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心情短语 > 正文

    唐诗对高唐神女典故的接受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08-16 22:40:03 点击:

      摘 要:“巫山云雨”、“高唐神女”等艳情典故得到了唐代诗人们的青睐,对这些典故的巧妙运用,使俗世之艳情显得迷幻飘渺十分具有美感,以隐喻、象征的手法巧妙地突破了爱情诗中不可言说的“云雨之情”,使之诗化和雅化。本文通过元稹、白居易、李商隐对高唐典故的运用分析了唐代诗人,尤其是中晚唐诗人喜好高唐典故的原因。
      关键词:唐诗;高唐典故;接受
      一、元稹对“巫山云”的神化
      元白二人对宋玉“巫山云雨”典故的传播有着不小的贡献。元稹和妻子韦丛的深情厚谊一向为人津津乐道,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年芳二十的韦丛下嫁给24岁的诗人元稹,两人生活虽不宽裕,却也温馨甜蜜。可是造化弄人,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韦丛因病去世,年仅27岁。诗人无比悲痛,写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诗。《遣悲怀三首·其二》这首诗就是作于诗人被贬江陵时: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此时妻子离去二年,诗人依旧深情难忘,面对旧衣不忍开封,可见元稹对韦丛之深情,因此能写出《离思·其四》那样深情动人的诗作,此诗因此也成为古今悼亡诗中的经典:
      曾经沦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用“沧海水”、“巫山云”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来表达对亡妻的怀念,这在元稹之前是不太常见的。“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从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中脱化而来;而“除却巫山不是云”则是巧妙地使用“朝云”的典故,把它比作心爱的女子,充分地表达了对妻子的真挚感情。“取次花丛懒回顾”则是说除了妻子,纵有倾城国色、绝代佳人,也不能打动他的心,取得他的欢心和爱慕。“巫山云”本是含有艳情意味的意象,诗人则脱去它的艳情意味而突出它的审美意味,用其指代美好而飘渺的事物。“巫山云”因元稹的动人比喻从此脱去艳情的俗气,“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一诗句一直流传至今几乎人尽皆知。
      二、白居易对“朝云”的幻化
      元稹丰富了“巫山云雨”的内涵,而白居易则使“朝云”典故达到了几乎人尽皆知的地步,这首《花非花》便证明了这一点: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是变格的仄韵七绝,可看出诗向词发展的痕迹。“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喻其行踪似真又幻,似虚又实。白居易这首诗延续了他一贯的语言风格,字面意思平易好懂,不过意境却不显露,通篇取譬,含蓄委婉,甚至迷离,堪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朦胧诗的代表。“去似朝云无觅处”含蓄地写出了美好时光之短暂,用《高唐赋》之“梦”与“朝云”取譬,显得含蓄迷离,引人遐想。吟咏的俗世之艳情,却因朦胧显得迷幻飘渺十分具有美感。“朝云”一词的广泛传播白居易当功不可没,后来苏东坡有妾名朝云,亦可见此词经白居易吟咏后显出的永恒魅力。
      这首诗因含蓄朦胧的意味,将俗世之女子甚至妓女比作“巫山云”“朝云”,翩翩然脱俗而有仙气。因为朦胧手法的运用,使艳情诗摆脱了低俗的倾向,显得高雅含蓄,使宋玉辞赋中的艳情典故摆脱了六朝的低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白居易将宋玉辞赋典故常常用于艳情诗中,并在诗中直接称引宋玉,宋玉就渐渐有艳情的写作者变成艳情的主人公,比如其《卢侍御小妓乞诗,座上留赠》之“宋玉荆王应羡君”便是宋玉形象向艳情发展的痕迹,晚唐诗歌中宋玉成为多情风流才子的代称,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其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
      三、李商隐对“高唐神女”的雅化
      纵观李商隐的诗歌,艳情主题在他的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高唐神女”是李商隱吟咏频率最高的一个典故,李商隐常将艳情置于高唐背景,被后人称为“高唐神女系列”现象,李商隐艳情诗之独特处也就在于此,以隐喻、象征的手法巧妙地突破了爱情诗中不可言说的“云雨之情”,使之诗化和雅化。如其《楚宫二首·其二》云:
      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已闻佩响知腰细,更辫弦声觉指纤。暮雨自归山悄悄,秋河不动夜厌厌。王昌且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此诗一本作《水天闲话旧事》,是一首很美的怀旧诗。作者在秋日的水光云影下与友人从容闲话往事,回忆那难忘的心动时刻。诗以“暮雨”代指恋人归去,“暮雨自归山悄悄”渲染出的氛围类似《高唐赋》神女归去之状。现实中的男女之恋被描绘成高唐之恋,注重对幽约气氛的渲染,写美人亦从侧面着笔,以含“闻”“辨”二字显出美人之飘忽不定,似巫山神女之可遇不可求,将美人置于朦胧隐约的审美观照下,高唐典故的运用使用使故事显得扑朔迷离,与六朝宫体诗之浮夸直露截然不同。
      “高唐神话”的典故使李商隐的诗歌涵意委婉曲折且丰富深厚,往往将个人爱情的伤感、坎坷身世的悲慨乃至国家政治的嘲讽彼此融渗胶结,浑然化为一体。李商隐的这种拟“高唐神话”以抒情叙志的创作方式与他的性格和人生经历有关。总之,时代的衰落、生活的困顿、仕途的坎坷加上爱情的缺失造成了他敏感多情的心性,让他倾向于用委婉曲折的“高唐神话”表达其凄美幽约的情感。
      结语
      宋玉高唐和《高唐》《神女》等赋作开创的“艳情”主题丰富了中国艳情文学,其赋作的艳情典故更是成为中国艳情文学的经典词汇,为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沿用和发展。梦幻模式是宋玉为后世文人表现当时即下的情艳之遇提供了一种极为方便的模式,而从“巫山云雨”、“高唐神女”、等典故中衍伸出来的诸多相关词汇则成为文人表达艳情的绝佳指代。宋玉的“艳情”主题在注重声色犬马享受的中晚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衰世中的文人在生活中找不到希望,在仕途上没有出路,转向收敛温婉,沉迷于男女情爱,以忘掉人生的失意,这一切都导致了诗歌的艳情倾向,宋玉的“艳情”主题由此得到继承和发展。宋玉的形象也渐渐发生了变化,由风流儒雅的落魄文人变为貌美多情的风流才子。
      参考文献
      [1]闻一多.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J].清华学报,1935(4).
      [2]吴天明.高唐神女传说之再分析[J].云梦学刊,2003(4).
      [3]杨琳.巫山神女原型新探[J].文艺研究,1993(4).
      [4]黄洽.高唐神女原型与《聊斋志异》中的高唐型神女[J].蒲松龄研究,2002(2).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推荐访问:高唐 神女 典故 唐诗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