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心情短语 > 正文

    【丁玲的“经验教训”】 丁玲代表作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2 04:38:50 点击:

      丁玲可谓一生坎坷,含辛茹苦。林贤治先生在《左右说丁玲》中说:丁玲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封通信中曾这样写道:“难道二十多年还不能得点经验教训吗?不学一点乖吗?文艺事大可不为。在我,在我们死后许久,或可有有勇气的、有真知灼见的人们。不过首先得把封建势力扫除干净。”因此重返文坛的丁玲并没有像人们所期盼的那样,写出与民族和个人的苦难历史想匹配的宏大作品。用她自己的话说,尽是一些“平平反、亮亮相”的东西,所以有人认为丁玲“其实质是回避历史,没有正视历史”。
      无需争辩,丁玲本来并非一位胆怯怕事的女性。年轻时,她在省立第二女师和长沙周南女中读书,就敢作敢为,曾多次参加学生运动,并先后两次以退学方式抗议学校对学生运动的压制。特别是在一些家庭问题的处理上更是表现出自己的性格,她毅然提出解除外祖母生前定下的与表兄余键的婚约,不顾“娘亲舅大”的礼节,怒斥舅父余笠云的封建礼教思想。
      我想,真正让丁玲的性格发生变化,应是她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三八节有感》之后,这也可说是她文学生涯中的第一次“教训”。在这篇应编辑陈企霞所约的文章里,她将由两起离婚事件引起的为妇女鸣不平的心理情绪和盘托出,开篇写道:“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道出妇女现实地位的差距,明确指出当时延安男女之间的种种不平。这篇批评封建男权思想、提倡男女平等和个人权益的文章,发表后很快引起不同意见,认为“我们在前方打仗,后方却有人骂我们的总司令”,因而在文艺整风中,与王实味的《野百合花》一同受到批判。最后还是毛泽东发话保了丁玲,这才让她最终免遭厄运。
      不难想象,经过《三八节有感》这件事,丁玲的创作无疑要变得更加慎重,不再是“缺少考虑”、“信笔所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应是这种创作态度下的产物。这从该书完稿之后,她就“政策上是否有问题”反复征求周扬、胡乔木、萧三、艾思奇的意见不难看出,从后来亲笔写在该书扉页上感谢丈夫陈明“让她的写作比较少一些错误和缺点”的话里也可体会到。但就是这样一部以自己参加涿鹿县土改工作的生活体验,从政策要求出发,按照领导意图写下的作品,出版时也并非是那么的顺利,只得一拖再拖,最后由华北辗转到东北才得以成书。原因很简单,被指为“富农立场”,就会同情地富阶级,描写“农民的家里就是那么的脏,地主的女儿就是那么漂亮”。这种源于生活真实的艺术再现也遭到“上纲上线”的误解与非难,这不能不让丁玲的创作更是小心谨慎。
      更让丁玲“教训”深刻的是,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对她“老账新算”,打成“丁、陈反党集团”。横加在她头上的“罪状”是:“拒绝党的领导和监督,违抗党的方针、政策和指示;违反党的原则,进行感情拉拢,以扩大反党小集团的势力;玩弄两面派手法,挑拨离间,破坏党的团结;制造个人崇拜,散布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随后反右开始,又“罪加一等”,被划为“右派”,开除党籍,撤销一切职务。她的《三八节有感》《在医院中》与王实味的《野百合花》、萧军的《论同志之“爱”与“耐”》、罗烽的《还是杂文时代》、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等被圈定“再批判”,并且被指曾经“向蒋介石出卖人民和党”。这无疑让丁玲感到“彻底绝望”,从此进入人生的最低谷。她先后被发落北大荒12年,打入秦城监狱5年,遣送山西农村5年,经过22年的磨难,直到1979年才重返文坛。
      重返文坛的丁玲,确实没有像巴金、杨绛一样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对历史、对自己的反思。正如林贤治先生所说,虽然也有《牛棚小品》的发表,但只是小品而已,并没有以自己的经历进行深度思考,写出表现时代悲剧的宏篇叙事来,我们所见的丁玲作品却是歌颂社会主义道德风范的《杜晚香》。但我以为,如果从人性角度分析,这也情有可原,过去的挨整,当下的创作生态,让丁玲恐怕不能不如此。你看,就是在八十年代初她应邀访美也都还有人说“是拿的联邦调查局的钱”,足见其处境的微妙。她自己也这样说:“这个时候,我大半很谨慎,怕授人、自己人以柄,为再来一顿棍棒做口实。”所以,不难看出,曾经的教训、面临的环境应是丁玲最终表现的主要原因,也是今天我们不少人也遇事“学乖”的内在因素。
      【紫陌红尘荐自《湘声报》2012年7月6日/本刊有删节】

    推荐访问:经验教训 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