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教育柔性化及其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负面影响:柔性化管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3-31 04:54:41 点击:

      摘要:“刚-柔”是教育的基本维度,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刚柔并济”。“刚性教育”是一种尚武、制欲、以社为本的教育模式,而“柔性教育”是一种重文、顺欲、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刚性教育”与“柔性教育”被作为一对理想类型使用,实际的教育模式总是复合的。教育模式成效的好坏并不仅取决于“刚性教育”或“柔性教育”的自身特质,还要看教育子系统与社会大环境的耦合情况。教育柔性化并不单指从“刚性教育”向“柔性教育”的倾斜,更强调教育在“柔性”文化主导的时代采取顺应和迎合“柔性教育”模式(而不是采取“刚性教育”模式进行引领或救治)的过程。教育柔性化表现在教育价值“消费化”、教育环境“温室化”、教育手段“轻快化”和教师职业“女性化”等各个方面,这些变异都会对学生的体质与健康造成消极影响。
      关键词:学校体育;刚性教育;柔性教育;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6-0005-06
      学生的体质与健康关系到社会的活力、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兴衰。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10年全国第6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营养状况继续改善”、“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持续降低”、“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出现好转,耐力素质显现止跌、力量素质(握力)继续提高,但同时也存在“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龋齿患病率出现反弹”等问题[1]。上述调研结果有喜有忧,且没有涉及心理和行为指标,而这些是近年来青少年人群健康问题高发的领域。
      从辩证观点看,学校教育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学校教育积极促进并有力保障学生的体质与健康;另一方面,不知不觉或事与愿违地损害了学生体质与健康,尤其是一些未经充分论证、反思就盲目推广的教育教学“革新”,常常打着“以学生为本”的旗号潜移默化地削弱学生的身心素质。另外,学校教育在应对学生体质与健康问题上的失当,特别是仓促做出的救治措施常常招致非预期的后果,比如,在规避运动损伤和“体罚”的压力之下,许多富有健身价值但是带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被迫从学校体育淡出,助长了身体练习的“轻快化”,从而间接导致了学生的体质问题。学校教育在各种功利化的诉求之中客观上可能站在了学生体质与健康的不同面甚至是对立面,从而使自身异化为一种不利于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某些因素的生成机制。这一机制,笔者称为“教育柔性化”。
      关于教育柔性化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负面效应,体育学界早有大胆的论述,例如,卢元镇[2]认为,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学校体育难辞其咎”,而学校体育上的问题还与体育课程标准改革理论准备不足就仓促上马有关。他深入地分析了“健康第一与增强体质”、“迎合兴趣与培养兴趣”、“身体练习与运动技能”、“教师主导论与学生主体论”、“观摩教学与理念备课”、“以人为本与国家意志”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别批驳了那些打着“以学生为本”的旗号贻害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做法。董翠香等[3]对学校体育教育理念中片面强调激发学生运动兴趣、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指出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激发学生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一种途径,是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体现,但不应把重视情感体验当作体育教学的唯一依据,而舍弃了知识、技能的传授,把一些对学生身心发展很有锻炼价值的项目排除在课堂之外,这样的课堂看起来气氛很活跃,但教学内容贫乏,学生不仅没有学到知识和技能,也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这不能不说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遗憾。以上学者的研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素材和思路,本文在论述如何辩证看待“刚性教育”和“柔性教育”之下谈了“柔性教育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负面影响,以唤起学界的重视,深化在学生体质与健康、学校体育改革等问题上的认识。
      1 何谓教育柔性化
      1.1 “刚-柔”是教育的基本维度
      教育是一种通过创设特定的身心体验从而使人具备预期身心素质的过程。刚柔相济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也是经世致用、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总纲。
      柏拉图[4]在《理想国》提出护卫者在身体上要敏捷有力,在心理上要意气风发,而且“还应该对自己人温和,对敌人凶狠”,温和与刚烈两种特质缺一不可。除秉性刚烈之外,还需要有对智慧的爱好。培养具备这些品质的护卫者的最好途径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音乐与体育的并用是为了使心灵的“激情部分”和“爱智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达到和谐。“天性中的激情部分的确会产生野蛮;如果加以适当训练就可能成为勇敢,如果搞得过了头,就会变成严酷粗暴。”柏拉图所阐发的这种教育模式是斯巴达的尚武教育与雅典的文化教育混合产物。
      欧洲近代教育思想的先驱者洛克[5]在《教育漫话》中开篇就说:“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洛克反对违背儿童天性开展教育,“儿童应学的事情,决不应该变成儿童的一种负担,也不应该当做一种任务去加在他们身上。”但是,洛克并不同意对儿童娇生惯养,在他看来,体罚等手段固然不值得提倡,而“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取儿童的欢心,也应该同样小心地避免。”一般人教养子女有个重大的错误,就是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没有使其习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洛克认为:“身体强健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心理健强的标准也是一样。一切德行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在于:一个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顺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虽则欲望是在指向另外一个方向。”
      卢梭[6]认为教育要做的就是顺应人的自然状态,帮助人们实现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平衡。而“大自然是有增强孩子的身体和使之成长的办法的,我们绝不可能违反它的办法。”违背自然法则去教育儿童是“野蛮”而可悲的,提出“要爱护儿童,帮他们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但是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并不是“顺欲”或“纵欲”的,也不能与“放任自流”或者“儿童中心论”划等号。卢梭说:“有些人是过分严格,有些人是过分放任,这两种情况都同样是要避免的。如果你放任孩子不管,就会使他们的健康和生命遭到危险,使他们在眼前受到许多苦楚;但是,如果你过分关心,一点苦都不让他们受,就会使他们在将来遭到更大的苦难,使他们长得十分娇嫩、多愁善感,从而使他们脱离成人的地位。”   通过以上对一些经典著作的引证与分析,旨在说明“刚-柔”是隐藏在各种经典教育理念背后的基本理论线索,中国传统哲学认为“柔”不可缺“刚”,“刚”不可无“柔”,“刚柔相济”是理想化的教育模式应有的特征,也是一种得到长期认可的教育主张。
      1.2 “刚性教育”与“柔性教育”
      理想类型是一种纯粹化的概念工具,它虽然不是对客观实在的忠实反映,却拥有很强的认识参照功能[7]。通过将客观实在与理想类型的比较,我们可以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是教育中的弊端如何引发学生的体质与健康问题。体质与健康包括了身体(体质)、心理和社会3大层面;教育的影响包括教育理念(主观)和教育手段(客观)两种途径。将体质与健康的3个层面和教育影响的两种途径进行交叉组合,再按照“刚-柔”的二元对立取向进行分类,会得到12种复合状态。
      在身体层面:“刚性教育”主观上高度肯定身体健全的重要性,将身体是否强健视为个体获得社会地位的优势素质;在客观上以身体训练为抓手,组织大量系统而严格的身体练习,注重增强体质教育,具有浓厚的“尚武”风气。“柔性教育”主观上否认身体强健作为一种优势素质的必要性;在客观上以身体娱乐等为抓手,缺乏或者只进行少量松散的身体练习,注重养生娱乐教育,具有强烈的“重文”色彩。
      在心理层面:“刚性教育”主观上对欲望持以高度的警惕、怀疑和否定态度,视其为罪恶的根源,主张和歌颂自制;在客观上以纪律规范为抓手,注重意志品质教育。具有鲜明的“制欲主义“色彩。“柔性教育”主观上肯定欲望的必然性、正当性和积极性,视其为人生发展、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主张顺应、解放欲望,反对压制欲望;在客观上以兴趣爱好为抓手,采取休闲、娱乐等手段,注重个性情感教育。具有明显的“顺欲主义”和一定的“享乐主义“色彩。
      在社会层面:“刚性教育”主观上将宗教信仰、社会或者集体视为凌驾于个体之上的“神圣”力量,要求个体服从之,将为“神圣力量”服务、献身视为莫大光荣;在客观上以集体活动为抓手,采取精心组织的合作或竞争手段培养个体在集体生活的必备能力,注重道德伦理教育。具有强烈的“以社为本”的色彩。“柔性教育”主观上将个体的发展视为最高宗旨和评价一切价值的基本尺度,主张教育工作以此为中心展开;在客观上以社会参与为抓手,采取沟通交流和服务保障措施,注重安全防护教育。带有鲜明的“以人为本”色彩。
      尽管“刚性教育”与“柔性教育”以各不相同的“合理性”话语修饰粉刷,但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单独代表或者完全占据“合理性”,它们只有在彼此既矛盾斗争又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中才有可能达至一种相对、有条件、动态的“合理性”。而且,“纯粹”意义上的“刚性教育”或“柔性教育”模式并不多见,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大多是混合型的教育模式,只不过有的“偏刚”、有的“偏柔”。
      1.3 教育柔性化的概念
      “刚性教育”与“柔性教育”必将对学生体质健康产生影响,但是二者并没有内在的优劣高下之分,它们的实际功效取决于与社会系统的耦合情况。教育子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耦合方式可分成3种:一是教育引领社会、二是教育顺应社会、三是教育救治社会。这3种耦合方式都是教育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尤其是不同层次、类别的教育本身就各有侧重,如精英教育偏重于引领,而大众教育偏重于顺应;但是当教育无视多样化的策略而片面采取某种单一耦合方式——尤其是顺应这种缺乏引领、创新和批判、反思意识的方式时,各种问题特别是群体非理性的问题就会随之出现。当社会系统偏于“刚性”的时候,如果教育采取顺应的耦合方式也开展“刚性教育”,就可能导致对人的过度压抑,遏制心理和思想;反之,如果教育采取引领或者救治的耦合方式开展“柔性教育”,则可以开风气之先河,激发思想、文化上的活力。当社会系统偏于“柔性”的时候,如果教育采取顺应的耦合方式也开展“柔性教育”,就可能助长柔靡之风,削弱人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破坏自制等美德;反之亦然。
      “现代教育似乎过于倚重柔性教育而摒弃刚性教育,以致于现代教育柔而不刚,少了血性,少了骨气”[8]。现代教育更多采取了以迎合、追随为主的应对方式,助长了青少年学生中的娇惯、柔弱之风,引发、恶化了各种体质与健康问题。
      在本文的语境当中,教育柔性化包含3重含义:指社会文化普遍崇尚“顺欲主义”或“享乐主义”;其二是指“柔性教育”相对于“刚性教育”的片面扩张;其三是指教育子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耦合方式,或者说教育功能的展现途径,过多地采用了顺应或迎合的策略,而忽视了引领和救治的使命。所以教育柔性化并不单指从“刚性教育”向“柔性教育”的倾斜,更强调教育在“柔性”文化主导的时代片面地采取“柔性教育”模式进行顺应和迎合(而不是采取“刚性教育”模式进行引领或救治)的过程。
      2 教育柔性化的表现与危害
      1)教育价值“消费化”。
      当代教育在价值导向上存在着一股日益向消费倾斜的逆流:教育的传统价值体系被颠覆,文化根脉被斩断,丧失了在文化知识上的垄断地位;教育在愈演愈烈的社会竞争的逼迫下,走出“象牙塔”、面向世俗生活争夺社会资源和话语权,对外在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成为一种服务行业;市场成为教育发展的支配性力量和基本面向;教育工作的质量标准在向企业看齐,“顾客就是上帝”在改头换面后被奉为教育的信条与格言;学校由育人的机构变成了消费场所;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向着“教育服务员”转型,师生关系蜕变成消费者与服务者的契约、合同式关系,学生作为学费缴纳者获得了“被取悦”的权利,教育有“逐渐丧失本性的危险”[9]。
      在此背景下,“教育的公益性遭遇消解,个人的合作精神与公心日益弱化,竞争意识与私欲被过度的强化。对待人的欲望,消费主义采取了与传统社会截然不同的策略:不仅要纵情任欲,而且要不断地制造人为的需求,有时消费甚至被提到了是否爱国的高度。消费主义导向的教育变革过于张扬人的私欲,因而难以重建即使是最小的社会和谐”[10]。对学生的欲望采取顺应、纵容、美化和激发的立场与态度获得“人本主义”、“人性化”等褒奖性评价,能否取悦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反之,管制学生常常会招致反感与不快,即意味着教育行业“顾客”满意度的下降,成为一种“不识时务”的举动。这种在教育价值层面对学生欲望的片面肯定成为助长学生各种不良的兴趣、习惯,直接或间接引发各种体质与健康问题的思想根源。   2)教育环境“温室化”。
      如果将学生比作植物、将教育环境比作生态环境,则当教育环境呈现对学生的过度保护等倾向的时候,即发生了教育环境“温室化”。在“温室化”的教育环境里,自然而然形成一种教育对象几乎“神圣不可侵犯”的舆论氛围。媒体和家长在任何涉及学生伤害的问题上都几乎不加反思地将指责学校和教师作为第一反应。这样的环境当然容不下任何对学生的侵犯、伤害或保护不周,尤其是当此类问题由教育者造成时,必将毫不留情地采取惩罚性措施。社会舆论对教育事件的审判式介入,使教育问题不分巨细都上升为公共问题,使教育者动辄被置身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从而形成一种为了规避风险责任而对学生过度保护的反应策略。
      正如气候环境“温室化”会引发生态灾难一样,教育环境的“温室化”也会造成一系列非预期后果,并集中体现在学生的个体素质上:在身体上,会因为对优越物质条件的依赖而用进废退,体力、适应力下降;在心理上,会因为生长于恩宠、娇惯的氛围中,造成自我中心、娇惯放纵、追求享受、意志薄弱、责任感淡漠等弱点[11];在行为上,会因为充斥诱惑、缺乏节制而沾染沉迷各种不良习惯。“如此下去,终会有一天,他们掌握着极其先进的科技仪器,但其自身却脆弱到不堪一击”[12]。教育环境“温室化”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使学生获得的素质成为一种在过度保护环境下的、淡化责任意识的、缺乏欲望节制的、急功近利的“虚假良性状态”,无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也难以造福社会大众[13]。
      3)教育手段“轻快化”。
      (1)“伤害性”的教育被削减。超出了学生所能承受的“正常的”生理或心理负荷的教育安排,如大强度的身体练习、高超的运动技巧等,直到当代仍然在军队、警察、竞技体育等特殊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就像运动训练中的超量恢复理论所揭示的那样,许多教育手段也是基于通过极限刺激来产生更高水平的适应性上,倘若因为拒斥“伤害性”而将这些元素全部消除,则通过教育来提升人的素质的追求将沦为一种彻头彻尾的空想。目前的学校教育所采取的主要是过激的“隔离式”应对策略,许多对增强青少年体质行之有效的跳跃、中长跑、投掷、跨栏等田径项目和单杠、双杠、跳马等体操项目,因为枯燥、有一定的危险性而被冷落[14]。由于害怕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发生伤害事故等原因,而不能或不敢提出较高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要求,导致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体育锻炼中,学生在承受运动负荷方面的随意性都较大,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的运动负荷远远达不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15]。
      (2)“被减负”及其非预期效应。学生负担过重被认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的重要弊病、破坏学校与教师形象的重要根由。2000年初教育部颁发《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随后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出台文件响应教育部的指示,减负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强音。减负的初衷是好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预期效果,但是也伴发了一些始料未及的效应:它可以减少公开的学习负担,却无法消除学习压力的来源;升学应试的压力迫使有些学校一方面执行“减轻作业量”、“减少课时数”等减负“规定动作”,另一方面又“偷梁换柱”,减少健康教育、生命教育,侵占音、体、美的课时,变相增加了对升学考试影响更大的学科科目的教学时间;而在学校“被减负”情况下,众多不愿意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又殷切地将他们送入各种社会教育辅导班。
      (3)娱乐元素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①取悦式的教学手段(例如:廉价的、不切实际的、赞赏式的教育语言)被广泛应用;②教育价值不高但趣味性强的游戏内容在教学中所占比例增加;③“放羊式”教学在体育类课程中时有发生;④浅层次的课堂互动(如师生之间的言语呼应、课堂气氛的热烈程度等)成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⑤对学生不良兴趣习惯的漠然或纵容。娱乐之于教育,犹如调料之于饭菜,教育不可无娱乐,否则就会面目可憎、过程枯燥而令人心生厌离;但是教育不可依赖娱乐,否则就会流于肤浅、舍本逐末和丧失严肃性。然而,随着娱乐化社会的到来,娱乐元素在教育教学中的份量在不断加大,并彻底改变了教育的“巅峰体验”,消解其道德伦理色彩。当考虑到娱乐文化已经全面占领大众传媒,娱乐节目每天都在对青少年进行“狂轰滥炸”,娱乐新闻成为青少年群体中首屈一指的“谈资”,娱乐手段就象亲和力变成教师的优势素质那样被视为当代社会基本“生存技能”的时候,不免令人产生如下的担忧:在青少年的生活世界里,教育已经沦为娱乐的附庸,体质已经沦为娱乐的资本,健康已经沦为娱乐的玩偶;在没有娱乐“出场”的情况下,举国上下为青少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而付出的殷切善意和万般辛劳,都有可能被视为“多此一举”或“不得要领”。
      4)教师职业“女性化”。
      教师职业“女性化”的表现是女性教师数量和比例的增加,依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普通小学女性专任教师所占比例为55.73%,普通初中为47.50%,普通高中为45.15%[16];2008年,普通小学女性专任教师所占比例为56.36%;普通初中为48.17%;普通高中为46.08%[17]。2009年,普通小学女性专任教师所占比例为57.11%,普通初中为48.81%,普通高中为46.87%[18]。整体而言,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男女数量还处于旗鼓相当状态,但是女性专任教师比例呈现递增趋势。在教育较发达地区例如上海,女性教师比例偏高现象更为明显。《2006年上海妇女儿童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06年上海市小学男性教师的比重只有21.7%,比2005年下降0.3%,且近年来一直呈下降态势。在上海的不少小学,男性教师的比例实际上只有10%左右。中学虽然情况稍好一点,但是男性教师的比例仍然连一半都没有[19]。不少学校除了体育课,在校园里和孩子朝夕相处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女性教师。男性教师即使进入学校,也往往选择跳槽。就是不跳槽,也可能心不在焉[20]。
      教师队伍女性化既是教育柔性化的结果,又是教育柔性化的推进剂。其本身表明教育已经蜕变成一种越来越不适合男人从事的行业。在中小学校,由于女性教师非常集中,由此造成团体内部矛盾重重,互相猜忌,产生很大内耗,极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导致相当一部分男性教师心理不适,而选择调离[21]。但是教师队伍女性化最大的受害者不是男性教师,而是男性学生。女教师往往用女性行为标准规范男学生的行为,因而对男学生的某些积极的行为特点如活泼好动、喜欢探究等加以否定,而对女学生的某些消极的行为特点如服从、听话等加以鼓励,并要求男学生也具备这些特点[22]。女教师比例过大,必然会使女性思维特点率先占领学生的心灵,使之形成一定的女式思维模式,并推动社会思维的女性化[23]。这种对于教育生态中“阴柔有余,阳刚不足”的担忧虽然在学界还不是主流,但是在教育工作中已经相当普遍。   “刚柔”是教育的基本维度,理想的教育模式应当是“刚柔并济”的。“刚性教育”是一种尚武的、制欲的、以社会为本的教育模式,而“柔性教育”是一种重文的、顺欲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刚性教育”与“柔性教育”被作为一对“理想类型”使用,实际的教育模式总是复合的。教育模式成效的好坏并不仅取决于“刚性教育”或“柔性教育”的自身特质,还要看教育子系统与社会大环境的耦合情况。教育柔性化并不单指从“刚性教育”向“柔性教育”的倾斜,更强调教育在“柔性”文化主导的时代采取“柔性教育”模式进行顺应和迎合(而不是采取“刚性教育”模式进行引领或救治)的过程。教育柔性化表现在教育价值“消费化”、教育环境“温室化”、教育手段“轻快化”和教师职业“女性化”等各个方面,这些变异都会对学生的体质与健康造成消极影响。
      教育柔性化使取悦式的教育手段大行其道、过度保护与溺爱的教育氛围笼罩四方、“顾客即上帝式”的教育价值甚嚣尘上。在教育柔性化背景下,各种打着尊重学生身心感受旗号潜移默化削弱学生身心素质、未经充分论证就盲目推广的教育教学革新成为教育界的主流,并控制了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等的发展方向,客观上使学校教育站在了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立面,异化为一种学生体质与健康问题的结构性生成机制。从根源上来讲,消费主义是教育柔性化的根苗,它左右着教育的变革方向,以“为了学生”的名义诱惑和纵容学生置身于戕害体质与健康的“温柔陷阱”,使其在形形色色的消费体验之中沾染各种身体、心理、行为和道德的弊病却乐此不疲。此外,还要大力推行“刚性教育”,纠正“柔性教育”片面扩张的不合理局面;在文武兼修的前提下,鼓励尚武精神;重新肯定节制作为一种美德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警惕个体化的消极影响,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集体观念,培育公共道德。
      教育柔性化的发生与教育话语上的失衡有着直接的关联,若要避免教育柔性化的消极后果,就必须首先恢复话语上的包容性与多样性。要鼓励反思性、批判性研究,打破某些打着“以学生为本”的旗号、带有强烈的情感价值色彩,但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教育理念在学术研究中的强势地位。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EB/OL]. 国家体育总局网站,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297454/2052573.html,2011-09-02.
      [2] 卢元镇. 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1-6.
      [3] 董翠香,张玉景. 学校体育改革中若干问题的解读与思考[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38-140.
      [4] 柏拉图. 理想国[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7-70.
      [5] 洛克. 教育漫话[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
      [6] 卢梭. 爱弥儿(上)[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6.
      [7] 马克斯·韦伯[德]. 社会科学方法论[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40.
      [8] 纪大海. 也说“刚性教育”[J].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2011(9):27.
      [9] 陈新文. 试析我国教育中的消费主义倾向[J]. 教育科学,2002,18(5):15-17.
      [10] 潘艺林. 消费主义对教育变革的影响[J]. 复旦教育论坛,2009,7(2):26-30.
      [11] 王兴涛. 浅议青少年成长教育中的温室效应及对策[J]. 甘肃科技纵横,2009(1):139-140.
      [12] 黄妍. 当代孩子急需挫折教育[J]. 少年儿童研究,1994(2):14.
      [13] 黄聚云. 对我国学校健康教育温室化现象的社会学忧思[C]. 第8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07.
      [14] 张庆文. 影响上海市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缺失的因素[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2):88-90.
      [15] 蔡皓.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J]. 体育学刊,2009,15(2):73-76.
      [16] 教育部. 各级各类学校女教师、女教职工数[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897/200908/50529.html,2009-08-30.
      [17] 教育部. 各级各类学校女教师、女教职工数[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631/201010/109958.html,2010-10-30.
      [18] 教育部. 各级各类学校女教师、女教职工数[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59/201012/113481.html,2010-12-30.
      [19] 姜澎. 上海中小学男教师比例持续多年下降,教师性别失衡影响学生成长[N]. 文汇报,2008-01-21(6).
      [20] 金柯. 男青年不愿做教师——上海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值得关注[N]. 解放日报,2004-05-17.
      [21] 贺义廉. 师范生群体女性化与基础教育教师性别生态失衡[J].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7):24-28.
      [22] 荆建华. 教师群性别构成的女性化及其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效应[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4):36-37.
      [23] 杨兰举. 社会思维女性化趋势[J]. 河北学刊,2005(6):58.

    推荐访问:负面影响 体质 其对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