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述职报告 > 正文

    力量 涌动_学院题材小说中涌动的新力量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3 04:30:42 点击:

       中篇小说《研究课题》(《小说选刊》2011年4期)是史生荣继长篇小说《所谓教授》、《所谓大学》等作品之后,又一立足学院题材、客观反映高校现状的小说。从内容上看,小说依然忠实于关照身边环境。史生荣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高校,熟悉大学生活,对许多学院知识分子都有较深入的了解。因此,以《所谓教授》为代表的学院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是史生荣创作的长项。而且,作者善于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使其能够更加真实,更加完整地反映现实。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作者一直不断地触及、揭露“象牙塔”下的黑暗,这让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立场和技法,也在艺术价值上为作品增色不少。从形式上来看,作者在《研究课题》中放弃了以往的“面状”叙事手段,采用全新的小角度描写,注重情节的纵深性,给整个作品带来了活力。同时,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叙述语言平易流畅、结构合理巧妙等特点也被作者很好地继承了下来。可以说,《研究课题》是作者在突破与创新中完成的又一成功之作。
       《研究课题》以某大学教师何维为叙述对象。46岁的何维虽然只是一个副教授,但长久以来持有“超脱理论”,说人生最大的享受就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既没有着急的事,也没有求人的事,更没有不愿意办的事,心里平平静静,安安稳稳,那才叫快乐。可是年轻貌美的教师叶小萌的出现,却打破了何维的“超脱”人生观,让他陷入了爱情之中。小说一开始就以何维对叶小萌的性幻想开篇,以作为主人公其后行为的原动力。有了生理上的需求,何维便开始努力帮助叶小萌以获得她的爱。但是事与愿违,叶小萌买房,何维想尽办法才凑了两万一千元,这对于一个中年男人来说,的确不怎么“光彩”。婚外恋的失败,让何维开始反思自己抱定的理想。于是,原有的人生态度被轻易推翻,以追求“所谓爱情”的努力开始了。何维首先就想到了申请一个科研项目,这也是作为大学教授想要快速敛财的一条出路。“如果能申请到一个研究项目,就有了自己的经费,就能为叶小萌解决点实际问题。其实,申请科研项目就是要钱,钱这东西,没有点特别的关系,怎么能够要来?”曾经的大学同学于利明现在身居要职,“找人、拉关系”这把中国官场的“万能钥匙”被何维轻松地学会并利用上了。于利明很爽快地答应了何维,并且还相约晚上吃饭。长时间专注于搞研究的何维,对应付饭局实在不怎么擅长,为了能够成功要钱,他还特意让老婆介绍了一位商界人士,帮助自己装点门面。其实真正的原因还是囊中羞涩。千算万算,晚上的饭局还是超出了何维所能控制的范围,先是于利明带着大学时苦苦追求却惨遭拒绝的女同学杜娜来到了饭局,接着科技厅刘处长也带着女同事赴宴。这让何维感慨不已,自己甚至还在为是否带叶小萌出席而犹豫。而妻子派去替何维埋单、应付牌局的高经理又搅了饭局。但结局还是好的,虽然被大家取笑。眼看着于利明有钱有势后杜娜对他的百般疼爱,何维还是以他作为知识分子良好的忍耐力平和地撑到了最后。然而,叶小萌在家门口拒绝了自己的吻,却使何维真正感到痛苦不已。其实,得到叶小萌的芳心才是何维此番努力的终极目标。写到这里,小说岔开一笔。自上次聚会二十多天之后,何维和叶小萌的项目迟迟没有回音,他们又一次邀约于利明、刘处长聚会。这次聚会可以说是小说的高潮部分。森林小屋中众人对何维的嘲笑更是变本加厉,他忍受着事业上的优胜者对失败者的嘲讽。但是在这其中,作者还是不愿让小说完全沉浸在黑暗中。在酒桌上,于利明回忆上大学时何维对自己生活上无私的帮助,他诚挚的感恩之心也打动了众人。这一突破性叙事体现出大学残存的那些美好和温暖,也是作者的一份希望。然而残酷的现实不会放过一个失败者。因为大家都喝多了,六人决定住在宾馆里,可是叶小萌拒绝与何维合住,这无疑是对何维最严酷的打击。但是,有着利益砝码的何维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价值。叶小萌很快就调整态度,对何维百依百顺。随着在官场的摸爬滚打,何维很快学会了所谓的“现代社会生存法则”。
       文末,何维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重新出发。他获得了一百三十万的研究课题;他不仅获得了叶小萌的人还获得了她的心;他正式走出书斋踏上了自己的“成功之路”。但这何尝不是高校、学术界乃至中国社会的一个耻辱!
       在《研究课题》中,作者尝试不单纯以校园为背景,也加入了于利明这个官场“新贵”的形象,面对野猪沟县乡各级官员的“盛情款待”,于利明非常焦虑、紧张,生怕被人知道,可又想在朋友们面前展示自己的权力,这种矛盾心理,作者捕捉得很到位、很真实。
       《研究课题》依然延续学院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但角度更加新颖。以副教授何维第一次申请科研项目的经历为切入点,甚至可以缩小到两次聚会,以小见大,不仅没有内容上的贫乏感,而且更好地支撑了情节的纵深发展。写作目的也从反映学术腐败,延伸到了对官场黑暗纠葛的捕捉。可以说是作者打破高校、官场这两个特殊场合的界限的尝试之作,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形式上看,作者突破中篇小说的局限性,采取以“段时间”或者可以说是以相对独立的事件为叙述单位。以何维、财政厅副厅长于利明、科技厅的处长刘正德以及各自的女朋友六人在一起的两次聚会为主体背景。这突破了史生荣原来作品的模式,大胆地将大量情感压缩在一个相对较狭窄的时空内释放,使得小说结构更紧凑,内容更具张力。在两次聚会中,矛盾在不断产生、发展。在第一次聚会时,何维和叶小萌为了拿到科研经费,在大家的“帮助”下选择了一个和自己专业不太搭边的题目。即便如此,“大家仍旧开始七嘴八舌地乱取笑何维,取笑现在的知识分子,也取笑当今的科研体制”。作为破坏科研体制的先锋,他们居然也在嘲笑被自己破坏的体制,这是很好的反讽。小说利用两次聚会密集的对话,展示出了校园、官场这些特殊场合下人们的真实想法,反讽艺术充斥了整个叙述语境,迫使读者不得不透过故事表面去思考在这些曾经的净土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能够让人性在短时间内异化、突变。
       史生荣学院题材的小说善于描绘主人公从单纯的甚至有点偏激的学术崇拜到逐渐浸染上权利、金钱这些东西,以至于最终完全沦落,抛弃学术甚至丢弃人的基本道德准则的过程。这完全符合“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基本认识。例如《所谓教授》中的刘安定,一个朴实无华、安贫乐道的传统知识分子,却喜欢上了因丈夫出国而独守空房的何秋思,情感上寻求到的新鲜感促使他不能满足现状,周围已被严重污染的校园环境时刻“鞭策”着他。于是,刘安定转而投身权力的淫威之下,放弃精神家园、溃决道德底线。小说曾用大量篇幅来慢慢描摹刘安定的思想转变过程。而《研究课题》之中,作者忠于这种心理的流变过程,但放弃了原有的表现方式,何维的思想斗争及转变集中在了小说的第一部分,其后,作者再没有正面叙述何维的心理变化,而是利用语言、动作等手段来反映主人公内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然后在结尾,何维的成功以及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对叶小萌的占有,又让读者突然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一个曾经活得那么潇洒、说出了世人都希望的“超脱理论”精神境界的何维却仅仅因为一次婚外恋、一次申请科研课题的机会,就如此彻底地堕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代社会价值导向的扭曲以及掩藏在丑恶现象下巨大的“浸染力”。“短时间、小场景”下的叙事,给读者很小的思维、想象空间,但每一部分之间的大量叙事空白却给读者留足了回味的余地。
       《研究课题》在结构上的大胆创新并没有让作者放弃以往小说一贯的思想内核。作为以大学校园为叙事对象,描绘学院知识分子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的学院知识分子小说,史生荣一直反复阐述甚至解构一个思想核心:在以不断发展的现代化和市场化为支柱的现代社会背景下,大学环境也在以滞后的脚步跟随着官场、商场不断政治化和商业化,中国社会在进入一个“泛政治化和利益化”的时代。由此带来的阵痛折磨着曾经深居书斋的所谓的学院知识分子。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在个人欲望的驱动下膨胀,并且以惊人的速度与时代“接轨”。个人欲望实现方式的卑俗与卑劣,以及由此带来的知识分子群体精神的蜕化开始腐蚀大学,这座曾经的“人类精神圣地”在迅速“荒漠化”。
       可以说,无论是《所谓教授》里的白明华、朱校长,还是《所谓大学》里的叶天闻、胡增泉,他们都是这场“政治化和利益化”中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人”。但是,他们看到的却是人性的自私与贪婪,看到的是个人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争斗。“时势造英雄”,他们更多的是时代的产物。作者对他们是痛恨的,痛恨他们出卖了生养他们的大学,痛恨他们污染了曾经纯净的大学,痛恨他们贪婪地榨取着大学的道德储备。他们的结局也多以悲惨收场,但作者似乎更透出一份同情和惋惜,也是一种无奈。这样的人在校园里太多了,他们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很愉快地走着,就像是关在黑屋子里面一直沉睡的人,他们没有醒来过,也不想醒来。而更多的人,比如刘安定、何维,他们也许一直醒着,但马上就要睡去,他们在痛苦地挣扎。这时需要有人去拯救他们。可是,结局是什么?刘安定的妻子因为丈夫的背叛而离家出走,最后被强暴至疯,何维最后获得了叶小萌但永远失去了自己的“纯净”。这是作者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忠于现实的表现。现实是残酷的,面对滚滚时代洪流,每一个个体的力量是极其弱小的。“真正改变社会现状的力量在哪里?”这是许多社会学家都在思考的问题。在文学领域,这股力量其实就是每一个读者,面对残酷的现实每一个人都会经历一个道德觉醒的过程,这正是改变现实的力量源泉。
       另外,在不同作品中坚持表现和反思一个问题,这反映了作者探索真理的责任意识。对于学院知识分子从学术到伦理道德的双重沦丧,一直是史生荣学院小说叙述的主题。但是对于学院知识分子的这一主题,作者仅仅流于表面的叙述,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其社会价值,而社会价值体现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探求某一现象发生的深层原因。显然,在史生荣的多部作品中,他将其归咎于“性”。比如,刘安定对何秋思的爱慕让他放弃了专心的研究开始了和白明华的政治争斗;柳南因为感情上的孤单和学生伍向明发生了情感上的“出轨”,这让处心积虑要赶走柳南独占她的研究成果的方刚有了可乘之机。史生荣善于将小说主人公的堕落归结为感情的不忠,使其感到对现实的不满,因为“性”的原罪作用,使得采用的方法也变得卑劣。
       “性”可以看作是导致大量知识分子腐化堕落的原因之一,但“性”原罪论只是从小说层面解读知识分子为什么会道德滑坡,但究其深层成因都远没有那么简单。原罪论也只能成为社会及个人对这种错误的一种托词。“原罪”被认为是人思想与行为上犯罪的根源,是各种罪恶滋生的根,它是把人引向罪恶的深渊,使人难以自拔的根本原因。从现实层面说,“原罪”是人类遗传基因中的一些不良元素,亦可以说是人的天性中的负面成分。在《科研课题》中,何维对叶小萌的性需求成为其后一切作恶的原罪,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归于诸如个人意志不够坚定等主观因素,但原罪的终极出发点还是人性本身的缺陷,这是不符合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体系中心――“儒家思想”关于人性的判断“人之初,性本善”的。并且,即使“人性本恶”,然而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的这一恶根是可以由人类社会建立起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体制加以抑制和防止的。人类道德品质及修养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身“原罪”的控制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所以要探求知识分子堕落腐化的根本原因,不能单纯地从“性”原罪论追究,无论是何维、刘安定,他们的变质是整个社会作用力下的产物。这其中的真正原因只有在社会这个大层面上去追索。新时期以来,以知识分子和其生存环境为创作对象的小说不在少数。当然主要分为两类,文革后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中对知识分子的歌颂与赞美,以及20世纪90年代之后,多以反省和批判知识分子精神沦丧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因此,对于造成学院知识分子沦落变质的原因很难得出一个完整和令人信服的结论。但史生荣式的学院知识分子小说还是有其巨大的艺术和现实价值。史生荣大胆地将批叛的矛头指向大学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人们对教师一致的群体性记忆和期待。大学教师作为长期从事社会层面中较为高深的学术研究的一群人,自然被冠以典范的称号,但随着大量反映这一群体沦陷的文学作品的涌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下而上地关注这一特殊领域里的特殊群体。反观现实社会,“学术腐败”、“政教不分”这些反映现今大学现状的词汇被不断提及,各地高校频现学术抄袭、大学教授深陷利益权力陷阱而触犯法律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在这时,史生荣肩负时代的使命,以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独有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反映真实现状,这正是文学的作用和价值。我们期待作者创作出更多贴近现实、鞭策社会发展的佳作。
      
      评论责任编辑 子 矜

    推荐访问:涌动 题材 新力量 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