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学习体会 > 正文

    《雨夜关窗偶成》本事(外一篇)|绿窗偶成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0 04:33:47 点击:

      霹雳一声声,关窗闪电中。   投墙花影里,画虎入林丛。   这首《雨夜关窗偶成》作于2007年6月   30日夜。我晚上不再读书、写作,因为一旦进入一种境界便放不下,准失眠。一般10时准时休息。因为我屋前无楼房,一般不拉窗帘。刚躺下,雷鸣电闪,南雨打窗,我马上到书房关窗。我的书房窗台上总是有花,冬天太阳进屋,以花影为窗帘。关窗瞬间,一个闪电,电光将花影投在墙上,东墙挂着画家王庆昌为我画的工笔虎,花影投在虎上。“这不是画上虎跑人丛林么?”电光石火,灵感一闪,写成这首《雨夜关窗偶成》,此诗绝非构思得来,可谓天赐神助。
      “霹雳一声声”霹雳急,必雨骤,写自然现象,“关窗闪电中”,写我的行为,“投墙花影里,画虎人林丛”,写所见,一个“入”字化静为动,乃诗家用语。起承转合,有时就是自然实录,不在匠心也。
      
      《题泰山斩云剑》本事
      
      一剑横东岳,年年斩乱云。
      生成棉与帛,天下少寒人。
      这是五言绝句《题泰山斩云剑》。
      1982年3月19日,我随河北省音乐家协会的作曲家们一块登泰山。那时还没有索道,都是徒步。在快活三里平坦路段之侧有一块两米多高的剑形石条,名斩云剑,有文字说明,说泰山云降至此为雨。石旁并无古今文人题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却动了感情,记在心上。我们到山上,天已经黑了,住了一夜。清早漫山白雪,踏雪登日观峰,也未见日出。雪很厚,踏石磴上积雪下山,生怕滚坡,归途只构思成三首小诗,其中便有《题斩云剑》:“我愿天下的宝剑,都像它一样裁云,剪成绿色的雨,滋润生命的春;裁成洁白的絮,温暖寒冷的心!”因为我是草民出身,因此希望化云为雨为帛,1992年1月,我拟出版一本诗词集《中华风景》,收集我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词,不能没有写泰山的诗,先写了一首忆登泰山的诗:“记得当年东岳行,清风明月夜攀登。觉来窗外千山雪,晓日红浮水晶宫。”又将《题斩云剑》的新诗改成旧体诗,就是文前引的这首。它比新诗更简练,更容易记忆。两三年前。我请贺老敬之为我写条幅,他就选了这一首,跋字为:“我爱刘章同志诗,尤喜此首,不揣字拙,聊抒敬意。”
      贺老一贯谦诚,一个“喜”字,让我高兴;两字“敬意”,让我愧不敢当。
      我主张新诗与旧体诗词相结合,并付诸实践,把新诗当旧体诗词写,把旧体诗当新诗写,此一例也。
      
      诗走浓缩之路
      聂 索
      
      俗语有云,胶多不粘,话多不甜。诗亦然。
      不把多余的根须砍去,做不成一件好根雕;不把多余的辞句删除,写不成一首好诗。
      稀释的蜜不甜,稀释的酒不醇,掺水的诗没人爱读。不要把仅够打一把小刀的钢铁硬要造成一门大�;不要把仅够写一首五绝的内容硬拉成两首七律。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千古名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也是千古名作。如果前者是一串珍珠,那么后者则是一粒钻石。但这一串珍珠与这一粒钻石,都得具备诗的特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最大限度地开拓出诗的艺术境界来。
      一般说来,诗越写越长并不是好事;小中见大,以一当十的诗才是上品。
      台湾出版过一本叫《小诗瑰宝》的书里有这样一首标题为《诗》的诗,说得非常中肯:“诗/越写越短/是诗人的才干/诗/越写越长/是读者的灾难”(作者是已故诗人徐竹影)。诗人应从这首诗中受到启迪。
      刘勰说得好,“辞约而旨丰”。这永远是诗艺的追求目标。诗,应走浓缩之路。
      余光中先生的《梦李白》堪称杰作:“酒人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把李白的诗歌成就在唐代的地位写得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
      刘章兄的五言绝句《山行》:“秋日寻诗去。山深石径斜。独行无向导,一路问黄花。”成诗于1979年,当“独行”句萌发于心际时,他激动地想说:“不能改了,这样的句子给二百大洋也不改了”,直到1981年又把“深山”改为“山深”,方才最后定稿。这种力求诗艺完美的精神,很让人敬佩,值得广为倡导,认真向他学习。
      
      改“好诗”
      刘庆霖
      
      改诗很重要,人所共知,但诗怎么改?改什么样的诗?却是个难题,而且做法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把不合律的诗改得合律了:第二种是把用词不当、表意不清的诗改得文从字顺、表意清晰了;第三种是把原来文字和格律没有毛病,但意境平平的诗修改提高,以求再上层次。这些方法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是,这些做法都是针对水平比较低的诗进行的,因此,改出来的诗往往也难进入佳作之列。有毛病的诗当然要改,但我更提倡改“好诗”。
      这里所说的“好诗”是指那些文字和格律都没有问题,意境也不错,但还算不上是佳作的诗。这样的诗,一经修改调整,再上层次,就能成为佳作或者精品。清代诗人徐兰有一首《出关》的诗:“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是一首绝好的边塞诗篇。沈德潜《清诗别裁集》评云:“眼前语便是奇绝语,几于万口流传,此唐人边塞诗未曾写到者。”但是,此诗的前两句最初却是“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如果作者不作后来的修改,虽说也是一首不错的诗,但由于这两句缺乏形象,意和境的铺垫都不到位,影响整个诗的表现效果,就算不得是精品佳作了。
      我曾与年轻军旅诗人王子江谈起改“好诗”的话题,他也深表赞同,并说起自己改诗的例子。子江写过一首《哨所吟》:“军装紧束在山林,和雨同风处到今。塞上男儿真战士,红旗一杆补天襟。”诗本来已经不错了,可他后来把尾句修改成“红旗一角补天襟”。虽然只改了一个字,但“红旗一角”比“红旗一杆”更形象,更贴切,更符合“补――天襟”的实际,所以这首诗受到普遍的好评。杨金亭老师在《牧边歌》序言中评论这首诗时说:“尾句中‘补天襟’的形象,‘立片言而居要’,一个顶天立地的边防战士的形象,已矗立在读者的想象之中了。”我个人改诗,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有一首《松花湖晨起》:“清晨最喜岸边峰,一片生机藏此中。提起林襟轻抖动,半天鸟语乱花风。”最初的尾句是“一堆鸟语落春风”。没改之前,自己本来也比较满意,后来有人提出,尾句的意象虽然好,但“落春风”不是很准确,因为“林襟”本来就在“春风”里面。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听了他的建议,把尾句改成了“半天鸟语乱花风”了,不但比原来表意准确。而且还有了立体画面的感觉,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另外,我还写过一首赠人的诗:“眼前光景待谁收,晓倚沧桑月色楼。银雁啼浓霜似雪,金风摇熟夏成秋。云蒸红日生寥廓,路捆苍山唤自由。天地悠悠人作主,其中妙处为君留。”这诗写出之后,自己认为很不错了,尤其自己比较得意“路捆苍山唤自由”一句。我在想,山路像绳索一样捆绑着大山,苍山在呼唤着自由。这多形象,多深刻啊。可是,别人并没在意我的表现,甚至还要我解释之后才能明白是怎么回事。这引起了我的反思,为什么自己很得意的作品,别人不认为好呢?答案是:我的诗虽然深刻,但却不浅显,没能做到深入浅出。《漫斋语录》中说:“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袁枚也说:“非精深不能超超独先,非平淡不能人人领解。”(《随园诗话》卷八)于是,我对这首诗做了“大手术”,只留“路捆苍山唤自由”这一句的意象,进行再创造。就成了现在的:“一线阳光绕指缠,世间物理不轻言。薄云似被遮深谷,小路如绳捆大山。”(《杂感》之二)“小路如绳捆大山”与“路捆苍山唤自由”虽然意思没变,但却更形象更浅显。结合前三句的铺垫,整首诗就更有冲击力。一些诗友读了我的(掌上春光)诗集后,都能背下这首诗来。
      目前,不少诗人作品很多,写得很快,但在改诗上下的功夫却不够,尤其是不肯改“好诗”。这,或许就是个误区。《四库全书》中收乾隆皇帝四万余首诗,但却投有人认为乾隆是个好诗人。而王之焕只留下六首诗,张若虚只留下一首《春江花月夜》就成了公认的大诗人。为什么,就是诗的高度不一样。因此,与其一味地追求数量,不如多下点功夫打造诗词质量,提升诗的高度。诗人就像一座山脉,一座山脉无论多么庞大,但如果没有高峰或名峰,就算不上是名山。一个诗人无论写了多少诗,如果缺乏有高度的作品,也很难算是个好诗人。

    推荐访问:关窗 雨夜 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