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建筑与城市场所精神的潜意识营造] 场所精神的营造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3 04:53:41 点击:

      摘要:诺伯格·舒尔茨提出“场所精神”的背景和指向及对“场所精神”的心理研究脉络说明,建筑与城市场所精神的营造需要潜意识的出场。从“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两层面看,建筑与城市场所精神的潜意识营造具有具体的设计方法论价值。在建筑与城市场所精神的潜意识营造中,当代设计师更需以历史潜意识传承民族的潜意识传统,即所谓“潜意识传统”的“潜意识传承”。
      关键词:建筑与城市;场所精神;潜意识营造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2)03—0042-05
      一、建筑与城市场所精神的营造及潜意识的出场
      后现代主义建筑由于现象学的引入势必导致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相应改变,建筑现象学如何在当代建筑设计实践中运用?建筑与城市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能够使人们获得场所精神或环境的意义,而来自实践的问题却在于一旦设计师刻意抱着民族历史意识进行设计创作,结果往往是又一批大屋顶及斗拱等历史构件、民族符号的泛滥——在急切地为了博取受众对于设计中历史感的肯定而进行的命题式创作,往往由于丧失主体(潜)意识而沦为庸俗的做秀,所谓民族历史意识事实上已演变为一种身份危机。主体(潜)意识的丧失主要缘于设计师陷入他者视角,他者视角可能是权力意志视角,也可能是西方视角。权力意志视角导致歌功颂德迎合卖乖,西方视角导致东方主义卖弄做秀,其共同处在于都不是自发地无意识呈现。
      建筑与城市场所精神的营造需要潜意识的出场,诺伯格·舒尔茨提出“场所精神”的背景和指向及对“场所精神”的心理研究脉络本身也说明了这一点。
      1979年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出版了《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在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建筑衰退和后现代主义建筑兴起大背景下舒尔茨提出“场所”与“场所精神”,在胡塞尔抛开文本“面对事实本身”的现象学方法和思维态度启发下研究人类生存环境,凭借直觉从现象中直接发现本质,旨在以场所概念弥补现代主义建筑“空间”这一关键词对于特性、气氛及意义的漠视。作为对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社会中“孤独和高傲流浪者”的现代都市人群心灵枯竭的回应,“场所精神”的提出得到众多建筑师及城市设计专家的认同支持。
      在弗洛伊德及荣格潜意识理论出现后不久,不乏学者运用潜意识理论解读建筑与城市,直至1960年代末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探讨心理与环境关系的独立学科得以确立,但既有的环境(建筑)心理学大多偏执于研究环境的物理一生理功能一端,至今尚未看到以潜意识理论系统结合建筑现象学场所精神理论从设计方法论角度解读城市或建筑设计的正式出版物。
      而就《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及舒尔茨的研究体系本身而言,事实上却存在着一个心理研究的隐性脉络。作为其哲学基础的胡塞尔现象学理论指出“原初在确切意义上进行着直观的那种意向体验是对一个事物的视觉感知”,“它在所有体验类型中都被设为前提”,这种“感性感知和其他意向体验之间因而存在着一种单向的‘奠基关系’:其他的意向体验没有感知是不可能的,而反过来则是可能的”。舒尔茨建筑现象学亦注重总体上感知体验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揭示建筑环境结构和形式的具体意义和价值,而这种感知体验首先基于心理。拉丁语中Genius Loci指某地“土地神”,也是个指向心理层面的词,以“Genius Loci”作为著作第一标题的舒尔茨在该书中也试图将所分析城市案例提升至某种心理结构而形成具普适性的指导原则。事实上,舒尔茨在此之前的研究如《建筑意向》、《存在·空间·建筑》、《西方建筑的意义》也一直是沿着心理学的研究脉络在推进:其研究在心理层面提出知觉、架构(schema)、社会化及具体化(concretization)、方向感、认同感等概念探讨人们拥有的环境意象——存在空间及其心理需求。
      二、个人潜意识作为营造建筑与城市场所精神的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升华是转换被压抑的“本我”(即荣格所谓个人潜意识)欲望形成的心理能量、平衡构成人精神的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协调活动的引导条件。要营造建筑与城市的场所精神亦须心理升华。在建筑设计中需要释放个人潜意识使其通过设计过程得以升华,并使身处场所中的人由场所精神产生共鸣以获得归属感、认同感进而达到心理升华。
      而设计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是,抱着历史意识刻意搬弄陈旧的斗拱、窗格等历史符号往往并不能够达成心理升华,场所精神亦难以藉此得以营造。因为历史的真实不是绝对的,它始终处在不断的流变之中,我们无法规定后代人必须按照我们过去乃至目前的方式去认识历史,更不用说每代人在不同阶段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都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所谓历史意识只能以当代人的观点来重写历史,仅仅建立在我们这一代人对历史和未来理解的基础上。所以克罗齐说,历史就是当代史。这是因为“过去”是一种社会建构,这种社会建构,如果不是全部,那么也主要由现在的关注所形塑。这就是现在中心观(presentiist)。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学派重要人物哈布瓦赫在《福音书中圣地的传奇地形学》一书中使用的正是这种现在中心观的方法。他认为,在每个历史时期分别体现出来的对过去的各种看法,都是由现在的信仰、兴趣、愿望形塑的。因此,某个特定时期的朝觐者建构圣地形象的方式与其他时代的朝觐者是很不相同的。而福柯在其《知识考古学》中干脆拒绝传统实在论的历史客观性,认为历史主体只是一个变项,或者说是一个陈述变项的整体派生出来的功能和可能的位置的游戏而已。跨知识型的历史客观性是不存在的,所谓历史客观性只是话语建构而成的,只能在特定知识型或认识阈中谈论才有意义;而所谓传统线性连续、进步的历史观,只不过是在现代知识型这种特定框架中将充满断裂、歧义、分岔的历史重新装配成的神话而已。
      荣格说个人潜意识包含着个体生命史中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它以情结的形式表现出来。情结的表现类似于“上瘾”即不能自拔。“上瘾”说明个人潜意识中潜伏着强大动力,这些动力对精神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被压抑的个人潜意识通过进行话语建构并诠释对于过去的看法而得以升华,历史亦由此被不断重新形塑。个人潜意识的升华为文化的成就带来不竭动力,这动力使历史中某些较为恒定的东西随着不同时代而呈现出不同面貌。营造场所精神是设计师个人潜意识升华的重要途径,个人潜意识为其提供不竭动力。   这动力使当代设计者运用当代社会审美趣味及新材料技术对历史及传统空间意象进行新的诠释,正如洛克菲勒广场的壁画、浮雕等建筑装饰虽都延续了“过去”常见的历史题材,但很明显都具有其建造时代的独特面貌。可见,任何历史作为当代人的社会建构都是在个人潜意识驱动下所进行的现在时态建构,历史的当代性根源于个人潜意识的现时态,建筑与城市中场所精神的营造是以个人潜意识为动力所进行的人类精神建构活动的一部分(见图1)。
      笔者曾就上述相关问题请教导师潘公凯先生,先生指出:除柯布西耶等早期现代主义大师,现代主义及其之后相当长时期内建筑形式探索大多囫于显性节奏,而事实上业已发生美学转向的当代建筑创作更多应注重隐性节奏。落实到设计方法论层面即需调动设计师个人潜意识的作用机制:例如强调设计中的直觉而不是程序和过程,注重平时潜移默化的学养积累,而不是做设计时再翻建筑画册等……笔者在导师潘公凯教授带领下参加三亚华宇迎宾酒店建筑设计时曾请问潘先生是如何设计出折脊短檐状如白鹭屋顶的(见图2)?潘先生说这是没有过程的。这其中其实是个人潜意识直觉在起作用,这种建筑创作中直觉个性自由纵横的张扬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建筑历史上基于理性计算的“现代主义”的东西(见图3、图4)。可见,调动设计师的个人潜意识具有设计方法论层面的实际指导作用。
      三、建筑与城市场所精神的营造以集体潜意识为素材
      虽然前述关于历史的现在中心观的理论有重要意义,但当人们面对那些很久以来一直保持着主要社会相似性的社会时,对于从过去和现在盘根错节的交互作用中生发出来的错综交织的复杂性,纯粹现在中心观的方法并不能够恰当地加以处理。一个社会当前所感知到的需要可能会驱使它将过去翻新,但同时,即使是处于当代改造中,通过一套隐形的符码和象征规则,各个前后相继的时代也会保持生命。社会学家施瓦茨认为,过去总是一个持续与变迁、连续与更新的复合体。我们或许的确无法步入同一条河流,但是这条河流却仍具有绵延不绝的特征,具有别的河流无法与之共有的性质。如果过去被视为完全异己的,那么集体记忆包括集体潜意识也就不能作为当前历史的支柱。关于历史连续性的问题社会学家涂尔干强调定期的纪念、公共节庆、大众节日等至关重要,它们确保了一个民族不同时代的连续性,至少是不同时代一定程度的聚合力。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对于确保历史的连续性,建筑与城市的场所及其场所精神起到了更为普遍而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舒尔茨所谓场所精神(spirit of place)与族群的“集体潜意识”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首先,以集体潜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历史信息有相当的部分通过建筑与城市的场所及其场所精神来存续,场所是身居其中人们“集体潜意识”的重要载体。并且场所会帮助形成族群的“集体潜意识”。特定民族群体的“集体潜意识”,将对特定场所作出特定反映,建筑与城市的场所包涵的场所精神使今天身处其中的人们无法摆脱从他们祖先那里遗传下来的记忆痕迹的影响,从而决定了其心理状态与精神状态。
      其次,集体潜意识有两大要素:一是本能,一是“原始印象”,而通常科学家艺术家的创造“如有神助”,都是原始印象起了一部分作用。而设计师在设计营造建筑与城市的场所精神中,往往须要凭借其社会族群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始印象”来获得灵感,这种“原始印象”是人类从原始时代一直积累到现的印象,往往同生与死这样至关重要的记忆痕迹相关,不仅具有生理遗传的先天倾向,更是一种社会性遗传。因而,场所精神与“集体潜意识”之间的这种渊源,决定了建筑与城市场所精神的营造须以集体潜意识作为素材。
      四、“潜意识传统”的“潜意识传承”
      如前所述,历史其实存在于一个当代性与连续性的悖论之中,悖论缘于人类思维逻辑的内在矛盾,这是由线性思维的致命弱点所决定的,它把可信赖的基础完全放置在逻辑的轨道上。为克服逻辑思维方式的局限,人类开始以基于潜意识的直觉来替代线性逻辑的推导。就建筑与城市的场所精神营造中民族传统及其传承而言,以潜意识视角把握潜意识传统,以历史潜意识实现潜意识传承,或可作为对场所精神营造中历史当代性与连续性悖论的一种有效回应。
      一个民族的潜意识传统不同于匢于具体形态的民族显性传统,它是一种微妙而深刻的隐性意象(images)。它渗透在一个民族的集体潜意识及其无意识的日常行为方式和习惯中。如贝律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室内外山水景观表达的内容就可归入这类意象(见图5、图6)。室内楼梯处瀑布水槽以黑色花岗岩做大气精确的线型分割叠落,灰色烧毛壁面由此化作山体形成富有变化的体块构成;室外水庭叠山举重若轻,将中国传统造园小中见大的“壶中”范式推向超现实的极致:几块普通顽石,并不如传统园林叠山层层堆积,而是以大观小若观盆景,从形质到色彩斟酌着沿背后粉墙一字摆开,前后稍作叠障而已,却超越有限空间而在意境上达到了无限,真可谓“移天缩地入君怀”、“一勺则江湖万里”。或高山流水、或江湖之远,“山水”意象中的人格和气质、玄思和禅意所潜藏的民族潜意识传统得到了极富当代性的一种表达。可见,作为某种微妙而深刻的隐性意象的民族潜意识传统是活的传统。
      此外,建筑与城市场所精神中的潜意识传统虽是一种微妙而深刻的隐性意象,却也是具有客观性的,它有别于那些被随处主观滥用以致作秀的固定观念和符号传统。在最低限度上,它也是由地域气候风土(包括地段肌理结构、地质及建筑材料工艺等)文化历史及其形塑的潜意识心理等“外部条件的总合”即“contaxt”所决定。如ZAHA HADID设计的维特拉家具厂消防站,若从地段肌理结构看,十分注重与周围农田、铁路和公路及建筑的关系,而建筑尖锐形态造成的紧张、刺激的动态造型方式,也与消防站的特殊建筑属性以及人们的潜意识心理特征相吻合,它激发了人们的警觉性。
      潜意识(包括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是建筑与城市场所精神作用于人的实质途径,无论对于历史抑或场所,潜意识都是很重要的。我们以潜意识视角看到潜意识传统,还需以历史潜意识实现其潜意识传承。
      在建筑与城市场所精神的营造中,以历史潜意识进行的潜意识传承不同于刻意抱着“历史意识”将促进社会认同(identity)及凝聚寄予在某些统一的固定建筑构件和象征性民族符号之上。因为这种统一、固定式手法所营造的所谓民族精神不仅从根本上违背了作为社会性遗传的集体潜意识的多层次性,而且即使是历史的连续性也决不会以这种静止方式存在。一个民族或群体的集体潜意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断处于社会建构中的概念。因为作为营造建筑与城市场所精神主要素材的集体潜意识原型,不能被看成是单纯生理遗传信息的载体,同语言符号一样,它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形式,即也是一种社会性遗传。作为社会性遗传的集体潜意识原型即说明它不断处于社会建构之中,因而就存在变异的巨大可能。历史虽然是一条前后相连的河流,但同时它亦是不断奔涌向前的。
      以历史潜意识进行的潜意识传承,在建筑与城市场所精神的营造中,为历史的当代性及其背后个人潜意识的现时态施展留下了充分的余地,而刻意于“历史意识”所试图利用的固定统一建筑构件和象征性民族符号与社会现实包括周围的人群很难发生实质性的关系,因为这些统一的象征性民族符号的堆积和罗列,不仅没有尊重社会人群的个体差异和民族内部构成的丰富层次,更重要的是对于时间向度的自然演进所导致的场所更新以及空间向度的自然延展所呈现的地域差异束手无策,实质上造成历史的当代性及其背后个人潜意识的现时态被一套僵死的建筑符号构件所遮蔽。而“历史潜意识”里为时代保持连续性生命力的这种微妙而深刻的隐性意象,超越形而下的实体表象,不受具体形的束缚而具极大包容性,因而可施展流变的可能就大,能够应对当下之变化需求,其努力结果亦不局限于皮相,在不同时代可显示出鲜明时代特征因而更值得期待。所以,在建筑与城市场所精神的潜意识营造中,当代设计师更需以历史潜意识传承民族的潜意识传统,即所谓“潜意识传统”的“潜意识传承”。

    推荐访问:潜意识 营造 场所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