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外贸信函 > 正文

    孙诒让诗词的“学人诗”特征 孙诒让最有名气的诗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7 04:40:06 点击:

      孙诒让,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一代经师,在经学、史学、考据学、校勘学、目录学、文献学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在学术研究的同时,孙诒让还写了不少诗词。其诗词收录在《籀廊诗词》、《经微室祠》中,具有清代“学人诗”的特征。
      
      一、孙诒让诗词具有“学人诗”特征的原因
      
      1.清代学风
      清学者钱谦益认为诗有“诗人之诗”与“儒者之诗”,黄宗羲提出了“文人之诗”与“诗人之诗”,雍、乾之际杭世骏正式提出“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诗人之诗”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一贯的审美规范与理想,但在清代,真正体现清代文化精神与审美取向的,则是“学人之诗”。
      从清初开始,不少学者就提出诗歌中的学问问题。王士祯认为“性情之说”与“学问之说”须“相辅而行,不可偏废”。清中期的朴学把经史考据作为学问,受此影响,道、咸间的宋诗派更是在创作中实践了这一点,诗歌多金石、书画、名物考证之作,以体现学问的博大精深,程恩泽甚至认为“性情又自学问中出”,把学问当成了创作之源。晚清,随着西学东渐的强烈冲击,使当时许多士人相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认同与信仰,希望借对文化传统的维护而使之不坠且得以延续发展。
      由此可见,在清代文化背景中,“学问”就是指对经史子集百家之书的广泛涉猎与熟练掌握。“学人之诗”最重要的特征是“以学问为根柢”。在“学人之诗”中可见佶屈聱牙的文字以及大量的文史典故。以盘旋拗折、艰涩暗淡的诗风,显示出学者式的渊博与厚重。清代晚期重要的学者和诗人郑珍、诗宗奉、杜甫、韩愈、黄庭坚。莫友芝,毕生穷究经史,精于版本目录、金石的考证,其书法、诗文,均为一代名家,处处表现出“以文字(实为小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沈曾植是以多方面学术成就和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发而为诗。学治经史求本源,离不开训诂考据,此学风影响到诗歌,即出现了大量以训诂考据为内容的诗歌。这种类似科学的真实、准确性的追求与重情感,以气、神、韵、境、味为审美规范的中国古代诗歌大相径庭,这正是“学人之诗”的又一内涵。何绍基说“诗中不可无考据”,他和陈衍、郑珍、程恩泽都有以考据为内容的诗,这些诗人把考据作为“学人之诗”的一个要求。另外,学人诗的创作不长于对事物诗意的感受和体会,而长于对事物敏锐而深刻的观察。诗人们抛掉一些形象思维的方法,代之以抽象思维的方法。学人诗偏重于说理,呈现出议论化的特色。
      2、社会背景
      “学人诗”特征是清代学风在诗歌中的反映,也是时代动荡对诗坛影响的结果。孙诒让所处的19世纪下半叶,是一个大动乱大变革年代。清政府腐败,帝国主义侵略日深,企图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深重。清代诗人不可能再像明人那样沉浸在虚幻华美的盛唐气象的向往与追求中,创作虚幻的诗歌,而是面对现实创作冷静的伤时哀世的诗歌。因此,瘦硬叉牙的宋诗,更宜于表现他们心中的块垒和桀鹜不驯的精神,唐诗的明朗高华显然不适合,如邓之诚先生《清诗纪事初编》卷六谈到“盖盛衰之感,不能寓于肤阔,此其所以折而入宋欤。”
      另外,清代统治者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极其严酷的禁锢政策。为了消灭反清文献,打击反清活动,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制造文化恐怖,屠杀异己分子。与此同时,又提倡知识分子从事考据工作,宣扬“经为学问根柢,自应悉心研讨;至诸子百家,不过供文人涉猎,已属艺余”,以便让知识分子脱离实际生活,钻入故纸堆中。这种政策的结果之一是使清代成为我国学术史上的黄金时代,造就了一大批造诣很深的学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许多学者创作的诗歌具有“学人诗”的特征。
      3、学问深厚
      孙诒让的家乡瑞安位于浙江东南部的温州,该地受永嘉学派渊源流长的学风影响,文人学士辈出,且向有注重实事实学的传统。孙诒让的父亲孙衣言和叔父孙锵鸣同是永嘉学派的传人。因此,叶适、薛季宣、陈傅良等永嘉学派代表人物所提倡的功利之学及经世致用的思想对孙诒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孙治让生长在一个儒学世家,他的父亲孙衣言和叔父孙锵鸣均为清末翰林。孙诒让在其父亲自督教下,自幼广泛阅读我国经史古籍,并开始习作,十三岁时就草拟了《广韵姓氏刊误》。孙治让在安庆时,读了江藩《汉学师承记》及阮元所集刊《研经室经解》,始知乾嘉学派治经史小学家法。去南京后,广泛结交文人学士。当时张啸山、刘恭甫、戴子高等名噪一时的汉学家都云集南京。孙诒让与他们朝夕相处。释疑解难,切磋学问,从而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找到了治学门径,治学方法。正如《籀扇述林》中所说的“余少耽雅砣,治经生之业”。孙诒让承家学渊源,受家乡人文环境的孕育和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造就了深厚扎实的经学根底。而科场受挫,堵塞了他为官为宦的通途,遂感科举非成才之路,实乃毁才败国之根由,“近以科举之弊,竞趋利禄,欧美科学,多未津逮。人才衰乏,民智晦盲,国势未振,实由于是”,这使他无意仕途,更能专心致志地从事学术研究。
      儒学世家的熏陶以及绝意仕途的生涯为孙诒让成为著名的国学大师提供了良好的治学条件。他一生著作达35种,在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字学、考据学、校勘学、目录学、文献学等方面都有建树。梁启超赞他“有醇无疵,得此后殿,清学有光”,章太炎誉为“三百年绝等双”。
      有着如此深厚的学问根底,在清代学风的熏陶下,孙诒让诗词自然具有“学人诗”的特征。
      
      二、孙诒让诗词的“学人诗”特征
      
      在清朝浓厚的学术背景下,在“学人诗”诗学的氛围中,孙诒让诗词与清代学人诗有着一定的渊源,具有清代“学人诗”共同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体现:
      1、书画金石之学入诗
      孙诒让本身是学问家,考证经典、访碑玩帖、评书论画等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写的很多诗词的内容涉及书画金石之学。
      题画诗以咏画论画为主,如《新罗山人龙梅图,维扬马氏故物也叔方姻丈属题》、《品茶图》、《题万年少赠顾亭林秋江别思图拓本》、《虎溪三笑图为兰庭题》等诗或描写画中内容或评论绘画的艺术价值或借题感慨抒写,虽不是直接对画图进行专门研究,但在咏画论画中还是显示出相关的造诣和学问。
      题碑帖诗较多涉及书法研究。诗歌《题雁塔圣教叙》写道,“北碑南帖各分疆,姜考桑评著录详”,北碑南帖是有关碑帖术语,姜考桑评概指学者对书法的研究。《青田端木太鹤舍人书法道古直接晋人偶见廷试卷临黄庭坚小楷,辄题一绝句》中的“柔毫涩楮写黄庭,晋贴唐拓见典型”和《题李癖研先生模灵飞经遗迹》中的“清道妙墨洗双瞳,晋帖唐模入眼中”都提及了晋帖唐模。这些诗围绕碑帖,对其追溯研究。而题书诗是围绕书的特点感慨而论,如《题宋椠二徐说文注》中的“大徐严谨小徐精”,写了二徐说文注的不同特点。《叔方姻丈属题阳明先生书简真迹》中的诗句“短札犹觇救世才”,“莫作寻常名迹论”是对书简真迹作深刻的评论。
      孙诒让学问功底深厚,见闻广博,诗作中最能体现其学问的是金石考证之作。《题焦山定陶鼎拓本二首》、《题吉日癸巳石刻二首》、《题 赵婕好汉玉印拓本》、《题新始建国铜竟拓本》等诗展示了孙诒让在金石学术研究的领域。如诗歌《题新始建国铜竟拓本》中的诗句:“团栾古明月,脱范二千年”、“辟雍修学后,都邑中兴前”对铜竞拓本诞生出现作了推测性的研究。《题埃及古石刻拓本三首》中的一些诗句涉及到埃及古石刻的研究。“谁识西航琛�外,一拳古石见鸿荒”(其一)提到西洋通商进献的珍宝中,拳头大的古石展现着洪荒时代。“七诫摩醯著录初,西来景教此权舆”(其二)写到沮仓文字隔着重重海洋,犹有怯卢文字似的别体书法。“奇文佚礼烦甄考,远在羲和柳谷前”(其三)提及奇特的文字佚失的礼制需要仔细研究,它们悠久的历史远在羲和柳谷传说之前。《苏武慢》是孙诒让看到杨稚虹得岳忠武王玉印而写的,正如序中所记:“光绪辛卯蒙自杨稚虹大令得岳忠武王玉印于武林,持示属题”。词上阕对玉印和其有关历史作了描述“小截鹅肪,深含猩晕,手泽摩挲犹馥。中原传檄,北伐哦诗,印遍剡藤千幅。玉楮文孙,金陀祠宅,珍庋几时零落。共绍兴瑶玺,沉埋桑海,不曾角”。
      2、运用大量的文史典故
      孙诒让诗歌最明显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文史典故。他注重在经史精研中培植根柢,积学积理,在诗中表现出质实典赡与识见。
      《周伯龙妹倩以明隆武兵科给事素园李公遗印见示作诗纪之》一诗在介绍金石的来源前写了清军南下,福建海滨负隅顽抗,汀州失守。王室被绑的史料:“江东拥立何纷纷,南下天戈真拉朽。吴潴越踣无完墉,闽海危险区尚�负”“坚城弹指失汀州,系组孱王马前走”。《题焦山定陶鼎拓本二首》提到了丁、傅两氏被翦除,元太后长寿的历史事件:“丁傅翦除元后寿,宗彝零落二千年”。《题赵婕好汉玉印拓本》“姊妹当年随豹尾,昭阳椒殿凌云起。承恩谢表写绸缪,押角赦泥血濡紫”,写了赵婕妤姐妹二人跟随着帝王的豹尾车,进入昭阳殿芬芳高耸入云,飞扬跋扈,情谊缠绵的历史事实。有关金石,孙诒让喜欢在诗中对其来历的背景作介绍。而其他的诗也时常插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题画诗《品茶图》“潼酪凄凉五国城”提到品茶乐事的背景材料:徽、钦二帝却被赶至荒凉偏僻的边陲小镇――五国城,凄惨地度过余生。《题赖山阳外史》写了日军侵略朝鲜,朝鲜向明廷乞援,明代派军出征,激战获胜的历史事实:“尾张奴子亦人豪,金瓠千枚霸府高。翦群雄如草蓟,却留黧叟怖儿曹。谲觚封册沈维敬,疏率援藩宋应昌,毕竟李查能剧战,猴奴垂尽恨苍茫”。《自题顾亭林集校本后》“岂愿区区王佐学,苍鹅哀怨几人知”,引出了历史人物王佐。王佐,宋忠臣。“骧日:‘仆负王佐才,今日为愚人画计,死固甘心,但家有病妻,愿同戮于市。……’太祖闻之日:‘此忠臣也。”’(宋史卷四百八十二列传第二百四十一)写王佐,是写自己对国家的忠心,对时局的愤慨。
      在诗歌中,孙诒让除了引用史料,还善于运用典故。《题吉日癸巳石刻二》其一“昆仑西母事微茫,黄竹歌成已耄荒。不有骅骝千里足,只愁徐偃是真主”中出现了好几个典故。“黄竹歌”,周穆王作《黄竹歌》三章以哀民。李商隐有诗歌:“瑶池阿母缔窗开,黄竹歌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骅骝”出现在《史记・赵世家》:“造父幸于周穆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骤耳,献之穆王”;“徐偃”,西周徐国的诸侯,建都泗水,他趁周穆王赴瑶池会西王母之际,率军西进,紧迫黄河。“侵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见《后汉书・东夷传》)。《题万年少赠顾亭林秋江别思图拓本》“一舸鸱夷向江海,寥天何处弋冥鸿”中运用了两个典故。“鸱夷”在诗中指范蠡,《史记・货殖传》记载:“范蠡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夷子皮”;“冥鸿”喻避世隐居之士。汉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李轨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御之。”又如《题陶藕舟令焚香读易图》“键帷静对一炉香,古义苟虞子细商。欲向九师问蜚遁,神山海上意苍茫”中的典故是“荀虞”和“九师”。“荀虞”指苟爽,虞翻。《焦氏易诂卷一》:“吾治漠易。�知治漠易者。皆�旋於苟虞脚下”;“九师”,《易经》中载:“学者为九师”。《汉书・艺文志》中载:“《淮南道训》二篇。淮南王安聘明《易》者九人,号九师说”。再如《时文刻本二首》其一、其二都出现了典故。其一“兔园册子枕中储,翔步公卿百不如。一代右文真腐臭,廿年稽古任轩渠”中的“轩渠”指欢悦貌、笑貌。(出自《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儿识父母,轩渠笑悦,欲往就之。”后多用作笑悦之意)。其二“赵实小数诬师法,马服庸才读父书。削牍三千竟何用,东方执战尚公车”中的“马服”指赵括。赵括,赵国马服君赵奢之子。赵奢死后,赵惠文王念其父子功高,让赵括袭封马服君。因赵括深谙军事。喜谈兵学,门徒众多,因而又被尊称为马服子。《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云:“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
      《星命某生为余推命颇验戏赠二绝兼以自嘲》、《挽丁松生丈》、《新罗山人龙棵(梅)图,维扬马氏故物也叔方姻丈属题》、《自题(周礼政要)八绝句》等诗也都用了典故,在此不一一例举。
      在孙诒让诗中可见大量的文史典故,一方面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学问,另一方面不可否认有些地方也不免拗折艰涩,在解读方面给读者造成一定的障碍。
      3、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在孙诒让的诗歌中,有不少写景、抒情的诗句,但作为学者,他还是较注重抽象思维,诗歌偏重于议论。有些诗歌,孙诒让一开始就先作议论,亮出自己的观点。《送程大令》开头几句“胡袄萨宝兴唐前,华风榛塞纷腥膻。孱吏耳号眙敢苛诰,嫉邪谁若程公贤”就用议论性的语言赞美程公的贤明。《品茶图》开篇就评论品茶图之绝妙,“图谱宣和最绝伦,中兴画院更纷纶。李刘马夏烦参证,奇迹于今比凤麟”。有些诗多处用议论,如《题万年少赠顾亭林秋江别恩图拓本》感叹经世之才遇到末世难以施展。“铜驼荆棘黯江东,雷雨经纶惜道穷。一舸鸱夷向江海,寥天何处弋冥鸿”、“万生奇士竞披缁,余事犹能作画师”;又如《赠�莲律师》表达自己对佛法的看法:“永嘉法乳久消沉,旷劫茫茫证道心”、“定知喻筏谈玄妙,却愧研经洁习深”;再如《送郭漱霞赴湘鄂调查矿务》“越山金锡推天府,可有吴王解铸钱”评论越山金锡是第一,可能吴王用来铸钱。“昆弟君家各振奇,峥嵘萼照华楣,嵇生锻灶消长日,谁识雄心在救时”赞扬郭漱霞兄弟家各有作为,才气不平凡很显耀。有些诗是全篇用议论来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或对学人的看法。《题雁塔圣教叙》“北碑南帖各分疆,姜考桑评著录详。解向怀仁录法乳,莫将姿媚薄钟王”提出对北碑南帖的看法和学书法的态度。《题宋椠二徐说文注》“大徐严谨小徐精,绝学江东两弟兄。惆怅南朝佳令仆,北来寂寞作经生”则是对大徐小徐的治学作评论。
      
      结 语
      
      孙诒让作为晚清的大学问家,在清朝浓厚的学术背景下,他的诗歌具有清代“学人诗”的特征:诗中有学,诗中可见大量的文史典故;在诗中直接表达学术与见解,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孙诒让把经史的考据、金石的勘研等写入诗中,较多地用僻典议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歌的形象性和韵味性。其拗折艰涩的诗风在解读方面也给读者造成一定的障碍。但孙诒让的诗歌还是显示了朴学大师深厚扎实的学术根底,体现了“学人诗”“诗中有学”深厚的意味,值得我们后人细细品味。

    推荐访问:学人 诗词 特征 孙诒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