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学习体会 > 正文

    冷酷仙境_冷酷仙境冷谷寺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7 04:49:54 点击:

      初冬的一天,在拉萨老城小有名气的仓姑寺茶馆,和几个“藏漂”朋友喝着甜茶东拉西扯,有人提议说一说各自印象最深刻的寺庙,轮到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冷谷寺。  自打2000年与藏地结缘,十多年里我拜访过不下百座藏地寺庙,有藏传佛教各派的寺庙,也有苯教的寺庙,包括桑耶寺、大小昭寺这样历史厚重的寺庙,甘丹寺、拉卜楞寺这样规模宏大的宗主寺,也包括以风景优美见长的郎木寺。然而,深藏于横断山区的冷谷寺是如此难忘:巨大的雪山下,云雾缭绕的山谷里,冷杉、云杉和落叶松重重包围着一座古寺,清冽的溪水在鲜花盛开的草地上无声地流淌,蒙蒙细雨中,两匹白马静静地伫立着。这是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景象,犹如冷酷仙境。
      2011年夏天沿318国道进藏的途中,在理塘寺一间狭小的僧舍里,我从一个喇嘛朋友那里第一次听说冷谷寺。百无聊赖地等候这个朋友期间,我随手从他床头一摞藏文经书中拣出一本中文画册翻看,那是一本关于格聂神山的精美画册,画册中的瑰丽风景深深吸引了我,当即决定推迟进藏的日期,去一趟格聂神山。喇嘛朋友下课回来,听说我想去格聂,一个劲地摇脑袋,用一个相当古怪的逻辑断然否定了我:“有骑马去的,没有骑自行车去的!”不过,等到他明白我已经打定了主意,就转而不厌其烦地介绍路线和沿途的情况——早些时候,他和几个年轻的喇嘛一起朝拜了格聂神山,他们背着铺盖卷和简单的食物,在山里走了整整四天。末了,他说:“那里有一座贡巴,冷谷寺,你可以住在那里。”
      过了两天,我满怀期待地离开理塘,兴冲冲地前往100多公里外的格聂神山。沿318国道西行,出理塘县城几公里后拐上一条简易公路,向着毛垭草原以南的群山盘旋而去,就在这时,天边响起阵阵闷雷,一大片雨云正滚滚而来。冒着倾盆大雨翻越海拔4770米的铁匠山,在遍布水洼的砂石路上高速下山,不经意的一瞥,但见西南方向,一座高耸的雪山在厚厚的云层中闪现,片刻便消失——那就是格聂神山,海拔6204米、仅次于蜀山之王贡嘎山和四姑娘山的四川第三高山,也是佛教经典中的“岗波圣地”、藏地诸神山中的“第十三女神”。我完全无法想到,即便在山脚下六天七夜,我所见到的格聂神山也大抵如此——偶尔现身,片刻便消失,从不曾显露完整的面貌。
      尽管正值盛夏季节,但高原上下起雨来,气温直线下降,一天之内便直达深秋。黄昏时分,我手脚冰冷地到达格聂神山附近的喇嘛垭乡,这个藏族聚居的小镇仅有两三家小卖店,没有饭馆,也没有旅馆,更令人惊讶的是,已经停电两个多月了。最大的问题是,几乎没有人能听说汉语,身材高大的康巴人围着我,对我的自行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提出一个又一个我听不懂的问题,同时用摇头并快活地哈哈大笑回答我的问题。显而易见,在这里,自行车是稀奇的交通工具,就像汉语一样。我遇到的第一个能讲流利汉语的人是喇嘛垭乡的政府书记,而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格聂神山不允许攀登!”
      2006年11月,两位蜚声世界的美国登山运动员,也是户外登山界鲜见的夫妻搭档,时年52岁的查尔斯·弗洛与时年39岁的克瑞斯汀·博斯科夫在攀登格聂山时双双殒命,雪崩被推测为最有可能的原因。这宗轰动一时的山难是格聂神山历史上唯一一次山难,也是寥寥可数的几次登山事件之一。与此同时,当地也通过各种渠道不遗余力地宣传格聂神山以推进旅游业——我所看到的那本画册就包括在内。“你来格聂算是来对了,我也去过稻城亚丁,我们的格聂一点都不比他们差!”把我安顿在一家“民居接待户”后,乡政府书记丢下这句话走了。
      次日,我沿着硕曲河一路南下到达河流交汇处的章纳乡,折向西行,沿硕曲河支流热地曲河逆流而上,经乃干多村前往格聂神山。雨时停时下,我也时不时下车,推行通过泥泞的陡坡。热地曲河边这条逼仄的山路,勉强可容一辆卡车通过,即便算上摩托车,终日也没有几辆车来往,但在过去,这条路却是连接川藏的交通要道、茶马古道的一部分,马帮、商队络绎不绝,直至上世纪60年代318国道开通。1877年,英国探险家威廉·吉尔和他的探险队正是经由这条路从理塘到巴塘的,那本著名的游记《金沙江》也成为第一本记录格聂神山的西方著作。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变迁,威廉·吉尔的所见所闻与今天的景象已经大相径庭,譬如游记中描述的因为匪患只剩下两三户人家的乃干多,如今已是一座小有规模的村庄,不变的,或许只有格聂雪峰摄人心魄的冷峻。
      下午,我到达格聂神山以南的山谷中、藏语称为“孜坝”的小村庄。一对骑着高头大马,自己也人高马大、长发飘飘的康巴兄弟邀请我到家里,用喷香的酥油茶和旺盛的柴火招待了我。尽管留恋温暖的火塘,我还是谢绝了两兄弟的挽留,到一片开满了鲜花、视野开阔的山坡上扎营,期待着天气好转,能够看到格聂神山的壮丽风景。然而,格聂主峰始终隐藏在云雾里,倒是主峰南侧一座形似鹰嘴的黑色山峰突兀地时隐时现,后来我知道,那就是传说中守护神山之门的“东方神鸟”,除非有妖魔鬼怪进犯,这只神鸟都是现在这个样子:嘴巴朝天,呼呼大睡。
      夜晚,雨下个不停。四周的高山仿佛都睡着了,森林里一片寂静,唯有雨滴拍打帐篷的声音。天亮以后,雨暂时停了,天空却依旧阴云密布。我在泥泞的山路上连骑带推,缓慢地向格聂山与肖扎山之间的冷谷寺前进。在虎皮坝——一个溪流纵横的高山草坝——我遇到了冷谷寺的喇嘛们,他们住在一排临时搭建的木板房里,七嘴八舌地费了一番功夫才让我明白是为什么:冷谷寺原有的经堂和僧舍已经年久失修,寺庙决定不再翻修或重建,而在地势平坦的虎皮坝修建新的经堂和僧舍。那些堆积如小山的圆木和石材说明,不久的将来这里会出现一座崭新的冷谷寺。这或许将成为冷谷寺历史上的一次巨变。1164年,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创始人噶玛巴一世(也就是一世大宝法王)在岗波圣地创建了冷谷寺,它不但是康区最古老的噶举派寺庙,也是噶举派的发祥地之一。800多年里,冷谷寺没有太多的辉煌,却因为地处遥僻的深山,或许也得益于神山的庇护,香火一直延续至今。
      我把自行车留在虎皮坝,沿着一条羊肠小路走向几公里外的冷谷寺。没走出多远,雨又淅淅沥沥地下开了,这才想起忘记带雨衣了,好在山谷里森林茂密,枝繁叶茂的大树就好似一把把撑开的巨伞。穿过幽暗的森林,登上一座挂满经幡的小山,眼前赫然是一座不大的古老寺庙,墙壁斑驳的经堂被陈旧的僧舍环绕着,面目沧桑的庙宇被苍郁的森林环绕着,在它的上方,雪峰与冰川在云雾间影影绰绰,冷冷的雨里,一切都被涂成了冷色调,散发着出离人间烟火的美。尽管我可以拿出数码相机,花去微不足道的1/60秒来记录眼前的一切,但其实,存储在电子元件中的影像,与肉眼所看到的相去甚远,更不用说那清冽的、飘荡着花香和松香的空气,和难以言喻的内心感受了。或许,一如所有美好的事物,这短暂却真切的冷酷仙境,注定只能永存于记忆深处。   寺庙里非常冷清,我不由得疑心这里是否还有人留守,直到在大经堂门口遇到一个中年喇嘛。他邀请我到他的僧舍,生起柴火让我取暖。依旧是语言不通的问题,我们之间基本上无话可说,他只是不断地将我面前的木碗添满滚烫的酥油茶。大多数时候,我们沉默地坐在氆氇垫子上望着窗外,窗外,是聚集在格聂之巅的云雾。回到虎皮坝,喇嘛们在茶房里给我搭了一张临时的床铺,同住在茶房里的还有冷谷寺的两名管家,洛扎和加唐。
      尽管来之前我做了转山或徒步穿越的准备,但面对连日的阴雨,我也只能无奈地放弃这些打算。接下来的几天在无所事事中度过,除了用随身带的抗生素帮两个喇嘛治好了感冒,我想不出还干了哪件正经事。我更像是一个莫名其妙的旁观者,和喇嘛们同吃同住,但相互的交流是很有限的,因为即便是喇嘛当中汉语最好的两名管家,也无法连贯地说几句完整的话。事实上,那几天洛扎和加唐都对我非常关照,而他们表达关照的方式是反复地重复三个祈使句:“坐嘛”,“喝酥油茶嘛”以及“吃糌粑嘛”。
      这里就像一所寄宿制学校,除了两位外来的上师,喇嘛们都来自格聂神山一带的村庄,或者来自神山这边、属于理塘的喇嘛垭和章纳,或者来自神山那边、属于巴塘的波密。年轻的喇嘛们住在一间大房子里,睡通铺,既是寝室也是讲经的教室,另外几个年长的喇嘛分别住在几间小房子里,两位上师则住在一顶白色的大帐篷里。每天早上六点,浓雾紧锁着山谷,喇嘛们就起床读经了,八点钟左右吃早饭,通常是酥油茶和糌粑,半小时后开始上课,会有老师来讲经,严肃却并不死板,师生们经常热烈地讨论一些问题。中饭后休息两个小时。下午有时自修,有时辩经。辩经如同辩论赛,并不是为了争论什么,目的是启发智慧。晚饭后是自修时间,约十点多熄灯睡觉。住在帐篷里的上师非常勤勉,在这里他是备受尊敬的人物,也堪称表率——天不亮就起床,直至深夜,除了偶尔到森林里散散步,终日都在帐篷里研习经文。
      一天上午,冷谷寺的喇嘛们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在木板房子里上课,而是到附近一座小山上煨桑和诵经,以祝福一位活佛健康长寿。格聂雪山云雾缭绕,森林里桑烟袅袅,喇嘛们围坐在巨大的岩石上,在上师的带领下诵念经文,那是一种我从未听闻过的经文,犹如赞美诗,犹如音乐,混合着山涧的流水声和山腰的瀑布声,在山谷里蔓延和升腾,向着森林的尽头,向着森林之上的雪峰,向着笼罩群山的云雾。我第一次认识到,佛经也可以是优美动听的。就在这天傍晚,大雨滂沱,一家牧民从巴塘骑摩托车来到冷谷寺,各个淋得全身湿透,仅仅是为了给寺庙送来酥油。
      返回理塘之前,我又去了一趟冷谷寺。在一座白塔边,我遇到一位年长的喇嘛,从一大把花白的胡须不难看出他的年纪,可是,他的双眼却清澈又明亮,闪烁着孩童般的好奇。让我惊喜的是,他能够听说汉语,而且相当流利。这个喇嘛来自巴塘的措普寺,到冷谷寺已经三个多月了,他说,他是专程到这里修行的。“在措普寺修行不好吗,为什么要到这里来?”我明知故问。然而,他的回答仍然有些出乎意料:“这里是神山,在这里修行很好,非常好。你看冷谷寺,它很美,非常美,我们藏族地方有很多寺庙,理塘有,巴塘有,到处都有,但这里是最美的,我就没有见过比这里更美的寺庙。我很幸运,能够在这里修行。你也很幸运,你来过这里,这就是你的幸运。”

    推荐访问:冷酷 仙境 冷谷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