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毕业实习 > 正文

    《荀子》的作者 《荀子》作者及成书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3 04:51:30 点击:

      摘要:荀子是先秦儒学集大成者,在研究中还有不少问题,如生年及游齐时间问题。本人认为《史记》记述的荀子“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是可信的。不过研究不能具体确定荀子的生年。《荀子》一书三十二篇,为荀子及其弟子所撰。刘向整理的《荀卿新书》还是可靠的。
      关键词:荀子生平、作者、成书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0-0000-01
      荀子的生平散见于《战国策·楚策》、《韩非子》、刘向的《孙卿书录》、韩婴《韩诗外传》、恒宽《盐铁论》和应劭的《风俗通义》。汉代以来诸家所引大多据于《史记·孟柯荀卿列传》从以上史料中无法准确得出荀子的生年荀子生年,同时显示荀子的的生年与游齐时间息息相关。可是荀子游学时间是什么时候,现存史料也有不同。《史记》云“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孙卿书录》、《颜氏家训·勉学》亦说荀子“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然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穷通》却说:“齐威、宜之时,孙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于是争论顿生。主张前者的有胡适、蒋伯潜等。支持后者的有梁启超、钱穆等。本人认为荀子“年五十来游与齐”比较合理。第一,应劭所述内容,完全采自刘向的《叙录》,改“五十”为“十五”并没有指出其文献依据。另外,胡适认为:“不知本文说的‘年五十始来游学’,这个‘始’字含有来迟了的意思。若是‘年十五’,决不必用‘始’字了。”①如果《史记》“年五十”有误,则不当有“始”字,两处皆误的可能性不太大。因此,应劭所改是没有道理的。第二,古人讲的游学不仅是指求学。第三,从《荀子》一书中的生活用语来看,《荣辱》、《富国》称钱币是“刀布”并言。如果荀子“年十五”就在齐国生活,他就应以齐国的习语来称呼。从以上三点我们就不难得出《史记》谓“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是可信的。
      在确定荀子年五十游学于齐之后,荀子的生年问题似乎有解了,其实不然。因为《史记》等史料之中并没有明确说明荀子游齐的具体时间是在那一年。据李和山考证司马迁以后, 历代关于荀子游齐时间的说法,概括起来有四种:一是刘向、应劭认为在齐威王、宣王时。二是认为在齐湣王末年。三是认为在齐襄王时。四是认为在齐王建初年。对这四种看法的依据进行论证,认为可以依据《荀子》原书内容,并结合当时的历史事件加以进一步确定。认为最可能是齐襄王六年(公元前 278 年)。上推五十年,推断出荀子的生年在齐威王三十年(前 327 年)。②然也只是众多可能中的一种。正如王天海所说荀子之生卒年及行历事迹,至今尚无确切年代可考,而学界亦无统一可信之说。故存疑。若欲确考,将有待于地下文物发掘,新有文献的发现。③清人汪中《荀卿子通论》有荀卿子年表,云“荀卿子生于赵,游羽齐,尝一如秦而仕于楚,卒葬于楚,故以四国为经,托始于赵惠文王、楚顷襄王之元,终于春申君之死,凡六十年。庶论世之君子得其梗概云儿”④。此说为冯友兰所采,这种对荀子生平的处理无疑是客观明智的。
      因为今本《荀子》一书中有的篇目确实不是荀子本人所作,有“门人的手笔,甚至有别家文字的窜入”。杨倞的《荀子注》认定《大略》等六篇不是荀卿所作。这以后,都没有提出新的意见。近来对于《荀子》怀疑的人则比较多。围绕是否是荀子本人所作这个问题产生了对《荀子》真伪问题的考辩。胡适的观点最为偏激,云:“大概今本乃系后人杂凑而成的”。廖名春认为《劝学》、《修身》、《不苟》、《荣辱》、《非相》、《非十二子》、《王制》、《富国》、《王霸》、《君道》、《臣道》、《致士》、《天论》、《正论》、《礼论》、《乐论》、《解蔽》、《正名》、《性恶》、《君子》、《成相》、《赋》等二十二篇,是荀子亲手所著。《儒效》、《议兵》、《强国》、《大略》、《仲尼》五篇,是荀子弟子所记述的荀子言行。《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五篇是荀子所整理、纂集的资料,其间也插人了弟子之作。⑤相对于怀疑的态度本人更倾向于董治安的说法,其云:“刘向的校书,除‘去其重复’外,一般不会对原《孙卿书》做任意草率的修改。⑥因此,本人认为廖名春的说法比较可靠一些。
      刘向校订之后称为《荀卿新书》,其在序中云,“孙卿书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校除重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唐人杨倞始为做注,分异卷第,更名《荀子》,即是今本。然《汉书艺文志儒家》称“《孙卿子》三十三篇”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荀子之称有荀卿与孙卿之别。二是篇目有三十三篇与三十二篇之异。对于第一个问题,谢墉《荀子笺释》序中说“荀卿又称孙卿,自司马贞、颜师古以来,相承以为避宣帝讳,故改荀为孙。考汉宣名询,汉时尚不讳嫌名。”“盖荀音同孙,语遂移易”。⑦可为定论。至于第二个问题,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云,“《孙卿子》三十三篇,当云三十二篇。”⑧。今人多从之。《荀子》一书“《隋》《唐·志》皆是十二卷。唐人杨倞为之注,分为二十卷,于篇第颇有升降。今世通行者,为嘉善谢氏刻本其校勘实出卢文弨。又有宋台州刻本,黎世昌得之日本,刻入《古逸丛书》中。王先谦更取王念孙、俞樾诸家校释,又以台州本及卢氏取之未尽之虞、王和校本,与谢本相校,成《荀子集解》一书。采摭颇备,甚便观览。”⑨自杨琼至今,为《荀子》做注者甚众,经年时久版本亦多。王天海对《荀子》自唐人杨倞至现代各家的校勘注释文献,进行了宏观清理并做了精要评述。对王先谦《荀子集解》、梁启雄《荀子简释》等,批评客观而中肯;对世人少见的明、清校释成果,民国以来诸国学大师、台湾、日本诸学者对《荀子》的整理研究文献,亦集中地考其源流得失。很有参考价值。⑩版本方面,高正采重要版本五十二种,分为十八个系统。每一个系统作者都指出其特征,探源索流,考订刊刻年代,褒贬得失。因此研究《荀子》版本及本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认为荀子之校勘,似宜取古逸丛书影刻南宋台州本为底本,以南宋浙北刻本、南宋刊删「纂图互注」巾箱本、南宋刘旦刊纂图分门类题注本系统及南宋坊刻元明递修本为主要参校本。得此五本,有校勘价值之荀子异文资料,则略近完备,其余诸本文字,纵偶有可取者,亦甚寡也。此说可称公允。
      注解
      ①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19页。
      ②见李和山,荀子生年及游齐时间汇考,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月
      ③见王天海,荀子校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209至1210页。
      ④转引王先谦,荀子集释,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32页。
      ⑤见廖名春,《荀子》各篇写作年代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6期。
      ⑥董治安,古籍整理研究论丛,荀卿书若干问题的探讨,转引自王天海,荀子校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196至1197页。
      ⑦转引王先谦,荀子集释,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14页。
      ⑧参见张禹徽,汉书艺文志通释,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第104页。
      ⑨吕思勉,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29至130。
      ⑩见王天海,荀子校勘注释源流考,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1]见高正,荀子版本源流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4月。

    推荐访问:荀子 成书 作者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