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文明礼仪 > 正文

    义乌老房子收藏热的思考 义乌去义亭老房子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5 06:03:39 点击:

      义乌市境内有古建筑1000余处。其中明代建筑近百处,清代乾隆以前的建筑500余处。有90余处古建筑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如国保单位黄山八面厅,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建成,以精美绝伦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闻名,2010年进行了全面整修。
      
      “老房子收藏热”的经济因素
      
      近年义乌悄悄兴起了老房子收藏热。这里有这样一群人,专门在全国各地收购有价值的古建筑,把买下的老房子构件拆下,编号后存放在仓库里,在义乌或其他地方重新组装,做成休闲场所,或者成为当地一条古街的风景。如江西乐平的一幢清嘉庆年间的微派官宅,占地400余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布局合理,购买者就是义乌的一位收藏爱好者。1990年代初以来,义乌一位虞姓收藏者从浙江金华、衢州、龙游、江西乐平等地已购买了近20套不同时期、不同风俗的老房子。由于起步较早,很多房子买时不过四五万元一栋,远低于现在的市场价格。一时间,义乌一下涌现了不少各式各样的古建筑。
      在义乌收藏界,购买古民居的有三个群体:一部分是纯粹为研究保护的专业收藏者:一部分是投资转手贸易的古董商:还有一部分是为了争取安置土地的渔利者。
      面对这种状况,义乌古镇佛堂镇试图寻找保护利用的契合点,提出免费为部分有价值的古民居提供土地,使用权限是50年,以重新“复活”市民收藏在仓库里的“老房子”。如果这一试点成功,还将扩大规模。此举一出,要求进入佛堂镇的古建筑达到140余栋,报名人数达到100多人。一位行业人士认为“古镇开发报名这么火热的原因,有一点非常明显,那就是有着非常大的利益,其次也可以为收藏的古建筑安一个家,再有就是出于爱好收藏的需要。”在义乌地价这么高的现状下,免费提供土地的条件特别诱人,以至一下又催生了一批老房子收藏者。
      
      收藏热背后的古建筑保护尴尬
      
      在火热的老房子收藏市场的背后,却是徽州那些标志性的古建筑在收藏热中大量流失造成的劫难,乃至义乌本地相当一部分古建筑乏人关注,濒临毁灭。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将古徽州描绘得令人魂牵梦绕、浮想联翩。2003年6月,在美国波士顿附近的小镇塞冷镇(Sslem)异地重建了安徽黄山市休宁县“荫余堂”。“荫余堂”是1800-1825年间由黄姓富商所盖。1980年代中期后,子孙迁移,房宅空置。经过交涉商议,1997年春天,由“荫余堂”拆下的2700块木件、8500块砖瓦、500石件运至美国,在塞冷镇重建。一个曾经参与“荫余堂”在美国重建的工作人员目睹了这个过程后,曾经感慨道:“五百年后,只能到美国来看徽州古民居了。”看来,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对于这种老房子收藏热,文物专家认为,古民居是不可移动的文物,一般不可异地搬迁:况且,老房子“外卖”,是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掠夺与伤害。至于许多商人毫无认识地群购,既是对古建筑文化的践踏,也是对收藏市场的恶炒。
      “分析古建筑大量流失,不外乎两个因素:一是当地老百姓缺乏保护意识,许多古民居年久失修,由于现在宗祠意识不强,破损、倒塌也没有人为其叹息,更多的考虑不如卖掉算了:二是当地政府部门管理乏力。”老房子收藏者的理由是,“与其倒塌,淹没在历史的瓦砾里,还不如让收藏爱好者异地保护”。他们认为“异地收藏,在很大程度上,让古民居得到妥善保护。既可保留民间建筑文化,也可作为投资收藏,是一种双赢。”
      而在此同时,义乌本地的古建筑还在陆续遭到破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主要原因是年久失修,特别是那些文物级别较低而维修经费不足的古建筑,还无法享受国家层面的维修经费。如坐落在义亭镇陇头朱村的官厅,建于明代后期,建筑面积1290余平方米,3进3开间2廊,左右设厢房,梁架采用拾梁式真梁建筑。1987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座令当地群众骄傲的古建筑已经梁塌柱倒瓦落墙裂。更让人吃惊的是,危房的边厢里仍住着老人、妇女,过着随时都有生命之虞的生活。又如柳青的东山家塾,始建于清初,共二进,两侧为厢房,两进之间设有鱼池,上架石板桥,雕刻华丽精细,惜已倒塌。此外也有因缺乏资金,维修半途而废,不能恢复本来面目的情况,建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的义乌城区绣湖大安寺塔修缮即是这方面的例子。
      其次是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对古建筑的破坏,如地震、水灾、大火、飓风及工业污染等。毁于大火的建筑较多,尤以民居更甚。如义乌倍磊中街建于明万历年问的花厅,建筑结构精巧,可惜毁于一场无情大火,稠城宗宅村的宗氏家庙,是抗金名将宗泽后裔所造,前几年在庙内生产圆珠笔,生产原料油墨对其造成的污染,直接侵害了建筑,以至家庙变得破烂不堪、江湾纯庵祠,为清初建筑,用材考究,雕刻精细,前些年承包给个体户生产工艺品,染料等有毒化学物对建筑构成了直接的侵害。
      第三,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也在损毁一些古建,如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朝阳门因城市建设拆掉了,义乌城区贫、贵、富、贱四井,也因旧城改造岌岌可危。
      第四,后人对古建筑群妄加改造添加、拆改,致使建筑面目全非,降低以致丧失了历史价值。如倍磊王店村,有一座建于清代的四合院农舍,院内天井,通风采光,种花养草,四合院南面有一处面积1亩多的园子,建有鱼池,栽种四季花果,花开时节喑香浮动,景色宜人,还建有烧制泥茶壶的古窑二座,四周是农田和低山坡,一派世外桃园。前几年,房主的后人拆了西边厢房,建了一幢砖混结构的三层楼,小院变得面目全非。
      第五,古建筑周围的新建筑,设计水平低,新旧建筑难以和谐。有的地方新建筑体量过大,喧宾夺主,压抑了古建筑。如倍磊建于双溪之上的龙皇亭,为清嘉庆年间建筑,四柱藻井结构,现在紧挨它这边造了一幢三层楼高的厂房,景观随之被破坏。
      将收藏的热情向保护本土古建筑引导
      对于义乌人来说,现在保护本乡本土的古建筑更为急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为古建筑保护寻求切实可行的举措。
      第一,对于有重大历史意义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古建筑,实行可拆可不拆的坚决不拆,可绕道让路的尽量绕道让路,为古建筑在本乡本址安身立命提供方便。同时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财物支持,站在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高度,来重视古建筑的保护。如佛堂古镇得名始于南北朝萧梁初期,古镇现存古建筑180余幢,多属清朝、民国初时期,少量为明代后期。民居与老街、商埠、码头、浮桥、雨台、牌坊、宗祠、寺院等浑然一体,古镇元素齐全。因修缮资金不足:一些有识之士眼看着当年的“清风商埠图”年复一年地衰落下去,也只能发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叹。今后应该通过出台政策鼓励,把投资老房子收藏的资金向本地古建筑保护方向疏导。
      第二,通过以观光旅游经济养护古建筑。在旧城改造、旧村改造、城市化进程中,对古建筑尽可能给予保留,实在保不住的情况下对一些有价值的古建筑实行异地重建。如位于义乌城区徐陋巷的怡园,虽属民国初期建筑,历史不长,但其建筑结构科学,雕刻精美,是典型的民居建筑,具有保护价值,把它按原样重新建在孝子祠公园内,既充实了公园的人文景观,又保护了古建筑,可谓一举两得。
      这方面国内外一些城市改造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前苏联列宁格勒保卫战纪念馆,设计时将一幢有历史意义的楼房残骸组织在庭院之中,意大利阿西西城某旅馆把新建筑砌在旧建筑片断之上,活跃了建筑造型,给旅游者留下意味无穷的想象余地。
      第三,由文保单位和城建部门组织对古建筑作一次普查,分门别类整理出古建筑始建、重建、修缮的年份时间等资料档案,以存备查。

    推荐访问:义乌 老房子 思考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