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毕业实习 > 正文

    [华语电视对民族身份认同的消解与建构] 身份建构和身份认同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6 04:49:25 点击: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媒介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华语电视在全球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具有消解民族身份认同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建构中华民族的认同,两种张力共同形成了华语电视对民族身份认同的影响。
      关键词 华语电视;身份认同;消解;建构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华语电视是全球传播中的重要一支,它不仅在为争取世界“话语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的使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对于民族身份认同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华语电视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也会因适应全球传播的逻辑,消解了民族身份认同的功能。本文试图从“消解”与“建构”两个方面,谈谈华语电视对民族身份认同的影响。
      一、电视对外传播与民族身份认同
      现代国家已经意识到,媒介在政治领域以及构筑民族身份认同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无论是对内传播还是对外传播,都力图通过一定的方式来确保大众对国家的认可与忠诚,从而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延续和发展。
      (一)电视与“想象共同体”
      民族主义研究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遵循人类学的精神,将民族看成是“想象出来的共同体”。米歇尔·舒德森进一步指出:“所有社会都存在于想象中,个人对于任何超越他日常生活中面对面接触的人群(即使是对这种社群)的认同,都依赖于想象的跨越。想象的贡献就在于将这些可能的人群中的这个或是那个提供给个体,作为其身份认同的主要基础和家庭之外的效忠对象。”
      不同的传播形态、传播方式对于构筑“想象共同体”的方式也不同,电视通过声音、文字和影像的方式,让民众更容易、更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电视成为构筑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工具,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电视通过播出各类节目(新闻、专题、综艺娱乐、纪录片等),建构出一种供千百万人同时共享、消费与想象的民族文化资源,在为家庭或国家的仪式提供新内容的同时,也在传承和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媒介事件通过电视现场直播,塑造了一种仪式的集体参与感,促使一个国家的民众在特定时空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例如“香港回归”、“北京奥运”、“国庆大阅兵”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现场直播,都能激发民众内心积蓄已久的民族自尊心和集体意识。
      (二)海外华人华侨的身份认同
      海外华人华侨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超越了地理环境的限制,他们接触或经历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文化形态,因此这个群体的身份认同已经不再依靠地缘、血缘、种族等因素,而往往陷入一种混杂的多重身份之中。此外,在全球传播的背景下,人们接触到更加多元的文化,虽然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异质文化之间的交往,但是全球文化互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民族身份认同。斯图亚特·霍尔认为,只要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存在着冲突和不对称,文化身份的问题就会出现。由此可以看出海外华人华侨也面临着身份认同的问题。
      二、华语电视与民族身份认同的消解
      (一)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元解读
      电视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混杂化现象。仅从目前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格局来看,海外华人华侨可以接收到的电视包括中央电视台中文华语电视(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央电视台戏剧频道等)、海外华语电视(美国中文电视、麒麟电视等)、港澳台华语电视(凤凰卫视美洲台、TVB翡翠台等)、以及近年来利用长城平台播出的各省级国际频道(北京电视台国际频道、湖南电视国际频道等),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在海外落地的华语电视已经超过了70家。
      有关后现代主义的文献指出,全球化的过程正在导致通俗、地方多重文化的扩散,它们只能部分地对应于、认同于特定民族国家内部的主流意识形态。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华语电视的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包括中央与地方、大陆与港台、海内与海外等多家媒体机构,它们本身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就是不一致的,因此电视所承载的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在文本解读方面,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从而使人们的思想不再拘泥于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人们的思想得到彻底的解放,由此对于民族身份的认同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例如,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作为国家级传媒机构,禀承的是:“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无论是节目内容、形式和风格都显得权威而严肃,节目的意识形态较为明显;凤凰卫视的运作则更多考虑的是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因此节目制作采用“明星模式”,通过对主持人和时事评论员进行明星式的包装、宣传,使它逐渐成长为在全球华人中间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媒体。同样是华语电视媒体,但却是不同的传播视角和观点,这种混杂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稀释、冲淡了民族文化原有的风貌特色,也给海外华人华侨的文化身份带来认同上的模糊。
      (二)市场逻辑催生消费社会的形成
      事实上,媒介并非总是需要直接扮演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角色。在新的全球传播条件下,华语电视必须积极适应全球市场的环境。以省级电视台湖南卫视为例,“快乐、活力、时尚”的品牌形象在海内外深入人心。从2004年10月开始,湖南卫视的海外版频道先后通过中国长城平台、澳大利亚翡翠互动中文电视平台、美国麒麟电视平台成功落地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截至到2008年12月,国际用户数已达150万。澳大利亚翡翠互动中文电视平台在悉尼的问卷调查显示,湖南卫视国际频道被评为“最受欢迎的澳洲中文普通话频道”,《快乐大本营》被授予“最喜爱的普通话电视娱乐栏目”。
      市场的“非政治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他可以借“民族的产业”而非“政治的宣传”之名义,生产一种新的认同形式。例如“超女”现象——2006年“伦敦中国年”的形象大使是湖南卫视“超女”冠军李宇春。吕新雨对此分析道:“以‘非政治化’的意识形态来表征中国的可能性及其实践,事实上已经构成了对中央电视台优势地位的威胁和挑战。”中国媒体目前正在经历市场主体的转型,这一逻辑的转变也给对外传播的华语电视带来认同的障碍。这一转型随之带来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消费主义社会的形成。   消费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生活体验,更是一种自我展示与表演。消费重要的不是过程,而是对商品文化与表征意义的消费,是一种重新定义社会成员身份和消费意义的过程。媒体对消费社会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罗宾斯和韦伯斯特将电视视为“广告的第四纬度”,因此包括电视节目、电视广告都可以渗透到消费者的头脑中,从而影响和改变他们的消费模式。“消费”形成了一种新的身份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也消解了传统的民族身份认同。
      三、民族身份的重构
      在多元思潮交锋下的后现代社会,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事实:地域、语言、文化这些传统的“象征符号”日益丧失其民族界定能力,“非民族”集体认同结构的兴起,“非地域”社会群体的发展(阶级、种族、性别、宗教),以及借由电子传播手段形成的新的社会群身份(虚拟社群、消费社群、亚文化社群)在逐渐分化和取代传统民族国家认同。这使得现代民族国家必须面对身份重构的问题,华语电视在这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民族身份认同进行重构。
      (一)建构认同的内容——传统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比如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最重要的标志。怀旧情怀、寻根文化、传统复兴都是构建民族认同的形式,它们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是“再现”传统。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再现。《文明之旅》是一档国际化人文类高端访谈专题节目,以中国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交流沟通为主要内容,力求搭建中外文明对话的平台。2012年4月23日邀请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张立文,探索中国哲学源泉、“世界四大元典”之一的《周易》的智慧;2012年2月20日则与著名作家、文化学者苏叔阳先生一起领略中华汉字的魅力。除此之外,关于中医的哲学智慧、中华礼仪、儒家文化、国学、昆曲等传统文化都邀请过权威人物进行解读,通过人物访谈及纪实短片的方式,向海外华人华侨传递民族共有的记忆。
      另一方面是“创造”传统。学者秦志希在说到传统时说道:“传统乃是对于过去某些价值观的选择及其渗透当下性的一种解读。人们正是通过传统等文化再生产机制,以塑造集体记忆、塑造民族认同观。”这里说传统文化的“创造”,是指在传统文化再现的过程中,以现代文明的视角对文化符号进行意义上的延伸或解构,给传统文化赋予了现代意义。实际上,中国时下的“传统文化热”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造”。例如于丹的《心得》正是对《论语》的意义再生产,也就是说《论语》并非在数千年前便对现代生活有所预示,而是经由现代生活理念及其思维方式对其进行新的阐释。由此观之,CCTV-4的历史文化类节目更多的是一种对于传统文明的现代解读,即使是大型人文地理类节目《走遍中国》也是以“国家意识”为价值标准,以现代国家的价值观展示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中的民族特色。
      (二)建构认同的形式——时空
      媒介科技对时间秩序、地理空间的社会改造,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感知和媒介体验,它为民族国家及其“想象”链接提供了现实意义上的民族身份认同建构的可能。电视媒体所带来的时空感要远远高于其他传统媒体,因此,“时空”成为华语电视构筑认同的重要形式。
      就媒介的时间塑造而言,电视依照“日历时间”编制全体国民共同的节日庆典、仪式互动,我们通过电视收看大型运动会、节日纪念、晚会等节目,不难想象还有很多的海外华人华侨也在共享着这样的经验,他们甚至即时地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的方式进行交流互动。“春晚”是最能揭示了电视在构建民族认同所起到的作用的。CCTV-4的《中华情》每周六晚22:00播出以音乐为主的综艺节目,每期节目还会邀请香港、台湾甚至是海外的艺人参加。还有在传统文化节日中播出的特别晚会如《中秋晚会》,在这种仪式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原始宗教的神秘力量,将海外的华人华侨与凝聚在同一个时间里,共同倾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感召与呼唤。
      就媒体的空间改造而言,麦克卢汉很早就提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的观点。英国文化学者麦克·克朗认为“电视地理”是媒介所使用空间的一种方式,“电视地理”的特殊性在于:电视创造了一个同时有着全球性的视角范围和狭小的观看空间的相互矛盾的地理,它将客厅与全球相互连接构成一个整体。随着电子媒介(特别是电视)空间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它的空间传播能力更加紧密地与政治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从小的范围来看,央视四套的《城市1对1》、《天涯共此时》、《文明之旅》等节目,狭小的演播室里请来不同“空间”的嘉宾,为中国与港澳、海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大的范围来看,2010年4月20日央视一、三、四、七、九套并机直播《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这是继2008年《爱的奉献——汶川赈灾晚会》以来,我国宣传文化界又一次大的募捐活动。晚会集结了政府、文艺界、企业界和社会团体的数名爱心人士,同时海外侨胞也通过各种方式向灾区捐款,在这一时刻,中华民族的空间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民族的向心力在这个时刻得到空前的展现。
      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华语电视一方面消解民族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也在努力重构一种新的认同。后现代语境与媒介市场化催生的消费社会弱化了华语电视对认同的构筑,全球传播使得国家紧迫地需要重构认同,以维护其存在的合法性。华语电视如何在消解与建构的张力中求得生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推荐访问:华语 消解 建构 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