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外贸信函 > 正文

    崇古尚今_乐学:崇古尚今的校本文化追求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30 04:39:47 点击:

      【学校名片】  东台市安丰中学创办于1925年,坐落在苏中平原上伏兮千年的东淘古镇安丰。学校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人文渊源润泽,享地方先贤治学遗风沐浴,保持着儒雅清醇的风骨,散发出卓尔不群的气质。适逢改革开放春风,学校抢抓机遇,主动发展,于2009年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历代安中人薪火相传,艰苦创业,接力创新,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办学成就,赢得了“江苏综合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带来了“乐学、乐教、乐管”的生动局面。独具特色的学校“乐学”文化催人奋进、助人成功,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滋养生灵、桃李芬芳。以十六届中央委员周声涛、著名音乐家顾雪珍、著名水利专家汪锡森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在各条战线上建功立业、为校争光。新一代安中人坚持以“尊”为训,以“乐”为勉,不断深化“尊重”主题教育,精心打造“乐学”文化特色,努力使学校成为千古名镇的名片,师生员工引以为荣的精神家园。
      受访:卢惠斌(东台市安丰中学校长)
      采访:石 萍(《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记者)
      石 萍:首先感谢卢校长接受我们的采访。东台市安丰中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千年古镇安丰,学校所在地是明代平民教育家、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回乡讲学所创办的东淘精舍旧址,我们想了解,“乐学”文化作为安丰中学的文化特色,和先贤王艮的“乐学”思想有没有关系?
      卢惠斌:好的,非常感谢《江苏教育研究》对我校“乐学”课题的关注。王艮生前致力于平民教育,对修身治学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倡导“尊身重道”,认为一切教育应从尊重开始。倡导“乐学”教育,他在《乐学诗》中写道,“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从“尊重”到“乐学”,王艮的教育思想,关注平民,充满人性,耐人寻味。受王艮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一所面向平民、立足乡村的安丰中学,于1925年在当年王艮为回乡讲学而创办的“东淘精舍”旧址上诞生。此后,不少仁人在此讲学授道,传播真理;众多志士在此经受洗炼,铸就人生。在王艮修身治学教育思想的熏陶下,他们尊身重道,以苦为乐,乐教乐学,形成了学校的光荣传统。历代安中人秉承了学校的光荣传统,在发展的历程中接力创业,汇聚成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蓄积为浩瀚绵长的教育源泉。
      新世纪到来之际,也是新课改启动之际,我校初步提出以“乐学”为抓手的课改设想。十几年来,学校坚持以“尊重”为主题,以“乐学”为特色,在历史的传承与新课改理念的融通中确立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追求——“乐学”文化建设。所以说,“乐学文化”是受先贤启迪,在先贤思想指引下,植根本土,面向现实,继承、开发、整合、创新的产物。
      石 萍:看来本地“乐学”文化确实是值得开发的一份宝贵资源。一所学校的发展不但要传承历史文化的精髓,还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请卢校长给我们介绍一下,除了王艮的“乐学”思想,安丰中学提出建设“乐学”文化还源于哪些现实因素?
      卢惠斌:那就是刚才我讲的整合,我们的研究既依靠特定的历史背景,又紧密联系当下的现实因素。众所周知,我们的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高中教育阶段,升学压力大,学生负担重。虽然有素质教育的引领,虽然有“五严”规定的约束,但新课改在高中推进,仍然举步维艰。学生为什么在高考一结束就焚书抛物,极力宣泄?因为他们渴望自由、渴望自主、渴望自尊、渴望快乐!怎样切实地让学生视学习为乐事,我们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追寻,追寻新课改的突破口。王艮“乐学”思想的启迪,新课改精神的指引,高中教育现状迫切需要改变的呼唤,“乐学”文化建设呼之欲出,应运而生。再说我们农村高中,还有一些特殊性。我们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我们的学生家长群体基本是农民,“知识改变命运”对他们来说,更现实、更迫切。我们的教师,虽然都是科班出身,虽然大都经验丰富,但长期在相对艰苦、封闭的环境里工作,专业成长缓慢,幸福指数不高。怎样切实让教师视教学为乐事,安贫乐教,专业成长加速,职业幸福感提升?反复地讨论与研究后,我们认为:以“乐学”为研究课题,以“乐教”支撑“乐学”,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让师生与学校共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同成长,是符合校情的选择。以乡村“草根”教师的乐教,引领农家子弟的乐学;以学生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和谐发展的乐学,赢得农民家长朋友们的放心和农村社区的满意,把安丰中学办成生态型、现代化的,令人向往、令人难忘的“农家乐”式的学校,这也是我校“乐学”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石 萍:据悉,贵校的“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乐学文化建设的校本研究”作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对“乐学”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你们对“乐学”是如何进行解读的?
      卢惠斌:首先,我们对王艮的“乐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和解读。王艮提出的“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既点出了“学”的本质是“乐”,又点出了“乐”的根源是“学”,揭示了乐与学的互为因果关系。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王艮的“乐学”思想,一方面是受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治学观点的启蒙,同时,又与他自己倡导的“尊重”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乐学”,其实是一种尊重自我,积极主动,难能可贵的学习态度,又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想境界,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念。王艮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尊重”和“乐学”。“尊重”主要讲修身,“乐学”主要讲治学,修身治学完美统一,才是完整的教育、和谐的教育。
      把王艮的“乐学”思想融合到新课改之中,移植到本土高中的文化建设之中,把它作为一项课题来研究,我们对“乐学”又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新课改的宗旨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生在校三年,我们要着眼他们今后三十年,要为他们的一生的幸福奠基。我们认为,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的“乐学”,应该包含三层含义:第一是愉快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端正学习的态度,乐于学习,乐在其中;第二是体验学习的快乐,学习需要刻苦勤奋,这是学习的内驱力,有了内驱力,就能主动学习,以苦为乐,乐此不疲;第三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学习使人充实,知识让人富有,成功令人愉悦,人的尊严和价值在学习中不断得到提升。久而久之,将形成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精神力量。   石 萍:看来“乐学”的最终目的是期待学生能形成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精神力量。那我们安丰中学用什么来支撑乐学呢?
      卢惠斌:对“乐学”的支撑,涉及面很广,人财物、时空信,都有支撑关联。不过,最重要的支撑,应该是:用干部的乐管支撑教师的乐教,用教师的乐教支撑学生的乐学。刚才我们谈到“乐学”可分三个层次,学生何时处于何种学习状态,需要哪个层次的“乐学”,教师必须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作出必要的分析和研究,辅之以相应的“乐教”作为支撑。我们提倡高中老师要向各行各业的人们学习,向书本学习,“把书读薄,把人读厚”,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一展“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采。当学生处于需要端正学习态度的时候,我们要向小学老师学习,设置教学情境,创设乐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一提到学习就有精神,一提到学习就有力量,一给点阳光就灿烂。当学生处于苦思不得其解的“愤”、“悱”阶段,我们要像科研工作者那样,寻根溯源、顺藤摸瓜,让学生“愤”而得启,“悱”而得发,豁然开朗,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快乐。当学生感到学习乏味的时候,我们不妨学一学相声演员的风趣幽默,使学生学而不厌。当学生学习上走了弯路,受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应当像医生那样,细心把脉、耐心询问,对症下药,诲人不倦。当学生学习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们要像教练员那样,分享成功、鼓励再战,让学生“学然后知不足”。
      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我们要为学生的学习成长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告别管制、束缚的管理体制,推行“绿色管理”、“生态管理”。多年来,我们学校在王艮“尊重教育”思想影响下,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尊重”为基本特色的校本管理模式,变“用人做工作”为“用工作育人”,变“物化式”的精细管理为“人性化”的精致管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尊重老年、重用中年、培养青年,明确工作责任做加法,降解精神负担做减法,弘扬成绩荣誉做乘法,排解后顾之忧做除法。这些管理举措也可以称之为“乐管”。用乐管支撑乐教,用乐教支撑乐学。
      石 萍:“乐学”文化源远流长,安丰中学“乐学”文化建设的校本研究是如何立足本土又超越本土的?在今后,将规划怎样的后续研究?
      卢惠斌:地方“乐学”文化资源的开发要与中外乐学文化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安丰先贤王艮乐学思想的精髓是“通过学习成为有道德的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研读和中外乐学思想的研究,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有价值”也包含了有道德,但内涵更为丰厚,还包含了有能力承担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等。这些,我在前面已讲过。关于“立足本土”,通俗地说,就是就地取材,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如果只满足于得天独厚,坐享其成,那就是“吃老本”,我们应该基于“立足”,实现“超越”。对资源进行挖掘的同时,还要提炼、整合,并与当下课改精神和中外先进教育理念进行融合,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里我还想谈两点感受,在“立足本土”上,要执着而不执迷,执着于文化传承,不执迷于固有观念;在“超越本土”上,要冷静而不冷淡,冷静取舍不跟风,敢于创新不平庸。
      关于今后的打算,我简单介绍一下。前面我已说过,我校于2001年新课改启动之初,提出了“乐学”主张,进而成为“十一五”省级立项课题,并取得可喜的成果。进入“十二五”以来,我们进行了拓展性、延续性规划设计,正在逐级申报“十二五”滚动课题。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入手展开后续研究,一是聚焦课堂,把“乐学文化”研究与“有效教学”研究进行融合——解放学生的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精神负担、经济负担,让他们在可承受、愿承受的压力范围内,主动、有效地学习,放飞梦想,成就未来。二是聚焦服务,教育即服务,管理即服务,如果说课堂是舞台,学生就是演员,教师则是导演,校长等一群管理人员就是剧务,导演和剧务都是为演员服务的。用这个比方,我是想说,下一步我们要重点研究“乐学”的支撑和保障体系。虽然以前我们积累了一些做法和经验,下一步要深入研究“乐学”和“乐教”的关系,“乐教”与“乐管”的关系。怎样以干部的乐管、善管来营造教师乐教的氛围,提升教师乐教的智慧;怎样以教师的乐教引领学生的会学、善学、乐学。还要进一步研究“乐学”与“升学”的关系,毋庸讳言,四星级高中就是要带头更好更多地为高等学校输送新生。但我们首先要抵制片面追求升学率,不能以牺牲学生的未来而换来眼前所谓的升学率。我们要通过研究和实践,让一批又一批安中优秀学子,带着“会学”的知识和能力,带着“善学”的过程与方法,带着“乐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走向高校,走向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的未来。

    推荐访问:校本 追求 文化 崇古尚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