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心情短语 > 正文

    叶圣陶传简介【叶圣陶父子的书信“干校史”】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2-06 04:28:43 点击:

      1969年4月,根据毛主席“五七指示”的精神,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叶至善戴着“帽子”前往河南潢川,进入团中央“‘五七’学校”,他的孩子们早已分别奔赴了密云林场、东北兵团、陕北农村。此时,家里只剩下已75岁高龄的父亲叶圣陶先生,夫人夏满子,儿媳和年幼的孙女。此后的3年8个月是除死亡外父子间最长时间的分离,他们像“打乒乓”般你来我往不间断地通信。近几年,经过家人长时间细心地整理,将保留的466封信尽可能对应起来,形成了这本70多万字的书信集。
      书信是他们当时唯一可靠的交流方式,几乎每四天就要有一次信件往来,有时甚至更频繁些,不仅“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离散,各地亲属背着“问题”辗转,老老小小病病歪歪琐碎的生活问题要逐一交代,还周详地记录了身边事、国事、天下事,细碎到单位里粮票的取留、院子里海棠丁香的繁败、北京地铁通车,重要到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集团、“一打三反”运动、林彪事件,甚至阿波罗登月、柬埔寨政变,都在信里一一讲到。他们努力让对方能够想象出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境况,及时更新,分享观点,仿若人在身旁,即便分隔两地也能多少放心。写出来的是家人间的牵挂,彼此的支持,文字背后确有深深的寂寥。
      叶圣陶原本正常的工作活动早已停止,只剩下每周两次去参加“学习”或者去看看自己的老朋友。家里其他人总忙着各种各样的事,参加劳动、在胡同里挖“防空洞”、上班、照顾孩子、排队买东西,无人陪他。他尽量维持着正常的生活秩序,又闲不下来,在书桌旁“看看抄抄”,翻《辞海》,捧着字典读英文小说,将党章、国家文件当语文材料来字字研究,打发时间。

      叶至善在干校中被分入养牛组,51岁的他,已算是组员里最健壮的了,总是五点多(农忙期间要提前到三点多)起床给牛把屎尿,喂牛放牛,晚上拾掇好牛,上床睡觉时已经十点多了。可他并没有把干校生活当成无谓的消耗,在信中他写道:“能走上毛主席指示的五七大道,心里应该高兴愉快,不应该老想什么苦不苦。”养牛,那么就研究牛,从牛的生理、生态、习性到设计牛鼻环的形式与穿法,不仅养出当地“膘情最好”的牛,劳动中还有建立当地气象站的种种设想,尽可能地干一样事,就把事情做好。从头到尾,叶至善在家信里没有一句抱怨,事实是他们住的是干校里都算最破的茅草房,每天走的都是极度泥泞的土路,这都能通过书中的照片看出一些线索。
      到1972年,全家人“革命”“学习”“生产”“进步”的热情被再三泼了冷水,经历了逐步幻灭的过程。曾在兵团劳动和农村插队的孩子们贫病交困,一次次失去上学、进厂的机会,听来的都是“走后门”“跑门路”的不公消息,“先是信心十足,后来彷徨、动摇、苦闷,怀疑自己追求的所谓‘人生目的’”。叶至善在信里批评他们意志“消沉”,而干校也逐渐陷入没落,身边的同事有的因为生活条件差积劳成疾,干校期间已经去世,能调回城的,已经纷纷走了;养出感情的牛,因为失去了用武之地,只有被宰杀;他也有了时间跟父亲在信中探讨诗词,而由潢川回京的事从年中拖到年尾,历经波折。叶圣陶在信里记录了其他干校里编出的笑话:“一个世纪,两个年代(已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三个元旦(在干校经过三个元旦),四个年头。”“斗批改”的干校生活也被戏称为“逗逗孩子,劈劈柴禾,改善改善生活(弄些小菜吃吃)”。结束干校生活的知识分子,回到城里,却被分配到并不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叶圣陶在信里写“现在分配工作,好像打麻将,全部的牌都背朝上,大大地撸一阵,然后四家各取十三张,竖起一副牌。刚竖起来的牌,四家都不会怎么好……这是必然走的道路,然而多么吃力啊。”

      与描述“文革”时期的很多文本不同,这本家书中没有对任何人任何事的恨与怒,父子两人的文字中总是平和、积极,显露出心性的“纯”,甚至多少有一点“愚”,他们努力不陷于消极,可这样,反倒让人读出一种悲凉。考虑到叶至善信中所提供的数字:“中央直属机关和国务院系统的五七干校共136个”,“信阳专区的五七干校(中央的)有三十七个,约五万人”,加上各地自己组织建立的干校,全国有多少人在这四年中进入了干校,有多少家庭在经历这种生活。
      叶圣陶叶至善父子,未必是典型的普通人,毕竟他们在当时是受到“照顾”的“民主人士”,而书信中记录的人生不限于他们自己,还有工人、学生、各种知识分子此间的境遇,看得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作为父子家书,如此600多页厚厚一大本,以叶至善作为编辑的思路,这是“太不为读者着想”了,而作为历史的见证,即便只这四年,仍是薄了。
      (责编:孙达)

    推荐访问:校史 书信 父子 叶圣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