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文明礼仪 > 正文

    一部具有填补学术空白意义的著作_有了能够填补市场空白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2-10 04:37:37 点击: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981(2008)03-0037-02   迄今为止,杂技艺术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算得上是艺术的鼻祖,但是杂技艺术的理论建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薄弱环节,长期不为人们所重视,成为艺术理论史上的“千年缺憾”。之所以如此,我想大概有这样各个原因:一是在所有艺术门类中,杂技艺术是最少功利主义色彩的艺术,不能成为历代统治阶级“高台教化”的有效手段和文人雅士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自然也就不被主流社会所青睐;二是杂技艺人历来被看成是“路歧人”、“诸杂色”、“撂地摊的”,社会地位一直比较低下,杂技艺人为生计疲于奔命,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在杂技圈里也不可能产生具有理论学养的人才;三是从杂技艺术的基本艺术框架形成以来,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千百年来基本处在相对凝固的状态,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艺术张力不能完全彰显,往往被其他姊妹艺术作为自身的一个元素而存在,也就制约了我们对杂技艺术本质及其规律的研究和探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艺术民主的不断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和艺术需求多样化的时代要求、特别是对外文化交流的范围和层次的日益提升,杂技艺术家们对杂技艺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艺术改革,使这门古老的艺术实现了若干次跨越式发展,重新焕发了青春,展示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带动和促进了杂技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边发吉、周大明的理论新著《杂技概论》,正是在充分总结杂技艺术发展变迁的历史、精心梳理分析中外杂技研究的最新成果、合理借鉴其他姊妹艺术的理论观点、积多年杂技创作研究心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部具有填补国内乃至世界杂技艺术理论空白的重要著作。
      理论建树与理论创新是这部著作的突出特点。
      首先,该书对杂技艺术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科学的区分和界定。作为一部专门研究杂技艺术的基础理论著作,首先要回答的就是“杂技是什么”的问题。该书在研究分析各类杂技形态、魔术表演、驯兽等的基础上,指出杂技“是一种以技巧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表演艺术”,并进而把杂技艺术的特点总结为“集中表现人体特殊技能、人驾驭物、人与动物和谐的艺术特性和审美关系,在技术技巧方面具有高难、惊险、精巧、奇特、魔幻等”,这样就从把握事物的核心层面上将杂技艺术与其他艺术进行了科学区分,为以后各章的研究和阐述奠定了严谨的逻辑基础。
      其次,该书对杂技艺术的特征进行了认真归纳,这也是其面对的理论难点。该书认为,杂技艺术的独特语言特征体现在“技、杂、艺”三个方面,其突出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技术技巧层面,二是精神内涵层面。这一概括,既实事求是地归纳了杂技艺术的本质特征,提升了杂技艺术的品位,同时也抽象出了杂技艺术纯粹的、不断超越的历史品格。作者认为,杂技美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为一种自然美,作为杂技演员形体的表演是一种“人体美”,是“一种带有深刻社会内容的自然美、形式美,作为表演主体的每一个杂技个体都是艺术美、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杂技艺术所集中表现的消除主客体之间的对立,主体与客体由相互对立转化为相互协调一致,由相互限制转化为自由自在,是美的规律的集中表现。”在谈到杂技艺术中“道具”的作用时,作者指出:杂技道具“延伸了人的能力,表现着人驾驭物的审美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高层次上的主客体关系”。这些观点,都具有非常独到的见解。此外在研究人与动物的关系时也不乏精辟的论述。
      再次,结合杂技艺术的时代特征,对其独特的创作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该书指出,杂技创作在立足本体、强调完美的技巧性与动作性的同时,还要做到:“借助思维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制造出起、承、转、合的艺术效果和情绪氛围;“借助思维的丰富性和整合性”,尝试杂技形式的多元统一,寻找共同的色调,表现共同的主题,于整体中求丰富、常见中求新奇,“借助思维的进步性和开放性”,使杂技形式逐步摆脱旧有的表现模式,发掘多种新的表达的可能,进而实现杂技艺术的现代化。在谈到杂技艺术鉴赏时,作者认为,杂技艺术具有典型的非功利性,满足的是人们“对生命、运动的崇尚心理”以及“猎奇心理、探险精神和幽默情怀”,因而色彩、动感、造型、造势等因素就成为其吸引和满足观众审美预期和审美期待的重要手段。
      此外,该书还对杂技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对杂技艺术的现代性探寻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建树。
      总之,该书的出版,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而且对杂技艺术创作、杂技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期待着随着杂技艺术的发展和该书的出版,人们对杂技理论的研究将继续深入,使其成为艺术理论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

      (作者单位:河北省艺术研究所)

    推荐访问:填补 空白 著作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