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峰会后世界舆论一片混乱:舆论混乱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9 04:52:54 点击:

      哥本哈根大会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会场外部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对气候变暖提出了有别于会场内的解决方案,甚至还有的直接质疑气候变暖的言论。      中国专家主张“碳预算”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2009年12月11日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新闻与交流中心发布会上说,他主张用“碳预算”方案来使全球公平地减排,避免不合理的减排安排对发展中国家造成损害。
      “碳预算”方案是依据人文发展理论,从人的基本需求的有限性和地球系统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出发,强调国际气候制度应优先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促进低碳发展,遏制奢侈浪费,同时满足公平分担减排义务和保护全球气候的双重目标。在基准年和全球协定下,地球上的每一个公民都有一个相同的碳排放值。根据自身排放的异同,高排放者需要购买低排放者未排放的碳,从而保证自己还在地球公民相同碳排放的值上。
      中国专家现提出的“碳预算”方案,主要强调那些人均碳排放超过限额或者透支的国家,应该转移支付,也就是以国家为依托,向其他国家购买碳排放权,这绝对不是施舍,而是交易。
      关于碳预算未来的交易,应该是在UNFCCC秘书处下进行注册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购买。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历史的、基本需要保障的和现实的碳市场机制。而在本国内的交易也可由企业、消费者从政府集体购买后进入市场灵活交易。
      碳预算方法是一种新模式下的减缓、适应探索,基于科学基础,将优先满足基本需求的公平原则与全球的可持续性目标结合起来,接下来就要逐步地评估并走向谈判桌,希望在未来的谈判中起到作用。
      
      “B计划”引起关注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会议期间,曾有上万名代表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A方案”争论得如火如荼;会场外,偏方“B计划”引起环保人士期待。英国皇家学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B计划”部分内容具备技术可行性。
      “B计划”分为两方面:捕捉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减少进入地球的太阳辐射。
      捕捉二氧化碳的方案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高科技塔台,收集大气中二氧化碳分子和在海水播撒富含铁元素的营养物质,促进浮游植物生长。这些浮游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它们死后沉入海底,二氧化碳随之埋藏。
      在减少太阳辐射方面,“B计划”倡导在沙漠地区覆盖大面积反光片,在同温层散播白色硫酸盐颗粒、模拟火山灰反射阳光,为太空安置巨大反光镜,拦截1%―2%的入射光线。
      相比之前冷遇,“B计划”在2009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英国皇家学会在报告中承认,部分措施具备技术可行性,必要时不失为一条有用的“退路”。
      英国皇家学会认为,在沙漠放置反光片这一方案便于实施,收效快,只是尚不可估量它对沙漠生态系统的影响;在高空散布白色颗粒,不仅技术上可行、成本低,还能在一年时间内实现地球降温,放置太空反光镜也有同样功效。不过,英国皇家学会不忘提醒:“B计划”方案可能引起地区生态系统和降雨模式等改变,不应贸然实施。
      
      峰会后世界舆论一片混乱
      据前不久一些媒体发布的报道来看,哥本哈根大会结束后,世界舆论出现空前混乱的局面。峰会究竟获得了成功还是失败,《哥本哈根协议》是重要成果还是一钱不值?参加大会的192个国家似乎发出了“193个声音”。
      一些尖刻的西方媒体嘲笑此次大会“距离完全失败只有一步之遥”,2009年12月19日是“丹麦最冷的一天”,有非洲国家宣称“非洲被出卖了”。中国以积极的姿态试图增加世界的共识和乐观,外交部长杨洁篪称,哥本哈根大会取得了三项重要而积极的成果。孟加拉国总理积极评价峰会,认为峰会的成果是可以接受的。印度尼西亚政府发言人说,各国领导人在哥本哈根认真讨论了气候问题,这对全世界的孩子来讲都是一个好消息。不过,也有人持截然相反的观点。大会主席拉斯姆森认为,峰会的结果也就比没有协议好那么一点。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说,此次会议取得了微不足道的成果。
      
      全球气候变化?阴谋!
      进行的联合调查发现,72%的美国受访者认为全球变暖正在发生,该比例低于去年80%的数字。而即便在那些承认气温在升高的美国人中,仍有人不愿将此归咎于人类。
      寒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在2055―2060年前后,那时全球范围内年平均气温将会比现在降低大约1.0到1.5℃。全球降温期将会持续50年左右,在此之后气温又将开始新一轮的缓慢上升。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1971年丹斯加德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日本气象厅朝仓正1973年撰文预言,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全球变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莱森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的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研讨会上,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他们表示从暖到冷的变化可以不足500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随之来临。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20年。

    推荐访问:峰会 舆论 混乱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