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食品广告 > 正文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绝境中的拼死一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1 04:47:49 点击:

      第一次读伊恩・迈克温(Ian McEwan)的作品,是在1998年,当时他的长篇小说《阿姆斯特丹》刚刚获了“布克奖”(英国图书奖)。我用了半年的时间一口气读了他的三本书,最吸引我的则是他年轻时创作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初次恋爱与最后仪式》和《床笫之间》。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我读《人体几何》时的怪异感觉:好奇、疑惑、猜测、揪心、惊骇,以及惊骇之后带着恍惚的窃窃兴奋。
      当时是夏天,我躺在巴拉顿湖边的草坪上一边读书一边晒太阳,岸上人很多,不时传来孩子们的喊叫和成年人的笑声。“梅子的身体柔软得就像一只丝袜……她的声音极其细弱……褥子上只留下一句短短的回声。”读到结尾,我感觉突然跌入了真空,周围的一切静止了,如修拉的画;消失了,或正在消失的过程中。湖水变浅失去颜色,树阴很绿,但像在溶化,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地,摸了摸自己,但似乎仍不能证明什么,喉咙干得发不出声。
      回到布达佩斯后,我着手翻译,翻译过程中的心理紧张不仅没有因为已经知道了故事的谜底而松懈,反而由于对文字的咀嚼和细节的体验,更像只弦越上越紧的钟,“我再次沉入深深的潭底,一种麻木的感觉开始从脑仁扩散……”当我翻译到最后一段的这一句时,突然意识到,阅读唤起我的生理反应,竟与作者的描述重合在一起。
      从那之后,伊恩・迈克温成了我最关注的作家之一,我读了他几乎所有的作品。尽管后来他只写长篇,并且又入围了三次“布克奖”,但他的短篇至今仍一版再版,成为经典。
      伊恩・迈克温,1948年5月21日出生在英国南部的汉普郡,孩提时代曾跟着在军队当军官的父亲去远东、德国和南非生活多年。后来回到英国,在萨塞克斯大学读书。六十年代,他也曾意气风发地投身过流行一时的嬉皮士运动,但很快就对那种肤浅的、形式的、盲目的反理想和反文化运动感到厌倦,反而沉浸于传统文化。毕业后他移居伦敦,报名到诺维奇大学开办的写作创作班学习。当时这种形式的创作班在英国远不如美国流行,迈克温是班上唯一的学生,他的指导教师马尔克姆・布拉德巴瑞(Malcolm Bradbury)和安古斯・威尔逊(Angus Wilson)是两位出色的英国作家。在那段时间里,他总共创作了30篇中短篇小说。
      之后,他开始在英、美文学杂志上陆续发表小说,并到国外教英文,为报刊撰稿。那时,十个英镑就够一个月的生活费,他每月六七百英镑的收入,足够他专心地投入写作。后来,他在回忆当时的想法时说,他一开始就为自己制订了一个明确的写作目标:以现实主义的风格描写中产市民的内心危机,同时尊重阶层间的差别,借助历史背景让作品成为英国的缩影,从写作手段和题材上与同时代的作品分道扬镳。
      迈克温的起步很高,恐怕就连他自己也未曾想到,他一落笔,就达到了高峰――他自己短篇创作的高峰,也是当代英国短篇文学的高峰。1975年,他的第一部作品――短篇小说集《初次恋爱与最后仪式》出版,其中包括了《人体几何》在内的八个怪异、畸幻、惊悚的荒诞故事。这些小说无疑受到马尔克斯等拉美作家的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尤其是《人体几何》,用一个常人难以想到的荒诞故事,讲述了人对自然的好奇与敬畏、今天与历史的错综纠葛、平淡婚姻中的潜在危机、男人与女人的性别交战,以及现代人在拥有越来越多智慧的同时,对于现实存在的惶恐无奈。1976年,年仅28岁的伊恩・迈克温幸运地获得了毛姆文学奖。
      1978年,迈克温推出他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床笫之间》,由于这些带着幽闭恐怖症的童年故事,涉及到了有反常态的性意识和与家庭生活的脱离,在英国文坛引起悍然大波,被许多评论家斥为离经叛道者,但骂声也使他的作品更令人关注。迈克温说:“创作这些短篇,我感到自己是在从传统的、不敢直接谈论和描写性危机的英国文学中逃亡,我在写作中不遗余力地寻求小说的震撼力。”事实证明,迈克温的目的达到了。《床笫之间》讲述了主人公斯蒂芬的中年危机:由于不能满足妻子的性欲而导致的婚姻破裂;成功的写作与失败的生活的隔绝与背离;怯懦的性格和性压抑导致的幻觉,以及连自己都不能理解和原谅的生理亢奋……迈克温的描述不动声色,不玩弄词语,将人物的心理描述得细致入微,琐碎的情节丝丝入扣,即便最后抖开了包袱,不仅不会让读者感到释然,反而跌入更深更痛更真实更无助的心理漩涡。心有余悸――这句成语用在这儿再贴切不过。
      就在出版《床笫之间》的同一年,他的第一部长篇《水泥花园》也与读者见面,描写四个孩子如何以令人惊悸的方式挣脱与父母的附属关系,并以孩子的理想思维谋求在成年人眼里看来近乎罪恶的自由。孩子们的努力,实际是人类努力的缩影,回首人类历史,哪种罪恶不是出于自我生存的本能目的?什么样的暴力不是以缔造自由世界为名义?可以这么说,《水泥花园》讲述的是七十年代无政府主义和泛滥理想主义的现实童话。1993年这部小说被搬上银幕,并在第43届柏林电影节获奖。
      1981年出版的《陌生者的安慰》,延续了《水泥花园》的创作主题,讲述了一个幻想、暴力与固执的故事。这部小说获得了“布克奖”提名。
      1987年完成的《时光中的孩子》是伊恩・迈克温在创作上的重要提升,标志他的创作思想更趋成熟。故事似乎并不复杂,讲主人公斯蒂芬在一次带女儿到超市购物时将女儿凯特丢了,于是开始了焦虑重重、魂不守舍的混乱日子。他的妻子承受不住打击,丢下丈夫到乡村独居,无法与丈夫共同面对失去孩子的现实。后来,妻子怀孕了,开始了痛苦的内心挣扎,先是怕影响对凯特的思念而准备堕胎,后来意识到新生命的到来预示着新的希望和新的爱。小说运用“时间”与“孩子”的意象,剖析了成年与童年的依附联系。迈克温从多个角度证明“孩子”的注定失去,同时强调:人们在寻找、期待“孩子”的时候,可以抵挡现实社会的冷漠无序。这部小说获得了维特布瑞德小说奖。
      此后,迈克温创作了多部长篇。1990年出版的、以冷战时期柏林为舞台的爱情故事《无辜》,1992年问世的《黑狗》,从二战期间的纳粹集中营到战后法国和柏林墙倒塌,涉及到现代欧洲史的诸多事件。1997年出版的《持久之爱》,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部书。罗斯是一位事业有成、生活优越、家庭美满的著名记者,一次出游时的偶然事故和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开始了逐渐使他丧失理智的爱情。小说以令人置信的文字讲述了令人难以置信、却不得不信的一个人如何从正常到疯狂的转变过程,心理刻画细致入微。
      《阿姆斯特丹》是迈克温的另一部代表作,出版于1998年,并一举夺得该年的“布克奖”。一个女人死了,曾是她生前情人的作曲家克莱夫、主编弗侬和外交大臣在葬礼上相遇,互为挚友的克莱夫和弗侬互相约定,如果发现对方与俗世同流合污,就有义务结束对方的性命。后来,克莱夫放过了一个强奸犯,弗侬为增加报纸销量而公开了外交大臣的变态照片,结果双方都认为自己应该结束对方的性命,并不约而同地将谋杀地选在了阿姆斯特丹。这部小说的成功,为迈克温赢得了巨大声誉。他被选为英国皇家社会文学院、皇家社会艺术学院双料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士,1999年获得莎士比亚奖,作品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
      2001年,他以长篇小说《赎罪》再次入围“布克奖”提名,二度获得维特布瑞德小说奖,并成为W・H・史密斯文学奖得主。《伦敦图书观察》称迈克温是“当代文学小说艺术领域最有责任感的教育家”,《卫报》评论家则盛赞说:“英国文学以这部小说跨入了二十一世纪。”小说主人公、富有幻想的少女布丽奥妮由于不懂性爱的真谛,以为姐姐与男友做爱是不洁行为,决意设法拯救。恰巧妹妹遭到强暴,布丽奥妮尽管并没有看到强奸犯的脸,但还是举报了姐姐的情人,将他送进监牢……许多年后,她意识到自己年幼时的罪过,于是在二战中以战地护士的形式进行赎罪,并且写书公布了真相。不久前,这部小说被搬上银幕,并且获得金球奖、金狮奖提名,近期正在世界各国上映。
      2005年,迈克温又创作了一部描写反映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小说《星期六》,再度获得“布克奖”提名,获得2006年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去年,2007年,仍旧处于旺盛创作期的伊恩・迈克温带着他的新作《切瑟尔海滩》再度入围“布克奖”!小说以1962年性解放前夕为背景,讲述了大学生爱德华和小提琴手弗洛伦丝在新婚蜜月发生了第一场、也是最后一场性战,本来美好浪漫的爱情,被年轻人内心的阴霾笼罩,从此各奔东西,不相往来……小说结构奇特,大半的篇幅用来描写初夜受挫的几个小时,之后用客观交代似的陈述,讲述了爱德华之后的一生和顿悟之后的无奈告白。
      尽管,他被视为英国文学的叛逆者和革新者,但从他的作品里,不难找到狄更斯的精雕细刻、王尔德的机智敏慧、毛姆的幽默辛辣,他跟大多数英国作家一样,不是激情的释放者,而是才智的经营者和冷静的实验者。无论描写什么样的主题,他都在文字上保持清醒、冷峻、深刻、精悍,细腻但不铺张,大胆但不失控,和他本人一样,有着骨子里的绅士气质。
      2001年,迈克温受英国驻匈牙利领事馆和尤若夫・阿蒂拉文学会邀请出访布达佩斯,我有幸参加了在作家书店举行的读者见面会。那天他穿了一条牛仔裤和一件牛仔衬衣,这样的装束,自然不可能系领结,稀疏的头发有些零乱,眼镜后的目光安静敏锐,回答读者提问时从容坦率,从不故弄玄虚。谈到写作技巧,他说:“我在写作中,从来不会预知所写的主题会导致什么,也不知道我的文字将表达什么。我只遵循摆在眼前的两三个原则:描述明了,强烈的画面感,如果这个做到了,情感自然会流露出来。再有,就是结实的结构……对我来说,写作背景的准备工作并不困难,只要我在图书馆里坐两三天,就能学会一个专业。”接着,他又幽默地补充道,“当然啦,这话只能在没遇到专家之前这么说。”
      谈到小说选题,迈克温举了一个例子:1987年他随一个知识分子团体去莫斯科访问,那期间动了写冷战题材的念头。但是动笔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对苏联的生活、环境了解不足,于是将地点换到了柏林,当时柏林墙还没有推倒。在小说《无辜》的结尾,主人公给曾经的情人写了封信,希望有朝一日能在没有柏林墙的柏林重逢。让迈克温欣喜若狂的是,小说出版的四个月后,柏林墙真的倒塌了。“我写那句话时,根本没想到柏林墙竟会倒得这么快!”
      另外,伊恩・迈克温坦白地承认自己为读者写作,承认自己为争取读者所做的努力,这是许多作家即使心里想,嘴上也不好意思承认的话。他说:“我们的书要写得有趣,我们要跟摇滚乐、说唱乐、电影、电视进行竞争。认为文学只能通过对过去文学的尊崇才能存在,这种想法是愚笨的。作品只有能够唤起读者进入小说世界的阅读欲望,才可能被尊崇。关键在于诱惑,对,这个词很好……诱惑。”
      综观迈克温三十年来的创作,我们可以注意到,无论是《床笫之间》,还是《切瑟尔海滩》,作家始终执着于伦理剖析、心理征服和风格探索。魔幻也好,象征也好,写实也好,他始终没有放弃现实主义的基点和心理分析的手段。在长篇作品中,还注重历史,将自己的故事置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二战,战后,冷战,性解放,甲壳虫乐队,水门事件,柏林墙倒塌,安乐死,同性恋问题,911事件……难怪有人把他比喻为“英国文坛的摇滚人物”,他的作品时时扣着社会的脉搏,总是在探讨个体在绝境之中的解决出路,如果没有出路,那就借助小说的想象做拼死一跃。
      我在网上读过一些中国人写的零星文字,不少人认为迈克温的作品是“黑色幽默”,我极不赞同。迈克温的确幽默,但并不“黑色”,尤其在他后期的作品里,总是在绝望之后寻求尽可能的解决。比如在《时光中的孩子》里,决定再次分娩,为主人公埋下了希望;在《赎罪》里,布丽奥妮用行动和文字弥补过失,寻求原谅;在《阿姆斯特丹》里,即便两个昔日的朋友相互谋杀,但谋杀的动机是恪守人类的善;在《切瑟尔海滩》里,爱德华最终道出了真心的追悔:“爱与耐心,我当时要是两者都有就好了……”
      “曾在这里相互拥抱的朋友都离去了。都是由于他们各自的错误。”这是迈克温在《阿姆斯特丹》的扉页上引用作家W・H・奥顿的一句话,以此道出他内心的愿望――通过自己作品里一次次绝境中的拼死一跃,唤醒读者寻求生活中的现实解决。
      
       责任编辑 韩 樱

    推荐访问:拼死 绝境