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毕业实习 > 正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下联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3 04:58:46 点击:

      【摘要】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教育不仅在于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养,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古人曾说过:“德乃才之帅也!”德是非常重要的,排在才之首。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目标和方针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虽然信息技术作为其它学科的一门辅助性、工具性的学科处于次要地位,但它作为学生全新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书本、字典和老师,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育者应尽职尽责,正确引导小学生使用电脑,培养他们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及应用道德,使他们具备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德育 思想品德教育 渗透
      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始终奉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教学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要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网络道德、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立志成才。我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除了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下面谈一谈我在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的具体做法。
      一、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德育教育
      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小学阶段处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在上机实践过程中,要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要引导他们遵循操作规范,如不用力按开关,不乱敲键盘,不乱按鼠标,自觉遵守开机和关机程序、定期查杀计算机病毒等。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的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当然,这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教师自身的思想言行、气质性格和道德素养也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课,它注重对学生操作的技巧的培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一些基本习惯的养成教育,自己的行为缺点不能被学生有意无意地仿效。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做“无声的教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陶冶教化,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使之终身受益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提炼教材中思想教育的素材,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循循善诱,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比如,在介绍关闭计算机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不能直接关闭电源,并使他们了解这样做可以避免计算机内的数据遭到破坏,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等。
      3.加强常规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要从早抓起,防微杜渐,高度警惕任何不良习惯的滋长,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又要持之以恒。
      二、加强互联网的运用,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是抱有浓厚兴趣的,但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多小学生会不辨是非,深受糟粕毒害,并沉陷其中!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浪潮中,各种知识掺杂其中,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的信息所影响。大多数小学生反映出来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很多学生会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网络游戏之中,危害显而易见:占用时间、耽误学习、影响身体、精神恍惚等等,最终导致很多学生不爱学习甚至放弃了学习。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学习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就成了我的德育教育工作重点!
      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针对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网络游戏会造成的严重后果给大家做了认真分析和引导,告诉同学们,爱玩是人的天性,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把电脑游戏视作信息技术应用的全部,沉迷于电脑游戏只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同时网络上的许多游戏不适合小学生玩,许多游戏实际上不是为小学生开发的,其中许多血腥、暴力甚至色情的场面对他们是有害的,长期沉迷会对视觉、听觉造成损害。我还列举了国内外一些青少年因沉迷电脑游戏不能自拔,有的甚至做出错误行为、违法犯罪以致危害生命安全的例子,让他们认识到沉迷于游戏的危害性。从而达到引导学生正确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端正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
      上网是学生很喜欢的一项学习内容。利用这一点,在上网浏览、文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因特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要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小学生看的内容,并可以针对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开展讨论,设立网上咨询站;另一方面,教师上课时可以适当多投影一些精美的图片,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光盘,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其次,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的聊天室,及早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有效上网,避免在网上到处“逛”。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使之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与诚实人友好交流,不欺诈不侮辱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轻易相信传言;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此外,我们可在校园网上设立论坛,学校的校园网的论坛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自由讨论的场所,我们为学生开设了“小学生与Internet”这样一个论坛区,在这个BBS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一个倾诉的空间,在虚拟的环境中拉近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学生有许多心里话不愿当面倾吐,在BBS中可以畅所欲言,老师、家长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心中所想,更好地对症下药,提供最佳最有效的网上德育教育方式和方法,共同配合教育,使网络成为熏陶学生成长的最佳环境。
      三、加强计算机使用道德,渗透德育教育
      今天,计算机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泛。但是,计算机使用规模及范围的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与道德问题。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它会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崩溃,甚至使Internet瘫痪。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在信息技术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还处在一种初级阶段,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去摸索和探究,必然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德育渗透领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保护孩子上网的几点建议》
      [2]教育现代化《“网络德育”若干总是思考与实践》
      [3]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0,10,25
      [4]张颖.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2).
      [5]李芳.论道德素质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促进与发展[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6]薛维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山镇驿城实验小学)

    推荐访问:春风化雨 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