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心情短语 > 正文

    【繁华社会假象下的流浪汉】 人在繁华时 所看到的都是假象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7 04:40:34 点击:

      摘 要:十六世纪中叶在西班牙文坛产生了新的文学体裁-流浪汉小说。它们以第一人称的方式,通过对下层人民生活的描述,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托美思河的小拉撒路》中文译名《小癞子》,它作为流浪汉小说的鼻祖,描述了一个叫小拉撒路的小流浪汉的种种经历,生动的将一个善良、乐观的小流浪汉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博读者一笑,却也让读者在莞尔一笑之后,留下更多对当时社会以及造成这个小流浪汉形象的种种原因的思考。
      关键词:十六世纪中叶;流浪汉小说;《小癞子》;善良;乐观;流浪汉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0-00-02
      流浪汉小说始于十六世纪中叶的西班牙文坛,以1554年出版的佚名小说《小癞子》为其开山之作。一般来说,流浪汉小说的主要特色就是以流浪汉为小说主角,以第一人称方式叙述故事。流浪汉小说是一种反英雄主义的小说,借小说主人公之口,抨击现实社会。它以那些落魄的绅士、穷苦的弃儿等流浪汉们为主角,通过他们的自述,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讽刺和抨击当时社会黑暗、肮脏、龌龊的一面,与上层社会绅士、富豪奢侈糜烂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小癞子》作为流浪汉小说的鼻祖,描述了主角小拉撒路的种种流浪经历,也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描述,将小拉撒路这个流浪汉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通过这部小说反映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小拉撒路的遭遇,同时也反映出了他的善良和面对苦难时的乐观精神。本文将对影响小拉撒路性格特色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从中寻找16世纪中叶西班牙社会在底层人民身上留下的痕迹。
      一、《小癞子》及其人物特色
      《小癞子》分为七章,以主角小拉撒路的一段自述身世为开篇,开始讲述其一生的经历,在一个又一个主人的影响之下,如何从一个单纯善良的孩子,变成一个甘愿苟活偷安的小癞子。小拉撒路出生于托梅斯河边的一个小村落,父亲由于偷窃被判刑,小癞子的母亲让他跟随着一个瞎子替他领路,自此开始他的流浪生涯。瞎子是个狡诈的老人,经常虐待小拉撒路。从瞎子那里,小拉撒路学到了如果要生存,就必须学会狡黠和欺骗。老人曾说:“傻子,学个乖吧!瞎子的领路孩子得比魔鬼还机灵”【1】 。一段时间过去,小拉撒路无法忍受瞎子的虐待,在报复了瞎子之后便开始寻找他第二任主人。他的第二个主人是个吝啬的教士,几乎不给小拉撒路食物,小拉撒路只能通过自己的狡猾和骗术来获得食物。最后教士发现了小拉撒路的诡计,毒打了他一顿并将他赶走。之后小拉撒路又跟随了一个穷困潦倒的侍从,徒有光鲜的外表,实际却穷的经常挨饿,反而需要依靠小拉撒路的乞讨和邻居的施舍来养活两个人。与侍从分开之后,小拉撒路给一个墨西徳会的修士当侍从,这个修士喜欢到处“经营俗务,奔走拜访” 【2】,这样长途跋涉的生活让小拉撒路无法忍受,在几天之后便离开了修士。接着是一个兜销免罪符的人,小拉撒路跟着他四个月,吃足了苦头。之后,他又分别跟随了一个画手鼓的和一个神父,神父让他去城里卖水,使小拉撒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进账。四年之后,小拉撒路辞离了神父,又跟了一个公差,过了一段提心吊胆的日子。最后,小拉撒路与圣萨尔瓦铎(San Salvador)大教堂大神父的女仆结婚,结束了自己的流浪生涯,开始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从本质上来讲,小拉撒路是个善良、天真的孩子,他被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利用一些骗人的小伎俩来维持生计。他虽然为了生存而经常做些欺诈讹骗的坏事儿,但他的小骗局并没有真正地对社会带来危害。甚至,在跟随那个兜销免罪符的人时,因为反感兜销员欺骗老实百姓的行为而最终离开了他。他能以乐观、现实的态度面对生活,他并不奢望可以进入上层社会,只求一个平静、自主、平凡的生活,就像小说最后小拉撒路所得到的那样。因此,即使关于女仆和大神父的流言满天,他依然愿意为能保有一个平稳安定的生活而装聋作哑。所以,小说中的小拉撒路对于自己最终的生活是非常满足的。
      二、造成其人物特点的原因分析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在一篇描写下层人民生活的流浪汉小说中看到这样一个乐观、善良、积极面对生活的小流浪汉呢?造成他这些性格特征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如家庭、朋友、遭遇、社会背景等等,下面我将从家庭、作者和社会背景这三个因素的角度出发,对小拉撒路的性格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流浪汉小说的鼻祖。
      1.人物家庭成长因素
      小拉撒路出生在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家庭,父亲因偷窃而被捕,最后死在战场。虽然父亲偷窃的行为并不光彩,但是他在偷窃被发现后对自己行为供认不讳的举动也能称得上是个还算正直的人。“…….我爹就此吃官司了。他据实招供,直认不讳,为正直吃了苦头。”【3】小拉撒路的母亲,在父亲被捕之后要独自承担抚养小拉撒路和维持生计的责任,然而她也并没有因为生活的穷苦而进行一些非法的行径,而是通过“给学生做饭,又给马达丽娜教区护教军官家的马夫洗衣裳”【4】等辛苦劳动来维持两人的生计,继而结识了一个黑人,并又生了个儿子。最后她将小拉撒路交托给了一个瞎子,并嘱咐他要做个好人。小说开篇关于小拉撒路父母的描述只有寥寥几段话,但从这几段话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小拉撒路父母卑贱的生命中所流露出的些许正直、善良和面对生活的苦难坚持不放弃的乐观精神,也正是这样的精神,感染了小拉撒路,让他在经历的种种苦难之后,仍能顽强地坚持下去,最终获得安稳的生活,得到了自己希望中的幸福。
      2.作者因素
      除了人物本身的家庭因素之外,我认为作者个人的情感因素也在小拉撒路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多少年来,关于《小癞子》的作者是谁众说纷纭。杨绛老师在《小癞子》的译者序中指出,该书虽为自述体,但作者并不是小拉撒路本人,因为主角小拉撒路的形象来自于传说,并且小说中许多桥段也都是取材于传说故事。尽管作者也许并非小说主角本人,可是通过小说中的描述以及作者使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的方式,我们可以发现,作者至少应该经历过或者接近过小说中出现的某些遭遇。在《小癞子》的前言中第一句话就是“有些非常的事,也许是一向没人知道的,我认为该广为宣扬,不让它埋没。”【5】。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或目睹过一些事件,又怎能知道那些“一向没人知道的”事呢?因此,我认为作者之所以塑造出了小拉撒路这么一个善良、乐观的形象,是因为他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底层人民不幸的生活,对这些流浪汉抱有一种同情、怜悯的态度,并将这些情感因素投射到了小拉撒路的身上。也正因为作者对流浪汉及其生活所抱有的这种态度,使《小癞子》一文的笔触显得更为柔软,对流浪汉的描述也没有掺入太多夸张的成分,使小流浪汉的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的生动。作者对流浪汉们的同情和怜悯,使他在塑造小拉撒路这个人物时更突出了他积极的一面,通过对小拉撒路各种行为和事件的描述反映了他的善良和乐观,比如小说中提到的小拉撒路在跟随那个徒有其表、穷困潦倒的绅士时,他所做的不是离弃这个可怜的主人,而是通过自己的乞讨和邻居的施舍来养活绅士。   3.作品社会背景因素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两方面因素,小说出版时期的历史背景也相当重要。《小癞子》出版于1554年,正值西班牙将领土扩展到美洲,成为日不落帝国时期。西班牙从美洲输入大量金银财宝来满足上层社会和贵族的奢侈糜烂的生活。然而,正是因为美洲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入宗主国,造成了物价快速的上涨,降低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从而导致大批无业游民的产生,形成了一群群的流浪汉。这些流浪汉多数是由那些没有工作或无法工作的下层人民组成,而非真实作奸犯科的罪犯们。日不落帝国绚烂的外表使当时的流浪汉们能够对生活依旧存着希望,从而保持相对乐观的精神。他们并非穷凶极恶的罪人,也不以极端的眼光去审视这个社会,只是下层生活的不易,迫使他们为了生存而放弃道德观念,成为游走在社会底层的流浪汉。对他们而言,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只要能生存下去,就已足够。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小拉撒路这个角色,成为当时社会中流浪汉们的代表。作者笔下的小拉撒路,仍旧是一个善良纯真的孩子,虽然经过种种磨难和挫折,依旧能够以相对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另外,小拉撒路的内心对生活并没有过高的期望,他不过分向往上层社会的生活,而是满足于简单的吃饱穿暖独立的平凡生活。因此,最后在他能够得到一个相对稳定而富足的生活,有一个妻子,有一个家,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不用再给他人当侍从时,他便心满意足了。他说:“我那阵子很富裕,正是运道最好的时候。”【6】虽然这句话中饱含了一种讽刺的意味,但是我们依旧可以体会到小拉撒路的内心对于当时生活的满足和心中的幸福,因为他最终达到了他想要寻求的依傍有钱人的生活。小拉撒路这样的形象,正是当时社会大部分流浪汉的缩影,卑微、贫苦却乐观,挣扎着寻求平凡的生活。
      正是因为以上所述的三方面因素相结合,造就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小拉撒路,一个善良、乐观、机智、从社会底层爬起来的孩子。也正因为他一生所经历的种种遭遇,使他一点一点地学会了如何在这个险恶的社会中保全自己,更好地生活下去。最初,小拉撒路从他父母卑贱的生命中,学到的是一种正直的品格,和一种面对穷苦生活坚持不放弃、不自暴自弃的精神,在这样的精神带领下,他从流浪、受欺负、痛苦的生活中坚持下来,寻找到生活的方向,并最终获得幸福。而从老瞎子身上,小拉撒路学到了面对现实生活所必需的一些诡计,学会了所谓的谋生之道,他可以用自己的小伎俩从吝啬的主人身上弄到食物以维持生计。然而他虽善良,却也不是任人欺负,他会以牙还牙,报复那些欺负过他的人,就像在离开老瞎子之前骗老瞎子撞到石柱上头破血流,并嘲笑地说:“怎么的?你闻得出香肠,却闻不出这是个石柱吗?你闻闻呀!”【7】在之后的流浪生涯中,小拉撒路正是以自己的机智和那些从老瞎子身上学到的狡诈来迎接生活给他带去的苦难,勇敢坚强地走向自己的未来。
      《小癞子》出版的年代,是个表面繁荣的年代,然而,就像上文中所提到的那样,十六世纪中叶西班牙的上流社会,是靠着对拉丁美洲黄金的掠夺来满足他们奢侈糜烂的生活的。虽然当时的西班牙依旧包裹着繁华的外表,但其实整个社会已经开始走向衰退。相对于上流社会腐败的生活,底层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停奋斗的精神显得更为可贵。《小癞子》里说:“我津津叙说这些琐碎,无非要您瞧瞧:出身卑贱而能上进,多了不起;出身高贵而甘心下流,多没出息。”【8】这说出了下层社会人们的心声,以及对那些上流社会人们的蔑视。那个时期的下层人民,并不因为出身的卑贱而自甘堕落,生活的苦难反而能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乐观的生活态度。就像小拉撒路那样,在经历了各种不幸遭遇后,依旧保留着他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勇敢地面对所有的苦难,他最终的结局,也真正地告诉了我们,知足常乐。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小癞子》一书的中文译名,杨绛老师将这本小说中的主角小拉撒路翻译为“小癞子”,并将小说书名也同样译为《小癞子》。这个名词在这里,似一个外号,又似一个昵称,而不管怎样,它都颠覆了我们以往印象中的“癞子”形象。“癞子”在很多中国人的印象中,是指那种游手好闲、唯利是图、无恶不作的人,然而,在《小癞子》一书中所出现的小拉撒路,显然不属于这样的人。因为虽然小拉撒路机灵狡猾,甚至诡计多端,但他并非真心害人,而是被当时的社会所逼迫,不得不为了生存而放弃一些道德观念,使用诡计来维持自己的生活。“癞子”在这本小说中所体现的形象,只是一个流浪在社会中,努力生存,为了活命而不得不用一些他人眼中的诡计来换取生存的底层流浪汉的形象。而“癞子”前面出现的“小”字,可以被视作一种指小词的用法,通常这样的指小会起到一种表达亲切感和好感的作用。在这本小说中,杨绛老师将主角拉萨路翻作“小癞子”,可以让读者即了解小拉撒路的人物形象,又感受到小说作者对主角的一种怜悯、同情,甚至亲昵、喜爱的情感,这也正符合了作者在文中较为柔和的笔触以及对小拉撒路的怜悯之情。因此,可以说这篇小说的中文译名恰如其分传达了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的思想,也让中国读者能够更好的体会到小说中所蕴含的情感。
      注释:
      【1】 佚名:《小癞子》,杨绛译,第一章,第七页。
      【2】 佚名:《小癞子》,杨绛译,第四章,第五十五页。
      【3】 佚名:《小癞子》,杨绛译,第一章,第三页。
      【4】 佚名:《小癞子》,杨绛译,第一章,第四页。
      【5】 佚名:《小癞子》,杨绛译,前言,第一页。
      【6】 佚名:《小癞子》,杨绛译,第七章,第六十七页。
      【7】 佚名:《小癞子》,杨绛译,第一章,第十八页。
      【8】 佚名:《小癞子》,杨绛译,第一章,第七页。
      参考文献:
      [1]、佚名,《小癞子》,杨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陈众议,《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研究》,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3]、沈石岩,《西班牙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李婕,《西班牙历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推荐访问:流浪汉 假象 繁华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