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医务工作 > 正文

    大话白领:大话降龙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5 04:44:48 点击:

      外企,一个特别的术语,一个似乎只有中国才有的特别术语。   白领,一个漂洋过海的“舶来品”,圈内人视为贬义的调侃,而圈外人却视为艳羡的光环。   好比是钱钟书笔下的《围城》,城里城外,心态各异,风景不同。
      清晨的北京,薄雾笼罩。东四环路上,由北向南。为了避开早高峰的拥堵,宇飞早早的驾车奔向国贸附近的写字楼,要是再晚上一个小时,迎接他的将是海一样的汹涌车流,到那时,他就会像一只趴在蜗牛堆里的蜗牛,除了能听听交通台里那两个贫嘴的主持人的插科打诨,整个早晨那就是两个字――废了。七点半左右他来到办公大楼,电梯里稀稀拉拉的没有几个人,大都是公司的中上层管理人员,个个睡眼惺忪,大步流星,而白衬衫上的领带却个个分外鲜明。大家习惯性的互致“Morning”(早上好),然后像小鸟归巢一样,各自飞进了自己的办公室,随后的程序大多相似,打开电脑,边喝豆浆边看e-mail(电子邮件),或者边查看电话留言,边冲一杯浓咖啡,或者是迅速进入到与大洋彼岸的电话会议(Conference Call)中,“Are you ready,are you available, ok, let's start”(你准备好了吗?你在吗?好吧,让我们开始吧)。大洋彼岸的会议召集者熟悉的开场白已在宇飞的耳朵里磨出了茧子。
      宇飞就职的公司,总部位于大洋彼岸的美国,时差的缘故使双方的办公时间不能同步,因此,每天早上的必修课之一便是处理多达三四十封的e-mail(电子邮件),这大约会用掉他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这并不算多,也不算复杂,最恐怖的要算是休假回来,e-mail箱里会有几百封甚至上千封信,看都看不过来。九点左右,一切似乎处理得当,宇飞才伸了伸懒腰,冲上了一杯浓浓的普洱茶,据说此茶可以消除脂肪肝,每次体检的时候,医生总是摸着他隆起的腹部善意的提醒他。宇飞端着茶杯站在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前,远方的天际云卷云舒,冲破云层的阳光开始洒满整个屋子,建国门外大街上的风景一览无余,从京通快速路到建国门桥,仿佛一个巨大的停车场,数千辆汽车一字排开,你追我赶,蔚为壮观。
      中午十二点,宇飞已经登上了飞往上海的航班,那里有一个重要会议正等着他。
      宇飞是一个白领,外人眼里一个标准的白领,有几分神秘,又有几许光环,不过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
      
      焦虑和危机感
      
      “中产阶级,一个最谨小慎微、了无生气的阶层。他们是企业的螺丝钉,可替换的零件”。他们最惧怕“他人的批评”,“他们是全社会中最势利的一群人”。《格调》一书的作者保罗・福塞尔不无讽刺地描述所谓的西方中产阶级阶层,我觉得他的描述也很适合中国的白领,这群即将成为中国中产阶级的阶层。
      保罗・福塞尔继续写道:“如果谁容易变得非常焦虑,这种倾向暗示你是一名中产阶级,你非常担心自己会下滑一个或两个等级梯级。另一方面,上层阶级热衷于谈论这个话题,因为他们在这种事上投入的关注愈多,就愈显得地位优越。贫民阶层通常并不介意讨论这个话题,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几乎无力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所以,对他们而言,整个的等级问题几乎就是一个笑话――上层阶级空洞的贵族式的自命不凡不过是一种愚顽和妄自尊大;而中产阶级的焦虑不安和附庸风雅则令人生厌。”看来,做个白领竟真是不幸。
      在北京,你分辨一个职员算不算白领的方法其实很简单,看看他在哪里吃午餐,白领一般都会选择写字楼下的星巴克和上岛咖啡,而非白领就是一碗马兰拉面。
      白领虽然来到中国不过二十来年的光景,但是俨然已经形成了属于他们的一些身份特征。他们已经习惯于每周上一次高档餐馆,很娴熟的点着相对固定的饭菜,并且会很敏锐的发觉菜谱的些小变化。餐馆的侍应生对他们也是了如指掌,会很专业地问候他们并推荐他们经常点的菜品;白领们很少用现金买单,他们会在结账的时候亮出自己的金卡,并且会很潇洒地在账单上龙飞凤舞,签名都是设计好的,只有自己可以分辨;白领们一般会在吃完晚饭后,到后海或衡山路泡吧,这样才能显得更“中产”一点;白领也会经常谈起自己的孩子,谈到自己为了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在乎花钱;白领们几乎每个周末都会结伴驾车到郊区度假,他们之间的话题肯定会涉及自己的爱车,每次回来,白领都会有换掉旧车买新车的打算;白领总会津津乐道自己刚刚购买的Apartment(公寓),这些楼盘必须是频频登上报端的那种,有大片的绿地,有湖泊和休闲会所,而绝口不谈为此每月要还多少钱;白领的手机也总是与众不同,别人的手机是越来越小,而白领的手机个头越来越大,大得像个电脑,里面能装下合同文件和各种报表;白领虽然还没有能力得到一个高尔夫贵宾卡,但是,他们会很熟悉地描述Tiger是如何如何挥杆。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有个前提:必须有钱。白领们就这样整日胆战心惊,焦虑不安,唯恐一不小心就滑落到了这个圈子之外,在别人眼里变得不“白领”起来。
      所以白领们要行动起来,为了更有钱,更有气派,就必须升职,加薪,而必由之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跳槽。
      白领的办公室里总有一道别致的风景,当手机铃声响起的时候,大大方方接电话的多半与业务有关,而听到铃声响,匆匆忙忙走出去低声细语的,不是在谈恋爱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白领时代以前,工作单位之于个人,意味着停泊的唯一港湾。白领时代以来,工作单位之于个人,意味着只是一个歇脚的驿站,白领就好像一匹不知疲倦的奔马,从一个驿站奔向另一个驿站。
      如果你没有怀揣一颗随时准备跳槽的心,那么你就不是一个“白领”。如果你没有被老板炒鱿鱼或你炒老板鱿鱼的经历,你就不是一个“资深白领”。
      但是,恭喜你的是,你还没有患上“白领综合症”――跳槽与其说是白领求变的主动选择,不如说是一种心理强迫症,而这种强迫症不仅仅体现在跳槽上,还体现在“过劳”上。
      看过电影《大腕》的人,都记得片尾的时候,李成儒有一大段一口气的精彩独白,京腔京韵,真是把一个疯狂的地产商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令人叫绝喷饭。白领们看后,也感动得泪流满面,索性把它编成了讴歌自己的段子,美其名曰《做就做最优秀的员工》:
      
      什么是优秀员工
      优秀员工就是不管干什么活儿
      都干最累的,不干钱多的
      所以,我们的口号儿就是:
      不求最好,但求最累!
      
      商业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除了竞争还是竞争,竞争就是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竞争就是有人欢喜就必然有人发愁,白领注定是竞争机器里的一颗螺丝钉,要想使自己更发光,要想使自己更白领,不玩命工作,如何能行?
      白领的出现使传统意义上的“劳模”概念黯然失色,白领们开创了一个“过劳模”的时代。
      
      读书、时尚和休闲
      
      从一个人读的书大抵能看出其具有什么样的思想。
      从一个人交的朋友大抵能看出其所走的路。
      从一个人娶或嫁的人大抵能看出其所拥有的生活。
      白领是一群天生为工作而生的动物,因此,他们的读书往往也离不开工作。
      虽然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名满天下,但是,这些并不能真正打动他们,因为它们太过于遥远,也太过于虚幻,不够“中产”,他们更关注的是现在和未来,但是,他们照样会把它们买下来,放在精美的书橱里,和“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一道装点房间,至少给外人一个信息,这书我也看。
      男白领们会在聚会时津津乐道GE前CEO杰克・韦尔奇的自传,女白领们也不忘买一本HP前总裁卡莉的自白,而打工皇帝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更是白领圈内风靡一时的圭臬之作,你若不知道,都不好意思说。
      白领们更不会放过每一次商业阅读的热点,所谓的《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或者《穷爸爸、富爸爸》、《成功是如此简单》,还有什么《谁动了我的奶酪》,似乎读了这些马上就会点石成金,就会教会他们持久地赚钱。在电视访谈节目里,主持人也会很配合地问成功白领都读什么样的书籍,这时候,白领们会理直气壮地说出以上这些书名,这样显得自己很现代,至少很有现代感,白领的阅读更倾向于方便面式的速食主义,有没有营养先不说,关键要流行,要新潮,要体面。
      白领可以没有书籍,但万万不可以没有电脑和网络。白领天生就像蜘蛛一样,喜欢在网络里爬来爬去来汲取营养,什么门户时代、搜索引擎时代、博客、播客、WEB2.0、WEB3.0、MSN、P2P,白领总是在海量的资讯里如鱼得水,乐此不疲。不可想象,如果没有了网络,白领这只蜘蛛会多么的寂寞。
      白领的语汇总是介于东方和西方、网络和现实之间,每一个圈子都有其特定的缩写和术语,要想区别于一个老白领和小白领,标志很简单,看他们掌握的缩写和术语的多寡即可判断。
      正如某个白领总结的那样:“在某个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实验、而后来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就是时尚!”
      白领从来都是时尚的领跑者,因此,他们的休闲方式总是比公众快那么一拍。
      当少男少女们为“超女快男”而尖叫的时候,白领们却保持着特有的矜持和冷静,他们往往只喜欢欣赏和旁观。大多数成名立腕的明星之所以喜欢乘坐飞机旅行,是因为即使不戴墨镜,也没有谁像追逐动物园里的动物那样去围着他们尖叫和索要签名,因为,在他们旁边安静地敲打着电脑或手不释卷、气定神闲的都是白领,他们的悠闲和自信往往会使这些明星都有点相形见绌、自惭形秽。当人们还不知咖啡为何物的时候,他们已经习惯于星巴克,习惯于在星巴克的一个安静的角落里边喝咖啡边用电脑工作;而当人们开始接受星巴克的时候,他们却叫嚷着让星巴克滚出故宫,莫要玷污中华文明;当不知旅游为何物的国人扎堆于桂林山水和九寨风光时,他们却背上行囊,驾上SUV奔赴西藏;当汹涌的人流沿着青藏铁路涌入西藏的时候,他们却开始在内蒙古人迹罕至的大漠里体验生命。曾有这样一位白领朋友,千里迢迢地从北京赶到青海湖时,他在手机短信里这样动情的说:“当我看到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和烟波浩渺的青海湖时,我禁不住泪流满面。”这就是白领,有几分矫情,又有几分“小资情调”,他们留给众人的永远是一抹孤独而又骄傲的背影。
      
      处于信条和信仰之间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白领们少有信仰,但从不缺少信条,他们经历过言必称尼采和萨特的浪漫时代,但这些先哲们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现实答案,他们最终捡起的还是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衣衫,因此,白领永远都是以现实为中心和自我至上主义者。
      白领即使不是旧价值观的颠覆者,也至少是旧价值观的怀疑者。和新新人类根本没有信仰和价值观相比,他们的行为总是介于嬉皮士和雅皮士之间,介于信条和信仰之间,所以,他们会热衷于周星驰式的对白,看似无厘头却有哲学感,醉心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体验一把“一本正经”被“恶搞”的快感,他们更喜欢《疯狂的石头》甚于那些大片,因为,他们更欣赏那种小人物的贴近生活的喜剧感。
      如果政治不去打扰他们,他们一般也不会去打扰政治,因为,他们许多人觉得政治离自己很远,与自己无关,套用经济学的术语,他们不大喜欢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而比较偏爱倡导自由主义的弗里德曼。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政治观点,日本成田机场,白领会用塑料瓶掷向李登辉表达自己的愤懑和不满。白领也会在自己的休假时间里登上钓鱼岛宣示主权,这些都完全出自于自愿。山西黑砖窑事件,白领们会发起排山倒海的网络舆论,对黑心窑主和贪官污吏进行缺席审判。白领也会悄悄地客串一把奥运志愿者,或到穷乡僻壤的大山里默默地当一回孩子王,白领纯粹把它当作一种快乐的“生活体验”,所以,他们不喜欢将它过度拔高和过于渲染。白领们要求一个与市场经济社会相匹配的温和的政治运作机制,而不是相反。在一个日渐成熟的现代社会里,没有一个政治家敢忽略他们的观点。
      
      理智与情感
      
      嘿,在里面很苦
      早知道是这样
      就不该有当初
      为了一时的幸福那样投入
      忘了这一生都会苦
      
      嘿,很难逃得出
      自己走过的路
      别再说无辜
      为了遥远的路途拼命追逐
      忘了得不到会孤独
      
      哪边会幸福哪边更苦
      越过高墙也许会更无助
      生命短促不该追求虚无
      所以越狱在今夜趁你外出
      
      哪边会幸福哪边更苦
      别再中了来自爱情的毒
      谁的痛苦来自谁的束缚
      所以越狱在今夜
      给彼此留条生路
      
      嘿,在里面很苦
      早料到会这样也是会有当初
      当初我愿意付出一切去赌
      忘了我会输
      会得到惩处
      
      三十来岁的音乐人小柯简直就是白领肚子里的蛔虫,寥寥数句就把白领们的小心思一语道破,这首名为《越狱》的歌,不知道出了多少白领们内心的迷惘和困惑,婚姻好,还是婚姻错?
      白领们不屑于前辈们的婚姻,觉得那样没劲,他们总是憧憬着像蹦极一样的“心跳的感觉”。
      白领们的婚姻又很实际,没有一百平方米的房子,没有十万元以上的车子,闲话少说,婚姻免谈。
      白领们喜欢看冯小刚执导的《一声叹息》,在那里面寻找家以外的彩旗飘飘的感觉,当然最后他们的结局和电影一样,唉,一声叹息。
      白领们也会像《花样年华》里的周先生和陈太太那样,在婚姻、背叛、欺骗和婚外恋的边缘徘徊,最后,只能对着树洞诉说藏在心底的秘密和哀怨。
      白领们会经常调侃的引用《手机》里费墨先生的台词“审美疲劳”和“做人要厚道”,为自己一时的冲动寻找开脱。
      面对现实的白领们很快便筑巢垒窝,过上了和前辈一样的平淡如水的生活,而那些苦等缘分的白领们直等到白发偷生,他们开创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北大荒和白骨精”的时代。
      北京、大龄、荒着的,俗称“北大荒”;白领、骨干、精英,戏称“白骨精”。在北京的CBD(中央商务区)中,据说这样的孤男寡女有三十万人之多。如果金庸先生要写一部现代武侠剧,建议他务必把这两个帮派也写进去,它们在武林中的地位,虽然比不上华山和武当那样“上层”,也似乎不够峨嵋、崆峒中产,但是,至少要比丐帮强,起码与《武林外传》中的那个白秀才是同党。
      有的人想谈感情,却没时间;有的人有时间,却不敢谈感情;有的人既有时间,又想谈感情,却无缘相谈;有的人会干脆不屑的甩给你一句:“真是老土,都什么年代了,还谈感情?”这难道就是白领?
      
      MBA和海归
      
      “学而优则仕”,是从古到今官场的金科玉律。
      游离于官场之外的白领世界也不能免俗,更不能例外。
      套用一句时髦的俗语,那就是:文凭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文凭是万万不能的。
      按理说,人之思想是这个世界里最最复杂的东西,但是,为了判断这个思想的优劣,人类却用了一个最最笨的办法,那就是,一刀切的文凭,即使是再学富五车,再胸怀锦绣,再妙笔生花,再文韬武略,如果不能外化于文凭一张,一切皆白搭也。
      白领的世界里,如果说刚跨出校园的小白领是“浅白”的话,三四十岁的老白领就是“纯白”,而那些漂洋过海的怀揣着MBA烫金证书的白领就是“深白”了。
      MBA不仅仅是个学历,它绝对是一块货真价实的镶着金边的白领敲门砖。而海归也不仅仅是段经历,它是走向高层白领的不二法门。MBA诚可贵,海归价更高,若为高薪故,二者皆得要。
      MBA,Married But Available,结婚了,但是依旧可以与别人谈情说爱,EMBA,Even Married But Available,即使结婚了,但是依旧可以与别人谈情说爱,这段流传于白领界的笑话,一方面是对某些MBA名不副实的戏谑,一方面也充满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酸葡萄心理,至于海(龟)归不成变成海(带)待,更是对海归们水土不服的一种调侃。
      不过,戏谑归戏谑,调侃归调侃,MBA若不与实践相连,充其量只能是光说不练。
      海归若不摆正心态,终究还不如土鳖。
      白领的圈子越来越是“英雄,莫论出处”的世界。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
      
      中国白领的历史虽然短暂,但仍像王小波的三部曲那样经历着三个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
      白领的第一代正赶上外企刚刚进入中国的时代,他们现在大多已是位高权重或已功成身退,他们是白领里面的贵族,黄金一代,白领里面的航空母舰。
      白领的第二代适逢外企本土化的加速时代,他们是引领白领风尚的中坚力量,白银一代,白领里面的战斗机。
      白领的第三代,白领不再只是外企的概念,国企,民企和私企的高管异军突起,IT精英风云变幻,这是各路神仙各领风骚的舞台。青铜时代以降,白领的光环开始落入凡间,不再耀眼。
      
      如果你有志于成为一名白领,那么就千万别错过这篇文章,它是引领你进入白领世界的入门教材。

    推荐访问:大话 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