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谈在公民社会中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志愿者服务精神和理念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5 04:49:28 点击:

      摘要: 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有利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升,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完善。为此,应营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人文环境,丰富志愿活动内涵,设立专项基金,等等。
      关键词:公民社会;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134-0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公民社会开始在我国的历史舞台渐渐形成,而志愿精神所提倡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能够为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大学生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在公民社会背景下,培育和提高大学生公民精神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则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志愿精神的培育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高拓宽了思路。
      一、 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重要意义
      “志愿者精神在一个社会的存量,是社会在多大程度上是一个公民社会的关键指标”[1],志愿精神是公民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志愿精神的人们,为他人和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承担着国家和社会赋予的责任,折射出的是一种公民意识。高校是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重要阵地。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意义如下:
      1.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是促进公民精神形成的基础
      贺敬之先生说:“校园文化对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一首歌曲、一本书能够影响我们一辈子。”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各种文化思潮涌入我国,在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等因素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严重冲击。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价值取向功利主义色彩明显,他们常常用金钱来衡量身边的一切事物,总是追求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面;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缺乏关爱,对身边的人缺乏爱心,对人生、生命和社会不懂得珍惜,更不懂得如何担当其责任。
      志愿精神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价值观,帮助他们解决在价值观方面的迷茫、困惑和疑问,能促使他们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形成道德认同,将志愿精神的内涵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不断审视自我,矫正自我,以消除他们对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冷漠与消极情绪,提高他们的公共意识,强化他们作为国家主人的主体意识,使其自觉地担负起社会赋予他们的公共责任。
      2.有利于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的提升
      人们渴望成功,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期望通过努力奋斗使自己过得更加有意义。对于刚刚接触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想要体会成功,过有意义的人生,志愿服务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被他人和社会需要,被人尊重,被人喜欢和感激,自我价值得到了肯定,这将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认同,有利于理解作为一名合格社会公民所应承担的责任,有利于从小我走向大我,提升公民的主体意识。
      公民社会是由具有公民责任的公民所共同构建的,每个公民都是公民社会中具有社会责任的平等一员,都对公共价值的实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志愿精神能够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使其在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加深对社会的全面了解,把握自身的社会角色,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大学生也能体验到主人翁精神,认清并积极承担公民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公共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3.有利于大学生个人能力及公民素质的提高
      志愿服务将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体联系到一起,通过社会实践来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自主管理的 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团体合 作意识,而且也能提高大学生处理问题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2]。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对各项活动进行自我组织,对志愿团队进行自我管理,通过服务活动进行自我
      教育,这对于大学生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自己从未想象过的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他们保持冷静的头脑,厘清思路,积极乐观地去认识和战胜困难,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磨炼自己的心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变得坚强豁达。
      4.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议,是公民社会健康发展的动力
      志愿精神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风尚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它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形式 ” [3]。大学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引领者,志愿服务 行动将对未来社会的道德素质提高产生重要影响。
      志愿精神提倡为他人奉献,友爱互助,人与自然和社会共同进步,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氛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志愿精神同时也是沟通的桥梁,能够促进公民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使得社会良性发展。
      二、当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起步较晚,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由于志愿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因此,志愿服务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志愿服务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也日益显现出来。
      但是随着志愿服务在各地的广泛开展,志愿者退出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志愿精神的缺失、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志愿服务还缺少经费支持、缺少法制保障、缺乏激励制度等是主要原因。以上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弘扬。
      1.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缺乏认知
      大学生初入学时对未来学习生活充满了美好的设想,参加志愿服务积极性很高,但是有些志愿服务枯燥无味,或者是在志愿服务时分配到自己不满意的工作,他们的热情就慢慢衰减了,有些志愿者甚至直接退出志愿服务;许多大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过多的关注,多以自我为中心,在权利义务的认知上只重视权利而忽视责任的担当,对他人和社会缺乏责任感;有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只是一时的兴趣,还有的只是片面地追求表面的赞美,没有真正领会志愿精神的含义,不注重内在修养的提升;还有的在志愿服务团队中,志愿者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使得大学生对于志愿组织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志愿服务很难长期开展下去。   2.多数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
      由于受到经费、组织人员的素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往往比较单一,而且重复性很强。经常是探望福利院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有时甚至会出现两个或者多个志愿服务团队同时到一家福利院探访的现象;再有就是打扫卫生、植树种草和义务卖报等活动,服务形式简单、重复。虽然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实际只是在搞形式,只是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应付差事。对于一些需要长期参加的服务项目,比如西部计划、扶贫支教等重要项目,志愿者往往不愿意真正付出时间和精力。志愿活动的单一和重复,大大降低了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感召力。高校要想真正地从内心培育高校学生的公民意识,就必须长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避免形式主义。
      3.志愿服务活动缺少经费支持
      志愿精神的传播和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期顺利开展自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众所周知,志愿服务是无偿的服务,志愿者不为个人谋利,但是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发生比如交通费、用餐费等必须的消费,偶尔一次、两次也许大学生志愿者可以支付,但对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在校大学生而言,费用支出往往会使得志愿者望而却步。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几乎都是完全依赖学校共青团组织的单一的资金渠道,很少通过社会来募集资金。由于财政压力,学校用于志愿服务的经费严重不足,志愿活动的组织、培训和奖励等方面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志愿活动开展的效果,也影响到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
      4.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相关的法律保障
      西方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事业起步早,已经逐渐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发展阶段,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且对于志愿服务各方面都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而我国现阶段并没有相关的法律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权益提供保障,在校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少,缺乏社会经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往往更容易出现权益受损的事件,再加上以“可可西里志愿者遇难事件”为代表的负面新闻的影响,志愿者对自身权益的保障存在很多担心,这就极大地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降低了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
      5.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志愿服务总被人们误解为免费服务,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无偿劳动。志愿者就应该是默默无闻、埋头为人服务的,甚至认为,志愿者接受奖励或者馈赠就是违背志愿精神。但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只是单纯地强调奉献爱心、贡献社会并不能长期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热情,实际上,适当的激励是长期和有效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手段。
      我国的志愿者激励机制比较单一,激励效果不明显。大学生志愿活动与学校现行的评优评先等激励机制没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不能得到学校的认可,同时社会对于大学志愿者创造的社会效益也缺乏认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热情。
      三、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对策
      1.要营造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人文环境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所以塑造和培养人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质也就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个人的主观世界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育人,环境影响人。
      首先,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等宣传阵地,营造培育大
      学生志愿精神的校园环境。利用校园媒体(广播、报刊、橱窗和文化长廊等)及时地对志愿者的服务活动进行报道,详细宣传志愿服务的过程,并开辟专栏对优秀志愿者进行个人采访,对杰出志愿者的行为和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增强志愿者的个人荣誉感。通过开展以志愿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演讲和参观等活动来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关注度。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报道,让志愿精神遍及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将志愿精神的培育寓于境、寓于乐、寓于情,将志愿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中去,使得志愿精神渗透到学生的个人行动中。
      其次,充分利用社会媒体以及其他社会资源,营造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社会环境。要发挥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等传媒全方位、持久地传播文化的作用,影响和感染社会公众,将有关事物渗透到社会公众可以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以增强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价值的认可,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和发展创造一个包容与和谐的社会环境。
      再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构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平台。据统计,上网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首选。通过网络可以使各地区、各高校的志愿者共同策划一项跨地区的大型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志愿服务活动的声势。在各地同时进行一项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精神传递到每个活动区域。利用各大网站论坛、高校BBS及时发布最新的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分享参加志愿服务后的心得体会和人生感悟。还可以制作有关志愿精神题材的宣传片和Flash动画片,并将其发布到门户网站和论坛上,将志愿精神形象化、人性化。
      通过营造有利于志愿精神培育的人文环境,在高校和社会中形成一种“我是志愿者,我光荣”的氛围,让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社会的认可,使参加志愿服务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
      2.丰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涵
      志愿服务应该是真实的、积极的和具有挑战性和持续性的活动,对于形式主义的公园内打扫卫生、植树种树等这些本应该是园区工作人员份内的事情,让志愿者去做只会打击他们的志愿积极性,磨灭他们的志愿精神。高校志愿者们真正有兴趣、愿意关注的是有实质社会意义的志愿服务,比如“关注留守儿童”和“扶贫支教”等。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大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和关注社会,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而且也是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方式。新颖、有意义、有挑战性的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才能激发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兴趣,使得志愿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使大学生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3.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项基金
      志愿服务组织作为“第三部门”,介于政府和社会之间,独立于政府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志愿组织与政府就毫无关系。比如在加拿大,“法律规定政府为加拿大志愿者(Volunteer Canada)主要经费的提供者,并从拨款程序上给予严格保障,加拿大志愿者协会的90%的资金来自政府部门拨款”[4]。   雄厚的资金和物质保障是志愿服务的重要条件之一,不仅高校自身要拿出资金来支持志愿服务,而且也要努力寻找社会资金支持志愿服务。国家和地区开展志愿服务资金筹措的主要渠道是政府拨款,这也是志愿服务能够持续和稳定开展的坚实保障。企业和个人的捐赠无疑能够大力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虽然捐赠只能是出于公民自愿,法律不能进行强制性规范,但是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对捐赠行为给予税收等多方面的优惠,以此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
      4.健全有利于开展志愿活动的法律保障机制
      志愿者组织是民间自治组织,政府应该从法律制度上认可志愿组织,制定与志愿服务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定法律法规时应该立足国情,充分考虑当前我国志愿组织发展的水平,考虑我国志愿组织的运作模式、志愿者的素质和政府的管理水平等。
      完善的法律制度能够很好地保障志愿者的权益,对于志愿服务的发展和志愿精神的传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承认志愿组织的合法性和社会角色等。通过法律明确规定志愿组织应该为志愿者购买人身保险,为志愿服务解除后顾之忧,让志愿者毫无顾虑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大学生志愿者在权益有所保障的前提下,不再有所顾虑,志愿行为就会得到更多学生的响应,志愿者队伍也会日益壮大。
      5.完善有利于志愿活动开展的激励机制
      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使人向着目标努力的办法。在志愿服务中会提出口号来鼓舞人心,但是口号毕竟是空泛的,时间久了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必然有所下降,所以激励机制对于长期性的和稳定性的志愿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说,需要有多重的激励机制来满足他们不同的激励需求。比如让志愿者从事与所学专业及与兴趣爱好相关的工作来满足志愿者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及丰富生活的需要;对于杰出志愿者,可通过举办表彰典礼、颁发荣誉证书等来满足他们渴望获得认同的需要;还可通过一年一次或者一学期一次的志愿者聚会活动来满足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还可安排更多的工作机会及适当的升迁的机会来满足志愿者对于成就的需求;等等。合理恰当的激励措施对志愿精神的鼓励、服务项目的延续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高丙中.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状态[J]. 探索与争鸣,2008(2).
      [2]王顺茗.志愿服务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J]. 文学教育,2010(8).
      [3]张广.论志愿服务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 理论前沿, 2008(15).
      [4]聂阳阳.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践行与探索[M]. 北京: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赵 滨〕

    推荐访问:中大 培育 公民 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