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食品广告 > 正文

    [论莎士比亚对古希腊、英国戏剧的继承与影响]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书籍是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3-30 04:42:25 点击:

      生活在16世纪至17世纪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他所秉持的人文主义思想、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勇于创新的戏剧观念和脚踏实地的写作风格,都使他在吸收前人丰富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很快成为同时代剧作家中的佼佼者,同时,他也因自己卓越的戏剧成就,影响着一代代的英国剧作家——他站在戏剧史上的一个高端,站成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坐标。
      古希腊戏剧形成和兴盛的时代环境,与莎士比亚创作的环境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从社会发展史来说,两者都处于历史的变革期,古希腊戏剧繁荣的时候,正是它刚刚建立了奴隶主民主制度的时候,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而莎士比亚所处的文艺复兴时期,正是英国由封建时代过渡到资本主义时代的时期,社会亦是处在繁荣昌盛中。其次,从戏剧发展史来说,两者是戏剧发展的两个高峰,古希腊时期由于政府积极支持戏剧演出,每年都有多次戏剧比赛,剧作家于是需要快速创作大量的剧本,以应对演出和评奖,从希腊神话中选择题材进行创作,无疑是一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演出遍及英国城乡,为了让剧团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莎士比亚所处年代的剧作家们也必须及时创作大量的剧本供应演出,所以莎士比亚戏剧的选材也多来自于历史、传记、小说等作品。因此莎士比亚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是全面的,从题材选择、情节演绎、人物塑造、戏剧冲突,到结构艺术、表现手法、戏剧理论等,都体现了这种继承性,以下选择性地对此加以分析。
      1.题材选择。古希腊戏剧,多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和史诗系列,并将之结合当时新兴的奴隶主对公民作阶级教育的需求进行写作,因而很具时代气。这种古为今用的方式,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得到了完全相同思路的继承,只是由于生活年代的推后,可供他选择的题材来源更为广阔,因此在他的戏剧作品中,除了早期的《爱的徒劳》和《仲夏夜之梦》两部喜剧之外,其余的剧作题材,基本来自于各种历史、传记、小说、诗歌、散文和民间传说等等,跟古希腊戏剧一样,他也在将这些题材运用于戏剧时,结合了时代的需求,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真实生活,因而赢得了众多的观众。本来服务于当代统治者或民众的戏剧,取材于当下的现实生活,应该是更好的选择,但是不管是古希腊戏剧家,还是莎士比亚,他们都面对着需要大量供应、及时更新的竞争,因而在现实面前,莎士比亚选择了与古希腊剧作家一样的取材思路。
      2.人物塑造。古希腊戏剧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已经出现了类型化的特点,剧作家们注意到了男女、老少、贵贱等不同人物在外貌、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区别,跳出了千人一口、千人一面的格局,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也深刻地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在戏剧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之所以“栩栩如生”,主要就在于人物的个性化,只有嘴尖牙利的贝特丽丝才会说:“与其叫我听一个男人发誓说他爱我,我宁愿听我的狗向着一只乌鸦叫。”只有哈姆雷特这样满怀抱负的青年王子,才会发出“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这样的感叹,只有夏洛克这样吝啬歹毒的商人,才会说出:“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意接受三千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喜欢这样。”而这些个性化的人物塑造,正是在继承了古希腊戏剧类型化人物塑造方式的情况下发展而来的。
      3.戏剧冲突。在古希腊戏剧,尤其是悲剧中,戏剧冲突是其核心,主要表现人与神(或人与命运)的冲突,如《俄狄浦斯王》。也有表现人与人的冲突,如《美狄亚》以及人情与道德的冲突,如《安提戈涅》。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同样能够看到命运的操纵作用,如《麦克白》,同样能看到人与人的冲突,如《奥瑟罗》《哈姆雷特》等,在前后两组作品的对比中,可以看到戏剧冲突的共同特征:在表现不同矛盾冲突的过程中,也真实地展现了生活中人物的特性,通过矛盾,将人性毁灭。因此,莎士比亚确实从古希腊戏剧中借鉴了戏剧冲突的表现形式,只是他不仅运用外在的巧合和误会来制造冲突,同时还进一步深入地掰开了人物内心的信念、理智与欲望、情感等的冲突。
      4.结构艺术。古希腊戏剧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结构模式,例如悲剧结构就基本分为开场、进场歌、场、合唱歌和退场五个部分,基本具备了五幕剧的特征,并且布局严谨、完整,而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创作中也继承了这样的结构方式,他的五幕喜剧《无事生非》《威尼斯商人》以及他最重要的四大悲剧作品《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等,都是将故事内容装入了五幕剧的框架中,获得了紧凑集中的效果。
      以上仅选择了四点进行分析,事实上莎士比亚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是全面而具有拓展性的,他在戏剧中流露出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和杰出的操纵艺术技巧的能力,在那个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至今天,在泰晤士河的南岸,仍屹立着一座莎士比亚环球剧场,表达着后人对他的追念。与他同时代最有成就的剧作家之一的本·琼生评价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但是还是有人认为,自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戏剧就开始凋零,因此莎士比亚对英国的戏剧发展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这种观点仅能看做一家之辞,不足为意。因为首先,英国戏剧自文艺复兴以后开始凋零,但是它依然产生了两个高峰,并且凋零的原因并不是莎士比亚的影响力不够;其次莎士比亚的戏剧自其诞生之日起,在英国戏剧舞台上,从未停止过其有形与无形的影响。“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除了评价鲁迅的影响,也可以拿来评价莎士比亚的影响,他的灵魂时刻与英国戏剧相伴,下文侧重挑选几个受到莎士比亚影响的阶段和流派略作分析。
      1.17世纪早中期。在与莎士比亚同时代或稍后一些的时期,就有不少剧作家在自己的剧作创作中,对莎士比亚的作品作了引用和借鉴。如17世纪初的约翰·韦伯斯特,他在莎士比亚还活着的时候,就创作了两部代表自己最高成就的作品——《马尔菲的公爵夫人》和《白魔》,而两者都成功运用了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中的复仇主题。主攻上流社会剧作的约翰·弗莱彻,曾经与莎士比亚合作创作了剧作《亨利八世》以及《两位高贵的亲戚》,因此他后来的创作也或多或少受到莎士比亚风格的影响。   2.19世纪浪漫主义诗剧。这一时期随着浪漫主义对英国戏剧的影响,英国戏剧兴起了情节剧,从重视音乐,到重视浪漫的情节和华丽的布景,情节剧引来了一片反对声,在这样的情况下,莎士比亚的戏剧日益成为反情节剧的中坚力量,于是一些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开始仿莎剧创作诗剧,拜伦创作了《该隐》和《曼弗雷德》,雪莱创作了《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3.19世纪荒诞剧。莎士比亚戏剧在语言运用上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使用双关的修辞手法,他几乎在每一部戏中都要用上,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茂丘西奥说过这样一句话:“you shall find me a grave man.”这句话中的“grave”是一个多义词,可以作表示“坟墓”的名词,也可以作表示“严肃的”的形容词,因此这句话也就一语双关,既可以理解成:你就到坟墓里来看我吧。也可以理解为:你会发现我是一个严肃的人。
      双关运用于戏剧的效果如此之好,当然也会被后人所学习。19世纪中期进入英国的荒诞戏剧就继承了这一长处,并在其创作中占据了不小的分量,俨然成为荒诞剧的一大特点。如其中一部剧名叫做The Dumb Waiter,这就是一个双关的运用,“Dumb ”和“Waiter”都有多种意思,组合起来既可以理解成“沉默寡言的服务员”,也可以理解为“送菜升降机”,这种双关的继承,丰富了荒诞剧的表达效果。
      4.20世纪初期的重写。对莎剧的仿写、重写、改写风,从莎士比亚在世的时候就开始了,一直延续至今。在20世纪初的英国戏剧舞台上就出现了一个世界大师级的人物,也对莎剧进行了改写,他就是萧伯纳,他虽然一生对莎士比亚批多赞少,但在创作中还是忍不住手痒。写于1898年的《凯撒和克里奥佩特拉》,就使用了与莎士比亚的悲剧《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相同的故事,连题目都近似,剧中也还提及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之间的爱情故事,只是安东尼没有再正式出场。
      5.二战后的后现代戏剧。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莎士比亚的灵魂渗透了后现代剧作家的创作,他们信手拈来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情节、思想、人物等,任意再创作,结合时代的新观念,重新审视莎士比亚时代的人文思想,在改写的旗号下,注入后现代的核心价值内涵。曾经荣获戏剧评论界最佳戏剧奖的《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敦之死》,是第一部莎剧改写剧,作者汤姆·斯托帕特在剧中仿《哈姆雷特》,从人物、情节、对话等方面进行拆解、改编、翻写,保留了《哈》剧中的很多情节,也继承了人与命运搏斗,最后惨败的悲剧特征。而后,爱德华·邦德根据《李尔王》重写了一部寓言剧《李尔》,将李尔置于3100年的英国。在这一时期,莎剧中的名篇《第十三夜》和《一报还一报》被重写为同名戏剧,此外还有根据《威尼斯商人》改写的《夏洛克》,根据《李尔王》改写的《七个李尔》《李尔的女儿们》等等。这一改写风潮,一方面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引用理论、互文性等有关,另一方面不得不说是莎士比亚戏剧无穷影响力的结果。
      这些正面的影响,昭示着莎士比亚在英国戏剧史上的生生不息,同时,他的作品和地位有时也会引发人们反面的思考,20世纪影响世界的著名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就曾在自己60年的创作生涯中,不时评述莎士比亚,从戏剧角度、从思想角度、从价值角度等方面,逐项进行过批评。只是在文学创作上,一贯是具有创新性的作品,才能引发争论,尽管批评多多,萧伯纳还是承认了莎士比亚的戏剧技巧和他在音乐文字上的成就。所以,无论如何,莎士比亚都是一个时代的骄傲,也是一个超越时代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 [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 郝孚逸.莎士比亚戏剧与历史真实——兼及当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有关争议[J].理论月刊,2000(Z2).
      [3] 张鹤.社会与人生的种种奇观——漫议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丰富性与生动性[J].社会科学战线,1987(04).
      [4] 陈尹晴.简析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的戏剧[J].科技资讯,2006(21).
      [作者简介]
      贾宁(1981—),女,山西平定人,石家庄学院外语系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英语教学;李晓(1981—),女,河北故城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推荐访问:莎士比亚 古希腊 英国 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