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述职报告 > 正文

    最新事业单位改革方案 高等院校科研管理改革迫在眉睫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3 04:26:02 点击:

      近年来,高等院校已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之一。然而,相对教学而言,高校科研管理的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还需要提高水平,提高层次。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深化高校科研体制包括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使高校科研走上目标明确、宏观有序、管理规范、创新性强的轨道,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科研实力的整体效应。在科研管理上,要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按照国家创新体系制定宏观政策、确定科研方向、规划重点课题等工作上来,以适应高等院校不断拓展的科研规模。
      
      树立高校科研管理的新理念
      
       高校的类型和学科设置决定了高校科研的综合性特色,也决定了高校科研的主要方向。我国高校覆盖了理工、人文、农林、生物医学等各个方面,高校的科研工作具有涵盖领域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对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作用,其辐射面包括了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具有其他科研机构无法相比的优势。笔者认为,高校科研管理应树立以下三个新理念:
       首先是高校科研先导的理念。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高校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因为人才是科研创新之源,没有高水平人才,也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科研;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大胆创新,特别是要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氛围中学习?熏尽快转变我国学生高分低能、创新能力差的现状。同时,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努力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寻找和抢占新的学科制高点,带动学校科研整体实力的提高。实践证明,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高校的科研水平提高上去了,也会相应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高校科研所处的这种双重位置具有先导性,必须得到高度重视。目前,我国一些高校过份强调扩大规模,合并、扩招之风不止。从短期来看,这种规模扩张给高校带来了诸多利益,但也蕴含着很多弊端和危机。如果把高校人才结构视为金字塔型的话,那么,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现状是金字塔的底盘过大,而尖端不突出甚至没有尖端。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实施。比如,有些高校片面规定正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尽管这一规定的初衷是好的,但没有充分考虑教学与科研的协调,有可能影响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展,从长远上看,既不利于高校科研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其次是高校科研产业的理念。其核心是不断探索高校科研产业化的新途径。国内外科研发展实践证明:不同的科研成果与市场具有三种不同的关系:一是市场高效区,二是市场低效区,三是市场失效区。某些科研成果可以很快进入应用阶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成果属于市场高效区;某些成果,转化上存在一定困难,但仍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这样的成果属于市场低效区;还有一些成果主要是基础性研究和人文科学研究,基本上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属于市场失效区。对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认真分析本校的科研现状,分析市场,对三类不同区域的科研成果,采取不同的措施,保证其协调发展。针对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转化速度慢等问题,科研管理部门应在成果与市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成为沟通研究者与市场的桥梁。特别是对市场高效区的成果,更要熟悉市场,按照市场规则运行,通过与企业的联合,达到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应该采取学校注册专利的方式,对有市场价值的成果大力推广,对有重大贡献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给予重奖,使科研成为高校发展的动力源。同时,对于属于市场低效区和失效区的基础性科研项目和成果也不能忽视,防止急功近利而产生负效应。对此,科研管理部门要承担起协调任务,成为协调三个成果区域的组织者,在相关的科学基金支持下开展基础性科研工作。
       再次是高校科研现代化理念。科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现代化和先进性。任何时代的科研都首先应该体现出其所处时代的最先进的东西。科研管理也要贯彻这一思路,注重采用新的管理理论和新的管理方法,切实做好科研项目的研究报告、技术报告等文档资料的管理,力求站在理论的高度总结科研工作。此外,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充分运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等现代化手段提高本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随着现代化管理手段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普及,为科研管理工作提高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从前繁杂的统计、测算等工作,如今运用现代化手段可以很快完成。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条件,才使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提高水平和层次具有了可能性。
       在具体措施上而言,从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现状出发,高校科研应强调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以课题管理为重点,促进科研精品的产生。这是关系到高校整体科研水平能否真正提高的关键所在。
      
      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
      
       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制度上的保证。科研管理的制度保证就是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确保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出人才,出精品。笔者认为,当前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必须确立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其具体含义包括:
       1、学科建设要突出重点,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化。高校学科的配置具有门类齐全,注重基础的优良传统,但由于传统上过分追求大而全的体制,过于强调学科的系统性、齐全性,从而导致重点不够突出和学术领先、学术创新能力较差的弊端。特别是在前沿性学科的设置方面,往往落后于形势的发展,这种局面不利于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因此,高校在科研发展目标的确定上,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瞄准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选择具有一定优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领域和课题,集中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统一协调,重点攻关,力争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要真正按照科研工作的发展要求,对某些陈旧、明显不适应当今科研发展要求的学科、专业或研究领域进行调整与重组。要大力吸收优秀的科研人才充实和加强科研队伍,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物质、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安心科研工作。
       2、高度重视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跨学科"特点和趋势。当今时代,任何重要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都不是单一学科能够解决的,必须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把各门科学知识有机地合成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跨学科已经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高校科研的优势所在。跨学科研究必须拥有跨学科的网络支撑。学者个人的学术影响与个人"关系网"固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毕竟是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稳定性和组织化程度都很低,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对此,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要承担起"网络中心"的功能,组织建立高校学术网络,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学科设置和科研组织方式。高校科研网络的形成,应更加清晰地体现出专业化学术研究的跨学科特征和大学科模式。当前,要特别重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组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科研工作者协调作战,特别是在解决诸如环境、能源、交通、人口等重大而又复杂的社会问题时,二者的结合更为重要,也容易产生具有创新性的成果。此外,还要重视综合性研究机构的建设,重视潜科学、软科学、边缘科学及其它综合性学科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建立相应的基金或增加基金资助强度。
       3、实现学科建设管理和评估的科学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评估。由于科学研究的事先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学科的基础性建设时间跨度长,合同条款弹性大,人员变动比较频繁,因此管理的难度很大。对科学活动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评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如何在实践中探索学科建设管理与评估的科学化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应成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对此,国外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国外一些学术管理机构不但注意项目的选择和确立,而且注意项目研究过程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合作研究项目的管理,除了项目主任外,一般还有一个项目理事会参与项目研究策略等方面的决策。项目理事会通过对项目进展情况及项目的重要绩效指标(包括学术会议次数、应用次数、论文或专著的发表及引用情况等)的评估,决定其是否继续予以支持。我国高校目前还缺乏这样的管理机制,评估中随意性、人情关系等弊端还大量存在,这也是制约高校科研水平提高的因素之一。
      
      以课题管理为重点,促进高校科研精品的产生
      
      课题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与经济的日益结合而形成的以课题为核心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由于这种模式可以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乃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科研组织手段。
       课题制具有如下基本特点:一是在课题的立项和组织方面,课题制改变了过去以"单位"为核心的课题管理模式,坚持"公平竞争"的立项原则,实行课题主持人负责制。课题制保证课题主持人在批准的计划任务和经费预算范围内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允许课题主持人跨部门、跨单位择优聘用课题组成员,组成研究力量精干、人员相对稳定的课题组;在课题的中期管理环节,课题制要求确定管理单位,明确管理职责,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二是在课题的检查监督方面,课题制规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科研计划实施、课题研究进展以及合同执行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并开展工作绩效的考评;课题制要求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并严格执行经费预算,等等。
       由于具有以上特点,课题制在公正和效率方面,都是一种有效的科研管理手段。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管理层次低以及管理漏洞等方面原因,高校科研工作中课题制的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如下:
       1、必须认真审查前期研究准备情况,严格课题立项评审工作。目前,在课题立项环节中,评审专家往往注重对课题主持人的职务、职称、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以及课题组成员的学历学位、知识结构等的审查,而对课题组的现有研究基础和前期准备情况的审查重视不够。其实,相对于前者而言,后者更为重要,它更能真实、全面地反映课题组的研究能力,更能科学、准确地论证课题组完成课题的质量。因此在课题制的立项评审环节,要从重视学术研究资历向重视前期研究准备转变,这是在课题制实施过程中打破论资排辈、倡导公平竞争的表现。
       2、在课题规划上,为了促进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生,必须协调科研人员努力使课题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区域发展战略等,在合理配置科研、教育、经济等资源的基础上综合全局、权衡利弊、确定重点,充分发挥科研工作者自身的优势,选择那些既能提高科研水平,又能与国家政策及当地经济、产业相结合的课题作为研究对象,确定预期目标,精心组织各学科力量,文理结合,协调研究,不断攀登科研新高峰。
       3、科研管理部门要遵循科研规律,树立服务意识,遵照课题制规定的责权利关系,努力为研究人员创造宽松、融洽的科研环境。科研管理部门要避免过于频繁的检查。以往许多复杂的报表,浪费了研究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实践证明,这样的检查往往流于形式,实际效果很差。对此,科研管理人员既要尊重课题主持人的管理权限,尊重每一位研究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及时帮助解决课题组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又要提高成果管理意识,做好课题成果的出版、宣传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
       4、严格学术评价标准,完善课题结项鉴定制度,确保课题的完成质量。目前,高校科研课题制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立项、轻结项"的不良倾向,许多研究人员争课题时十分积极,课题立项后却不能集中精力搞研究,力争高质量完成课题。因此,在课题结项环节上,一定要严格学术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确保结项课题完成的质量,坚决杜绝学术垃圾的泛滥。
       总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必须面向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切实转变观念,明确方向,制定措施,提高效率,为促进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访问:迫在眉睫 高等院校 科研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