予了神贫、虚己、爱、原罪和救赎意识,一方面是不断使作品踪迹化,无界寻思,不执迷于已经模式化、风格化的“象”;另一方面,在其图式构成中透出十字架原型,联结人与神的关系,而绝非装饰性的增势。如此一来,他的实验超越了一般的社会批判和形式实验,也明显地逸出先锋艺术的自我为义。
      自我为义本身即原罪。原罪(Original sin)一词来自基督教的教义和教益,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与本罪,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诗篇》51:5:“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胎的时候,就有了罪。”《提摩太前书》1:5:“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提摩太前书》1:7:“想要作教法师,却不明白自己所讲说的,所论定的。”基督教清楚地告诉人们,“原罪”是由始祖亚当传下来的。自亚当以后,人一出生就带有“原罪”。原罪的存在,将人类和完美的神隔绝,使人类不能沟通。有人说,“原罪是人有生命以来所具有的罪。”其实我认为这种提法不准确,人的原罪不是把亚当的那个罪继承下来了,或者说原罪不是一种实际的罪。那么是否人的原罪是一种犯罪因子遗传下来呢?也不是这样,用基因解释只是一个比方,说明它的传承性。神起初创造人的完美结构灵、魂、体,灵起着主导地位,魂与体都被安抚在灵的关照之中。在灵里面,可以与神有着完美的交通,从神得着智慧、能力、权柄、荣耀、平安、光明等等。可以想象,如果亚当没有犯罪,他的后裔一定也是完美灵、魂、体构造的人。因着亚当的悖逆犯罪,使其灵性即时死亡,造成人性的坠落,神所创造完美的人之形象遭到破坏,灵的死亡使人失去与神交通的权力,灵已死,魂不受灵力约束的自我意志,已经变异为无限膨胀的自我,一个只有生物欲望的自我,一个不认识神,与神失去交通能力的自我,一个只相信通过权钱争夺去获胜的人。“原罪”是基督教教义、神学的根本,因为有了“原罪”,才需要“救赎”,才需要弥赛亚,才产生了基督教。否定了“原罪”,就否定了基督的“救赎”,基督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然而,苦难没有认清,爱也没有学成,远远在死乡中的一切亦未显出本相。爱和苦难永无止境,上帝就是爱和救赎。上帝在神州大地兴起了属灵的艺术,乃是天道人心使然。

    推荐访问:精神 艺术 刘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