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文明礼仪 > 正文

    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9 10:05:31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文明乡风渗透在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四个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如何抓好乡风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

    如果说,产业兴旺是物质基础,生态宜居是美好期待,治理有效是有力支撑,生活富裕是共同追求,那么乡风文明则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为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乡风”之风

    白天忙农活,晚上做什么?到“农民夜校”听课去。在河南省汤阴县,参加“夜校”学习,村民们知政策、读村规、话发展。好的不好的课上讲一讲,乡风文明了,发展的路也清晰了。

    文化寻根,筑牢移风易俗根基。作为千年古县、岳飞故里,汤阴不断通过挖掘历史典故,整理村史、村训,编写村志、村歌,潜移默化中教育村民。讲排场、摆阔气的歪风邪气正在被打压,“以德为尚、以和为贵、以诚为基、以俭为美”蔚然成风。

    百善孝为先,任何时候都要孝顺父母、照顾亲人,要将尊老敬老作为人生道路上的修身标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了实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河南省太康县转楼乡探索推进接父母(亲人)回家同住活动,短短9天内,全乡已有207名老人被自己的子女或亲人接回家中,实现同家人合户合住合锅“亲情赡养”,享受天伦之乐。

    宁陵县白事“四菜一汤”、喜事随礼不坐桌、定亲彩礼不超3万元,成为新常态;柘城县515个村(社区)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半年操办1000余户的婚丧嫁娶事宜,节约开支近千万元……近年来,河南省商丘市把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扎实开展“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活动,着力打造移风易俗示范点,推动建立“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破除封建迷信,反对盲目攀比。同时,抓基础、建章程、促长效,“移风易俗、节俭养德”的文明氛围正在形成。

    统筹推进“乡风革命”,引领乡村文明风尚。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提升生活质量,也要提高精神境界。近年来,永城市聚焦百姓反映最强烈的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问题,以婚事简办为突破口,以“零彩礼”集体婚礼为引子,推进“敬老尚俭”工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推动乡村振兴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全市769个村(社区)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并将婚丧嫁娶约定纳入村规民约。

    家风,关起门是自己的家务,打开门就是社会。乡风文明也是生产力,提升了乡风文明,也就切实有效地解决了富口袋与富脑袋的问题,也就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乡村之魂

    在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方面的总体要求中,乡风文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坚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优秀文化引领乡村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的思想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因此,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灵魂,抓住乡风文明建设,就抓住了乡村振兴的关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乡风文明能够有效吸引城市要素资源向乡村转移,进而促进产业兴旺;乡风文明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优良的人文环境,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是治理有效的重要条件和成效体现;乡风文明是生活富裕的重要内涵,生活富裕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提升,也体现在包括乡风文明在内的精神生活的丰富。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晴雨表”。乡风文明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文明程度以及质量和水平,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群众满不满意、幸不幸福,是乡风文明程度最直接的体现。因此,乡风文明与乡村振兴是统一的,只有把乡村振兴与乡风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向而行、良性互动、互相促进,才会深化乡村振兴内涵,增强乡村振兴动力和活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才会稳步推进。

    乡风文明的重要源头自然在于乡村文化。乡村振兴要留得住乡韵、记得住乡愁,就要努力传承文化基因,保留优秀文化形态,珍惜文化资源,守正文化根脉。

    应该认识到,任何文化都依托于一定的载体。乡村文化不是空中楼阁,它蕴含于村居建筑、乡村格局、风俗习惯、乡规民约、民间信仰等诸多方面,不仅与山水风情、特色院落、村落农田相得益彰,而且与乡村所具有的道德、习俗、礼仪、风尚紧密相连。也就是说,滋养着乡风文明的乡村文化,其内容是综合性的,既有物质文明,也包括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涉及诸如生产方式、制度规范、风俗习惯、思想观念乃至涵盖婚丧嫁娶在内的生活场景。乡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居民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乡土情怀。

    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从物质形态看,重点是保护好乡村文化的物质载体,要结合本地实际发展具有历史文化记忆和地域民俗特色的美丽乡村;从精神层面看,要着力保护和发展民间文化,组织开展能反映农民精神面貌的民俗文化活动,使优秀民间文化活起来、传下去,让乡风文明悄然浸润在日常文化活动之中。

    发展之困

    改革开放40年来,乡风文明建设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继承传统、扬善抑恶、规范行为、凝聚力量的重要举措,收到了很明显的社会效果。但是,通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发现,仍存在着一些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正是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乡风文明的快速发展。

    重视物质文明轻视乡风文明。乡风文明建设由于周期长、见效慢,且不容易考核,一些地方領导把它当作“虚功”“慢活”,不愿投入太多精力。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人口的迁徙,过去的社区性集体经济的格局已被打破,情况变化了,乡风建设的方式方法却没有变化。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有些地方重视不够,有些地方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却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以致束手无策。

    重视政府主导作用轻视农民主体作用。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投入能力不足,集体经济没有自身积累,往往是政府量力而行地办一些具有民风民俗和文化引导的基础性工作,但不注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却成了局外人。有的把乡风文明建设简单地理解为给农民修活动室、送文化活动。久而久之,农民反而觉得乡风文明建设是政府的事。农民的主体责任没有得到体现,积极性没有发挥出来,使乡风建设的空间越发变得狭窄。

    重视硬件建设轻视组织活动。近年来,通过多部门多渠道投入,各地兴建了一大批乡村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包括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农村电影放映厅、阅览室、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然而,一些部门满足于把钱花出去,把项目做了,而不愿意投入精力去组织日常活动和负责日常维护。有些村里的图书室落满了灰尘,有的农家书屋成了仓库,有的文化设备就从来没有启封,有的活动室常年上锁,农民平时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正常的文化活动和社会交往缺乏,村委會没有凝聚力,农民自顾自,精神世界空空荡荡。

    重视传统文化轻视先进文化。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观念的引导下,本意是在继承和发展上做文章,但由于缺乏理性研究,往往对传统文化进行任意剪裁,找不准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出现了一些偏差,忽视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

    建设路径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培育乡风文明,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进行观念转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牢固树立正确价值观、新的发展观、文明生活观“三种观念”。

    乡风文明是乡村良好社会风气、生活习俗、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培育文明风尚、文明习惯,重在实践养成,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核心价值观进农家”“优秀传统文化进农家”“科学知识进农家”“文明风尚进农家”“法律法规进农家”等“五大行动”,把好的理念、作风、习惯转化为农民群众自身的需求,使之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骨髓、形成自觉。要将村规民约用起来,坚持遵守法律法规、传承优良家风、规范村民言行的原则,结合村民生产生活实际,指导村社修订完善通俗易懂、群众认可、易于执行的村规民约。要坚持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以农村群众的文化需要为导向,大力开展文化进基层活动,采取歌曲舞蹈、诗歌朗诵、器乐表演、绘画书法等多样的艺术形式,组织文艺展演、文化演出、文艺培训和送文化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全方位的、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汇聚政府、社会组织、村民自身等多方的力量。要充分调动职能单位、党政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细化任务,压实责任,用好各项政策,提高综合效益。在推进过程中,要与农村“三变”改革、绿色发展、乡村治理、乡村文化兴盛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工作开展。要注重典型引导,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同时,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要规范标准和要求,着力打造乡村文明建设示范点,让乡村居民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升生产生活质量,体会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荐访问:振兴 乡村 灵魂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