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学习体会 > 正文

    读者角度_从读者接受理论角度解读《篱笆那边》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8 04:32:13 点击:

      摘要:伊瑟尔将文学作品划分为未定性的本文和读者具体化两部分,在此可运用伊瑟尔的读者接受理论来分析狄金森的代表短诗《篱笆那边》所蕴涵的意义。篱笆、草莓、围裙、上帝等词汇看似简单具体,实质为领悟本诗的要旨:所以不能单单从它们各自的字面意义上来理解,而应充分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来挖掘超越其字面的深层、隽永的意蕴。
      关键词:伊瑟尔 读者接受理论 《篱笆那边》 意蕴
      
      接受美学作为对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美学的逆反,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联邦德国,70年代达到高潮。接受美学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强调读者在文学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接受美学的创立导致“文学中心的转移,即由过去的以文本为中心转移到以读者为中心,从而使文学研究的趋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创始者是以姚斯、伊瑟尔等为核心的康士坦茨学派。接受理论认为,作品的意义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和未定性,从而为我们提供意义解读的多种可能性。在此我们可以运用伊瑟尔的读者接受理论来分析狄金森的代表短诗《篱笆那边》所蕴含的意义。
      伊瑟尔将文学作品划分为未定性的本文和读者具体化两部分,而“从浅显细小的情节中遗漏的事物,即对话中产生的空隙――这正是要读者去填补的地方”。狄金森的诗“总是通过她对在常人不起眼的小事、小景、小情的顿悟中获得的”。《篱笆那边》语言层面的意义极其浅显质朴,全诗只有短短两节,共有九行,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从“I guess if He were a Boy”一句可以看出叙事者应为小女孩。篱笆、草莓是乡村田园生活中人们常见的事物,但一道篱笆却将鲜红欲滴、酸甜可口的草莓和小女孩分隔开,于是就产生了以下故事。
      第一节中从小女孩看见草莓立即想到其“真甜”,所以她非常想爬过篱笆品尝美味草莓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天真可爱、充满童稚的小女孩。但从“如果在采摘草莓时脏了围裙的话,上帝肯定会责骂她”一句,我们不禁要问上帝到底是谁?是女孩的父母亲吗?如果是,那么她跨过篱笆真的将围裙弄脏,回家洗洗也就行了,至多被父母亲打骂一顿,但起码能够达成自己吃草莓的愿望。退一步讲,为了品尝到美味的草莓,父母亲责骂一下又能算什么呢!
      如果小女孩的叙述到此结束的话,这也就不过是首童稚诗而已。但狄金森就是狄金森,是“游荡在美国乃至世界现当代诗歌原野上声势赫赫的幽灵”。“其影响之大,如同中国诗人无不受李白和杜甫的荫庇。”第二节中诗人转换了小女孩的叙述视点和叙述语气,让诗歌朝着出人意料之外的方向继续下去:“oh dear,I guess if Hewere a Boy-/He'd climb”(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就会爬过)。该诗的第一节到第二节叙述视点逐渐从具体到抽象,从外聚焦转入内聚焦,即从小女孩对草莓、篱笆等具体存在的客观事物的观察过渡到联想草莓香甜的惟妙惟肖的心理活动,由此叙述视点处于一直流动中。伊瑟尔认为:“本文写出的部分给我们知识,但只有没有写出的部分才给我们想见事物的机会;的确,没有未定的成分,没有本文中的空白,我们就不可能发挥想象。”如果说第一节描写外部景色,着重刻画女孩的外视点,那么第二节则着重刻画女孩的内视点,强调的是其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内心挣扎活动。“Were”虚拟语气的运用,以及“if He could”一句中叙述视点的再次转换,其结果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不定点和空白点。这时作为读者的我们必须依靠感觉和知觉经验去揣度填补其作品“对话中产生的空隙”处。为什么上帝只能是男孩(注:对照英语原文Boy,此处江枫将之译为“孩子”似有模糊性别概念之嫌,当属有点偏离原文)时就会爬过篱笆呢?难道男孩与女孩做事时有区别吗?如果有,那又该有些什么样的区别呢?小女孩不敢去采摘草莓,由此可见上帝的力量真大,所以上帝的身份到底是什么?传统话语中上帝本身就代表了权威,任何事情他只要想都能做到,怎么会“如果他能够的话”呢?还有最后小女孩究竟有没有爬过篱笆尝到她所心仪的草莓呢?
      所有这些问题困扰、逼着我们重新细读这首看似简单的小诗,把被诗人叙事所隔断的部分连接起来,“以提供未言部分的意义”,并将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仔细阅读的过程中发挥我们的想象并加以补充、使之具体化。从字面和意义表层来看这首诗确实浅显易懂,是关于一个小女孩想越过篱笆采摘草莓,但又怕脏了围裙受上帝责骂,从而想象如果上帝也是孩子就会去摘草莓的故事。然而“简约、不连贯、隐含意义丰富等”是狄金森诗歌作品的主要特征之一,有经验的读者会发觉篱笆、草莓、围裙、上帝等词汇看似简单具体,实质为领悟本诗的要旨,所以不能单单从它们各自的字面意义上来理解。相反它们应具有超越其字面的深层、隽永的意蕴。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诗眼。根据汉典,诗眼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按照该定义。草莓应该是全诗最关键性的词语。因为草莓小女孩才会联想到它的香甜,才会渴望越过篱笆,摘取草莓。也正因为草莓,小女孩才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将之与上帝联系起来,从而赋予我们读者以无穷的想象和阐释的可能。小女孩想吃草莓这一隐喻性行为,给我们留下互文性联想的空间,不由让我们联想到《创造世记》中有关伊甸园的故事。法国著名符号学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将互文性定义为“一篇文本中交叉出现的其他文本的表述”。其中读者的记忆是互文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草莓与禁果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经不起诱惑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吃后他们知道了羞耻,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在此善恶树上的果子就是一个重要隐喻,既有其通常的意义,又不仅于此。禁果不但是亚当和夏娃所品尝到的鲜美诱人的果子,也可以理解为不可阻挡的诱惑或人类所不能逾越的禁忌。同样草莓就不能仅仅理解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那种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的水果,而应有更多寓意。我们不妨将之作为褒义词理解,解释为人世间一切新生的或美好的或积极向上的事物,如一种美好自由的生活、一份前程似锦的工作或一份可遇而难求的爱情等,也可作为贬义词理解为一种带有罪恶感但极具诱惑力的东西或欲望,如金钱或地位。应该说这两种解释在原诗中都能说得通。
      围裙本来指用以遮蔽衣服或身体的宽松裙状物。人们一般将之与烧饭、洗碗、打扫除等家务事联系到一起,而且传统上这些事情被认为是女人的分内事。围裙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当时社会对女孩穿着打扮或行为举止的要求,这种解释也应该不会产生歧义。
      诗眼的第二种定义指一篇诗的眼目,即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诗句。通读全诗,第二节末两句应为诗眼,即: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就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这两行含有某种哲理意味。如同对草莓一词的阐释一样。篱笆也不能仅仅理解为其字面意义,即一般环绕在房屋、场地等周围的用竹子、芦苇、树枝等编成的遮拦的东西。女孩想摘吃草莓,然而篱笆却成为她前行道路中的一种有形障碍,此处也可不妨将篱笆作为 一种隐喻,可以理解为对人的精神或思想上的一种无形束缚或一个既定规则或某种社会规范。但问题就来了:谁设了这道篱笆?女孩的父母亲?上帝?抑或其他什么人?他为什么要设这道篱笆?从全诗来看,女孩的父母亲、上帝或其他人都有可能设置这个障碍。但为什么设篱笆?阐释就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如果篱笆代表障碍或规则的话,从某种层面上上帝则可以理解为这种既定障碍或规则的制定者和实际的维护者。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之窗,所以从诗眼可以窥见诗歌的意旨。顺着这样的一个思路理解的话,那么最终女孩究竟有没有吃到香甜可口的草莓呢?如果我们留意到“如果他也是个男孩”一句的话,女孩应该最终没能如愿。诗人的创作生涯开始于1850年后,而她卒于1886年。联系到诗人生活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女权主义运动尚在孕育中,当时的男权中心社会对男女之间的地位有着明确的界定,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社会价值观根深蒂固。女孩也罢,女性也罢,她们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是被男权文化遮蔽的“他者”,并不具有言说主体的地位和价值。所以女孩就应该如淑女般循规蹈矩、举止恰当,倘若破坏了这种社会规定的形象,像调皮的男孩一样爬过篱笆脏了围裙,可以想象对她的那种惩罚应该是比较严厉的。其二,从“I could climb-if Itried,I know”(我知道,如果我愿俄可以爬过――)也可以判断小女孩没有去爬篱笆。“I could climb-if I tried”是非真实条件句,表示“所提出的假设实现可能性极小或与事实相反,所以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本句中“主语(I)+过去将来式(could/would/might)+其他成分(动词climb)-if+主语(I)+过去式(tried)”明显是对现在情况的假设,表示现在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情况。同时联系到“如果,他能爬过”一句,我们也可以得到大致同样的结论。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上帝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形象,是不会冒着风险打破规则去摘草莓的,并且此处同样使用的是虚拟语气“If He could”。从这个层面所理解的诗歌内涵就比“语言层面”和“意义单位”上所能把握到的含义更深了一层。
      由此,“而由于未言部分在读者想象中成活,所言部分也就扩大;比原先具有较多的含义:甚至琐碎小事也深刻得惊人。”这首诗歌由于充分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给人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多种阐释的余地。所以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是提高诗歌作品审美极点和永恒魅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然,由于任何经典作品其文字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规则已定,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所以作为读者的我们不能陷入唯心主义的怪圈,对文本任意阐释或随意发挥。

    推荐访问:篱笆 解读 角度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