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述职报告 > 正文

    【迟子建与萧红的童年世界】迟子建最值得看的作品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7 04:28:47 点击:

      迟子建的两篇处女作《那丢失的――》和《北极村童话》问世之前,萧红文学的出现应起了重要作用。迟子建和萧红的文学,有一个共同的基点:那就是对世界独特的认知和对爱的渴望。   萧红活跃于三十年代,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女作家,对迟子建来说,也是她的一位前辈和同乡的女作家。迟子建进入文学世界是在她刚刚就读师范学校时开始的。曾经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一时封存的萧红文学被重新评价,中国的青年读者才有幸接触到她的作品。在迟子建的那个时代,萧红文学应该是具有极其新鲜气息的。有意味的是,把迟子建推上文坛的《j匕极村童话》,就是她在萧红故乡呼兰参加小说创作班时带去的习作,它给迟子建带来了成功。
      迟子建和萧红的成长过程和经历各不相同,但她们的童年生活经历却惊人地相似。萧红八岁时母亲去世,迟子建六岁时离开了父母和姐弟,在祖父母身边生活。没有孩子的姨母非常想收养她为养女,但当时对姨母不太亲近的迟子建,最终又回到了父母身边。但是,突然感觉到像是被骗了似的,这段离家的经历,使一个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创伤。回过头来看这段经历,在迟子建的文学世界里,表现了欲治愈这种创伤的意味。萧红与迟子建的童年经历,其创伤是共同的。她们两个人的作品,也就都有爱的那种疼痛感。
      迟子建的处女作《那丢失的――》,描写了离校的女孩们的感慨,萧红也以同样的主题创作了《手》。不同的是,迟子建的作品描写的是毕业,而萧红描写的则是退学。《手》刻画了一个孤独的“多余的人”(女学生),而迟子建的《那丢失的――》表现的则是一个女生的寂寞与轻微的伤感。萧红尊崇鲁迅,其作品的主题恐怕是从敬爱的鲁迅的文学中体会到的吧。
      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鲜明地继承了鲁迅与萧红的文学主题。《北极村童话》的故事情节是从少女主人公被母亲抛弃的场面开始的。这个成为“家族以外的人”的女孩在与祖母、爱犬以及村里的俄罗斯老奶奶的相处中,受伤的灵魂获得了慰藉。他们温暖了女孩的心,给她生存下去的勇气。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的中心一章,于1936年以短篇《家族以外的人》在东京完成,她描写的是作为“家族以外的人”而受到非人待遇的自家的佣人,也是一个“被抛弃”的人物。
      最早认识到萧红作品的艺术价值的有鲁迅、武田泰淳等。但是,由于日本侵略中国,这种文学的交流也中断了。今天,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萧红的文学,终于在同乡年轻的女作家迟子建的世界里复活。萧红的《呼兰河传》与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同样是用童心幼女的眼睛做视角,去观察被人们抛弃的美和寂寞。她们童年的生活经历,大约是生发这种“美”和“寂寞”的一个缘由。
      附注:此文是川俣优先生对返子建作品的长篇论述中的第四部分,由黑龙江省外办日本处翻译,略有删节。

    推荐访问:童年 世界 迟子建 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