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述职报告 > 正文

    情系齐鲁:感受齐鲁文化的深厚底蕴_底蕴深厚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8 04:49:17 点击:

      7月1日至lO日,由中华文化联谊会、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台办承办的“情系齐鲁一两岸文化联谊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山东举行。100多位两岸文化界人士相聚齐鲁大地,特别是有幸参加“情系齐鲁”活动的台湾嘉宾,再一次感受到了齐鲁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山东人民对宝岛文化界人士的深情厚谊。
      活动共分为“文化参访”、“文化研讨”、“文化联谊”3大板块,包括开幕式、山东文化报告会、齐鲁文化研讨会、两岸联合祭孔仪式、孔子思想讲座、两岸文化交流座谈会、闭幕式暨欢迎联欢晚会等重点内容。此外,还参观了山东博物馆、孔庙孔府、孟庙孟府、台儿庄古城、齐国历史博物馆、蒲松龄纪念馆等文化古迹及文化机构。
      自2001年以来,中华文化联谊会与各地政府合作,先后成功举办了九届“情系”系列两岸文化联谊活动,已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知名品牌。
      两岸学者同台论道
      7月3日,两岸文化界人士来到山东师范大学,海峡两岸学者同台论道,共同探讨齐鲁文化。研讨会由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燕东生教授和台湾苗栗县国际文化观光局局长林明美博士轮流主持。
      研讨会首先由台北大学德高望重的荣誉教授辛晚教开讲,辛教授演讲的题目为《孔庙释奠礼乐与其在台湾之传承》。满头白发的辛教授就“历代释奠礼乐”、“台湾清代孔庙及释奠”、“台北光复后之释奠”等分别进行了精彩的演讲。辛晚教在最后的结论中认为,中国原是多元族群的国家,几千年以来,能维系多元又统一融合的大中华民族意识,主要是因有共同的儒家文化基本价值及共同的汉字;儒家文化及汉字可说是中华民族永续的必要条件。他的观点得到与会者的赞同。
      接着,山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刘德龙研讨员就《齐鲁大地的文化名人与圣人》、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程奇立就《齐鲁文化与两汉经学》、台湾德简书院主持人王镇华就《德与道的天人宣言》等,分别发表演讲。他们的演讲博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研讨会由台湾世新大学讲座教授、在台湾桃李满天下并著作等身的曾永义教授压轴。曾永义演讲的题目是《我所知道的孔德成老师》,内容讲的是1920年出生于曲阜的孔子第77代嫡孙孔德成,他袭封第三十二代衍圣公、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等,1949年赴台后曾任台湾“考试院长”,并在大学教书,2008年过世。孔德成先生是曾永义的老师,曾永义用饱蘸师生深情的笔触,写下了孔德成老师“从不以道统自居”,终其一生实践孔子“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
      曾永义充满深情地演讲道:“老师讲书声音洪亮,可以由台大中文系第五研究室传到椰林大道,和傅钟二十二响相为并鸣;老师讲起课来兴致很高,总是忘了下课时间,研究室的灯火也与椰林梢头的星月相为辉映……”
      大明湖笔会里面觅知音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大明湖畔,迎来了海峡对岸的嘉宾。“情系齐鲁”活动的重头戏“两岸文化交流笔会”,就在大明湖畔的山东省图书馆旧址奎虚楼举行。
      当来自台湾的文化界嘉宾走进这座由蔡元培提议修建、诞生于民国初年的古色古香的小楼时,只听得传来一阵阵古琴与箫的雅音。原来这是主人的精心安排:为营造笔会现场气氛,特意请来了古琴演奏家高培芬与箫演奏家张富森在笔会现场抚琴、吟箫。
      笔会由山东画院院长、山东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孔子第78代孙孔维克,与台湾嘉宾团长林圣芬共同主持。山东画家由孔维克率领4位知名画家挥毫泼墨,台湾书画家由著名书法家、台中市参事室主任陈志声与另两位画家分别笔走丹青。两岸共8位书画家以丹青会友,用笔墨传情;分别展示了出众的书法与绘画功力。
      在各自完成了单幅作品后,孔维克又提议由两岸书画家合作,共同完成一幅巨幅作品。他的提议得到两岸书画家及现场观看的台湾嘉宾们的一致称赞。此时,在海峡两岸享有盛誉的国画大师、来自台湾的刘国松先生也兴致勃勃的加入其中。
      毕竟两岸书画同源,只见8位画家不用沟通,配合默契,不多时,堪称两岸文化界一桩盛事的两岸书画家的合作画作几近完成,而这也正好体现了大陆与台湾的同根同源。由两岸画家共同完成的这幅巨画上,一串串的葡萄象征着两岸文化交流硕果累累,一簇簇的水仙花和竹子象征两岸交流绵延不绝。
      就在台湾书法家陈志声正待补跋时,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古琴曲“高山流水”,古琴的琴韵悠长,让人品味无穷……一刹那,人们发现,原来古琴与书画相通。与会的台湾文化界人士也立刻体会到主人的良苦用心,纷纷不由得暗自赞叹。
      恰时,大明湖吐艳的荷花,掩映在湖畔绿柳中古色古香的小楼,还有小楼中两岸书画家合璧的巨幅画作的暗香,以及从小楼中飘扬出的古琴与箫的悠扬,伴着两岸画家的欢声笑语,久久回荡在大明湖畔的上空……
      登泰山而小天下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泰山,享有“五岳之首”的美誉,气势雄伟磅礴,不仅是历代帝王所奉为的“神山”,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登泰山之前,嘉宾们观赏了一场大型实景演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
      只见硝烟四起,秦吞并六国统一中国;儒风雅乐,汉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璀璨夺目,唐朝盛极一时;文人骚客名留青史,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清朝八旗军入关,所向披靡,大明王朝覆灭……置身在泰山东麓的天烛峰脚下,舞台周围三面环山,树影瞳瞳,月明星稀,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多达500名的舞蹈演员,长达80分钟的实景演出,在高科技灯光、音响、舞台的配合下,演出了一部美轮美奂的泰山封禅的五朝“纪录片”,既是一场大气磅礴的视觉盛宴,又是一部梳理泰山历代封禅文化的史诗巨作,中华文化的精粹和博大尽收眼底。
      一位来自台湾的著名书法家说,在看完《封禅大典》之后,带着对“五岳之尊”文化背景故事的了解去登山,必将更有趣味。
      来到泰山,嘉宾们登泰山、观云海,深刻感受流传千年的古诗词中雄伟大气的泰山之美。而台湾文化界人士多数为首次游览泰山,他们为大气磅礴的壮美山河不停地赞不绝口。
      嘉宾们先乘坐缆车抵达中天门,而后徒步走上玉皇顶。在登顶途中,可见葱郁群山之间的壮丽云海,雾气缭绕,如坠仙境之中。台湾嘉宾纷纷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百闻不如一见”,置身在如仙境一般的名山大川之中,他们感到心潮澎湃,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在登山的人群中,一位拄着拐杖的耄耋老人尤其引人注目,他就是来自台湾的画家何肇衢先生。“我今年82岁了,如果不爬到玉皇顶,我会觉得很遗憾。”虽然脚有些疼,何老先生还是一步一步前行,坚持登顶,其精神和意志令人动容。据了解,这也是何老先生第一次来山东,“马英九上台之后,我总共来大陆交流了23次。在那之前,没有想过有生之年能来大陆,这也是我第一次踏足齐鲁大地”。
      孔子故里追寻精神的故乡
      都说鲁地有三宝:“一山一水一圣人”。两岸文化界人士便开始了一场瞻仰先贤的朝圣之旅。
      位于曲阜市中的孔庙,是祭祀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孔府位于孔庙的东侧,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这两处也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孔子为后世留下的有关道德、伦理和教育的思想言论,对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也成为一张中国的“名片”散布到世界各地。
      天空下起蒙蒙细雨,参访团嘉宾行走在湿润的青石板砖路上,看到九进院落的红漆瓦舍,古朴苍劲的百年松柏,顿时感受到深沉肃穆的古文化脉动。走进圣人孔子生前居住过的府邸之中,一位台湾嘉宾生发感慨:“时间好像都慢了下来,沉淀了千年的中华文化,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淡薄,反而如醇酒愈发浓郁,两岸应该一起珍惜维护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这是无价之宝!”
      随后,两岸文化界人士一同来到孔林,到孔子墓前举行了祭拜仪式,瞻仰中华民族的文化先贤。此时,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仿佛增添了几分肃穆的气氛。穿过两侧的千年松柏,台湾文化界人士来到孔子墓前,时间仿佛凝固。
      在司仪的引导下,全体台湾嘉宾庄严肃穆地向孔子墓献花。随后,由来自台湾世新大学的曾永义恭读祭文。
      “于皇至圣,诞生阙里;时惟鲁襄,尼丘现异。年十有七,知书讲礼;圩顶长身,相貌孔仪;大夫孟厘,已见达机……”
      细雨中,曾永义教授百感交集。他第一次来到孔庙,但却早与孔子孔庙有了联系。1959年曾永义考入台湾大学中文系,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毕业。于是,他成了台大教授、1949年赴台的孔子嫡亲第七十七代孙,“袭封第三十二代衍圣公”、“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的入室弟子。几十年恩师对他的言传身教,让他感铭在心。如今看到孔子墓及恩师居住过的孔府,忆及老师的音容笑貌,怎不让他感慨万端。

    推荐访问:齐鲁 底蕴 深厚 情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