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外贸信函 > 正文

    《子不语》中科举梦的叙事模式浅探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09-03 16:20:06 点击:

      摘要:梦兆是指人们把在睡梦中产生的想象、声音、思考和感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来解释实际生活中的某些事件,这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文章旨在探究《子不语》中的科举梦故事,从科举“梦”故事的内容和叙事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揭示袁枚对科举制度的态度、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以及古人浓厚的宗教迷信思想和命定论的思想。
      关键词:子不语;科举梦兆;命定论思想
      《子不语》中有181则梦兆故事,其中涉及科举梦的故事就有25则,科举梦的内容多是试题、报榜人、科名、登第时间、因果报应等与科举密切相关的事物,折射出士子的心态和社会现实。荣格曾指出:“古人认为梦有重大的意义和实际的价值,他们都从梦里寻求将来的预兆”。
      一、科举梦在叙事时间中的作用
      对科举梦在叙事时间的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具体地探讨中国古代小说的理论技巧。笔者拟从叙事模式、叙事结构、叙事顺序等视角着手,从叙事学的理论角度对子不语中的科举梦兆进行分析与透视,以期探寻子不语中的科举梦兆在叙事语境下的特点。
      (一)梦在叙事节奏中的作用
      梦在叙事模式中的作用有三种:一是预兆作用;二是通讯作用;三是兼有预兆和通讯作用。
      梦在《子不语》中的叙事模式大致为:某人做梦,然后占梦,最后梦境成真。那么,梦在叙事中就具有预示未来的作用。此类梦的故事情节是某个人在梦中得到某人或某神、鬼的提示,醒来之后现实中发生的事和梦中情形吻合。
      《秀明册》(卷十一144)中的丹阳人荆某,参加秀才考试,晚上梦见自己走进一座宫殿。荆某要求查看花名册,可惜查遍也没有他的名字。官吏建议他看秀民册。秀民册是指有才却无官运的人。结果翻开第一页第一名就是荆某,荆某不禁失声痛哭。而生活中的荆某也终究没有当官。梦境成真,说明梦具有预兆作用
      《李香君荐卷》(卷三42-43)中写杨潮观在当考官时,梦中有位女子让他留意卷首有“桂花香”之句的试卷,恳请杨潮观着力推荐,多多帮助。杨潮观在考官检索落卷时,把“桂花香”试卷呈上,主考官得卷,大为震惊,如获至宝。由此,杨潮观断定给他托梦的是秦淮名妓李香君。同时关于梦中女子的名字、年龄、籍贯并没有透露,但是杨潮观却推断给他托梦的是秦淮名妓李香君。这说明了梦既有预未来的作用,同时还有通讯的作用。
      梦调动了读者的积极性,读者由一开始被动地顺着作者的思路走,成为了在了解故事结局的前提下猜测故事的自主性。但是作者并不是让梦中的传递的信息和现实生活相吻合,这不但不会降低故事的悬疑性,反而会加强故事的张力。
      (二)梦在叙事顺序中的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一项重要作用就是“满足愿望”,它象征性的满足我们内心具有的愿望,并不只满足一个愿望。
      在叙事顺序上,《子不语》作为志怪小说,一般采用的是预序,偶尔穿插着追叙。在文本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
      《阴间中秋官不办事》(卷六76)中福建浦城人李某在拜访罗芝芳时,对他说:“足下金科必中,但恐未能馆选。”罗询其故,李不肯说,只说等会试验证后再说。后来发榜,他果然中了进士,未被选进翰林院。
      在这里梦既对故事的发展提前进行了暗示,主人公的命运是通过另一个人在梦中见到的所预言发展的。这是一种“预言—行动—应验”模式。显然其中一个在浦城县当知县并没有如李梦中所说的应验。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悬念和疑问。
      虽然结尾作者并不是通过“托梦”来解释罗芝芳在浦城县当县官的梦兆,用的是“扶乩”,但与“通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类似于补叙,谜底在篇末点明。通过时间顺序的错综使用,补足了故事的完整性。
      子不语科举梦故事中使用不同的叙事笔法,不仅增强了梦得权威性,而且使得故事结构完整,层次有条有理。正叙、追叙、补叙等叙事笔法的交错使用,能更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烘托文章氛围,从不同方面对“梦”的“真实性”进行了渲染。
      二、科举梦在叙事结构中的作用
      本节通过对子不语小说的叙事结构的研究,分析其叙事体的各个结构要素与模式,旨在发掘叙事问题的深层构造。就子不语科举梦兆的叙事结构而言,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宏观俯视下的闭合结构
      科举梦故事可以概括为“入梦—梦中—梦醒”的格式;从时间视角而言可概括为“梦前—梦中—梦后”;从空间角度来看可概括为“现实—梦境—现实”。这是一种完整的闭合结构。
      李相公光地未贵时,祈梦于九龙滩。庙神赠诗一联云:“富贵无心想,功名两不成。”李意颇恶之。后中戊戌科进士,为宰相,方知戊戌两字皆似“成”而非“成”字,“想”字去“心”恰成“相”字。(卷二十三310)
      佛教讲究因果论,万事万物都有其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相互碰撞、相互依托、相互转化,最后都会进行互补,归于圆融。所以这种闭合结构的形成与佛教因果论有极大的关系。
      诚然,闭合的叙事结构会限制和束缚小说的叙事功能,但并不是指封闭的结构。这儿的封闭不是指狭隘的自足性。它是一种以语言形式存在的完整生命体。结构有独立性,它与外在的开放性是包容的、共存的。
      (二)微观审视下的开放结构
      从宏观角度进行考察,科举梦故事结构是一种闭合性结构。然而,若从微观角度进行审视,则可以发现科举梦故事呈现出了開放性结构。
      《子不语》作为志怪小说,在结构方式上会受史传文学以传主为中心为叙事结构所影响。即反映在科举梦故事结构上是线性结构。所谓线性结构,故事是一人一梦,围绕梦的主要内容展开情节。梦有很强的主观性,主人公对于梦中经历简单的叙述成为最常见的结构方式。《子不语》中的科举梦故事大多数是这样一种比较简单的结构路数,这也就符合线性结构叙说的情节简单性和文本的实录性。实录就就决定了对故事进行粗线条的勾勒。如《王白斋尚书为潮鸣寺僧》(卷十八230)的书写就是这样一种类似于新闻式的记录,没有丰富华丽的语句和动人曲折的故事情节。主人公王白斋中探花时,作了一个梦。

    推荐访问:科举 叙事 不语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