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毕业实习 > 正文

    [肺癌EGFR—TKI治疗相关间质性肺病与急性呼吸衰竭分析] 间质性肺病与肺癌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6 04:42:59 点击:

      肺癌在人类各种恶性肿瘤的死因排位中位居第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全身化疗目前仍然是晚期肺癌最关键的治疗方式,但是仅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中位生存时间9~10个月,1年生存率仅为30%~40%。全身化疗的疗效有限,但是给患者的带来的毒副作用却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EGFR—TKI)的问世彻底改观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治疗现状,它们通过抑制EGFR信号传导通路,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目的。它们的高效低毒不仅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还改善了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在这些药物的临床使用过程中,笔者观察到了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和腹泻,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为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本文通过2个病例分析EGFR—TKI这类药物相关的间质性肺病和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1 资料与方法
      病例1 女性,34岁。因“右肺癌术后2年半,发热伴胸闷2 d”来院急诊。既往无吸烟史。2008年2月行右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右下肺中分化腺癌,部分黏液腺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pT4N2M0(ⅢB期)。术后行四个疗程的紫杉醇联合卡铂辅助化疗。术后22个月(2010年2月)出现两肺多发转移,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四个疗程,肿瘤控制,评价稳定。术后2.5年(2010年9月)两肺转移灶明显增大,肿瘤再次进展,于2010年9月15日开始口服靶向药物厄洛替尼150 mg/ d。服药过程中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仅有轻度咳嗽,无咳痰,无明显胸闷、气促,但服药后第41天(2010年10月25日),患者突发胸闷气促、咳嗽加重伴发热,来院急诊。查体:体温38.7℃,脉搏96次/min,呼吸30次/min,SpO2:81%~90%,左肺呼吸音粗,右肺呼吸音低,两肺未及明显干湿啰音。急诊血常规:白细胞:27.4×109L—1,中性粒细胞比例:89.2%,C反应蛋白:211.1 mg/L。急诊胸片:右肺癌术后,两肺粟粒样结节病变,右侧胸膜增厚,右侧胸腔积液(图1)。血培养、痰培养均阴性。即给予美罗培南、依帕米星抗炎,甲强龙、沐舒坦雾化吸入等治疗。患者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氧分压降至55.0 mm Hg(1 mm Hg=0.133 kPa),给予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后仍无法逆转,于2010年10月27日死于呼吸功能衰竭。
      病例2 女性,62岁。因“左下肺癌术后近2年,高热伴胸闷气促2 d”来院急诊。既往无吸烟史。2008年8月行左下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细支气管肺泡癌,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pT2N0M0(IB期)。术后1年复查发现两肺转移,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四个疗程,肿瘤得到控制,评价稳定。化疗结束后6个月,复查时再次发现两肺病灶增大增多,考虑肿瘤进展于2010年5月19日开始口服靶向药物吉非替尼250 mg/d。服药后第26天(2010年6月14日)突发高热达到40 ℃,伴明显胸闷气促,不能平卧,无明显咳嗽咳痰。在当地医院紧急处理后无明显好转而转来本院急诊。查体:体温39.1 ℃,脉搏130次/min,呼吸28次/min,SpO2:90%,两肺呼吸音粗,布满湿啰音。急诊血常规:白细胞9.7×109L—1,中性粒细胞比例84.9%。血气分析:pH 7.419,氧分压55.2 mm Hg,二氧化碳分压28.0 mm Hg。急诊胸片和胸部CT提示:左肺癌术后,两肺散在斑片状病变,两侧胸腔积液(图2)。即给予泰能、替考拉宁、大扶康、甲强龙等抗炎平喘治疗。患者胸闷气促逐渐加重,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氧分压降至49.1 mm Hg,给予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后仍无法逆转,于2010年6月16日死于呼吸功能衰竭。
      2 讨论
      一系列大型的Ⅲ期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都显示EGFR—TKI药物(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可显著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时间,结合安全性数据,这两个高效低毒的药物均已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占据确切的地位。结合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结果,美国NCCN指南和中国指南均推荐可用于NSCLC的一线、维持和二三线治疗。与细胞毒的化疗药物相比,尽管这些药物具有一定的靶向性,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是临床研究中仍观察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和腹泻,发生率均高于20%,一般为轻到中度,经对症处理可缓解。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为间质性肺病,发生率较低,常呈急性发作表现,患者突发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类似急性感染,短期内就能迅速进展,一旦发生病死率高。
      Ando等[1]报告在1976例服用吉非替尼的患者中,ILD发生率约是3.5%(70/1976),ILD相关的病死率约为1.6%(31/1976),发生ILD的中位时间是服药后4周左右。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发现:男性患者发生率高于女性(5.8% vs. 1.0%, P 0.013)[1]。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随着患者年龄增加,ILD的发生率随之增加[2]。根据美国FDA针对全球50005例服用吉非替尼的患者的数据统计,ILD的发生率在各个不同人种间有一定的差异,日本人发生率最高为3.0%,美国人0.3%,韩国人及中国台湾人0.17%,这种差异的原因尚不明了,或许与某些基因多态性有关。关于厄洛替尼相关的ILD的文章相对较少,在早期的一个Ⅲ期临床研究(TRIBUTE研究)中,526例患者中5例发生了ILD,发生率约为1.0%,但是这5例患者全部因此死亡[3]。厄洛替尼相关ILD发生的中位时间是服药后47 d左右。   EGFR—TKI药物相关性ILD往往表现为突发性呼吸困难,伴或不伴咳嗽、发热,以短期内迅速进展为主要特征。影像学检查可见一些非特异性的磨玻璃样、蜂窝样改变。病理诊断是金标准,但是临床往往难以获得标本进行。该疾病其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类似于急性肺损伤(ALL)/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4—6],治疗上除立即停止服用EGFR—TKI药物外,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加强呼吸支持治疗,包括氧疗、机械通气等,并予抗炎、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本文所及2例患者均以急性呼吸困难、突发胸闷气促急诊入院,伴不同程度的发热、血象增高、胸片或胸部CT均可见两肺散在、斑片状病灶,尽管给予了积极的治疗,均在入院后48 h内迅速进展,死于急性呼吸衰竭。这两例均首先考虑EGFR—TKI相关ILD,同时可能合并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
      从预防角度而言,选择进行EGFR—TKI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一些高危患者,如高龄、男性、吸烟者、基础有间质性肺炎、既往有肺部放疗史等。肿瘤专科医生和急诊医生应了解相关知识,对于服用EGFR—TKI药物的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应及时想到ILD,及时给予恰当的处理,以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Ando M, Okamoto I, Yamamoto N, et al. Predictive factors for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antitumor response, and survival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Gefitinib [J]. J Clin Oncol, 2006,24(16):2549—2556.
      [2] Murashige N, Tanimoto T, Oshima Y, et al.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and Gefitinib[J]. N Engl J Med, 2010,363(16):1578—1580.
      [3]Herbst RS, Prager D, Hermann R, et al. TRIBUTE: A phase Ⅲ trial of erlotinib hydrochloride (OSI—774) combined with carboplatin and paclitaxel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J Clin Oncol,2005,23(25):5892—5899.
      [4]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4):343—349.
      [5]宋元林,白春学.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3):229—234.
      [6] 董亮,邱海波.急性肺损伤的治疗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3):235—238.
      (收稿日期:2012—05—28)
      (本文编辑:沈惠云)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2.09.035
      基金项目: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R20903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2013)
      作者单位:310009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肿瘤内科(袁瑛、谭纯文、翁姗姗、叶晓贤、李墨丹、沈虹),脑重症医学科(胡颖红)
      通信作者:沈虹,Email:shenhong0023@yahoo.com.cn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年9月第21卷第9期Chin J Emerg Med,September 2012,Vol.21,No.9
      P1055—1057

    推荐访问:肺病 肺癌 衰竭 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