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心情短语 > 正文

    雪域寻梦:雪乡寻梦诗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3 04:53:54 点击:

      川藏线是所有进藏线中海拔高度悬殊、地理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气候变化无常的路段,自然景观也是最为秀丽、奇丽、壮丽的。川藏线西段(从拉萨至林芝、波密)700多公里的线路上,更具有代表性。其中的河流、雪峰、林海、天险,无一不是博人眼球、闻名遐迩。
      难忘米拉山
      在初升太阳的照耀下,川藏线路旁的拉萨河水清莹闪亮,朝气蓬勃地向前奔腾着。拉萨河藏语中称“吉曲”,意为“快乐河”、“幸福河”,发源于米拉山一带,沿途流经墨竹工卡和达孜两个县后,经由拉萨汇入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全长500多公里,是雅鲁藏布江流域五大支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之一。
      西藏全民信佛,自古就有“雪域圣地”之称。每个藏胞,不管出生在什么地方,能在拉萨的佛像前虔诚地拜上一拜,是一生中最重要、崇高的事情。路上能常看到一些成群结队的朝圣者,他们不管来自何方,都会一丝不苟地磕着等身头,一步一头地向圣城拉萨磕过来,风餐露宿,一路前行。由此看来,人的生命不管多么凡俗,只要生命的灵魂深处有了信仰,就会被赋予一种永恒不灭的精神……还有一些外地的旅行者,为了能到西藏拉萨实现其美好的夙愿与梦想,不惜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体验路途的遥远和艰辛,也有的骑上自行车长途跋涉前往。他们都是用一种独特、个性化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靠意志、毅力和勇气来诠释勇者、强者的内涵。
      车过墨竹工卡县城,就要上米拉山了。米拉山亦称“甲格江宗”,意为“神人山”,海拔5030米,横亘于东西向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之中,成为雅鲁藏布江东西两侧地貌、植被和气候的重要界山。山之西拉萨方向气候干燥寒冷,岩石易于破碎脱落,山体浑圆低矮。山之东林芝方向气候温暖潮湿,利于植物生长,因而植被茂盛。
      米拉山是拉萨到林芝必经之地,也是此路段海拔最高的地方。山虽不算最高,但公路不是绕行,而是从山顶翻越,几乎与唐古拉山口的高度相当。以前,人们都把米拉山视为一道难以翻越而又极其危险的屏障。因为当时的公路是沙石路面且狭窄,一遇雨雪天气就结冰难行,车很容易滑落到沟里去。加上车辆也落后,经常是到山上发动机就因缺氧熄火,需要人推肩扛,挨饿受冻。听说有个部队作家7次往返米拉山,就曾两次遇到汽车在山上熄火。那里海拔高,气温低,不难想象其滋味是非常难受的。米拉山的故事也很多,其中驻林芝某部有个10多年兵龄的李司机年底要复员了,这时怀着身孕的妻子来到部队,既探亲又准备接他回家。李司机在最后一次去拉萨执行任务时,没有按时返回,部队派人前去接应,在米拉山口发现汽车翻到沟里了。高寒缺氧又天黑无人知晓,李司机被冻僵在汽车旁。为了不忘却那段悲壮的情景,李司机的妻子等孩子出生后取名叫“李米拉”。还有个女军医,因工作原因经常往返米拉山,尤其怀孕后仍往返不断,一次次的艰辛、一次次的风险使她难忘米拉山,女儿出生后也取名叫“刘米拉”。由此看来,米拉山既是连接拉萨、林芝之间往来的纽带,它的故事也给人们留下了一段段难以忘却的悲壮记忆。
      快到米拉山顶时,透过车窗玻璃清楚地看到了它的模样,好像没那么狰狞、恐怖,而是略显平静。山头上积聚着没有融化的雪,飘扬的五彩经幡,象征着米拉山的身份和尊严。山上酷似金字塔形状的雪峰,颇有些气势和美感。当年米拉山上的公路路况差、弯道多,是一条忧伤、惊魂之路,而现在路面好、弯道少,变成了一条阳关、幸运之路。当年的李司机、女军医等要是能走上现在这样的路,还会遭遇到那么大的风险、有那么多的悲壮经历吗?
      转过一个弯道后,意外发现对面山坡上有一处明显而又神奇的景象,一个由山上树木自然形成的、逼真的人头像。脸部修长,发型颇有特点,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也许米拉山、尼洋河的故事太多了,使这里的山山水水都被注入了神奇的灵性,并不时地显露出来。
      林芝似江南
      米拉山还是一位崇高、伟大的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养育着两个美丽漂亮的女儿,一个叫拉萨河,一个叫尼洋河。两条河从不同方向顺米拉山而下,弯弯曲曲,奔涌向前。山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东、西两侧两条河的水系。尼洋河的溪流相对集中,向下俯视,能清晰地看到一条条涓涓小溪相互簇拥流淌着,渐渐汇集成宽阔的尼洋河。
      翻过米拉山后,公路一直沿尼洋河而下,快到林芝时,尼洋河才与公路分道扬镳。这段距离有300多公里,高度也急转直下,海拔由米拉山的5030米骤降2000米,到林芝海拔才3000米。下山时,有尼洋河陪伴,两岸的植被也逐渐茂密,散发着阵阵沁人的芳香,使人感到异常的轻松、愉悦。很多人认为,尼洋河之美,主要是它清澈的水色。那种翡翠般的绿,宝石般的兰,夹杂着飞溅起洁白的浪花,清澈、翠绿、洁白,这三种视觉效果交融在一起,再加上与远处的山峰结合在一起,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给人们展示出了一幅近、中、远景布局巧妙的精美图画。
      路上看见尼洋河水面逐渐宽阔起来,路边的院落也慢慢增多,林芝就要到了。
      林芝地区行署设在八一镇,故八一对外也称林芝,实际上林芝县城距八一镇还有十几公里,那儿是老城,八一镇是新城。新、老城都处在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脉环抱的谷地之中、尼洋河畔上,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新城规模已为老城的十多倍,变成了一个既现代又美丽的城市。林芝海拔3000米,是西藏一个名副其实的高原避风港和世外桃源。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林木苍翠,水气充沛,轻工业发达,农牧副渔兴旺。可谓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在林芝整个谷地中,水的面积约占三分之一,主要是尼洋河到此后,地势较平坦,河水趁势铺开,像网状一样支支叉叉,类似江南水乡。另有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源源不断飘过来的暖湿气流,使这里的植被有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周围山上林木参天,山顶积雪皑皑,一幅赏心悦目的山水画卷。内地的水乡和平原上观赏不到这样的景色,就是在青藏高原其他地区也绝无仅有。
      鲁朗名天下
      林芝到波密,车行十几公里后开始爬坡,准备上色季拉山。路上弯道很多,有些弯道角度几乎是300多度。从地图上看,这段路就像大地拧出来的麻花,而且是一串串的。司机师傅在车上播放着藏歌,一曲又一曲,非常动听,令人陶醉。   拉萨到林芝的地形是一上一下,从海拔3700米上到5000米,过米拉山后再下到3000米。林芝到波密的地形也是一上一下,从海拔3000米上到4600米,过色季拉山后下到1800米的谷底,然后再到达2800米的波密,地形上较为相似,但景致上却大相径庭。到波密的路上林木繁茂,满目葱茏。树木整齐排列,像一排排的迎宾队,树上挂着长长的绿苔,随风飘舞,像是挥动迎宾的彩旗。色季拉山上的气候更是瞬息万变,一会儿晴、一会儿阴、一会儿雨、一会儿雪。
      在色季拉山上能看见很多散养的牦牛、茂密的森林和高耸的雪山。远处的雪峰是南迦巴瓦峰,海拔7780米,是世界15座最高山峰之一,很美也很有名气。但就是山顶上经常云雾缭绕,难看到真面目,这次看到它时也是有些羞涩,犹抱琵琶半遮面。
      从色季拉山下来不远就到了鲁朗。鲁朗是林芝县下辖的一个镇,镇不大,但名气很大,“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享有“西藏江南”、“东方瑞士”的美誉。鲁朗的名气主要有三条:
      一是鲁朗林海,闻名遐迩。西藏的森林保有量在全国占第一位,林芝森林面积在西藏也占第一位,鲁朗林海的密度、树种、质量等,在林芝地区县、镇中又占第一位,可见鲁朗林海的地位、名气之显赫。鲁朗树满青山、河流纵横,有规模巨大、碧绿苍翠的原始森林,又有典型高原狭长地带的草甸,两侧青山由低到高分别由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犹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颇具林区特色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及农牧民的村寨错落有致,勾画出了一幅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
      二是鲁朗石锅鸡,大名鼎鼎。由当地石材制作的石锅,是一种叫做“皂石”的墨绿色云母石砍凿而成,据说富含镁铁等十几种特殊矿物微量元素,而且保温性好。炖制的材料是藏土鸡,这种鸡,在山上散养,耐寒耐缺氧,肉质细嫩。还有以本地高海拔土特产手掌参、松茸菌、青冈菌、牛肝菌、松蘑菌等为辅佐材料,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是享有盛誉的绿色天然食品。炖鸡用的水,是雪山上流下的溪水,经石锅慢火炖制的石锅鸡风味非常独特,鸡肉嫩而有弹性,汤味有一股淡淡的山珍清香。
      三是艺术家名副其实的创作天堂。在这“龙王”来了也想长期驻足的地方,在这生机盎然和美景如云的地方,艺术家们尤其是摄影爱好者随时都会被吸;I过来。有自驾车的,可以随心所欲地过把瘾。没车的可乘客运班车,一路观赏一路拍照,也是个心满意爽的事情。也许西藏大部分地域都像强悍的汉子,但鲁朗这地方绝对像个漂亮的少女。见到她会让人们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一见钟情、终生难忘的。
      “通麦天险”
      俗话说:彩虹总在风雨后。但有时风雨也在彩虹后。在享受鲁朗林海的美景后,就要感受到“通麦天险”的险恶了。“通麦天险”是指从排龙镇到通麦镇之间约16公里的路段。通麦小镇,海拔1800米,气候温和,雨水丰沛,山高谷低,地质复杂。川藏公路从这里经过,沿线山体土质疏松,附近雪山河流密布。天气暖和时,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天险处号称“世界第二大泥石流”地段,因此通麦一线也有“死亡路段”的绰号。
      公路一侧是刀削斧砍般的石壁,另一侧是滚滚而下的帕隆藏布江水,中间是一条很窄的泥巴路,车身必须紧贴着山壁才能慢慢穿行而过。“川藏路难,难于上青天”,其中艰难之一就是“通麦天险”。天险有一著名的102塌方段,即102道班处是最危险的。这段路非常窄,全线单行,经常是武警战士摇着旗子,指挥来往的车辆有序放行,据说几十年来在此路段遇难的汽车不下千余辆。当年成都军区汽车团的10位官兵,执行任务路过102塌方段时,不幸被泥石流掩埋牺牲。为纪念他们,通麦镇上还建有一处大型烈士雕像。
      这个路段是年年损年年修,修的没有损的快,每年大小滑坡塌方不计其数。102路段造成断路时间最长的一次达170天。通麦的地理地质特点特殊,因此国家准备将此规划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包括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帕隆藏布大峡谷、102滑坡群等地质地貌景观及地质灾害遗迹景观。每年6--8月份雨季,是“通麦天险”最遭殃的时候,lO月份以后相对好些,但路上仍是满目疮痍,雨季破坏的险状历历在目。通麦大桥原来是一座宽敞的水泥桥,前几年遭遇特大洪水,给冲垮了。现又架起了临时性钢铁大桥,才保证了道路畅通。
      什么原因形成了如此著名的天险,原来这段山体是罕见的土、沙、石结构,土不黏,沙粒粗,石头为鹅卵状,名副其实的一盘散沙。山体缺少黏结的成分,一有风吹草动,山体便兴风作浪,形成自然灾害。科研人员曾长期在此调研,往山上打眼,常常深至几十米、几百米还探不到岩石类硬底,无法加固。加上这一带海拔才1000多米,气候温和,雨水充沛,而且又处于喜马拉雅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两条山脉的汇合处,山高坡陡。公路建在最下端,什么自然灾害都要汇集到这里,成了大自然地地道道的出气口。不过听说国家很快就要投资,准备彻底整治好“通麦天险”这段路。
      十八军后代新传
      返回林芝的司机张机师傅脸庞消瘦,面色黝黑,看上去40多岁,一路上嘴没闲着,很健谈。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藏语,从语音和模样上分不出他是藏族还是汉族。
      我路上问张师傅:“你普通话讲得这么好啊。”心里是把他当做藏胞的。他笑笑说:“我是汉人吗。”又问:“那你的藏话也讲得很流利。”他说:“我是在这里长大的,藏话能不流利吗?”我又恭维地说:“你是老西藏了,值得敬佩呀。”他忙回答:“我哪算老西藏,我爸才是老西藏,他是十八军的。”听到“十八军”,心想太熟悉了,那可是个英雄的部队,当年在军长张国华率领下进军西藏,立了大功也吃尽了苦。我岳父当时就在十八军,也是第一批进藏的,常听他回忆起当年的光荣历史。我高兴地说:“哎呀。我岳父和你父亲是老战友啊,应该向你父亲致敬,向你学习。”
      前面就是赫赫大名的“通麦天险”,现虽不是雨季,但路还是那么泥泞不堪,有些路段水挺深的。右面是陡峭的山崖,左面是奔腾的江水,路面又那么湿滑,一不小心就容易滑落下去,看着车外面直让人揪心。可张师傅沉着冷静,遇险不慌,驾起车来起步慢、爬坡稳、制动灵、方向准,不愧是行驶山路的一把好手。车到了一个道路极为狭窄、路面非常湿滑的地带,眼瞅着前面的面包车一边爬坡,一边吊着屁股,跟扭秧歌一样,弄不好像要掉到河里去似的,很危险。张师傅开的是四轮驱动越野车,抓地性好,再加上他的技术、他的经验、他的沉着使车稳稳当当地向前行进,没有出过一丁点让乘客担惊受怕的事情。   终于过了“通麦天险”的地段,车里人松了口气,张师傅说:“这路现在是好走的,如果到了冬天下大雪、夏天下暴雨的时候,那才叫难走呀。”我问:“那时候你们也敢走?”张师傅说:“除了断路不能跑,其他时间没停过。”真是个了不起的汉子,了不起的师傅。是啊,这点困难比起当年十八军开山筑路的时候,算得了什么,那时候的苦和难不知比现在要高出多少倍。从张师傅身上能看出当年十八军的劲头来,真是可钦可敬。
      车在公路上疾驶,很快到了色季拉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山五颜六色的经幡。车窗外响着“呼呼”的风声,这里的风已不单是纯粹的自然现象,而是被人们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功能,即传递某种信息。高原上凡是人能到的地方,都插着或挂着“风马”经幡。当印有六字箴言的“风马”经幡被风吹起时,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仿佛在诵念经文,不停地传达人们的愿望,从而达到祈福消灾的目的。经幡的含义,是吉祥如意的。经幡挂在高处,容易被风吹动,也有的挂在危险路段上,祈求保佑人们的安全。也能表示出一种警示。
      经幡的出现,不单具有宗教意义,而且还兼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和观赏价值。它的色彩、图案、形状都包含部分艺术特性,并有着一定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试想,人们在极度荒凉、单调的高原戈壁中,能看到高高飘扬的经幡,就容易荡涤掉心中的灰暗和阴霾,看到希望和力量,因为经幡是代表他们向神祈求的纽带。就连一般游客看到经幡后,也会感到眼前一亮,被这些随风飘舞的彩带搅动起沉寂的心态,心情顿时变得愉悦、阳光起来。高原的自然灾害太多了,看来人们不得不想出各种方式来应对,至少在心理和精神上得到一些平衡和安慰。
      波密风情
      波密县城不但名字动听,而且风景也很美丽。四周是茂密的森林和雪山,巍峨壮观。奔流不息的帕隆藏布江水穿城而过,像一条湛蓝色的哈达飘浮在山谷中,欢快地延伸到远方。看着碧蓝的天空、绿色的树林、清澈的江水,呼吸着清新、洁净、爽透的空气,使人感觉到这儿是一个十足的天然大氧吧。
      在帕隆藏布江大桥上遇到了几个小学生,她们发现我拿着小数码相机拍照,很是好奇,都凑过来看。当在相机的屏幕上看到了不同的风光影像时,很高兴。我分别为她们拍了照,并答应以后将照片寄给她们。看到留下的地址得知她们是波密县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全是藏胞,普通话讲这么好,真不简单。她们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勤学好问,从她们身上,既看到了西藏教育发展的希望,也看到了整个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美好未来。
      各地一般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和绝门,波密也不例外,有喊泉、茶叶、云杉、冰川四绝。这四绝不仅在青藏高原是数得着的,而且还享誉国内外。
      一绝:龙牙喊泉。从波密县城东行20多公里,在川藏公路边朝左的青冈林上去约400米,就会看到一座万丈悬崖,悬崖边便是远近驰名的龙牙喊泉。游人至此,只要大声喊“请放水”或用石块敲崖石,崖石缝中就会很快涌出涓涓细流,先是点滴淌出,随后流量逐渐加大。喊一次泉,流出时间大约持续半个多小时。相传,喊泉水很不寻常,不但能够饮用,而且还是具有治疗胃病肠炎、小儿软骨症、牙痛、风湿关节炎等功效的神奇之水。
      二绝:波密易贡河谷盛产的茶叶。这里产茶历史虽不长,但近年来在国内茶品评比中多次获奖,为国内外很多商户所青睐和推崇。易贡终年云雾缭绕,平均气温适中,冬暖夏凉,空气湿度大,无霜期长,土质沙性大,有机质丰富,土壤肥沃,没有任何污染,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多年来,茶场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已创出了“珠峰圣茶”名牌。经检验,易贡茶叶茶多酚含量相当高,茶水浸出有机物含量高,还发现了一般茶中所没有的、对人体十分有益的特殊营养物质。
      三绝:云杉林木。云杉木质软轻、纹理通直、节小、易加工,还有很好的共鸣性,常常用于乐器制造,同时也非常适用于桥梁、特殊建筑等,因稀缺而弥足珍贵。波密云杉林蓄积量总面积4000多公顷,远远超过国内外同类林区,1984年被划为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海拔2700米左右,气候温和湿润,林区内山高树密,树围都在4至5米以上,高达80米左右,每公顷林木蓄积量可达3000立方米,约为一般林区的3倍。树龄达300~400年,单株树木的木材多达60立方米以上,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出材量最高的。
      四绝:冰川。中国的冰川大都集中在西藏,而西藏最美的冰川在波密县境内,这里的冰川多达数百条,冰川末端最低海拔只有200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波密县城西南3公里处有座多东寺,掩映在密林环绕中的殿堂雄伟壮观,如是晴天,金顶宝殿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显得格外引人瞩目。从多东寺旁边的路向上,南行穿过云杉林,沿途能看到悬崖上雪山冰峰拖着的长长冰川,仿佛进入冰雪世界。这就是嘎瓦龙冰川,也是离波密县城最近的冰川。波密县境内著名冰川还有米堆冰川、来古冰川、卡钦冰川、则普冰川等,其形状、姿态、规模会有不同,但精彩与魅力都是一致的。
      波密旅馆是一个昌都藏胞老板开的。以前就听说过昌都人擅长经商,因为那里地处西藏、青海、四川三省区交界的地方,是最繁忙的交通枢纽。各地人员交往频繁,商品货物往来密集,无形中经商意识浓厚,多年来造就了不少商界精英。与老板攀谈时,他热情地请我喝自己做的酥油茶。酥油茶是很珍贵的茶饮,味道很好,浓香浓香的。喝的同时,老板谈起了酥油茶的做法:“先在牛奶中提炼出奶油来,以前是纯手工,将鲜奶加热,倒入一个木桶里上下抽打,来回数百次后搅得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黄色的油,舀起来便是酥油。现在,除牧区外,都使用了机器提炼酥油,省事多了。一般来说,每百斤牛奶能提取五六斤,主要放在酥油茶里喝,也可放在糌粑里调和着吃。然后将茶叶水熬成浓汁,倒入桶里,放入酥油和少许食盐或糖,搅拌油茶交融后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以前从资料上也了解到酥油茶是高原上的一种茶饮珍品,喝着爽口,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能暖身御寒,抗疲劳耐缺氧。
      喜马拉雅东麓风采
      喜马拉雅山东部由于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板块两大板块交汇处,地理环境复杂,海拔高度悬殊,气温变化大,加上四季都受到印度洋北上湿润气流的影响,水汽丰沛,一年到头雨雪不断,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致变幻无穷的地区。   波密县城就坐落在群山环抱的谷地和帕隆藏布江河畔上,南北离山近,东西距山远。这些都是山连着山、峰接着峰的,虽没详尽的名字,但其背景和身份非同一般,都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麓的脉系,其模样和形状非常出色,用各领风骚来形容一点不过分,可与世上其他名山大川的景色相媲美。
      刚到波密时,天空云量增多,落日的霞光被云层遮住,偶尔露出峥嵘,娇艳夺目。高原的太阳就像一个大聚光灯,想把光芒照到什么景物上就能准确地照上去。有的云景就很奇特,霞光照到的云彩上金光灿烂,而其他云彩则暗淡无光。
      晚上,下起了小雨。一般说,在这个季节,山下是雨,山上必定下雪,而且雨雪不会太大。如明早雨能停的话,云开日出,那将会迎来一个绝妙好景。回想起自己十多年前去黄山游览,白天晴好,夜间下了一场小雨,第二天雨过天晴,云海从山坳中冉冉升起,映着霞光缭绕在奇峰山间之中,光彩迷人,妙不可言。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马路上湿漉漉的,没多少积水。从窗户向外望去,看见对面的山上像披了件白色的斗篷,本来高处就有雪,这下锦上添花了。在帕隆藏布江桥上眺望远处,四周全是雪山,而且各有千秋、异彩纷呈,真有点目不暇接。东面的山是霞光映照,若隐若现,在江水的映衬下显得雄姿伟岸,生机盎然;西面的山是群峰连绵,云遮雾绕,显得威严肃穆,气势磅礴;南面的山是银装素裹,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峦横如断;北面的山是林木清晰可辨,银白色的树冠一片连着一片,林间正在孕育着云雾,仙气氤氲。
      波密周围群山的精致美景,此时此刻表现得这么充分、透彻,在当地人看来也不多见,可以说,眼前的一切能把人的感觉全部收服。置身于这么多的美景之中,一时真不知该从什么地方下手拍照。这印证了古人黄庭坚描写天柱山时的两句诗:“衰怀造胜境,转觉落笔难”之情景。
      看到这些山的景色,不免联想到著名画家石涛对山的精彩概括:“山脉纵横有动势,有时又静静地潜伏着。山之环聚中彼此守着严谨,山之虚灵中表现出智慧,山之纯净秀色中有文气,山之蹲跳中显出勇武,山之峻厉中见惊险,山之高耸直逼霄汉,山之浑厚表现其宽宏。”眼前的这些山不多少蕴含着这些意境与情感吗?
      忽然,东面山坳中一缕白云,顺着峡谷的走向飘荡,蜿蜒曲折,脉络分明,很快就呈现出一条类似长长哈达的云。在藏区能遇到哈达云,非常吉利,再能抓拍下来就更吉祥如意了。这条云自南向北飘移,左面头部突然向上昂起。这时,阳光也透射在云彩上面,精彩无限,瞬时一个美丽的龙头形状出现了,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这真是个让人心摇神荡的时刻。
      远处的雪山,在这个季节还不是它最壮美的时刻,试想再过两三个月,它会被洁白完全拥抱,那时的它一定会更加妩媚动人。波密这地方很神奇,眼看着四周全是高山峻岭,应该危机四伏,但这里从没发生过严重的自然灾害。可能是因为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它们像一个个卫士,形成了一道道严实的安全屏障,呵护着这块风水宝地。
      离波密不太远的墨脱是全国至今唯一不通公路和不通邮的县城,所有物品都得靠人背马驮进去。长期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对修建墨脱公路一直很重视,可是边修边毁,至今没有一条像样的、可以通车的公路。
      波密是去墨脱县道路的起点,途中要翻过海拔4700米的嘎隆拉雪山,然后逐渐下行到达海拔800米的墨脱县城,短短的一百多公里路,海拔落差近4000米。想要抵达目的地,需用双脚不停地走5天来实现。这期间不仅要经受风和雨、冷和热、饥和渴、虫和兽的磨难,而且还要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但要体验这样的艰辛也不是随时都能如愿的。每年只有三个多月可以通行,其余时间大雪封山,道阻路断,墨脱真正成为了一座孤岛。
      墨脱路如此难修通,国家为什么还要这么重视呢?其他不说,单就墨脱境内的旅游资源讲,真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一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全长500多公里,最深处6000多米,比世界第二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要长、深出一大截来,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其最深处就在墨脱境内。二是境内的最高处是属于喜马拉雅东麓山脉的南迦巴瓦山峰,海拔7780米,最低处是该县的巴措卡村,海拔仅100多米,在一个县境内海拔落差竟达到了7000多米,天下绝无仅有,仅此一地。因此,这里具备了从高山冰雪到低谷热带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的气候,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最完整的地方。
      三是这里密集了罕见的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百分之六十五,已知哺乳动物的百分之五十,已知昆虫的百分之八十,这里自然生态环境至今仍保留着远古的风貌,故有世界基因库之称。
      如此多的世界级头衔,足以让墨脱扬眉吐气了,这样的地方不通公路,从哪个角度都说不过去。2008年11月,国家再次批准了修建波密至墨脱公路方案,一百公里长的公路上要修建30座桥梁、隧道,计划三到四年建成。这不仅对墨脱、波密,而且对西藏乃至全国人民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西藏自治区政府也曾表示过,今后要将墨脱逐步建成为世界顶级的旅游胜地。由此看来,轻松地到墨脱、到喜马拉雅东麓山脉游览的梦想已不再遥远。
      走一趟川藏线,是不能欣赏、领略到其全部精彩和美景的。但对于一些向往、追求到雪域高原游览的旅行者来说,无疑是一次美妙的神奇之旅,也是一次难得的雪域寻梦体验。
      责任编辑/兰宁远

    推荐访问:雪域 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