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文明礼仪 > 正文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20 04:41:14 点击:

      摘 要:本文首先以经济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的理论为逻辑起点,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创造性地提出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进程及其内涵,深入分析了信用评级市场状况和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状况,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进行指标初选,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权重赋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构建了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9-0021-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9.05
      一、引言
      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也称资信评级、信用评估或资信评估)是指在信用关系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企业、债券发行者、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就其未来完全或按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业务。最近,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财政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成的课题组发表了《美国渗控我国信用评级业严重威胁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研究报告》[1],以详实的资料揭露了美国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评级机构利用我国在信用评级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长驱直入,掌握了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已严重威胁到我国的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
      国内部分学者已经提出了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开放过度以及由此造成的危害。然而,对于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开放度的衡量问题,一直没有相关的研究与评价。本文以经济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的内涵和度量为逻辑起点,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的具体情况,站在维护我国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角度上,初步构建了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指标体系。
      二、信用评级开放的相关理论研究
      目前,对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笔者引入经济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的相关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进行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的借鉴研究。
      (一)经济开放度
      1.经济开放度的内涵
      经济开放度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体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跨越本区域参与到其他区域生产与消费活动的程度。从计量角度来看,开放度可分为两方面:一国经济在总量规模上的开放度(即对外开放的广度)和一国经济在价格上的开放度(即对外开放的深度)。
      对外开放广度指该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经济之间往来的总量占其经济规模的比重,对外开放深度则是一国经济活动与国外经济活动一体化的程度。真正能够反映一国对外开放总体水平的指标应该是一个包括了对外开放广度和对外开放深度两个方面的指标体系。
      2.经济开放度的度量
      (1)国外关于经济开放度的度量
      二战后,国外学者对经济开放度的度量主要是采用外贸依存度,即一国对外贸易额与该国国内贸易总值的比值。从20世纪60、70年代起,国外学者对经济开放度的研究逐渐沿着贸易依存度和资本依存度两个方面进行。
      (2)国内关于经济开放度的度量
      李翀(1998)提出度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必须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三个方面着手;姜波克(1999)认为,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广度主要包括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黄繁华(2001)构建的经济开放度计算公式是:经济开放度=商品贸易开放度+服务贸易开放度+直接投资开放度+间接投资开放度;胡智、刘志雄(2005)选取了贸易开放度、实际关税率、金融开放度、投资开放度和生产开放度这五项代表性指标,引入因子分析法对经济开放度进行测算,较好地解决了各项指标间的信息重叠问题。
      (二)金融开放度
      1.金融开放度的内涵
      金融开放是指一国金融业向全球开放,其金融活动跨出国界,并且与各国金融融合在一起。金融开放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和本国金融机构走进国外市场。同时,金融开放具有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内涵:从静态来看,金融开放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对国外资金和资本的开放;从动态来看,金融开放则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金融封闭状态向金融开放状态转变的过程[2]。
      2.金融开放度的度量
      (1)国外关于金融开放度的度量
      Williamson与Mahar(1998)提出全面的金融开放包含六大范畴:1)信贷控制的取缔;2)利率限制的取消;3)金融服务的自由准入;4)银行的经营自主权;5)银行产权私有化;6)国际资本自由流动;Aaditya Mattoo(1998)对商业银行开放度的衡量主要是通过对金融服务贸易不同的提供方式和贸易政策进行评估,尤其是各成员国提交的承诺表中关于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承诺[3]。
      (2)国内关于金融开放度的度量
      李翀认为,衡量一国金融开放的指标是对外资产和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罗龙提出,资金开放度=(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吸收的外国证券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总额+其他长期资本流动)/国内生产总值;傅均文在其基础上加入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这一因素得出:开放型金融深化度=(对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内证券投资+对外证券投资+对内其他投资+对外其他投资+外资银行贷款额)/国内生产总值;姜波克(1999)建立了关于金融开放度的测量模型,即:AO金融业=(直接投资总额/GDP+证券投资总额/GDP+其他投资总额/GDP+央行国外净资产/央行总资产)/2[4]。
      因为目前暂无信用评级开放度的理论研究,而信用评级又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经济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的理论对其有一定的指导性和适用性。因此,本文在其逻辑起点上提出了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的内涵,作为构建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的状况分析
      (一)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的基础环境
      1.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初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组建。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为推动我国短期融资债券市场建设,形成了大公、中诚信、联合、上海新世纪和远东5家具有全国性债券市场评级资质的评级机构。然而目前中国四家全国性的信用评级机构除大公始终坚持民族品牌国际化发展外,其余已经或正在被美国控制。
      联合资信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国内中期票据市场中,由外资参股的联合资信和中诚信两家评级机构在发行期数和发行主体数量的评级市场中占有80%的份额,其中联合资信在发行期数和发行主体数量的评级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7.78%和32.2%,而中诚信则分别为42.05%和47.03%,大公分别占11.65%和11.44%。由此可见,外资参股的评级机构已占据了中国债券评级业务的半壁江山,中国评级的话语权已经丧失(见图2)。
      2.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信用评级行业起步较晚,金融市场开放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信用评级市场还存在着缺乏统一的监管主体、缺乏完善的信用评级法规、缺乏评级机构市场准入及监管制度和严重缺乏信用评级话语权这四个问题。
      (二)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进程及其内涵
      在构建衡量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指标体系之前,本文先就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开放进程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内涵进行概述。笔者参考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开放进程研究成果[5],按照信用评级业的市场准入和业务经营限制的程度不同,信用评级行业开放进程可以分为信用评级行业不开放、低度开放、中度开放、高度开放、完全开放5个等级(见表1)。
      从现状来看,我国目前符合“信用评级市场完全开放”阶段中的“对外资评级机构完全取消外资信用评级业务范围和经营股权的限制”,然而还未能切实有效地做到“对境外金融机构的介入和重组兼并遵循审慎性原则,采取系统而有效的监管体系”,同时结合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由外资高度垄断的现状,我国信用评级市场极易出现部分学者提出的“过度开放”的问题,而信用评级市场过度开放会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带来很大危害,因此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的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目前还没有信用评级开放度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本文将以经济开放度、金融开放度的理论思想为基础,借鉴我国商业银行开放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
      四、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内涵
      笔者认为,信用评级市场开放是对外开放的一项长期政策,具有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内涵。从静态来看,信用评级市场开放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允许境外评级机构采取跨境交付、商业存在、境外消费以及自然人存在这四种贸易形式向本国企业和居民提供信用评级服务;从动态来看,信用评级市场开放是一国或一个地区逐步消除国内信用评级市场准入和业务经营的限制,逐步融入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因此,度量和评价分析一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进行:一是东道国信用评级业的市场准入情况;二是外资信用评级业务的经营情况;三是东道国外资信用评级的市场份额;四是东道国本国商业信用评级的国际化程度。
      (二)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预选
      本文运用AHP法,按照支配关系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具有多级阶梯层次的因素体系,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层次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确定重要性,从而建立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形成重要性的先后排序;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并得出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可见,AHP法是一个综合分解、判断、综合过程的方法体系。下面,本文将分三步来建立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1)建立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2)构造两两比较矩阵并计算出被比较因素相对权重;(3)计算各层次的组合权重。
      根据由上而下的支配关系,本文的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共32个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即目标层)即为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二级指标(即准则层)由市场准入开放度、经营开放度、市场份额和东道国信用评级国际化程度四个指标构成。其中,市场准入开放度和经营开放度指标多为定性指标,市场份额和东道国信用评级国际化程度多采用定量指标分析。
      (三)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本文首先构造两两判断矩阵,然后确定各层次因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得出指标体系的组合权重。
      1.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本文建立的层次结构模型,就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的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引入1-9的比例标度(见表2)对其进行定量化处理。本文结合多方面的的意见,构造了16个两两判断矩阵。
      2.计算各层次因素的相对权重
      根据判断矩阵的结果,本文运用MATLAB软件快速准确地得到了两两比较矩阵的排序权值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在计算过程中,通过一致性检验对不符合一致性的两两比较判断进行了调整,得到了满足一致性的各层次因素的相对权重ω。
      3.确定各层次因素的组合权重
      本文将单准则下的权重进行合成,并检验总的判断一致性,得到表3的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布表。
      以上是结合多方面的意见得出的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布表,其中市场准入开放度权重为0.4673、经营开放度权重为0.2772、市场份额权重为0.1601、东道国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程度权重为0.0954,较符合其各自对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度的实际影响,其余各级指标权重分布也比较合理。
      五、规范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开放的政策建议
      为维护我国的金融主权、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经济技术的信息安全,我国必须规范信用评级市场开放进程,整合行业资源,建立有公信力的民族信用评级机构,争取在国际评级领域的话语权。借鉴世界各国的做法,结合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基本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法律监管,培育评级市场
      对资信评级行业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制定政策与措施,使本国评级机构有能力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并在国际上争取应有的金融事务话语权。完善监管体系,建立信用评级业务的准入和退市制度。加快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积极培育我国信用评级市场,提高评级机构自身素质和评级质量,引导、培育和完善我国的信用评级市场。
      (二)加强机构自身建设,完善行业自律
      加强评级方法的研究和评级指标体系科学性的研究,并能根据环境变化对评级指标体系进行相应调整。加强评级行业的队伍建设,注重行业人才的培养。建立资信评级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我国评级行业加快发展[6]。
      国家与机构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必将促进我国本土独立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使其能够掌握我国信用评级市场话语权,同时往国际化方向发展,实现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规范、健康开放。
      (责任编辑:张恩娟)
      参考文献:
      [1]美国渗控我国信用评级业严重威胁国家金融经济安全的研究报告课题组.美国控制我2/3信用评级市场 严重威胁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N].经济参考报,2010-04-12(8).
      [2]王营.经济开放度测算方法综述[J].经济理论研究,2006(9):98-100.
      [3]Aaditya Mattoo.Liberalisation Commitments of the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Economies[R].1998.
      [4]毛旻旸,杜玉兰.中国金融开放度研究[J].江苏商论,2007(9):167-169.
      [5]王伟.我国商业银行开放程度及评价指标体系[J].国际金融,2006(6):48-52.
      [6]付俊文.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与国家金融安全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7-11.

    推荐访问:指标体系 评级 信用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