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学习体会 > 正文

    用移动设备学习:中国的可能性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5 05:20:08 点击:

    【摘 要】

    本文回顾了全球移动学习研究和实践社区的成就,对这些成就进行评论和分类,同时阐述这一社区的动机和发展。全球移动学习研究和实践社区的成就虽然源自某些特定的环境,但是却打开了诸多学习机会的大门,这些学习机会越来越不再局限于某些地区或国家,因此这个社区所取得的成就也不再只跟“新兴”或“成熟”市场或“发展中”或“发达”地区有关。如同其他地区一样,亚洲(包括中国)的发展也是如此。然而,移动学习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是特定教育话语、技术创新和拨款机会的产物,因此,在社会、社区和个人处于移动和相互连接的背景下,这些成就备受挑战。现在,全球(包括亚洲)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社会的个人联网移动设备的使用急剧增长。这些设备的使用使社区和个人重新思考知识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改变了他们对学习的理解。有了移动设备,人们能随时随地便捷获取各种图像、观点和信息,也能够即时按需获取。移动设备还把彼此不分的知识消费者变成高度分化的知识生产者。它们重新界定了不同人对话语、身份和社区的看法,促使商业、就业、犯罪、艺术表现和政治组织等方面出现新形式,也带来了新的工件、商品、组织和经济资产。这些方面的发展对于移动学习社区而言是一个挑战,也是影响移动学习在亚洲(包括中国)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移动学习;移动性;社会变革;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4)01—0035—12

    导读:本文是国际移动学习协会副会长约翰·特拉克斯勒(John Traxler)教授为本刊撰写的特稿。文章从社会、文化和哲学视角系统分析移动学习及其研究的现状。第一部分“移动学习背景”从全球移动学习及研究的视野着重分析亚洲移动学习现状并指出和剖析亚洲移动学习研究所存在的不足,比如侧重与硬环境(如技术、资费等)相关的研究,纯技术以外的研究能力薄弱,缺乏研究重点等。第二部分“移动学习界定”简要回顾移动学习研究的变化(包括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的转变)并阐述利益各方对移动学习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移动学习发展越来越受到公众和决策者对于移动技术潜能理解的影响,而不是受到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证据的影响”这种趋势可能会继续存在)。在这一部分,作者还提出了自己的移动学习定义并指出移动学习文献缺乏亚洲视角。第三部分“移动学习成就”首先把移动学习成就分为两类:一是“锦上添花”,旨在“增强、拓展和丰富学习的概念和活动”,但“这些学习活动所隐含的有关学校、体验、学习和教育之间的关系的教学法理论不一定具有普适性。并不是所有文化都认同这些教学法理论”;一是“雪中送炭”,实现了“对于在边远、人烟稀少地区的人、社区和国家而言,学习已经成为可能”这个目标,但要谨防扎根于外来文化的移动学习不适应本地文化或对本地文化的破坏。作者接着分析了移动学习研究对其他(学习)理论的挑战、拓展和运用,并指出这些理论研究成果是否适应亚洲的具体文化背景仍然不能肯定,亚洲的研究未能摆脱西化现象。第四部分“移动学习挑战”的主要观点包括:其一,如何确保“人人都能享受到移动学习成果”,“移动学习不是富有人士、富有社区、富有学校和富有国家的特权”;其二,移动学习“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和经济使然的结果”,不同文化对移动学习的态度可能不同。作者详细阐述了移动学习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扩大规模和从理论层面归纳总结研究成果、如何使研究成果具有可转移性和相关性、如何使移动学习具有可持续性、如何把移动学习与基于其他技术的学习系统或机构和组织流程相融合、如何证明研究结果的实用性、意义和影响。一句话,不能为了试点/项目/实验而开展试点/项目/实验,为了研究而进行研究,试点/项目/实验也好、研究也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产生现实效益。第五部分“为什么移动学习是不同的?”首先从哲学角度阐述移动学习与众不同之处,指出对于移动学习领域而言,数字鸿沟“只不过是一种简单化的划分”,我们还必须意识到其他层面的差异也会造成教育上的“鸿沟”;其次,虽然移动技术如同其他教育技术一样原本都不是为教育/学习用途而研发的,但是移动技术不同于其他教育技术,因此,移动技术应用于教育中面临着“与众不同”的挑战。第六部分“移动社会和学习”在“更加宽广、更具移动性和连接性的社会环境下”讨论移动技术与学习的关系。移动技术在诸多方面影响知识的“生产、储存、分配、传送和消费”,当然也就在诸多方面影响学习者和学习方式/途径;移动技术使“知识更加碎片化、局部化、短暂化和本地化”,“挑战教育机构作为知识和学习的卫道士和仲裁人的角色”。但是,作者提醒我们,“移动性与学习可能有和谐的一面也可能有相互矛盾之处”;移动技术带来了一场“认识论的革命”,这场革命的具体表现“取决于具体文化和社区对学习和知识的本质的认识”。

    至此,读者可能心存疑问:文章的副标题是“中国的可能性”,怎么没有专门论述移动学习在中国的发展潜能呢?这篇文章三易其稿(由此可见作者严谨的学风),我审阅第一稿之后建议作者稍微突出亚洲(尤其是中国)视角,作者采纳这条建议,但是我觉得力度还是不够,因此二稿的修改建议中又重提这一点。作者的回复是:“虽然我的结束语部分显得单薄,或者说‘含糊其辞’,但是要全面回答你的问题可能需要专门写一篇文章。”作者的意图是把这个副标题作为一个引子,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中国同行思考和探索“移动学习在中国的可能性”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我终于明白并同意作者的“良苦用心”。本文“独辟蹊跷”用社会、哲学和(或)文化的目光看移动学习,不管是从“社会”、“哲学”还是“文化”的角度出发,抑或是借鉴源于其他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成果还是用中国的视角看移动学习,中国的移动学习实践者和研究者都是探索“移动学习在中国的可能性”的最佳人选。

    最后,我们谨向约翰·特拉克斯勒教授致以衷心感谢!(肖俊洪)

    一、移动学习背景

    一、移动学习背景

    推荐访问:中国 可能性 设备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