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文明礼仪 > 正文

    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实践与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1-06-17 07:09:54 点击:

     《 小学 中段 美术 教学中 创造性地开展 探究性学习 的实践与 研究》 》 主体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

     现代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展示了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和创新成果。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究性学习成了其强有力的推动力,因此探究性学习成了我们各科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语文、数学、科学等各学科都在自身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尝试采用“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大胆探究,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课,由于其学科特点,一直走在探究学习改革的最前沿,相关的研究和书籍也比较多,非常有自己的学科特色。相比其它学科,美术学科对“探究性学习”的尝试和探究起步较晚,但也出现了许多关于美术探究性学习方面的论文与课题,如张峻撰写的《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意识初探》、湖北省巴东县教研室肖德昊在第十三届中南六省(区)中小学美术协作交流会上交流的论文《透视美术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宜都市实验小学课题组进行的《美术课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等等,取得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成果,为美术探究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但综观美术探究性学习的各类研究,我认为还缺少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缺少了对美术学科本位特色的思考,有的研究以借鉴语文、科学等学科中的研究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术探究性学习独有的艺术魅力。如何创造性地走出我们美术学科自己的探究性学习的道路,是我们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应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

     而且,当我们冷静、认真地审视我们美术的探究性学习,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实践中还有许多方面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探究问题的提出过于琐碎,缺少探究主题,忽视情境的创设。

     我们发现在一些课堂的探究活动中,教师提出问题过多过碎,导致了学生探究过程的紧箍化,学生缺少自由探索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探究性学习取不到实质的效果。探究学习是探究问题的学习,问题是探究的载体,有了问题才可以进行探究,但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数量要少而精,少而精的问题便叫探究主题,探究主题的覆盖面要大,探究度要高,功能性要强,能突破重点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而且探究主题的提出要配合一定学习情境的创设,那才会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主动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

     2、探究过程程式化,缺少新意。

     我们在美术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如此程序的探究性学习:

     “集中,教师讲授基本方法或要求→发散,

     分小组自由讨论其它方法→集中,组织反馈交流,”这种程式化的探究学习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经常使用这种方法会产生什么后果呢?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没有创意的程式化教学最大的弊端是淡化了教师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淡化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降低了学生的探究和创造的欲望,探究过程流于形式。

     3、探究学习等同于游戏,缺乏明确目的。

     现在有很多老师为了突破程式化的探究学习,对美术探究学习的方法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和研究。采用在表演中探究,在欣赏中探究,在竞赛中探究,在动手操作中探究等等新颖多样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但我们也发现许多教师在追求探究方法多样性的同时忘记了其生命力所在,忘记了采用多样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与探究,而纯粹为表演而表演,为竞赛而竞赛,这种缺乏明确目的性的游戏型探究方法对整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及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形成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鉴于以上的分析和思考,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迫在眉睫,所以我们在小学中段美术教学中开展了此项研究,通过寻疑创意研究、情境创意研究、解疑创意研究和评价创意研究,走美术学科自己的探究性学习的道路,形成自己的特色。并通过研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达成三维目标的统一。

     二、 课题界定 创造性:即在小学中段美术课堂教学中,以探究性学习为载体,以趣味教学为手段,以寻疑创意、情境创意、解疑创意、评价创意为内涵,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整和教学内容,创新探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让儿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并在探究活动中形成美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浑然一体的研究。

     探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 (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本课题的探究性学习是对其狭义的理解。

     三、 研究的目标 在小学中段美术探究性学习中,我们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以“创意”为核心,通过寻疑创意、情境创意、解疑创意和创意的评价形式,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

     在小学中段美术探究性学习中,我们“以儿童为本”,遵循儿童的认知曲线及喜欢的学习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又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让学生在美术的探究性学习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小学中段美术探究性学习中,我们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在和谐互动的探究氛围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孩子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创造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研究的内容 1、美术探究性学习寻疑创意研究,即在探究性学习中寻找、创新探究主题的研究。

     2、美术探究性学习情境创意研究,即围绕探究主题,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研究。

     3、美术探究性学习解疑创意研究,即引导学生进行有创意、有个性的解疑的研究。

     4、美术探究性学习评价创意研究,即对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研究。

     四、研究实施的具体策略 针对当前探究性学习的不足,结合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我们尝试对探究式学习进行创新和改革,为探究性学习注入新的活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自主寻疑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对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型人才的培养日趋重视。但现在的孩子,探究意识薄弱,缺少探究精神,对生活中和学习中的问题熟视无睹,这当然跟我们整个社会大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我们也不可否认学生懒惰习性的养成一部分也是我们教师造成的,长期的应试教育不用孩子主动探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许多教师仍不敢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长期以往学生形成了很强的依赖性,等着教师给他出问题,等着教师告诉他答案等。所以培养孩子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敢于质疑的精神、主动探究的意识迫在眉睫。

     问题是思维之源、创新之本,问题也是探究学习的核心与精髓,那如何使孩子在学习中养成爱思考、善发现、敢质疑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呢?围绕此问题,我主要采取以下新措施:

     1、 榜样先行 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承认差异,客观对待差异,才能使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一个班级中总有这么几个优秀生,他们思维敏捷、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在班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能从这些孩子入手培养问题意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然后再辐射、影响到全班的学生,在此问题上的培养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和孩子一起找问题。首先我确定班级,然后从中选取 8 个优秀生作为训练对象。开始我在学习过的课文中挑选一课,让他们找一找、想一想,回忆并筛选出本课最关键最主要的问题,师生讨论评价;有时我还会在上新课前给他们布置任务,让他们在课外完成。如四年级《瓶子新生代》一课,回家试着做一做,想一想,发现一个或两个最有价值的、无法解决的问题纪录下来。反馈一看,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什么叫“新生代”?雕塑“国王与王后”美在哪里?做的时候瓶身不挖空行吗?小猪瓶子怎么做?我做的

     是小兔瓶子,但这个长长的兔子耳朵总要掉下来,怎么办?我爸爸不让我用泥巴,怎么办?用彩泥做可以吗?我想它漂亮一点……学生的问题很有趣,但点太小、面太窄、缺乏探究空间,不属于探究主题。在此基础上,我从课题入手,深入浅出和学生分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首先我们要做的是一个瓶子,有瓶口、瓶身、瓶底,瓶盖可有可无。其次我们要做的是一个新奇的瓶子,要有创意,与众不同。那学生的作业有没有达到这两点要求呢?通过比较筛选讨论,最后找到探究主题:怎样使瓶子更有创意,更与众不同?其余小问题可以穿插在大问题中进行。

     通过训练,孩子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有时他们会从题目入手发现问题,如《生长的植物》,孩子们把“写生植物如何表现?”和“怎样表现出这是一棵生长的植物?”两个问题作为探究主题;有时他们会寻找到课文的新知识点,从而发现问题,如《秦陵兵马俑博物馆》:“兵马俑有何独特魅力,让世人称颂?”;有时他们会从课本要求与自身实际水平的差距中发现问题,如《风儿吹过》:“平时我们画的都是有形有色的事物,这无形无色的风该如何表现?”等。有时他们还会采用行动发现法:他们会先猜想,再验证自己想法的正确性;他们会自己先去尝试做一做,在做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由于孩子之间性格特征、知识水平、兴趣爱好不同,感兴趣的探究主题也会不同,这时教师要注意及时进行调节筛选,并由易到难分课时解决。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必不可少的鼓励、指导与关注是孩子成长路途上的明灯。

     (2)让孩子当小老师。孩子找到了探究主题,能不能让他们当当小老师试一试呢?我尝试和他们一起备课,确定教学过程。没想到,课堂上小老师表现非常精彩,孩子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一下子发现了问题所在。表现出探究的欲望也非常强烈,只需大、小老师稍加点拨就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的尝试和探究性学习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以点带面 (1)营造氛围:这几位优秀孩子的寻疑习惯、意识的培养只是一个点,我的最终目的是引起全班同学对问题的兴趣和关注。除了采取以上措施,我还会在课堂上表扬他们会思考、善提问,提出的问题有价值等,有时还会发发奖状,进行一点小小的物质鼓励,或者让其他孩子针对他的发言进行补充、修改。在如此浓厚的问题氛围的感染之下,孩子们心领神会,都尝试着去思考,去发现。

     (2)小组互助:小组合作是以点带面、以优补差的最好组织形式,也是探究学习最主要的形式,在班级中建立相对稳定的有凝聚力的学习小组非常重要。在学习小组中,优秀生与后进生搭档,善言者和寡言者合作,并确定组长。组长可根据教学实际确定组员任务,或观察或尝试或纪录或上台交流等,在固定一段时间后再轮流交换。在学习小组内部,我经常鼓励小组长抛除成见,做好组内的调节协调工作,并做好表率作用,多鼓励学习成绩中下和沉默寡言的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和想法,多倾听他人发言,进行相关纪录。一段时间后教师根据纪录和课堂表现酌情加分,评定等第。

     二、情境体验

     问题不是孤立的,只有把问题放入相应的情境之中,枯燥的问题才会丰满、有吸引力。情境创设的方法很多,我们尝试采取以下策略:

     1、生活展现情境 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人在美好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感受山水的壮丽秀美,草木的欣欣向荣,心灵会感觉无比的自由和舒畅,探究的激情便会油然而升。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与方法,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

     有时我们会出去写生,画一画金灿灿的油菜花,在观察尝试中学会表现;有时我们会到户外席地而坐,把泥巴玩得满手都是,感受泥巴的造型魅力;有时我们会把家中的桑树根、乱稻草拿来,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奇思妙想废物利用,创造性地进行立体造型活动等。在熟悉而又陌生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学会在有疑处大胆解疑,学会在无疑中生疑,学生探究得很开心。

     2、作品再现情境 作者借助生活事物,再经过加工创造出成功的艺术形象,表达他独特的思想情感。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尝试采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感受作品形象入手,用大量相关的美术作品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逐步“走进作品”,感悟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艺术技巧,并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解决问题。此种方法在“欣赏·评述”领域使用较多。

     3、音响渲染情境 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在激发人的情思和启动人的深层意识上更为直接迅速,在无形中就会即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促使其较快地进入情境。在研究中我们尝试将音乐引入课堂,如在教学《春天来啦》,老师就将《春天在哪里》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引入课堂,还和学生一起唱一唱、跳一跳,学生仿佛感受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气勃勃。在如此的氛围中学生开始小组合作用手中的画笔创造性地表现春天,而后欣赏讨论交流,发现存在问题,探讨解决方法。

     4、表演体会情境 引导学生表演,在表演中感受,在表演中理解,在表演中获取,学生将会学得更轻松、更快乐。如《拔萝卜》,为了让学生对人物动物拔萝卜时的动作、神态、心情有更深刻地了解,突破探究主题,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七大组,分别扮演大萝卜、老爷爷、老奶奶等不同的角色,然后全班在老师的指挥下“哎呦呦、哎呦呦”拔萝卜。通过表演体会,学生对拔萝卜时的动作、神态、心情有了切身的体验,为成功解决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语言描绘情境 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坎坷的人生道路,创作的艰辛过程及其时代...

    推荐访问:创造性 实践 探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