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心情短语 > 正文

    [一代人的宿命]85后的宿命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6 04:58:11 点击:

      大约是5月中旬,意外地收到黑龙江诗人姜红伟寄来的一本书:《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备忘录》。这本姜红伟编著的书籍,600多页,厚厚的一大本子,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再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风起云涌的校园诗歌运动,其中一些名字至今耳熟能详:周劲松、马萧萧、王军(洪烛)、李作明、陆俏梅(梅林)、胡继学(他他)、邱华栋……
      念着这些名字,我想起去年3月末与周劲松的一次晤面:《成都商报》牵头在四川雅安周公山景区举办“全国自驾游主流媒体联盟年会”,笔者代表当时供职的《大连晚报》应邀与会。欢迎晚宴上,一个人引起了我的注意:米禾田,《成都商报》周刊部主任。吸引我的是他名片上“米禾田”后面括号内的仨字儿:周劲松。周劲松?莫不是当年在《中学生文学》杂志连载口述实录体报告文学、把中学生早恋的话题闹得沸沸扬扬的那个“周劲松”?一问,果然是他!
      席间,我们谈及中学时代对文学的狂热以及后来人生道路的选择。巧的是,我们俩走了一条那么相似的路:中学毕业即入伍,到部队从战士做起,当文书,考军校,在训练之余继续追求所谓的文学理想……回到地方后,又辗转进入媒体,在看不见硝烟的报业竞争“战场”上打拼。那时那地,我们都唏嘘不已。那一刻,我们只能用多喝几杯酒的方式,表达彼此的惺惺相惜。
      据我所知,在当年那批“失踪者”当中,有太多人投笔从戎:师永刚从军甘肃平凉,马萧萧在兰州某部,姜春浩在山东邹平某部,梁云天和王圳好像都在辽宁锦州从军,却不在同一个部队上……还有许多人,我已记不得他们的名字。我只隐约记得周劲松、马萧萧与我同是1989年3月入伍的“八九年兵”,而师永刚、梁云天、王圳等则应该是1990年3月入伍的“九零年兵”。
      我们为什么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军旅之路?多年来,我一直在想,却也从未认真探究,只是觉得冥冥中军旅对文学少年有一种无声的召唤,而文学少年对神秘而又神圣的军旅充满着期待。
      时光真如白驹过隙,1980年代那批狂热的诗歌爱好者如今都已年过四十,人届中年。当兵的,该转业的都转业了,像马萧萧这样坚守军旅的已为数不多;没当兵的,也大都事业有成了――托文学的福!
      写作改变了我们一代人的人生,或者谓之命运。不管我们走了一条什么样的路,一切都是宿命。虽有得有失,有笑有泪,但无所谓对与错,经历怎么说都是财富。
      是不是每一个文人的内心,都有一种英雄主义的情怀?
      是不是每一个军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军旅诗人刘立云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著名作家、评论家高海涛给出的答案也是肯定的,没当过兵的著名青年诗人洪烛给出的答案也是肯定的。
      洪烛说,感谢诗歌,感谢记忆。
      我说,感谢军旅,感谢命运。

    推荐访问:宿命 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