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外贸信函 > 正文

    酒店在培训方面普遍存在的五大病根_当下中国图书出版业存在的五大“病根”剖析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3 04:23:36 点击:

      内容提要中国图书出版业向为“文化宠儿”和“高尚职业”,然而,目前中国图书出版业存在五大“病根”:图书出版的动机愈来愈呈现出非文化传承取向;有限的学术出版资源被滥用浪费;为读者出书的比例不高;贪大求多的浮躁风气愈来愈烈;出版业诚信度差强人意。这五大“病根”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的混合体,是中国图书出版业面临的深层次困境,需要引起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关注。
      关 键 词中国图书出版业的问题出版现状分析与批判
      作者王子奇,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长。(北京:100032)
      
      在360行中,图书出版业向为人们称道,有人甚至视之为“播布知识,塑造灵魂,传扬文化良知,积累理性精神”的神圣行业。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图书出版业的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图书市场竞争的残酷,图书出版产业化运作格局的形成,图书出版业作为“文化宠儿”和“高尚职业”光环的另一面也凸现出来,图书出版业的“潜规则”开始大行其道,为国人痛加指责的学术界丑陋现象生成的出版基因不时得以曝光。曾几何时,受人推崇的图书出版业不得不被挤出“净土”的疆界,出现了给广大读书人的良知带来伤害的不正常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当下中国图书出版业存在的五大“病根”有关。对这些“病根”,业内人往往不敢正视,本文对其批判,进行观察和评议,旨在引起中国图书出版业自身的反思和检讨,为中国图书出版业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探讨中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的新思路。 病根一,图书出版的动机愈来愈呈现出非文化传承取向。
      在人类文化史上,著书立说俗称“立言”,古代“三不朽”之一(其它为“立德”、“立功”)。“立言”虽然为一项极其神圣高尚的事业,但要把“立言”变为现实,离不开图书出版这一环节。正是图书出版的这一功能,使得图书出版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使得出版后的图书成为社会评价作者以及相关人士文化水准高低的尺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评价还有较大的含金量,这与计划经济出版体制时期是完全不一样的。图书是商品中的一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图书出版是能赚钱的被经验和事实所证实;因此,出于对经济利益的大胆无畏的追逐,不少人视“编书”、“写书”、“著书”为一个发财致富的重要路径选择,不少出版人甚至把“图书出版”作为一个暴利或盈利的行业来运作,大多数出版人首先考虑的是赚钱盈利这个因素。正是为了达到赚钱、赚大钱的目的,各种“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各种不当的方式都被运用,层次高一点的就做“伪书”,层次低一点的就做仿冒书、劣差书。有人认为,“出版界的假、冒、伪、劣,比地摊上的假冒伪劣有过之而无不及,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容认的地步”。这个说法也许有点偏激,但现实的确是“为赚钱而出书,不赚钱不出书”已成为大多数出版社制定年度选题计划的最主要动机和依据,也是考核聘用编辑人员的最主要的指标,图书出版的动机愈来愈呈现出非文化传承取向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出版商业化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载体的“垃圾图书”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充满市场。尽管仍有许多优秀作品问世,但更多的也许就是“有之不多,无之不少”的平庸图书、泡沫图书、伪劣图书,甚至可能还是“欺名盗世”的图书。现在,全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品种多达18万,新书12万,但有文化传承价值的图书又有多少种?对这个现象每一个有文化良知的出版人都应该扪心自问。事实上,对照文化传承的要求,很少有出版社对自己的选题计划不感到汗颜的。对眼下经济效益的追逐远远高于对文化传承的取向,无疑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尽管“社会效益第一”的口号挂在嘴上,写在有关出版文件条例里。中国图书出版业要跳出这个怪圈,还离不开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进化与改善,离不开政府出版产业政策的良性导向。
      病根二,有限的学术出版资源存在被滥用浪费的现象。
      从中外出版史来看,学术虽说是天下社会之公器,但学术出版资源往往为少数人所分享。在出版业发达的国家,相对商业出版资源而言,学术出版资源也是十分有限的;在出版不发达的国家,学术出版资源更是一个稀缺性资源。正是出于对学术专业研究的扶持,国家每年会从财政中拨款(有的还是专项出版经费)来资助一些有价值的科研项目成果出版,少数名校和名企、名人成立出版基金,也热心致力于出版那些不赚钱的学术专著。但遗憾的是,由于出版项目评估的非学术因素和对学术研究成果的监督不到位,特别是对学术专著质量评审不规范的程序操作,许多拚凑大作、抄袭大作、注水大作堂而皇之得以出版,见诸于媒体批评的就有《翦伯赞传》、《东方人的智慧》、《中国科学思想史》、《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社会文明与儒家学说》、《中国古代无神论史》等。类似上述的学术专著可以说完全没有达到学术专著资助出版的目的和动因,有限的学术出版资源被滥用浪费到令人痛心的份上。到目前为止,图书出版界推出了大量的由各种各样基金资助出版的学术专著,如果后人对这些学术专著进行评审,很难期望有相当数量的传世之作、学术精品位列其中;相反近几年媒体曝露出来的学术专著丑闻不少为国家级或省市级重点科研项目或获奖成果。众多的学术专著没有贡献出众多的原创性思想观点,服务于社会,推动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这是当下有限的学术出版资源的最大悲哀。著名学者葛剑雄感言:“学风的败坏已经系统化了,学术界长期以来缺少严肃的学术批评,导致大批胡编乱造的所谓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泛滥成灾。”破解这个现象,如何把有限的学术资源真正变成有价值高水平的学术专著的助产婆,将是图书出版业理应回应后人的一个重大挑战。当然,这也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盛世无名著”不应当成为盛世文化的宿命选项。
      病根三,为读者出书的比例不高。
      据有关专业报纸报道,目前,图书出版界有一个公认的反比例现象,图书出版的新品种越来越多,库存的图书品种也越来越多,而真正走市场、受读者欢迎的图书却越来越少,以至于有“无书可读”之论问世。对于出版的图书,早先就有图书出版界高人作过如此分类:一类是为上级领导出的书,一类是为作者朋友出的书,一类是为广大读者出的书。从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在这三类书中,真正为读者需要而出的书所占比例并不是很高,大量库存滞销的书恐怕就是前二类书。这二类书中,有官员凭借权势和地位出的书,有上级领导指定非出不可的书,有社领导和高级编辑的“关系人情”书,有为满足作者评职称晋升需要的书,有为学校确保学科硕士博士点、申报新的学科硕士博士点的成果书,还有几乎没有市场风险的单位经费资助出的书和个人自费书,等等。这些书无一不是以“著书立说”名义问世的,尤其是少数官员个人用公款出书,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成为新的腐败形式,而且所出的书其中不少对读者来讲也很少有阅读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读者行使固有的阅读和消费自主权,对这些书往往不购买、不认同、不理睬。有当代顺口溜:“著书不立说,‘成果’一大摞,除了校对工,谁都没读过。”这就是对此现象的很好描述。当然,这二类书对上级领导、作者朋友、出钱单位是很受用的,如作为“科研成果陈列室”的一部分,或在某个场合得一奖项,或作为工作业绩的结晶,或为领导树碑立传。正是这些没有多少创见和阅读价值的书,甚至文句不通、内容空泛、差错率较高的书,通过号称严格的三级审稿制度而大行其道,才填满了图书市场相当部分空间,从印刷厂出来不久,经库存或作者之手,很快被打发回到造纸厂化成纸浆。如此短的图书寿命,使得泡沫图书成为安置泡沫文化垃圾的巢,出版泡沫成为文化泡沫最适宜的温床和最直接的表现,出版腐败成为社会文化堕落现象的重要标志,其严重的社会后果是,大大损害了社会上曾经公认的出版评审的客观公正性和学术权威性,使得图书类的研究成果获得社会性替代评价愈益困难,国内众多不称职、水份重、学术含量低的“高级专家学者”就是出版泡沫催生出来的泡沫怪胎。与这个现象形成鲜明对照,少数真正为满足需要而出版的图书迅速走红市场,有的还会很快打入各地书店的排行榜。对近几年图书排行榜的书目观察,畅销市场的图书往往是名家名作较多、引进版的图书较多、实用考试和业务培训的书较多,这三类书恰恰是读者面最广、最受读者欢迎的书。盘点书业市场的结果证明,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全心全意为读者出版的书迟早会被读者所接受、认可,成为畅销书的可能性最大。为读者出书的比例越高,库存滞销书的品种就会越低,出版腐败的现象就会越少,这是图书出版业良性发展的关键,以读者为本是图书出版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惟一路径。当代中国民营出版业提供了这方面的新经验,可资借鉴。在未来出版业市场化竞争的格局中,出版社的存亡结果不相信眼泪。
      病根四,贪大求多的浮躁风气愈来愈烈。
      进入图书出版业,每个从业者都会一次次叩问:我为什么要做出版,做出版到底是为了什么?面对这一问题,每个编辑和出版社领导都曾立志做几本名垂青史的大作,或开拓一个新的图书领域,或引领一个学科建设的方向,或启蒙一个新的社会观念。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编辑和出版家就是这样做的。在他们看来,做出版如同做学问,是与坐冷板凳联系在一起的,“十年磨一剑”是历史上传世之作走过的路。人们公认,出版业是一个花时间、花精力、花脑筋的行业,流程工序相当严格。一部中外出版史告诉人们,后人记得一个出版社往往不是一个出版社赚了多少钱,而是出版了哪些有重大影响和具有跨越时空意义的精品力作。但现在情况令人忧虑,图书出版业内,评估考核出版社的主要指标是图书的年码样总量、某些图书发行时的轰动场景乃至获奖图书的数量。在这些指标牵引下,大多数出版社不顾本身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起劲追求图书品种的大规模扩张、年码样总量的跨越式成长、不含实际内容的图书炒作等。为达目的,不少出版社不惜采取买卖书号、租借纸型、过度炒作、做假账、杜撰伪书评、为获奖进行公关等短平快手段,把所谓的市场码样做大,力争更多的图书大奖。这些贪大求多的作为,名为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出版社知名度,实是为领导短期业绩添光增彩。其实,图书市场码样总量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书价变动对码样总量有直接的影响,而且码样总量也容易成为数字注水的对象,很难反映出版社经营的真实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带有不同导向的评奖更难说是对图书的最公正的评判,历史上就有不少当时获奖图书事过境迁变成众人讥讽的对象。片面追求码样总量和获奖图书是图书出版业风气浮躁的标志,目前,这种风气在出版社领导层越来越凌盛,几乎达到令人窒息的程度,完全有可能成为图书出版业的恶性毒瘤。这个毒瘤如果任其生成,必将动摇图书出版业的根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图书的年码样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获奖书越来越多,但被人们公认的精品力作却并没有越来越多。缺乏精品力作是图书出版业风气浮躁不堪的必然后果,也是当下民族文化建设的一大悲哀。获奖书多、总码样大绝对不等于图书出版业繁荣。衡量图书出版业繁荣的标准只有一个,这就是有重大国内外影响的精品力作不断问世,并被人们所公认。在这方面,出版社的领导者首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正是这种责任和使命造就了出版家,划清了出版家和出版商的界限。出版家资源的短缺是当今中国图书出版业最大的隐忧,也是当今中国图书出版业做不大、做不强的根本原因之一。时代呼唤有更多的出版家出现在广大读者的面前。
      病根五,出版业诚信度差强人意。
      诚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诚信度的提高是社会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标识。对诚信问题的讨论曾是前几年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图书出版业围绕这个题材出版发行了大量的读物。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图书出版业在当下又是一个很不讲诚信的行业,诚信度的口碑难以恭维,具体表现在:以《没有任何借口》(机工版)为代表的伪书现象始自国家正式出版社,受到方方面面的责难;作者的版税稿费依据之一 ――图书的印数透明度不高,很难让作者真正了解实情,作者的抱怨声不断;不少出版社在对外合作出版过程中,故意隐瞒实际印数,外方不得不采取一次性买断的办法;不少出版社把过期库存的旧书(主要是教辅读物)的出版记录、封面、封底全部撕去,重新加工包装后作为新书推向市场;出版业固有的审计特殊性使得专业人员很难对出版社的效益在短期内做出精确的判断,不少出版社内部财务由“自己人”控制,财务风险往往在社领导变更后才集中释放等等。相对中国港澳台地区,大陆图书出版业的诚信度的确不高,这与出版人放弃、忽视出版伦理责任有关。图书出版业以生产精神产品为己任,而且又是学术人、文化人成堆的地方,对读者、对作者、对社会负责是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按理说是最讲诚信的。中外出版史证明,没有诚信的出版社是无法取胜于读者和作者的。可以肯定地说,如何打造“诚信”品牌,赢得读者和作者的信任,将是图书出版业行业建设的第一要务,也是出版社立足出版行业求生存、求发展的基石。不遵守诚信游戏规则的出版社肯定是一个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出版社,即使取得一时的“成功”或“辉煌”,也终究会泡沫破灭,声望扫地。
      上述当下中国图书出版业存在的五大“病根”,通常情况下,确实“不好说”,也“说不好”,但是“不说”,就能“好”了吗?显然不可能。一个不敢正视并且勇于克服自身弱点的行业,是不会受到社会尊重和信任的,也是没有活力和前景的。本文列举的这些“病根”,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的混合体,客观上由许多具体的个案凸现出来(限于篇幅不在这里罗列),笔者对其批判,绝不是空穴来风,瞎编杜撰,哗众取宠,完全出于对图书出版业未来的高度关爱。基于笔者近20年对图书出版业的长期观察、见闻和分析,把这些外界难以知悉的病态现象公之于众,就是为了早日找到灵丹妙药,告别“病根”,医治“顽症”,重建图书出版业的良性生态环境,把异化的出版现象复归为常态的出版行为,为文化的良知、理性的积聚、科学的昌明、人格的健全做出当代出版人的贡献,这也是千百万读者的期望。“痛,则快乐着”,是中国图书出版业转型的状态,在市场经济愈来愈发达的条件下,出版管理体制愈来愈完善、开明,有全球文明与本土文明的相互联动机遇,笔者相信,中国图书出版业的五大“病根”将随着出版业的彻底改革和完全开放而消失。这一天会到来,也一定会到来,中国图书出版业的春天和真正的繁荣必将成为现实。
      
      注释:
      ① 本文向《丑陋的学术人》一书的作者东方善霸先生致谢,该书的言论和资料给了本文很多有用的启示、借鉴、胆识。
      
      参考书目:
      〈1〉东方善霸. 丑陋的学术人. 陕西师大出版社,1999
      〈2〉中国出版年鉴(1996-2004).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3〉巢峰. 中国图书出版业的滞胀现象. 中华读书报,2005. 1. 26
      〈4〉中国图书出版行业问题实在太多. http:// www.ecp.com.cn / news / Article-show.asp?Article ID=2839,2004. 10. 29
      〈5〉陈昕. 当前中国出版业的发展状况与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人民网,2005. 5. 19
      〈6〉朱明钰.日本出版“大崩溃”对我们的启示. 上海新书报,2004. 7. 2
      〈7〉刘元旭. 当前中国书市的四个深层次的问题. 新华网,2005. 5. 30
      编辑甘晓

    推荐访问:出版业 病根 五大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