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财务工作 > 正文

    [企业文化落地要做好四化]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3 04:38:58 点击:

      摘 要:企业文化对企业具有正面导向作用,但企业的文化往往难以真正将文化理念融入于企业管理当中。企业文化落地要做好四化,即在内容上要化繁为简,在形式上要化虚为实,在传播中要化线为面,在管理中要化念为制,由此促使文化符合企业的需要,实现简单化、实务化、全面化和制度化,从而被企业所用。
      关键词:企业文化;落地;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化线为面;化念为制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152-02
      企业文化可以被视为一个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是注定走不好也走不远的。这一点,已经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企业文化不是用来浮在空中、作为装饰的,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落地生根,也就是将文化理念融入到所有与经营和管理相关的活动中来,让文化被企业所用,让企业拥有文化的烙印。这种落地,客观地讲,是目前大部分企业所忽略或难以实现的。这就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来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繁”、“虚”等实际问题,实现文化的制度化和全面化,从而真正实现文化的落地。
      一、在内容上要化繁为简
      企业文化从兴起至今,经历了百家争鸣和时代的检验,各种理论可谓底蕴深厚、繁冗复杂。没有企业愿意,也不可能将所有文化都不加修饰地全盘吸收,而唯有把握文化的规律,才能可能删繁就简,去伪存真,找到真正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独特文化。企业管理者必须培养一种意识,就是只有经过复杂,才能走向简单。
      1.把握化繁为简的规律
      文化的成长规律就好像读书一样,需要把厚重的书本读透、读懂,归纳出不一定是精髓、但一定是最急需的知识,跳出复杂,才能简单。因此,文化落地的第一步,关键是要在企业运作过程中,掌握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自身的特点,找到将复杂事物简单化的途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些道理很简单,却鲜有企业做到极致,无疑要归咎于管理者思维的刻板和执行的懈怠。在模仿行为盛行的今天,有的文化推行者在无法读懂他人的企业文化理念,没有读懂自己的企业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便盲目照搬他人的成功经验,抑或不顾文化的地域差异,便将书本上的复杂文化理念强加于自己身上。他们忽略了对化繁为简的思考,他们习惯于让自身去适应复杂的外部文化。实际上,在掌握了自身的文化规律后,再将复杂的外部文化简单化,将大大降低文化落地的难度。
      2.控制化繁为简的过程
      化繁为简其实是一个从假定到例证的过程,通过文化的整合实现员工思维方式和行动的统一性,完成一种视角的转变。企业在推行文化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环境的干扰因素,将自身读懂,提炼适合自己的文化理念,并假定这种理念是可执行和有意义的,是可以被员工接受的。这个假定是化繁为简的准备阶段,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文化的整合。如果从繁文化提炼出来的简文化,可以通过有效执行得以实施,完成从假定到例证的转换过程,就相当于将决策层的文化理念转换为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成功了一半的化繁为简。当然,假定的理念文化并不一定可以得到证实,如果简文化并不能真正适应企业的需要,不能被员工接受,就有可能成为失败的例证,无法完成文化的落地。所以,化繁为简的过程其实应该是可逆的,企业可以随时审视自己的简文化,并对错误的假定进行修正,在不断转换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文化理念,促成文化的落地。
      二、在形式上要化虚为实
      企业文化究竟是虚无还是实在的,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焦点。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虚无缥缈的,只是存在一种无形的力量;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实实在在的,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指引、一种凝聚力,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员工的精神动力。但无论是虚是实,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企业文化要做到落地,就需要将“虚”的文化变成“实”的行动,将“虚”的精神成就“实”的效益。
      1.处理好虚化与务实的关系
      我们并不否认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需要有美丽的包装,但如果文化仅仅是通过喊喊口号而虚化出来的,企业大可不必煞费苦心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这不是企业所想,也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一个成熟的企业文化体系,固然需要明确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向员工展现一套美丽的文化,这是“虚文化”的最基本要求。但更为关键是,如何通过虚的文化改变员工的行为准则,通过非经济的手段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在化虚为实的过程中,要将美化的虚文化通过作用于企业中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企业),在美丽与务实之间找到正确的平衡点,使得人的精神能量得以大力发挥,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绩效提升。两者的结合是企业文化是否具备持久生命力,是否能有效引导员工、助推企业发展的关键。
      2.把握化虚为实的时机
      有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创始之初就已经存在了,它是企业创建者个人意识和理念的一种体现,这些理念亲和有力而且能渗透人心,它虽然萌芽于个人,却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企业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对于这种企业文化,只需要将虚文化提炼捶打,通过物化和传承,使之成为激励企业不断进步、员工不断进取的巨大精神动力。有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成立初期,由于规模限制而相对单调,无法完全体现企业的精髓理念。这个时期的虚文化,大部分仅仅展现了企业管理者的个人思想、作风和魅力,无法直接传承为企业的务实文化。随着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变革,新的文化理念就可能出现并渐渐深入人心,逐渐替代初期的个人文化。这个时期的文化,才能化虚为实,成为真正务实的企业文化。因此,虚文化的实务化过程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置之不理,应该根据企业的现有文化特点,把握化虚为实的最佳时机,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三、在传播中要化线为面
      企业文化的落地是否成功,关键在于理念是否被员工接受,被客户满意。仅有企业高层人员理解和赞同、而员工毫不知情或难以执行的文化理念,绝不可能成为企业不断创造经营效益的动力。因此,文化理念如何从线性的片面传播转变为全面传播,就成为文化落地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因此,无疑应该将力量凝聚到对企业价值理念的宣传、先进典型的树立和行为规范的约束上来,着力构建科学全面的传播模式,制定完善的行为规范,从而推动企业文化的真正“落地”。   1.以宣传行为规范为重点,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
      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意识到行为规范是行为、习惯产生的基础,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一整套行为规范来支撑价值理念体系,使行为文化成为企业理念和制度的延伸。首先应通过报纸、网站、宣传栏等载体,大力宣传行业行为规范,使员工在理解和赞同的基础上,自发找到企业的精神源泉。同时配合相应的监督、考核、奖励和惩罚机制,督促员工执行,对其行为产生直接的规范和约束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企业发展理念的行为就会得到鼓励和认可,不符合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就会被纠正甚至摈弃。当所有或者大部分行为都符合要求时,这种持之以恒的行为就会超越制度的层面,达到一种“习惯成自然”的境界。例如,开展培养行为习惯的活动,在理念的支撑下,不断健全服务标准,规范作业行为,为企业展示一种行为规范,从而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体系。
      2.以选树典型为抓手,建立行为文化的“风向标”
      在建设行为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榜样”的引导作用,以此为抓手,来促使员工行为的规范化和习惯化。一方面,要把握好模范人物的先进思想理念,将其凝练成为一种价值体系,加以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还要细致观察模范人物在先进事迹中的行为特点,注重把抽象的价值理念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这样的典型行为,更容易被员工接受,更加容易引发大家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例如新时代的风帆“李东晓”同志,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和赶超意识,将他的精神“理念化”,还要学习他严肃、严格、严谨的行为作业标准,将行为“规范化”。只有这样,模范人物才能发挥感染、激励的作用,企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才能得以“形象化”。
      四、在管理中要化念为制
      企业文化的文本化或者说制度化的过程,就是信念的落地,它为文化的落地提供政策或者硬件的支持。如果没有合理的制度来支撑,就可能发生偏颇和失真的问题。因此,必须按照以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推动工作落实的思路,将价值理念渗透到制度的各个方面和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同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更新、完善制度,使制度文化成为文化落地管理中的主线。
      1.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企业文化的活力源泉来自于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需要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过程中,要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在激励增强搞好企业的使命感和调动工作积极性上下工夫。要以正面宣传为主,理直气壮地表彰、奖励先进和优秀,激发他们爱企、爱岗的热情,引导树立“争第一、创一流”的意识,营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通过有效激励,培养文化人才自身的企业责任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极大地发掘人的潜力,实现自觉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是最代表企业职工利益的,也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更是具有先进理念的企业文化。
      2.完善总结机制,提炼文化成果
      很多的文化工作者,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而不去下工夫进行总结、收集、整理、概括、提炼、分析。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活动的成效大打折扣,我们并没有取得丰厚的理论成果、机制体制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意味着活动“草草收尾”,就有可能使活动成为“过眼云烟”。因此,必须建立定期总结制度,在总结归纳与理论概括方面下工夫。要把日常工作中许许多多的“金点子”和“案例”、不同层面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活动中成功做法和经验概括提炼出来。要力争让“总结”成为一种“文化作品”,将其大力宣传出去,使企业文化产生广泛的、强大的、持久的、深远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徐淑芹.企业文化建设“三化三为”[J].大庆社会科学,2004,(4).
      [2]张寿雄.浅谈企业文化落地[J].剑南文学,2011,(6).
      [3]罗一鸣.浅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6).
      [4]谢振山.企业文化落地“七要”[J].企业文化,2010,(2).
      [5]刘兰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9,(S1).
      [6]杨克明.企业文化四问[J].企业文化,2010,(11).

    推荐访问:企业文化 要做好 落地 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