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医务工作 > 正文

    哲学的无用之用理解 哲学的无用之用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2-10 04:36:55 点击:

      内容提要:“哲学”按其词源学意义为“爱智慧”。这里,重要的不是“智慧”,而是“爱”。对一种事物的“爱”是不求回报只管付出的,这就是这种事物对于爱者的无用之处――它可能不会给爱它的人直接带来好处。但是。对该事物的“爱”这种心理行为本身、这种思维活动本身,就是对“爱者”的一种很好的情感安慰、心灵滋养和精神灵魂境界的提升。对“智慧”的“爱”也是不求直接具体的回报的,所以这种“爱”对“爱者”而言是“无用”的,但通过这种特殊的思维活动、特殊的情感运行,“爱者”在“被爱者”(即智慧)中流连、徜徉、吐纳,从而洗去现实的灰尘和铅华,剔除心灵上的陈垢,吸收具有再生性、创造性的精神能量,为此去的人生准备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受益无穷的生命养分――这就是对“智慧”的“爱”(即哲学)的“有用”了。
      关键词:哲学 无用之用
      中图分类号: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981(2008)05―0023―02

      在中国特有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场景下言说哲学,最迫切的话题已不是嘲笑前苏联日丹诺夫关于“哲学史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军对阵”这一界定的可笑与谬误,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主题。90年代以来,尤其进入21世纪,在今天这个表面繁荣缤纷的世界,尤其在今日中国,“哲学还有没有用?有什么用?”已代替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元对立问题上升为主要问题。20世纪以来我们最敬爱的两位哲学家以不同的入思角度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海德格尔宣称哲学已经进入“终结阶段”或曰“完成”了;维特根斯坦则说凡哲学问题无论看起来多么深奥玄妙,其实都是语言用法上的“毛病”,而所谓“哲学”不过是对付这种“毛病”的“治疗术”而已。20世纪上半叶的胡塞尔已被称为“最后一个哲学家”了。在今天的技术工业时代和信息产业时代,哲学变得科学化了、社会科学化了、文学化了,从而失去了原来的纯粹意义,哲学自己的论域被蚕食侵占或泛化了。周国平有言“哲学是一个产妇,从她腹中孕育了一门门具体科学。”但这产妇本身却已因分娩的痛苦而伤痕累累面目全非了。哲学面临与哈姆雷特同样的问题了“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
      那么我们今天对哲学的供养还有没有意义?或者说哲学在今天对于我们还有没有用?有什么用?
      从哲学的学科特点来看,哲学不是直接关系人们日常活动的,而是在抽象的层面上、在更加内在的层面上对人而言具有意义的。
      哲学的作用在于无用之用。可以这样作比:一个人工作时可能用不上他在大学里学到的具体知识,但他仍能出色地工作,甚至是在完全与大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领域里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是因为大学里的知识已经转化为一种工作的能力。哲学的作用与此极相似,它可能不直接有益于具体的生活,但它在更深层、更高处引导人如何生活如何生存。哲学对人的功用越隐蔽,它对人的作用就越是具有根本性,人就越是需要它。
      人类的历史有多长,哲学的历史就有多长,哲学始终伴随人类,在人类一次次主动或被动的重大变革的巨大震颤中呵护着人类其实很脆弱的心灵。哲学是与人类发展同步的或应该同步的,哲学始终努力倾听人类的心跳和足音,安慰这生生不息的生命颤动、调整这生命律动的节奏。另一方面,哲学有时又超前于人类的步伐,以自己特有的思想搏动来启动人类的脉搏,起到“心脏起搏器”的功能。继本质论哲学、认识论哲学之后,生存论哲学、语言论哲学紧随其后,不同的哲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解决着不同的人心的疑问,舒缓着相同的人心焦虑。
      就目前而言,从世界性的思潮来看,最新的哲学虽在步伐上似乎落后于其他领域,如科技、艺术等等,但当今的哲学对人类也在起着不可忽视的思想引导和心灵安慰作用。当今世界,自然科学以领头雁的高昂姿态飞速前进;艺术,借助自然科学在创作、传播、欣赏艺术方面的技术手段也紧随其后,勉力跟上;而人心,以自己血肉模糊的一团无论如何也无法自动跟上前述的速度。于是,人在物(艺术及艺术品也可看作是独立于人之外的物)的庞大和高速面前倍感自我的渺小和缓慢,从而产生受压感和被挫感。人心就这样从启蒙以来的现代性所谓的“理性”的昂扬状态一下子跌入了消极灰暗无望茫然的死亡之谷。死亡之谷中的人除了麻木是不会有作为的,因此,一切都无所谓了,“怎么都行”了,反正“死猪不怕开水烫”。人心绝望了,不争了,然而,哲学,这几千年来人类智慧培养的花并没有枯萎――人心可以绝望,但人类智慧却不会消失,相反,人类智慧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量和魄力正努力孕育一株解救当世绝望人心的药树一后现代哲学,尤其以大卫・格里芬等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就是这株药树的主干。现在,在永不泯灭的人类这特有生灵所具有的特殊智慧的滋养下,这株药树已初具规模,渐次吐芽,长叶,开花,结果了。这里,不是以盲目的乐观,而是从人类经历过的几次思想陷入绝境但最终还是走出来的事实来看,我们有理由期待这株安慰当代人心、调节当代人心脉搏的智慧之树树大根深、枝繁叶茂、花影重重、果实累累。即使后现代哲学看上去消极的方面、耸人听闻的一面,如“怎么都行”等等也是对绝望人心的一个真实描绘。正如去医院就医的患者向医生自述疾病症状对于治疗是必需且有利的一样,对当今世道人心的这种看似绝望的描绘对于安慰人心、调节人类心律也是必需且有利的。
      为什么说哲学的功用在于无用之用呢?“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按其词源学意义为“爱智慧”。phi-追求,sophia-智慧,philopy-哲学,即是爱智慧。这里,重要的不是“智慧”,而是“爱”。对一种事物的“爱”是不求回报只管付出的,这就是这种事物对于爱者的无用之处――它可能不会给爱它的人直接带来好处。但是,对该事物的“爱”这种心理行为本身、这种思维活动本身,就是对“爱者”的一种很好的情感安慰、心灵滋养和精神灵魂境界的提升。只要想想人与人之间那些具体的“爱”恤缘之爱、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等等就可明白,这种不问回报、不求索取、但知给予的真爱是如何安慰、呵护、振奋、提升一个人的灵魂的,我们就可以理解对“智慧”的这种“真爱”对于人心的同样作用了。对“智慧”的“爱”也是不求直接具体的回报的,所以这种“爱”对“爱者”而言是“无用”的,但通过这种特殊的思维活动、特殊的情感运行,“爱者”在“被爱者”(即智慧)中流连、徜徉、吐纳,从而洗去现实的灰尘和铅华,剔除心灵上的陈垢,吸收具有再生性、创造性的精神能量,为此去的人生准备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受益无穷的生命养分――这就是对“智慧”的“爱”(即哲学)的“有用”了。
      因此,我们有理由坚信,哲学对于人而言是“无用之用”。那么,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欲醉的心用一生的时间来畅饮品味这天赐的琼浆吧。
      斗胆记下一个妄称的小知识分子的形而上呓语,是因为对于哲学虽高山仰止却始终不能近前。比如对尼采,《悲剧的诞生》,一路磕磕绊绊,却还是只读了一半,有时连其所云都不知,更难索解其所以云。甚至对哲学的兴趣也因碰到哲学思维能力这个大障壁而大打折扣了。所幸哲学不是关乎现实功利的,不是像一些科学技术尤其应用性的科学技术那样可以拿来换取生存所需物品的,而是涵养性灵的,所以可以把它像酒一样储藏在心窖底层,用一生的时间把新醅发酵成陈酿,等到老年,等到“人们在生与死之间能够享受到蒙恩状态”的那一刻,随着对人生的顿悟,对哲学也许才会有更深刻的领悟,更沉实的陶醉,那时,我们就有资格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来为自己对哲学的认识既开头又结尾了。
      后现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关于“何谓哲学”问题曾有言:“也许‘何谓哲学’这个问题只能在人生迟暮时提出,也就是在老年时提出,随着老年的到来,时间才以具体的术语来言说。这是当人不再有所求时提出的问题,但它导致的后果却可谓蔚为大观。…一老年赠予的不是永驻的青春,反而是一种独立自主的自由,是一种纯粹的必然性,即人们在生与死之间享受到的一刻蒙恩状态,机器的所有部件聚在一起跨过各个时代的共同特征传向未来:即特纳、莫奈、马蒂斯代表的不同时代。”
      这段话同样适用于“哲学何为”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只能在人生迟暮时提出才有作为一个问题的意义,才有望得出一个答案。以上只是自己作为一个年轻人满怀虚荣心又诚心勉力地对这个问题的不成熟的认识。因此,我期待着“人生迟暮”早些到来,而且是最后能以维特根斯坦的著名遗言“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做结的那样的“人生迟暮”早些到来。以便以成熟的心洞悉一些哲学和人生的奥秘――但是,不幸的是,这种期待本身就是一种不成熟的急功近利。然而,我也相信,这种期待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像我这样蒙昧不开的需要开启和慰藉的芸芸众生,哲学又有何用?正如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查拉图斯特拉下山前面对太阳说的话:“啊,你,伟大的星球啊!假若没有被你照耀的人们,你的幸福何在呢?”

    推荐访问:之用 无用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