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外贸信函 > 正文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1-08-26 07:38:13 点击: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技巧

      文言文复习中,实词历来是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绝大多数来自于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文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是很有作用的。下面介绍几种推断技巧。

     (一)、根据字形推断词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如 1998 年高考第 16 题“冀得一归觐”中的“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的构成大体可以“猜”出与“见”有关,再根据语境分析,C 项“拜见”就是很容易找到的答案了。再如 1999 年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启听淮北取籴”——其中“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可推测其意思是买进粮食。再如 2000 年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我们可以联系前面的一个“炊”字,两个字的形旁全是火,可见和烧火有关。而且从字形上来看,意味着用火烧木柴从底下给器皿加热的情状。

     (二)、根据语言结构进行推断

     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其中有些是修辞上所说的排比、对偶、互文,对这类句子,就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如 2001 年高考卷第 11 题的 D 项“齐人追亡逐北”中 “亡”与“北”对应,可推测“亡”也是“败逃者”。又如《涉江》中“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前面有“忠”和“贤”位置相同,词性相同。“用”和“以”位置相同,从词性上看,肯定是动词,词义应和“用”相同,为“任用、重用”。又如“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失”与“纵”相对,“奉”与“敌”相对,敌是敌人,为名词,那么“奉”也是名词,据此可推断“奉”为“机会”之意。再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为对仗的句子,“拒”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的意思,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的意思。

     (三)、借助语法分析进行推断

     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或对实词所在的词组作结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该词的词性,并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其意义。

     如 2000 年高考卷中的第 11 题 B 项“不审于何得此绢”,“审”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应该是动词,再推知其意义为“知道”。又如 2000 年北京春季高考卷中“若仁会眩惑圣听,致仁祎非常之罪”,根据句法结构,“致”充当谓语中心语,解释为“招致”,后面应该接宾语,所以“非常之罪”应为名词性的短语,而不是动词性的短语“犯了极大的罪过”。全句应该译为“像仁会这样迷惑皇上的听闻,致使仁祎遭受极大的罪名。”再如 2004 年全国卷甲“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中“行旅”应是“不至”的主语,词性应该是名词,解释为“旅客、出行的人”而不能解释为动词“旅行、游览”。再如 2004 年全国卷丁“一箧之宝,可资数世”中“资”后跟了“数世”(几代人)作宾语,可推断此处不能看作动词“积蓄”,而只能看作动词“资助、供给”。再如 2005 年全国卷乙“多辩,常以谈笑讽谏”中“辩”前面有“多”字,可推断此处“辩”作“多”的宾语,因而不能看作动词,而只能看作名词“口才、辩才”。再如“怀信侘傺”,“怀”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应为名词,是“忠诚”的意思。

     (四)、借助联想进行推断

     试卷上有时会出现一些没有学过的实词,我们可以联想我们知道的有关的用法。我们

     可以借助成语来推断,因为成语中保留了许多文言词汇。例如 1997 年高考第 12 题“善才绳之”中的“绳”,我们可以想到成语“绳之以法”,绳是“制裁”的意思,结合语境考虑,此处就可以作“制裁”讲。再如 2004 年全国卷丙“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中的“敏”,我们可以联想到成语“敏于行而讷于言”,就可推断此处“敏”当“迅速、敏捷”讲。再如“收天下之兵”中的“兵”,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又如“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可利用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推知“芳不得薄兮”的“薄”也可作“接近”解。再如“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寻求,寻找”之意。

     另外,我们还可以联想到通假字。如《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的“倍”后带了宾语“德”,肯定不是“加倍”,联想到同音的“背”字,原来这是一个通假字 ,解释为“违背”。再如 2004 年全国卷丁“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中的“裁”不可能是“裁减”的意思,而联想到通假中有同音字相互通假的现象,试解释为“才”正巧合适。再如 2004 年湖北卷“昌期少年,不闲吏事”中的“闲”,作形容词讲,明显不合适,若活用作使动词也不合适,而联想到通假中的同音字相互通假的现象,试解释为“娴”正巧可以,此处是“娴熟、熟习”的意思。

     当然,我们还可以联想到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如《屈原列传》中有“王甚任之”,“任”字费解,但联系到双音词“信任”,我们就可推知“任”即“信”,作“相信、信任”解。

     (五)、利用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

     任何一个实词都不是孤立的出现,都会与上下文的语意有关。语意关系一般为照应、解释、暗示,所以就要瞻前顾后。例如 1998 年 20 题“汝归勿遽言”中“遽”的意思是“匆忙”还是“惊慌”?联系下文,有“令兄弟徐言之可也。”“徐言”就是慢慢说,那么,“遽”应当解释为“匆忙”。再如 2004 年湖北卷“朕欲别除一官”中的“除”,作“革除”讲,显然不符合上文中对薛季昶的称赞,太后的意思是另外给他安排一个官职,所以此处应该作“授予官职”讲。再如 2004 年北京卷“讼者多两让而止”中的“两”,若当“两次”讲,讲不通,为什么让两次就停止了?结合上下文可知,经过乡闾父老的劝说,打官司的双方都相互礼让就不再打官司了,此处“两”应作“相互”讲。再如 2005 年山东卷“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中的“生产”就不能解释为“生活和财产”,因为前面有“不问”,即不过问,不过问什么?应该与后一句“遂大困”有关。因不过问生活所依靠的产业而“大困”才合理,并不是不关心财产。再如“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里的“人事”是什么?只要探究一下下文“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的内容,就能明白此处可理解为“人的作为”。

     我们知道做好文言实词题,大量的积累是关键中的关键。我们要扣紧课本,牢固掌握课本上的文言词语。虽然考试没有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从以上不同的角度去把握文言实词,尤其是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要注意综合使用,为准确、快捷地推断出词义取得锦上添花的效果。

     本文发表于《学习方法报》(高考语文版 2005 年 9 月 12 日第 37 期)

    推荐访问:实词 词义 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