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学习体会 > 正文

    [关于谷类的3个误解] 谷类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4 04:50:42 点击:

      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主食位于宝塔的最底层,应该是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摄入量最多的一类,但是由于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些错误的观点,使得许多人正在和我们最应该亲近的食物渐行渐远。
      误解1:精米精面比糙米粗面好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去买大米、面粉的时候,面粉白得让人觉得可疑,大米亮得有些晃眼。不用说,面里有增白剂,大米被过分抛光甚至上蜡——这个“地球人部知道”的陷阱,肯定不会再有人掉进去。但是,很多消费者还是喜欢“白一些”的精米精面,觉得“全麦粉”太黑,“糙米”太粗,是质量不好的表现。问其原因,上些岁数的人会说:“过去粮食不多,老吃这些米面。现在生活好了,当然要吃好吃的,不羞这些钱。”年纪轻的人是“从小就吃这些,习惯了,看到‘黑米黑面’就觉得口感不好。”长得黑,就不受待见?但是,从营养学角度讲,精米精面还真比不上糙米粗面。
      米面的白度取决于加工的精度,就是研磨时所去掉谷粒部分的多少。谷粒最外层的谷皮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其中还含有矿物质。糊粉层紧靠着谷皮,含有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这两个部分营养丰富,但是,颜色较深。如果加工过细,谷粒的糊粉层和谷皮被去掉太多,甚至全部被去掉,成为“精米精面”,就会损失大量营养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还是口感差一些的糙米和全麦粉营养价值比较高。
      因此,在食物种类相对较少的地区,应少吃加工过精的米面,以免造成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而且,平时多吃些“糙米、粗面”“忆苦思甜”一下,也算是补充营养的一种方法吧。
      误解2:要减肥就要拒绝主食
      很多人认为,吃高碳水化合物的米面主食容易发胖,所以一些女性为了追求身材苗条,很少吃或几乎不吃主食。事实上,造成肥胖的真正原因不是碳水化合物,而是能量过剩。
      前些年,美国阿特金斯提出的快速减肥法,就是一种不含高碳水化合物的减肥膳食“理论”。这种理论是否正确?我们可以看看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经测算,同等数量的脂肪比碳水化合物含更多的能量。1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可产生约17干焦(4卡路里)能量。1克脂肪能产生约38千焦(9卡路里)能量,约是碳水化合物的2.2倍。动物实验表明,摄入低脂膳食很难造成动物肥胖。
      另外,相对于碳水化合物,富含脂肪的食物更能引起人的食欲。吃得多,自然也会摄入更多的能量。而人们在吃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食物时,食欲更容易得到满足,吃得相对较少。因此,进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米面制品,其实不容易造成能量过剩,使人发胖。
      误解3:主食是血糖的唯一来源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血糖偏高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就会经常被人提醒要少吃糖,少吃主食。这样,就有人会想了,既然血糖都是吃糖而产生的,那么不吃糖,包括含糖类的食物如主食,不就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了吗。
      如果将人体的运作状况比作是车,那么这种想法还是有道理的,因为只要车不开就不需要用油。但身体毕竟不是车。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都不能停止运作,比如心跳、血液循环、思维等,因此身体一直都需要能量的消耗。并且,我们的身体需要的能量物质主要来源于血糖,尤其是大脑、心脏等只有依靠葡萄糖提供能量,是其他任何物质包括脂肪、蛋白质都替代不了的。正常人合理膳食的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比例应达到55%~65%。
      过去医生给糖尿病患者推荐的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仅占总能量的20%,使患者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这对病情控制不利。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现在已改变了这种观点,对糖尿病患者逐步放宽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目前在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同的情况下,更强调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
      许多人认为,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唯一来源,不了解蛋白质、脂肪等非糖物质在体内经过代谢也可转变为血糖。所以他们严格限制主食,并大量食用高蛋白质及高脂肪的食物,盲目鼓励吃动物性食物。这种做法只注意到即时血糖效应,而忽略了总能量增加所带来的长期危害。

    推荐访问:谷类 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