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医务工作 > 正文

    从工科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谈研究生教育新思路|德国工科研究生就业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03 04:43:07 点击:

      【摘要】近几年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存在着就业于工科行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比例偏低,进入大型企业就业越来越难等问题,因此必须开拓工科研究生教育的新思路:坚持专业教育是基本,提升项目制作能力;重视个性化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改变传统职业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工科硕士;就业现状;研究生教育;新思路
      工科相关专业因其就业薪酬待遇优厚而成为高校热门专业之一,随之而来的硕士生源也不断增加,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争相进入发达地区的各种大中型企业工作。在全国研究生就业低迷的环境下,工科专业硕士生就业仍然保持良好的势头,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本文旨在探求和分析工科专业就业现状反映出的当前工科硕士生教育质量的偏颇,并尝试提出新的思路。
      一、工科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1、就业于工科行业的比例偏低
      对某高校工科专业 硕士研究生近几年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就业于本行业的比例最低为3%,最高为25%。而近年来毕业生分布在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其他行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大部分毕业生表示对从事本专业工作毫无兴趣和能力。三年的研究生学学习生涯结束之后,竟然连基本的专业认同感都没有。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读研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学生选择进一步深造的原因不是对本学科的浓厚兴趣,而是盲目跟风或是巨大的就业压力所致。二是专业教育不够深入。如果对学习方法、科研方向、就业现状及就业前景等情况没有深刻的认识,那么,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就必然容易偏离正常的轨道。
      2、真正进入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毕业生比例偏低
      毕业生即便成功进入企业工作,大多也选择走销售等与专业技术无关的路线。大部分毕业生感到从事研发类工作力不从心,毫无自信。 由此可见,这些毕业生虽然具有高学历,但普遍处于一种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特别对于招聘信息上的要求,有些同学基本上很难找到觉得能够胜任的岗位,更谈不上熟练、精通这样的要求。本专业同学现在掌握的技能多为基础性的知识,只有部分同学能够掌握或了解一些市场性的技能。这种情况对就业是很不利的,因为对于一些公司而言,专业基本知识应该是属于必备的,适合公司目前欠缺的专业技能的应届毕业生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人才。
      3、进入大型企业就业越来越难
      大型企业无论从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还是薪酬方面,都是一般中小型企业无法比拟的。然而,目前我们的毕业生要想踏入类似这样的企业却是困难重重,大多数只能在深圳、上海、厦门等地区的中小型企业落脚。大型企业要求求职者需要具备比较高端的硬件开发技术,同时企业认为目前的毕业生缺乏相关的研发经验,对工程项目构筑完全没有概念,根本达不到聘用要求。可以看出很多的。 可能一个专业中目前有接触过工程项目的同学犹如凤毛麟角,对整个项目的开发流程几乎是一片空白。如果只是基础的、验证性的实验,真正的要投入到项目开发的实践当中,是很难适应企业研发要求的,所需的开发周期会拖得很长,这种情况是任何一个公司企业所不愿意看到的。
      二、工科研究生教育的新思路
      1、专业教育是基本
      专业教育是研究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应该贯穿于整个研究生培养教育阶段的始终。高校应该从专业培养目标,具体应用技能,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及框架,专业学习方法,专业社会应用及岗位实际操作,所适合从事的职业,目前就业状况及企业的要求等多方面渗透到研究生教育当中,让学生从迷茫的状态中明确学习目的,清晰研究方向,根据社会对本专业研究生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为将来就业磨刀砺剑。
      2、提升项目制作能力
      要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就要学会更多的技能,而提高技能的最好手段就是参与项目制作。不论是参与老师的项目还是同学自行组织的项目,都需要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其中,研究生的科研时间有限。每一个项目可以说都是相当宝贵的。毕业生至少应该清楚一个项目的开发流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建立一种项目开发的概念。这就要求导师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实际项目锻炼的机会,这实际也是在促进高校坚持科学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对我们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将教学与具体实际相结合,鼓励广大学生走出校园,主动联系实习单位,与企业亲密接触,增强实践能力。
      3、重视个性化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研究生个性化教育是指根据研究生的个性,施以适当的教育,以提升研究生的优良个性,实施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研究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研究生创新教育。从这个层面上理解,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从应聘情况看,如果毕业生在应聘时能够拿出一、两项属于自己独立制作的发明实物,往往很容易得到公司企业的认同。因此,高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重在学生个性化教育,应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制度,以学生为主体并赋予教师和学生应有的学术自由竞争,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大胆的动手实践自己的想法。
      4、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专业技能固然很重要,但并非只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就能找到一份非常理想的工作。实际上,企业在录用毕业生时,非常看重性格和态度、面试时的印象和综合能力,个人的素质和努力程度等等。硕士阶段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可忽视,这也是硕士培养单位对即将步入社会的高层次学历人才进行就业指导时所应该引以为鉴的因素。
      三、结语
      企业对工科毕业生的需求量将随着工科信息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大,同时对软件或者硬件的开发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科专业要结合专业特色,在加强研究生专业教育的同时,创建更加便利的平台,进一步提高产学研的力度和质量,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工科信息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彦文,袁桂林.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浅析[J].教育评论,2004(4)16.

    推荐访问:工科 硕士研究生 新思路 研究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